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课程标准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轻巧识记宋明理学易误指正“理学”和“心学”不是继承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心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心学”也是“理学”。概念阐释理学理学是中国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成熟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则一直延续到近代。理学是北宋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批判佛、道学说的产物。辨析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1)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2)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天生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史论术语魏晋以来佛教、道教的盛行,一方面使传统儒学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陆王心学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因此“心学”也是“理学”,二者本质相同。易误指正道学家不同于道家。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被称为道学家,宋明理学也被称为“道学”;而道家是春秋晚期老子创立的思想流派,其部分思想后来成为道教的教义。轻巧识记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概念阐释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思维升华明清时期启蒙思想不完善的原因(1)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强化。(3)思想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使进步思想很难从根本上突破传统伦理学说的束缚。史论术语 李贽的“离经叛道”是商品经济发展与程朱理学丧失活力的结果。明清之际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自主探究通过史实史料认知历史主题一宋明理学的特点教你读史史料一表明宋代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了佛道宗教思想;完成了儒学哲学化、思辨化。史料一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史料二表明朱熹建立了严格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道德行为规范。史料二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俨格”,“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工焉。据上述史料分析宋明理学有何特点?史论形成宋明理学的特点(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统儒学经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名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主题二全面评价宋明理学教你读史史料一表明理学强调胸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史料一北宋大学问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史料二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儒学的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史料二表明理学把封建伦理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史料三表明理学对思想的毒害、泯灭人性,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史料三清人戴震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据上述史料分析宋明理学产生了哪些影响?史论形成全面评价宋明理学(1)积极: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的和谐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2)消极: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封建伦理,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摧残扼杀人性、压抑思想进步。主题三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史料一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 教你读史史料一表明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史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史料二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黄宗羲抨击了君主专制。史料三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亭林文集史料三表明顾炎武注重实学,讲究经世致用。史料四表明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遵循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史料四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王夫之思问录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各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史论形成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特点表现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他们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合作探究通过题源材料思悟历史一、程朱理学的内容与影响题源材料摘自2013年安徽高考t37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它们清楚地表明,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对风俗的描述,列女志的前言,甚至许多地方的编纂体例都清楚地显示,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地方道德标准的综合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来自长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说服力,其中有如下描写:“歙称闺门邹鲁(指文教兴盛之地),盖山川清淑之气所独钟,抑亦程朱之教泽。” 邓小南等中国妇女史读本问题设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朱理学何以对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影响。答案提示“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在宋代以后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并成为地方教化的工具;女性贞节观是程朱理学的体现,受到地方推崇和不断强化,从而成为地方道德标准。归纳升华程朱理学的内容与影响1内容(1)世界观: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2)认识论:在把握“理”的方法上,通过强调“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运动各种知识去体会事物内部的“理”。(3)人性论:在人性论上,主张在“天理”与“人欲”发生冲突时,应该“存天理,灭人欲”。2影响(1)从消极方面看,程朱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2)从积极方面看,理学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究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正确评价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题源材料摘自2009年福建高考t38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李贽焚书材料二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问题设置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答案提示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归纳升华正确评价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1进步性明清之际的四大思想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使得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2局限性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总之,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开放课堂运用学科思维活学历史热点追踪(六)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热点关注2013年11月12日,备受世人关注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决策,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新的机遇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跨上快车道,炎黄子孙都又有了新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历史使命感古时指使者奉命而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当今华夏儿女的历史使命感突出表现为: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贡献。历史回声1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2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在其日知录中指出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则是天下人都有责任的事情。3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发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4甲午战争后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热潮。5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浪高过一浪。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历经抗争、失败、再抗争的多次反复,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样,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典题印证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解析材料两句名言重视社会责任感。a项反映的是人际关系,b项反映的是研究问题方式,d项反映的是儒家义理观。c项强调以国家为重,反映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答案 c五年考情统计宋明理学(五年17考)程朱理学(9)陆王心学(8)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五年6考)李贽(2)明末清初三大家(4)考点一 宋明理学例1(2013新课标全国卷i)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定时空:自汉唐到宋代儒学称谓的变化。抓关键:由“周(公)孔之道”到“孔孟之道”的变化。第二步:析选项选项判断理由选项定位a宗法血缘制度在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错误选项b“仁政”理念早在西汉就已深入人心错误选项c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朱熹整理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儒学的经典,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正确选项d陆王心学兴起于南宋至明朝时期错误选项考题演练1(2013福建高考)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解题提示:抓题眼:“知所遵守”;关键信息:理解“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答案:d2(2013广东高考)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 d陆九渊解题提示:抓题眼:通过外在手段明理,确立仁义这一根本;关键信息:“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答案:d3(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解题提示:抓题眼:尽其心,同道;关键信息:“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答案:d考点二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例2(2013山东高考)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定时空:由李贽可知为明朝中后期。抓关键: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思想的比较。选项判断理由选项定位a都具有思想解放的作用,符合史实不符题意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符合史实不符题意c李贽生活在明朝中后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尚未形成资产阶级符合题意d李贽提倡个性,批判权威和正流,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相似不符题意考题演练1(2011天津高考)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解题提示:抓题眼:李贽的思想;关键信息:“下下人最多”“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表明要为大多数人服务。答案:c2(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解题提示:抓题眼:黄宗羲的思想;关键信息:“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公其非是于学校”, 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答案:c3(2011海南高考)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解题提示:抓题眼:经世致用;思维切入:“经世致用”是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答案:b(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南京调研)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培养社会责任感维护社会稳定禁绝个人欲望abc d解析:选c宋明理学并非“禁绝”个人欲望,故与史实不符,可排除b、d两项。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可知正确。故选c项。2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解析:选b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意在强调通过对一物的探究,获得一物的道理、知识,明显带有科学性,故选b项。a、c、d三项均在强调伦理道德,可排除。3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解析:选d提取材料信息,“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说明理学博大精深;“对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之列”,体现了其封闭性。理学吸收了佛、道的思想,a项错误;理学重点关注的不是世界本源,材料也无从体现,排除b项;理学是唯心主义思想,c项错误。d项表述准确,也符合题意。4.(2014广东十校联考)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解析:选b“全新的创造”是南宋朱熹融合了儒家思想以外的思想;a项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不是理学,故排除;c项是理学和儒家思想的共同作用,故排除;d项并未说明理学的创新,故也应排除。5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古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解析:选a本题考查王阳明心学,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认为是非善恶是人本身固有的本性。由题干中“尔身各各自天真”“但致良知成德业”可知a项正确。6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思想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解析:选d本题以李贽思想的特点为切入点,考查对明清进步思想的准确理解。a项“彻底”说法错误,仅是挑战了孔子的权威;b项并不是李贽的思想,李贽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主张;c项“道家学说”说法错误,对象应该是宋明理学。7.(2014嘉兴测试)黄宗羲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也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下列对黄宗羲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有()猛烈批判君主专制,促进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矛头直指君主制度,具有近代民主启蒙色彩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又发展了儒家思想虽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统治地位,但成为近代进步思想先声a bc d解析:选b本题可用排除法。黄宗羲本人就是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等主张,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发展了儒学。本身说法矛盾,故选b项。8“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由此可见,黄宗羲主张()a工商皆本 b整顿吏治、惩治腐败c治贫与治愚相结合 d减轻人民负担解析:选c本题要准确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黄宗羲的主要意思是必须除去民间的陋习恶俗、蛊惑、奢侈等不良行为,否则“不可使富也”,据此可排除a、b、d三项。9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提到:“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材料()a认为理学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b认为理学导致了中原地区沦丧c片面地认为理学空谈误国d比较全面地指出了理学的弊端解析:选c材料认为理学如同“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可见材料认为理学空谈误国,但很明显材料没有认识到理学的积极意义,比如励气节、提高社会责任感等,因而有一定的片面性。10顾炎武曾主张在西北地区“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给乡下”;在东南沿海“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对其主张最准确的理解是()a政府扶植手工业生产b发展外贸c因地制宜发展经济d重商抑农解析:选c根据所学史实顾炎武主张工商皆本,应该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商品经济促进农业发展,故选c。11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解析:选dd时期是宋明时期,而批判思想出现于明清时期,d项符合题意。12.(2014岳阳二模)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解析:选a根据题干信息“上禁止勿贵”结果是“而愈腾其贵”,“上禁止勿贱”结果是“则愈益贱”表明,王夫之反对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干预,主张发挥市场自身的作用。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4分)(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8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第(1)问关键是晚周时期和儒家学者即孔孟荀。第(2)问主要结合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可。第(3)问主要考查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内容及时代背景。答案:(l)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用。(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3)时代气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汇编附答案详解
- 有线网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基础试题库带答案详解(新)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带答案详解(a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测试B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孝敬公婆的好儿媳范文(篇一)
-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设备完好标准SHS
- DB14-T 2490-2022 集装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防火规范
- 中压交联工序工艺培训
- 水质采样记录表
- 婴幼儿保育技能大赛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部编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 (完整版)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课件
- 业扩现场勘查技术方案
- 2010年铁路全套预算定额(电子版)
- 一年级上册道法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