【360°导学】高考生物 教材回扣专练系列 回扣练7 生物变异和进化.doc_第1页
【360°导学】高考生物 教材回扣专练系列 回扣练7 生物变异和进化.doc_第2页
【360°导学】高考生物 教材回扣专练系列 回扣练7 生物变异和进化.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扣练7生物变异和进化一、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1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但不一定遗传给子代。()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3无论低等生物还是高等动植物都会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 ()4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害的。()5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会发生基因重组。()6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7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8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9细菌不存在染色体变异。()10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11单倍体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12由未受精卵细胞、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为单倍体。()13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14将两个优良的性状集中在一起可采用杂交育种。()15诱变育种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16获得单倍体植株的常用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17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基本工具有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18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19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20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21两个鱼塘中的鲫鱼属于同一物种,但不是一个种群。()22自然选择的直接选择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23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24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互为选择因素。 ()25共同进化包括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进化和发展。()答案:1. 2. 3. 4. 5. 6.7.89. 10. 11. 12.13.14.1516. 17.18. 19.20. 21.2223. 24. 25.错因分析:4.大多数基因突变是有害的,部分基因突变是有利的。5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不能发生基因重组。8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13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低温诱导也能产生多倍体。二、对下面几个问题的回答中有两项是错误的,找出错误的回答并改正。1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答案: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2在高等生物中大约105108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一个生殖细胞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案: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3单倍体育种的最大优势是什么?答案:明显缩短育种年限。4基因型为aaaabbbb的个体属于几倍体?答案:该个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属于二倍体。5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处理诱导产生多倍体的作用原理是什么?答案:二者都是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6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分别是什么?答案: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7杂交育种的筛选从第几代开始?为什么?答案: 从f1开始选择;因为f1出现性状分离。8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能采用什么方式育种?答案: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9物种形成包括哪三个基本环节?答案: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隔离。10马和驴产生的后代骡子是一个新物种吗?为什么?答案: 不是。因为骡子是不可育的。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