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小学语文单元目标教学课堂实录第(八)册(3)单元 (六)周星期(三)第(3)节 班级:四(5) 教师:叶昌慧 2012年3月28日教学实录内容:“大自然的启示”-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师: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生:大自然的启示。师:对,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像自然之道就告诉我们生: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不能人为的去改变动物的生存法则。师:嗯,同学们记得很清楚,相信你们一定不会去犯这样的错误,对吗?生:对。师:可是,还是有不少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在破坏自然规律,给人们带来了灾难。老师这有一段录像,你们想看么?生:想。师:好,现在就让我们来看这段录像。同时请大家边看边想:“看了这段录像,你知道了什么?”(播放课件)生:我听了录像中的音乐,知道刚才录像中播放的曲子是黄河颂,再加上我看到录像中的场景,我想那条河流是黄河。生:通过预习我知道在中国的河流中,只有黄河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水的颜色是黄的,所以我看到录像中湍急的水流是黄的,就知道这条河一定是黄河。师:刚才,我们所看到的的确是黄河。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黄河,感受黄河,进一步的了解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板书课题)师:下面请大家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这篇文章,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解决。然后想一想“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生自读思考问题。)师:刚才大家读得都很认真,一定了解了许多内容。谁先说说?生:我查字典知道“忧患”是担心,灾难的意思。课文说“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是说黄河成了中华民族时刻担心的灾难。生:从课文中我知道,黄河过去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现在变成了一条祸河。生:我还知道人们已经认识到黄河带来的灾害,正在想办法治理黄河。师:你们了解了这么多内容,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在了解课文的同时遇到问题了吗?给大家说一说。生:我想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生:黄河给两岸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怎么还能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呢?生:我想了解除了科学家提到的治理黄河的办法之外,我们还有哪些治理黄河的方法?师:同学们问题不少啊。下面让我们再来仔细阅读这篇文章,然后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深入了解文章,遇到了困难,可以找合作伙伴共同学习。(生自读思考后合作学习。)师:谁愿意先说说你感兴趣的是哪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生:我对第一个问题很感兴趣,我读了“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我了解到黄河过去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后来却成了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师:我知道“摇篮”是小孩在很小的时候休息、睡觉的地方。我感觉“摇篮”应该是温馨、舒适的,让人看了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这里把黄河比喻成摇篮,我想是为了告诉人们黄河是人类的发源地,我们的民族就像小孩一样在黄河这个温馨、舒适的摇篮里逐渐壮大起来的。生:我读了这句“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代自然条件更好。”这句话说明这里很适合动植物的生长活动,也一定会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发展。“气候温暖,土地肥沃”,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耕种,老天爷照顾,还有良好的土地,人们的日子一定过得很快乐。生:这句“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因此”表示的是因果关系,正是有了前面这些条件,这些原因,我们聪明的、伟大的祖先才会选择这里生息繁衍,生活养育后代,我想那时的人们一定生活得非常快乐。师:同学们把数千年前到数万年前的黄河流域描述的这么美,这么好,那我们应该怎样读呢?生:应带着美好的感情读。生:读的时候好像眼前就有这样的景象。师:你们能读出来么?生:能。师:谁试一试?(生试读。)师:恩,读出了美好的黄河流域,让我们感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后来它却发生了变化,怎样变化的呢?生:课文中这样写的“人们都说苦难”从这一段说明了黄河虽然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它在近2000年来却给人们带来了苦难。生:课文中列举了数字,“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这些数字说明黄河发生了变化,给人们带来了苦难。生:这里用“深重”来描写苦难,再加上前面的决口、改道,让人感到心里沉甸甸的,好像要透不过气来了。师:那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呢?(生读文)师:你是怎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的?生:“竟决口26次”读得稍快一些。“深重的苦难”读的低、慢,表示我的心情很沉重。生:老师,我不明白这里“表现”这个词为什么要加引号?师:谁能帮帮他?生:这里是用“拟人”的手法,把黄河的决口、改道当成人所做的事,所以用引号。生:这里把黄河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情感,说明黄河虽然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但是人民并没有忘记她是中华人民的摇篮,是中华人民的骄傲,作为黄河的儿女将永远把它视为神圣的母亲河。师:我相信,黄河听了你的话,也会为你对她的热爱而高兴的,你们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师:谁还想说?生:读了这一段“可是忧患”我知道黄河由“摇篮”变成了“忧患”。生:从“凶猛暴烈”这个词能看出来她就像一个脾气暴躁的老人一样在发着脾气,还有从“叫苦不迭”这个词说明人们在不停的叫苦,也就是黄河一直折腾,不让人们得到安逸。生:老师,我从“忧患”这个词中感到作者也在为黄河变化而深深的担忧。师:那你担忧么?生:担忧。师:你能读出你的担忧吗?生:能。师:你读一读。(生读)师:他读出来了吗?生:读出来了。师:你们还对哪个问题感兴趣?生:我对黄河变化的原因比较感兴趣。我从课文中“黄河大水灾“这一段知道了是由于泥沙多使黄河形成了悬河。而悬河的决口是使人们受到灾难的直接原因。生:从课文中列举的数字能说明是悬河的形成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生:读了这句“据原因”我知道黄河变化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二是。生: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是黄河产生变化的自然原因。生:人为的原因更加速了黄河的变化,人们不控制人口,使人口迅速增长,人多了就要吃饭,为了吃饱肚子就要开垦荒地,毁灭森林,破坏草原,更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生:人们越开垦,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肥力就要下降,农作物就要减产,人们就更要开垦耕地,水土流失就更严重。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长此以往,人为地造成了恶性循环,给母亲河增加了负担,使她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师:供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黄河,由于人为的因素而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读一读最后一段,看看科学家是怎样治理的呢?生:科学家采取数管齐下的方式进行治理,主要从四点进行治理生:“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他随心所欲流进黄河”,因此,科学家的前三项工作要说是治理黄河,不如说是治理泥沙。师:你们谁还想说?(生结合资料汇报)师:老师这也有一些关于治理黄河的资料,情大家看一看。(放录像)师:无数的科学家为母亲河的健康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那么,当这中华民族的骄傲,华夏儿女的母亲河遇到困难,无法自拔时,我们作为黄河的儿女应该怎样做呢?生:老师,我长大了之后,会像“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那样,培植出一种粮食作物,让它在黄土高原安家落户,既能给人们提供生命的粮食又能够起到固定泥沙的作用,使它不再进入黄河,为母亲河的改变起到根本作用。生:我要在船下安一种装置,把泥沙重新带回中上游。生:我会培养一种藻类植物,形成网状结构,起到做过滤泥沙的作用,不再让泥沙流到黄河中下游。生:我想发明一种药水,每当连降暴雨,黄河咆哮时,把它投入水中,使它遇到水产生化学反应,变得温顺、平缓、不给人们带来灾难。生:我以后要发明一种仪器,能够控制天气,不让他连降暴雨,不至于水量增大水面升高,造成决口,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师:我们知道,人类与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的,破坏生态环境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那么,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小至我们的学校、街道,大到我们建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