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有的是重点唐雎不辱( 辱没)使( 出使 )命 战国策秦王使( 派 )人谓( 告诉、对说)安陵君曰:“寡人欲以(用)五百里之地易( 交换 )安陵,安陵君其( 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许( 答应 )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 给予恩惠 ),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即使这样 ),受地于( 从 )先王,愿(希望)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 因此 )使( 派遣 )唐雎使(出使)于(到)秦。3个“使”的意思要分清1、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我想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2、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即使这样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用)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 凭借 )五十里之地存者,以( 把 )君为(当作)者,故不错意( 置意,通“措”)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 扩充 )于君,而君逆( 违背)寡人者,轻( 轻视 )寡人与( 疑问语气助词 )?”唐雎对曰:“否,非若( 像 )是(这样 )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即使)千里不敢易也,岂(何况)直( 只,仅仅)五百里哉?”1、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但是安陵君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3、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秦王怫然( 盛怒的样子 )怒,谓(对说)唐雎曰:“公( 先生 )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使倒下)尸百万,流(使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 平民 )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摘掉)冠徒(光着)跣,以头抢( 撞 )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 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通“苍”,青色)鹰击于(到)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的)士也,怀怒未发,休( 吉祥 )祲( 不祥 )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 如果 )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穿丧服 ),今日是(这样)也。”挺剑而起。这一段中的“的”除了“布衣之士”,都是消除句子主谓间的独立性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秦王色(脸色)挠( 屈服 ),长跪(直身而跪)而谢( 道歉 )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 明白、懂得 )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 凭借 )五十里之地存者,徒( 只是)以( 因为 )有先生也。”1、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那韩、魏灭亡,但是安陵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课文分析: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唐雎不辱使命中潜台词是重点)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与臣而将四矣。我今天要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2、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重中之重)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3、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秦王并非真心易地,而是想吞并安陵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回转商量的余地;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4、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 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和暗示秦王我今天要暗杀你。5、概括秦王和唐雎的性格特点:秦王:骄横狂妄、外强中干、前倨后恭、色厉内荏唐雎: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6、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示例: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唐雎不辱使命中考复习要点 1、文学常识 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战国策当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内容多记谋臣策士的活动,写了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文笔挥洒自如,描写人物活动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富有文学意味。 关于唐雎:唐雎,也作唐且。魏国人,是安陵君的臣子。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2、语音(1)唐睢不r _使命 (2)秦王f _然怒 (3)免冠徒xin _(4)以头qing _地 (5)休jn _降于天 (6)天下go _素(7)秦王色no _ (8)hu _星袭月 (9)好收吾骨zhng _江边(10)天上宫qu _ (11)三年j _旅客 (12)低q _户3、通假字秦王不说(说悦,高兴)故不错意也(错措,放置,安放)仓鹰击于殿上(仓苍,青色)4、古今异义词5、一词多义徒免冠徒跣(空,本文可以解释成光着)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惠大王加惠(恩惠)汝之不惠(聪明)6、 重点词语解释1、辱使命: 辱没、辜负 2、易安陵: 交换 3、其许寡人: 答应 4、大王加惠 给予恩惠 5、甚善: 好 6、虽然,受地于先王: 虽然这样 7、弗敢易: 不;交换 8、因使唐雎使于秦: 于是;派;出使 9、故不错意也:所以;错通“措” 10、请广于君:扩充 11、逆寡人者:违背 12、轻寡人与:轻视 13、非若是也:像;这样 14、虽千里不敢易: 即使 15、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 16、怫然怒: 盛怒的样子 17、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听说 18、布衣: 平民 19、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着脚 20、以头抢地耳: 撞;罢了 21、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 22、非士之怒: 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23、仓鹰 :通“苍” 24、休祲: 吉凶的征兆 25、若士必怒 :如果 26、缟素: 穿丧服 27、色挠:变了脸色;挠, 28、屈服: 谢之 道歉 29、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30、徒以有先生也:只是7、理解性默写、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是如何巧妙回答秦王的?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3、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4、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8、重点语句翻译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易:交换。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虽然:既便如此。3、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秦王怒气冲冲地对唐雎说道:“你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形吗?”唐雎回答道:“我还没有听说过啊。”秦王说道:“天子发怒,可以使尸体倒下上百万具,鲜血流满上千里的地方。” 4、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说道:“大王曾听说过平民百姓发怒的情形吗?”秦王说道:“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路,把头拼命地往地上撞罢了。”5、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徒:只。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7、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8、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9、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10、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1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1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9、具体问题: 1、如何理解句中加点字词:“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那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秦王的骄横。 2、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 3、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如不同?*唐雎比安陵君更强烈,更坚决。 4、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5、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6、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7、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8、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9、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3分)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10、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 *是因为秦王提出以大易小,妄图吞并安陵君的土地。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所以安陵君派他出使秦国。11、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 *秦王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词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12、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 *秦王开始没有接受唐雎的劝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13、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唐雎威然不惧。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14、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15、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具体答案依学生见解,不求统一。16、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十四、开放性试 1、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2、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示例:(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22课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曰:“大王 加 惠, 以大 易 小, 甚善; 虽然, 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片土地交换小的土地, 很好; 虽然这样,(但毕竟)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悦。 安陵君 因 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实在不敢交换啊!”秦王不高兴。于是安陵君 使唐雎使于秦。派唐雎出使到秦国。重: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 易 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 秦 秦王对唐雎说:“ 我 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 韩 亡 魏, 而 君 以 五十里 之地 存者, 以 君 灭了韩国、 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为 长者,故 不 错意也。 今 吾以十倍 之 地, 请 广 于 君,当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而 君 逆 寡人者, 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 受地 于 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难道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是像这样的。安陵君从 先王 而 守 之,虽 千里 不敢 易也,岂直 五百里 哉?”先王那里接受的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交换五百里吗?”秦王怫然怒, 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 未尝也。”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过。秦王曰:“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 尝 闻 布衣之怒 秦王说:“天子发怒,将会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 亦 免 冠 徒 跣,以头 抢 地 耳。” 唐雎曰:“此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用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庸夫 之怒也, 非 士 之 怒也。 夫 专诸 之刺王僚也, 彗星 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袭 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 要离 之刺庆忌也,仓鹰 击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那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于 殿上。 此三子者, 皆 布 衣 之 士 也, 怀 怒 未 发, 休 祲 降 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上天就降示了于 天, 与 臣 而 将 四 矣。 若 士 必 凶吉的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如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被逼怒, 伏尸 二 人, 流 血 五 步, 天下 缟 素,今日是得要发怒,将会有两个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流满鲜血,天下百姓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也。”拔剑而起。样。”(说完)拔剑站起来。重:秦王 色挠, 长跪 而 谢之曰:“先生坐! 何 至 于 此! 寡人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要弄到这种(地步)呢!我谕 矣: 夫 韩、 魏 灭亡, 而 安陵 以 五十里 之 地 存 者, 明白了:韩国、魏国 灭亡但是 安陵 (却)凭借 五十里 的土地 幸存下来的原因, 徒以有先生也。”只因为有先生啊!”字词翻译:第一段:使:派遣以:用易:交换其:加重语气,一定寡人:我加惠:给予恩惠大:大片土地,形容词作名词虽:即使然:这样从:于弗:不于:到第二段:以:用听:听从何也:为什么呢?以:凭借错意:置意。错:通“措”,安放,安置广:使扩充,形容词使动用法。逆:违背。轻:以为轻,形容词意动用法与:通“欤”若:像非:不是是:这样岂直:只,仅仅。第三段:怫(f)然:盛怒的样子谓:对尝:曾经布衣:平民冠:帽子徒:光着跣(xin):赤足抢:撞庸夫:平庸的人仓:通“苍”,青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若:如果必:将要怒:发怒缟(go)素:穿丧服是:这样第四段:挠:屈服谢:道歉谕:明白而:但以:凭着徒:只以:因为古今异义:古:加重语气,一定易今:容易唐雎不辱使命教案4二、整体感知: 1、简介相关背景。 2、简介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共有33篇。西汉成帝时,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着作整理编辑而成。 3、扫清字词障碍,通读全文。(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学生齐读-学生个别读-分角色读,注意人物对话语气。) 4、疏通文意 第一段: (1)、学生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口头翻译全文,并提出疑难问题。 积累文言词语: 使人谓安陵君 易安陵 虽然,受地于先王 因使唐雎使于秦 (2)、学生质疑,师生互答 (3)、念读参考译文。 (4)、朗读本段。 第二段-第四段的理解,方法同前,只是要注意提出重点的文言词语(也可让学生来完成)。重点的文言词语如下: 第二段: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 以君为长者 故不错意也 请广于君 逆寡人与 虽千里不敢易 岂直五百里哉 第三段: 怫然 仓鹰击于殿上 第四段: 长跪而谢之 寡人谕矣 徒以有先生也 三、理解研讨: 1、文中唐雎与秦王斗智斗勇的过程,作者主要通过对话的方式展开情节,请大家找出人物的对白,分析他们的性格特征。 学生自主完成,之后讨论。 明确:(学生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绿色生态养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 网络安全协议与通信原理题库
- 2025年城乡墙体广告投放合同
-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职业认知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为何要开展技术合同登记
- 2025货车买卖合同书范文
- 2025年市政学考试的考前复习试题
- 建筑项目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船舶租赁合同书
- 2025境外咨询合同 境外咨询服务合同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烹饪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4》解读
- 《让子弹飞》电影赏析
-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同步训练题(含答案)(部编版)
- 《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木工车间粉尘清扫制度
- 外研版七年级上册单词表全部
- 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含隔油池)图集
- 委托书万能模板快来保存2024年
- 2024年四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4 Things we enjoy Unit 12 The ugly duckling第2课时教案 牛津沪教版(三起)
- 中职教育二年级上学期《三工位隔离开关》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