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则材料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客观描述b对新经济政策的客观认识c否定了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主张学习俄国十月革命解析: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共产主义实验室”“社会主义的化合物”等,可以判断为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材料并没有否定其政策,也未提及学习十月革命的问题,只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客观描述,排除c、d,选a。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开始实施的,排除b。答案:a2.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其根本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b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c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d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发生转变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反映出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反映了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所以政策的调整实际上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是从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实际出发的。答案:c3.“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则史料作为背景材料可用于研究()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这段话体现了对农业和农民问题的重视,提出要改善农民生活状况,苏俄新经济政策含有这方面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对农民的剥夺;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注重发展重工业,均可排除。答案:b4列宁提出,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这一观点的提出最有可能是在()a19181921年 b19211925年c19211927年 d19251936年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消灭货币”意味着取消自由贸易,这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其实施的时间是19181921年。答案:a5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b政府政策的失误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影响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解析:1929年7月1930年7月,牛、马、猪、羊减少的原因是政府的农业集体化政策牺牲农业、农民太多引起的结果,故选b。a项时间不符,排除;c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1936年才确立,排除;d项与题干无直接关系,排除。答案:b61926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报告中说: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如果不及时供给农业机器、拖拉机和工业品等,农业本身就不能有进展。因此,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此番讲话意在()a继续执行列宁新经济政策b实现农业的机械化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解析:结合材料中的信息“依靠工业”等主要信息,可知材料说明苏联经济政策要转向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c7.“(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解析:材料提供的信息“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反映了苏联五年计划期间,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a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b、c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d8决定苏联20世纪30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根本原因是()a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需要c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形成d粉碎外国武装干涉的需要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原因的理解。当时的苏联,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都是这种体制形成的原因。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苏联20世纪30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根本原因无疑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答案:a9“改革不是某种心血来潮,不是恍然大悟改革的实质恰恰在于:它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到实践上完全恢复列宁的社会主义构想。”材料中所说改革的情况是指()a斯大林改革 b赫鲁晓夫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在以上四个人的改革中,斯大林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仅仅是在经济领域,只有戈尔巴乔夫改革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答案:d10有学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革”,此观点得出是基于()a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b当时苏联经济的较快发展c农业轻工业得到显著发展d继续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解析: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在他任期内,仍注重发展重工业,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出了一些调整,a、c、d三项错误。答案:b11.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这些规定的实质是()a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废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c巩固农村公有制经济主导地位d恢复农民的产品支配自主权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取消义务交售制并没有说明这是允许农民对产品有支配自主权,而是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a12某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氏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a适应时代需要,获得成功b能够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经济发展到了计划经济体制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进行经济改革,主要是调整了苏联经济结构,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年份项目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电力15107432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1952年1956年1957年工业总产值343.3703.6783.9农业总产值483.9582.9604.0工农业总产值827.21 286.51 387.9(1)材料一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81937年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经济呈现怎样的趋势?试从经济方面分析原因。(3)结合材料一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在经济结构上存在什么问题。新时期,中国为解决经济体制弊端采取了什么措施?答案:(1)说明: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逐步上升;1937年,苏联已是世界工业强国。原因: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两个五年计划。(2)趋势:经济迅速增长;工业化程度提高(或工业发展快于农业)。原因:国家重视经济调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五”计划的开展,优先发展重工业;三大改造;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苏联的援助。(3)苏联:农轻重比例失调,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农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的反抗行为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材料一要理解农民的反抗,必须从这样的论断出发,即现代化、资本主义入侵传统的农民社会对于农民社会来说意味着名副其实的灾难。霍布斯鲍姆材料二农民的革命行为对于社会进步而言往往没有多大成效。相反,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即弱势群体的日常武器: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等等,反而是最有意义和最有成效的。根据(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中国)当时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使得所谓“集体经济”面目全非。这种虚假的集体经济局面还有没有必要再维持下去?政府是否还有必要逼迫农民去“瞒”、去“偷”、去“借”,去“扩大自留地”,去变着法儿这样那样这就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选择。高王凌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民反行为材料四15001820年欧洲各国农业种子的收益率(单位:倍)阶段英格兰/尼德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瑞士/斯堪的纳维亚俄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150015497.46.74.03.9155015997.34.44.3160016496.74.54.0165016999.36.24.13.8170017496.34.13.51750179910.17.05.14.71800182011.16.25.4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1)请以近代中国为例说明材料一的观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在苏俄和苏联时期各有何表现。当时政府是如何应对这种形式的“反抗”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的“集体经济”指的是什么?当时中国农民非暴力的日常反抗行为对制度创新有何促进作用?(4)有人认为“工业革命成就了农业革命”,也有人认为“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材料的数据支持哪些观点?说明理由。答案:(1)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或开启现代化),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民、手工业者纷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卸车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县管国有企业招聘20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数字重庆大数据应用发展有限公司校园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陕西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招聘(2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安徽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芜湖中心支公司二季度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广西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万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国网物资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约3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经准特种设备检验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 2024 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 13 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检测卷
-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含答案)
- 厂房搬迁管理办法
- 保险学考试题(附答案)
- 中药处方点评管理办法
- 国企纪法教育实施路径
- 药品发放登记管理制度
- 临床科室科研管理制度
- 铁艺围栏采购合同
- 中国皮肤基底细胞癌诊疗指南2023
- 卫星通信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