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素质升级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素质升级检测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汉朝时期的反腐败汉代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逐渐形成了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西汉对官吏考核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纵向的,中央考核郡、国,郡、国考核县,县考核乡、里、亭,这是上下级的层层负责制的考核,称为“上计”制度;二是横向的,是中央各部门,地方的郡、国、县的长官对所属僚佐的部门负责制的考核。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西汉武帝颁布的监御史九条和刺史诏六条开始,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现在大家比较熟知的官员回避制度,就是初创于汉代。当时实行“三互法”,其内容规定: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有血缘关系或婚姻戚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后历代沿用并不断发展。同时,职务连坐始于商鞅变法时期,到了汉武帝时归纳为“见知故纵之法”,即对国家官吏实行连坐,上对下、下对上均承担连坐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如果对自己的上级或下级官吏的违法乱政行为知而不举则坐以同罪。东汉沿袭西汉法律,如建和元年(公元147 年)下诏:“长吏赃满三十万而不纠举者,刺史、二千石以纵避为罪。”是说对赃官之贪行,刺史、郡守都负有纠举之责,如果失职,也要受到惩处。我国最早的举报箱,是西汉赵广汉发明的。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颖川太守,受存钱罐的启发,令手下人制成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受吏民投书”。有了这些举报箱,官吏和群众纷纷写信告密。赵广汉根据得到的线索,组织力量打犯,使奸党散落,盗贼不敢发,稳定了社会。赵广汉因此名声大振,升迁为京兆尹。汉朝的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汉武帝元封元年,鉴于惠帝在各郡设置的监察御史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把全国分了13 部(部习惯上也称州),也即13 个监察区,每部各监若干郡国,中央设13 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部的监察事务。刺史的监察对象,一为地方官中的两千石官员,即郡及王国长吏;二为诸侯王:三为地方豪强,主要是防止他们横行不法,欺压乡民,扰乱地方安宁。这使任刺史者既能代表中央有效地行使监察职任,又“咸劝功乐进”,对强化监察是十分有利的。(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1下列关于汉代“反腐败”的措施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汉代以上计律、考功课吏法为核心的考绩制度是在对秦制继承和完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b汉代初创的“三互法”, 后经历代沿用并不断发展,形成了现在大家比较熟知的官员回避制度。c汉武帝时实行“见知故纵之法”,开始对国家官吏连坐,上对下、下对上均承担连坐责任,实行责任追究。d汉武帝时期,把全国分了13 部,每部各监若干郡国,中央设13 名刺史为监察官,各负责一部的监察事务。【答案】c(选项对应的原文“职务连坐始于商鞅变法时期”,选项“汉武帝始行”错误,混淆时间范围。)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西汉对官吏考核分为纵向的上下级的层层负责制的考核和横向长官对所属僚佐的部门负责制的考核两大系统。b西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c西汉“三互法”规定: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有血缘关系或婚姻戚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d汉武帝时的“见知故纵之法”规定刺史、郡守对赃官之贪行负有纠举之责,如果失职,也要受到惩处。【答案】d(选项中的“刺史、郡守对赃官之贪行负有纠举之责,如果失职,也要受到惩处”出自“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下诏”,不是“见知故纵之法”的规定,选项张冠李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汉律规定“吏坐受赇枉法,皆弃市”,且子孙三世“皆禁锢不得为吏”,由此可见汉代对腐败官员处罚十分严厉。b西汉赵广汉受存钱罐的启发,令手下人制成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受吏民投书”,发明了我国最早的举报箱。c作为监察官的刺史的监察对象为郡及王国长吏、诸侯王、地方豪强,目的是防止他们横行不法,欺压乡民,扰乱地方安宁。d任刺史者既能代表中央有效地行使监察职任,又“咸劝功乐进”,使在各郡设置的监察御史很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监察制度。【答案】d(“使在各郡设置的监察御史很好地发挥作用”无中生有,根据文意当时惠帝时设置的监察御史应该已经取消。)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大业末,聚徒数百,共保乡里,以备他盗。后依李密,署为内军骠骑。时密于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隶四骠骑,分为左右以自卫,号为内军。自云:“此八千人可当百万。”知节既领其一,甚被恩遇。及王世充出城决战,知节领内马军,与密同营在北邙山上,单雄信领外马军,营在偃师城北。世充来袭雄信营,密遣知节及裴行俨助之。行俨先驰赴敌,为流矢所中,坠于地。知节救之,杀数人,世充军披靡,乃抱行俨重骑而还。为世充骑所逐,刺槊洞过,知节回身捩折其槊,兼斩获追者,于是与行俨俱免。及密败,世充得之,接遇甚厚。武德二年,知节谓秦叔宝曰:“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及世充拒王师于九曲,知节领兵在其阵,与秦叔宝等马上揖世充曰:“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于是跃马与左右数十人归国,世充惧,不敢追之。授秦王府左三统军。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每阵先登,以功封宿国公。武德七年,建成忌之,构之于高祖,除康州刺史。知节白太宗曰:“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六月四日,从太宗讨建成、元吉。事定,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赐食封七百户。贞观中,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与长孙无忌等代袭刺史,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十七年,累转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北门屯兵,加镇军大将军。永徽六年,迁左卫大将军。显庆二年,授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以讨贺鲁。师次怛笃城,有胡人数千家开门出降,知节屠城而去,贺鲁遂即远遁。军还,坐免官。未几,授岐州刺史。表请乞骸骨,许之。麟德二年卒,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八)【注】建成、元吉:秦王李世民的兄弟。 贺鲁:西突厥沙钵罗可汗。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密于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简:挑选b与密同营在北邙山上 营:安营,驻扎c构之于高祖 构:陷害d表请乞骸骨,许之 表:奏章【答案】d(表:上表)5下列句子全都表明程咬金“有远见”的一组是()聚徒数百,共保乡里,以备他盗。世充器度浅狭岂是拨乱主乎?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每阵先登,以功封宿国公。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a bcd【答案】c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程咬金有胆识。他在隋朝大业年末社会动乱之际,组织聚集了数百人来保护乡人,防止其他盗贼来侵犯。b程咬金被李密委任为内军骠骑,统领内军八千人。他的队伍都是猛士,可抵挡百万人马,他也因此蒙受特殊待遇。c程咬金几易其主。李密被败后,被王世充所得,后又与秦叔宝商定,离开难成乱世英明之主的王世充,转而投奔秦王,在秦王手下建功颇多。d程咬金在唐朝有功劳也有过失。他帮助唐太宗除去李建成和李元吉,为朝廷立下功勋;但是后来因罪被免官,而后不久又被任命为岐州刺史。【答案】b(他是左右内军中四骠骑之一。)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5分)_(2)师次怛笃城,有胡人数千家开门出降,知节屠城而去,贺鲁遂即远遁。(5分)_【答案】(1)您性情猜忌,身旁又多煽动蛊惑之人,不是我等托身之处,如今恭敬请求从此分别。(2)军队驻扎在怛笃城,有数千家胡人打开城门出来投降,程知节(程咬金)杀戮全城的人而后离去,贺鲁于是立即逃得远远的。参考译文:程知节,本名叫咬金,是济州东阿县人。年少时候骁勇善战,善于骑马用槊击刺。大业年末,程咬金聚集了数百人,共同护卫乡里,来防备其他盗贼。后来归附李密,任命为内军骠骑。当时李密在军中挑选出八千个特别优秀的勇烈之士,隶属四位骠骑将军,分为左右来保护自己,号称内军。李密自己说:“这八千人可以抵得上百万大军。”程咬金管领四骠骑之一,所受恩遇特别隆厚。等到王世充与李密在城外决战,程咬金率领内马军,与李密一同于北邙山上扎营,单雄信率领外马军,于偃师城北扎营。王世充袭击单雄信营垒,李密派遣程咬金与裴行俨前去救援。裴行俨率先驱马奔向敌军,被飞箭射中,摔到地上。程咬金驰马救援,连杀数人,王世充军队后退,于是抱起裴行俨再次骑上马回奔。被王世充骑兵追赶,追兵用槊刺伤程咬金,程咬金转过身去折断其槊,又斩杀追兵,方才与裴行俨免于此难。后来李密失败,王世充俘虏(得到)了程咬金,王世充对待他很是优厚。武德二年,程咬金对秦叔宝说:“王世充才识风度浅薄狭隘,却爱乱说,喜欢赌咒发誓,这不过是老巫婆而已,哪里是拨乱反正的君主!”王世充在九曲与唐军交战,程知节带兵在阵上,与秦叔宝等在马上向王世充行礼,说道:“我等身受您的特别优待,总想报恩效力。但您性情猜忌,身旁又多煽动蛊惑之人,不是我等托身之处,如今恭敬请求从此分别。”于是骑上马与左右数十人前来降唐,王世充害怕,不敢追赶。李渊授予他秦王府左三统军,程咬金击败宋金刚,擒获窦建德,使王世充投降,同领左一马军总管。每逢出征举旗先登,因屡建战功被封为宿国公。武德七年,太子李建成忌恨他,向唐高祖李渊进谗言陷害他,派他出任康州刺史。程咬金告知李世民说:“大王左膀右臂被除掉,保全恐怕不能长久。知节在死的时候也不离开大王,希望大王快些保全自己。”六月四日,跟随李世民讨伐李建成、李元吉。玄武门之变后,授予他太子右卫率,升任右武卫大将军,赐给食封七百户。唐太宗贞观年间,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等职。与长孙无忌等人暂时代理刺史之职,改封为卢国公,授普州刺史。十七年,又转为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北门屯兵事宜,加封镇军大将军。高宗永徽六年,知节迁左卫大将军。显庆二年,授葱山(葱岭)道行军大总管来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军队驻扎在怛笃城,有数千家胡人打开城门出来投降,程知节(程咬金)杀戮全城的人而后离去,贺鲁于是立即逃得远远的。大军回师之后,知节因罪被免官。不久,授为岐州(治所今陕西凤翔)刺史。程知节上表请求归养,朝廷许之。麟德二年病逝,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在太宗昭陵。(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客中初夏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8这首诗的景物描写有远景有近景,有虚景有实景,请分别指出,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5分)_【答案】远景:南山;近景:葵花;虚景:柳絮;实景:南山、葵花。这些景物,互相映衬、烘托,形象鲜明,境界恬静,令人怡然陶醉在初夏美景中。9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受到宋神宗支持,司马光竭力反对并于四年退居洛阳,直到十五年后哲宗即位才复出。这首诗写于退居洛阳之时,那么,这首诗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吗?请加以分析。(6分)_【答案】联系写作背景可知,这首诗实乃一首即景抒怀之作,后两句所表白的便是诗人自己的情感态度:我不是那随风飞扬的柳絮,自然不会人云亦云附和王安石,我的一片忠贞爱君之心,犹如一株向日的葵花。(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_,_”。(2)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_,_。(3)杜牧阿房宫赋中“_,_”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知以亡秦为诫,仍要重蹈覆辙。【答案】(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初恋往事叶仲健“告诉你一个秘密吧。”晓丹说。“什么秘密?”“呃算了,还是不说了。”晓丹卖关子,没有说下去。接下来是一阵寂静。这是一个被风吹过的夏季,我和晓丹漫步在高中母校的竹林小道上。风阵阵吹来,吹动密匝匝的竹叶,学校里异常宁静,我们的脚步富有节奏地在石板路上轻踏出回忆的乐章。晓丹突然又问我:“你初恋发生在什么时候?”我知道了,晓丹要告诉我的秘密肯定跟她的初恋有关,而且跟母校有关!我一阵惊讶,但没有表现出来。说实话,读高中时,晓丹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女生,即便她现在看起来美丽动人。我知道,如果我不如实回答她的问题,我也甭想知道她的秘密。我说:“我的初恋嘛,跟乔有关。知道乔吗?那个坐在我后桌的男生,高高瘦瘦的。”“知道,当然知道,当时他还是我们班的篮球主力呢。我当时就看出来你们的关系不一般了。现在你们还联系吗?”“不联系了,前年春节同学聚会时见过一次,没什么感觉了。哈哈,不说他了,说你吧,说说你的初恋,也是在高中吗?”到了套出她秘密的时候了,并且似乎她也有一吐为快的欲望。“嗯,是在高中,在我们要高考的那个学期。”“跟谁?我们班的?”“不知道他是谁。”“说半天,你在耍我。”“没有,我说的是真的。”“那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是谁,还叫初恋吗?”“你别急,听我慢慢说。”晓丹说。“上高中那会儿,我比较孤僻,喜欢独来独往。我很自卑,因为我不漂亮,所以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学业上。我喜欢一个人到这片竹林里看书,看累了,就在这片竹林里到处走走。我敢说,当时我们班上的男同学都没有把我放在眼里,有些男生可能都叫不出我的名字。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原来事情并非我想的那样。你看”晓丹把我拉到一簇竹前,指着一棵竹子齐眉高的地方让我看。这时,我才发现那个地方竟然刻着“我爱张晓丹”五个字。五个歪歪扭扭的字,在时间和风雨的侵蚀中显得有点斑驳不清,不仔细辨认还真看不出来。当我的思绪飘回到那个年代时,晓丹继续说“你知道吗?我从来不敢将这个秘密告诉别人。我一直在猜测这个男生会是谁,可是一直没猜到。也许,他跟我一样,是一个内向的人,不敢把心里所想的事告诉别人,只好把它刻在了竹子上。你说那个男生会是谁呢?我真的很想知道。”晓丹把我拉到一张石凳上坐下。她则坐在我旁边,仰着头,一脸的陶醉。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自信的女孩是最美丽的。我打量着晓丹的侧面,看见了阳光下她脸上细细的绒毛。其实她本来就是一个挺美丽的女孩,只不过在读高中时,她太沉默寡言,并且太不注重服装的搭配。我愣了很长的时间才回过神来。我说:“我当时忙着高考,怎么会注意到是谁呢?”我终究没有告诉她,那五个字是我和另一个女生刻上去的。那是高中的最后一个愚人节,我们知道她经常在这里看书,就跟另一个女生想了这个馊主意来愚弄她。但由于那时快高考了,我们在把真相告诉她之前就把这件事淡忘了。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五个字竟绽放了一个女孩子内心最珍贵的美丽。(摘自2014 年中国小小说欣赏,有删节)(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文中“接下来是一阵寂静”,表明晓丹在沉思往事,思考是说出还是不说出当初的“初恋”之事,同时使小说的节奏缓下来,富于张弛之美。b当我听到晓丹问我初恋发生在什么时候时,我“一阵惊讶”,因为我以为晓丹知道我和“乔”的秘密。c现在“我”和“乔”已经不联系了,说明当初的恋爱纯属一种冲动,不带有一点责任心,可以说就是一场儿戏。d文章的结尾“这五个字竟绽放了一个女孩子内心最珍贵的美丽”,点明文章的主旨,表明作者对高中生初恋的那种纯真情感的肯定和赞美。e小说以两个人对话的方式组织全文,通过对话推进情节的发展,同时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答案】e3分,d2分,a1分(a“思考是说出还是不说出当初的初恋之事”错误,通过全文看晓丹触景生情是想说出往事的;b“因为我以为晓丹知道我和乔的秘密”错误,惊讶的原因是我认为晓丹当时不可能有“初恋”的事;c“不带有一点责任心,可以说就是一场儿戏”错误,文中没有依据。)(2)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线段落的作用。(6 分)_【答案】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引出下文对发生在竹林中的“初恋”的回忆;暗示人物心理,表明晓丹陷入沉思;“乐章”暗示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对“初恋”的纯真情节的赞美。(3)结合全文分析高中时晓丹的形象特征。(6 分)_【答案】美丽、不注重外表;孤僻、内向不敢把心里所想的事告诉别人;自卑;单纯,把别人的愚弄当真。(4)小说写的主要内容是高中生的“初恋”,但也揭示了高中生的一些普遍心态,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_【答案】有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晓丹因为自己认为自己不漂亮而自卑,“我”追求的“乔”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班里的篮球主力”;思想单纯:把别人的愚弄当真;有爱情的萌动但又似懂非懂:都可能有自己的爱慕的对象,希望被别人爱慕,但多是一时的冲动,长久就会淡忘,只是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爱搞恶作剧:经常会做一些事情愚弄别人。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绝密30 年“于敏”被雪藏李洪鹏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退休后,工作少了,他至少一天要拿出3 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他喜欢的书。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多年来于敏一天只休息6 个小时左右。数十年来,于敏是靠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这6 个小时的睡眠的。少时,于敏家境贫寒,受同窗父亲的资助才得以继续攻读大学。到了北京大学,于敏如饥似渴地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同学们送给他一个雅号“老夫子”。但是,于敏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酸腐“夫子”,而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进步青年。当时国民党政治腐败,民怨沸腾,北大经常闹学潮,于敏常常与大家一起上街游行示威。1969 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直到1971 年10 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 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1944 年,18 岁的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 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49 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 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1960 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1967 年6 月17 日,氢弹爆炸成功,爆炸当量达到330 万吨。试验场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参试人员个个激动万分。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20 多年前,连于敏这个名字都是绝密,他隐姓埋名30 年,直到1988 年,于敏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由于当时的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很多人称呼于敏为“中国氢弹之父”。对于这样的称呼,于敏极力反对,他常常对身边工作的人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实在追问之下,他只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氢弹的理论设计中,我是学术领导人之一。”对工作心无旁骛的大科学家,对生活就有点“不上心”了,竟有迷路的时候。一次,他去驻地外,回来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路了,结果绕了很远的路,才总算回来。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于敏记忆力稍逊从前,当学生安慰他时,他还幽默地说:“我现在是硬件老了,软件不老!”(选自2015 年1 月9 日法制晚报)(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竟然喜欢古典文学,因为他靠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6 个小时的睡眠的。b于敏在北京大学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书籍,同学们送给他一个雅号“老夫子”,但他并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常常与大家一起上街游行示威。c1949 年于敏本科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此开始氢弹的研究。d于敏在学术上曾经做过两次转变:1946 年由北京大学工学院转入了理学院,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60 年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e1967 年6 月17 日,氢弹爆炸成功,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于敏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答案】d3 分,b2 分,e1 分。(a“因为他靠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6个小时的睡眠的”错误,前后没有因果的关系;c“从此开始氢弹的研究”错误,文中没有依据;e“于敏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不当,应是“中国人”,但有合理成分,给1分。)(2)于敏为了工作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请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6 分)_【答案】1969 年初,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前,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1971 年一天深夜,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1973 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在急诊室输液时,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3)于敏院士对“名”的处理方式给我们提供一个范例,请结合全文作简答概括。(6 分)_【答案】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很多人称呼于敏为“中国氢弹之父”,对于这样的称呼,于敏极力反对;舍弃小“名”成就最后的大“名”。(4)于敏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表现出一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_【答案】爱好广泛:喜欢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调节自己的生活;关心国家大事:刻苦读书的同时,常常与大家一起上街游行示威;积极投入工作:为工作三次和死神擦肩而过;淡泊名利,不为虚名: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研究氢弹,反对人称呼他为“中国氢弹之父”; 不拘小节:对工作心无旁骛的大科学家,对生活就有点“不上心”了,竟有迷路的时候;性格开朗:语言幽默和学生开玩笑。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那里蕴藏着我们需要的大量营养,堪比我们的“文化母乳”,它可以使我们固本壮元,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积累丰厚的底蕴。b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c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d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实,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重点监管对象。【答案】a(b项,“不仅对世界而且反映美国”,语序不当。c项,“超过50%以上”,成分赘余。d项,“燃煤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 不合逻辑)14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知识如同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a bcd【答案】b(都是比喻。)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_,_。可是,即使如此,_,因为_。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_。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a bc d【答案】b(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句中的“芦苇”,照应前文的“芦苇”,“脆弱”照应第句“都能致人于死地”。第句“人高贵”与前文的“人脆弱”形成转折关系,并与第句形成因果关系。第句“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与后文“惟有作为灵魂的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衔接,由此可选b。)16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总把手机带到身边,否则就心烦意乱,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就会感到不适应,平时明知没有短信或来电,我也会时不时地翻出手机看一下。”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教授指导的课题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创新研究显示,湖南6所高校79.7%的受访大学生手机用户出现了上述“手机依赖症状”。其中严重依赖为47.5%,一般依赖为32.2%,潜在依赖的仅为20.3%。内容_【答案】8成大学生有手机依赖症。17在下面划横线的两处填上恰当的文字,使整个语段保持语意的连贯。(6分)普通的水因为高压而成为壮观的喷泉,柔软的泥因为高温而成为坚硬的砖头,_可以说,_。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答案】平凡的铁因为千锤百炼而成为锋利的宝剑正是磨难,成就了世间珍贵的物品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60分)猪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受人爱怜;牛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猪,吃罢睡,睡罢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赛神仙;鹰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人保护;鸡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任意捕兔杀鸡。请完整理解上述材料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写作指向】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所选材料是个寓言故事。审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材料的寓意,既不能因为猪的形象不好,就批评它好吃懒做,没有理想,也不能批评鸡鼠目寸光,胸无大志;既不能只说要做老黄牛,也不能光讲要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综观猪、牛、鹰、鸡的说法,不难发现,它们都在羡慕别人的优势与好处,而忽视了自己的长处;同时,它们都在谈论人生的得与失,但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另外,它们都提到“假如让我再活一次”的问题,探讨的是“今生与来世”的话题。据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展开论述:长与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得与失(得失得失,有得就有失/上帝打开这扇窗就会关掉那扇门),今生与来世(珍惜现在,活出精彩),自我与他人(人人皆可为尧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以“做好自己”为最佳立意:正确认识自我,增强信心,不懈奋斗,成就美丽人生。【佳作赏读】只做自己卢梭曾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