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上册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课件3 人美版.ppt_第1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课件3 人美版.ppt_第2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课件3 人美版.ppt_第3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课件3 人美版.ppt_第4页
七年级美术上册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课件3 人美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窟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石窟艺术是古建筑 雕塑 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 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 石窟的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 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 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 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 有佛经故事画 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 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 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 这里有高大的坐像 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 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 数量众多 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自学指导1分钟 鹿王本生图是描叙 古代一只美丽的九色鹿 佛的前生 在江边救起一个将要溺死的人 被救的人叩头拜谢 愿给九色鹿作奴 鹿王拒绝了 只要求他在人要捕捉鹿的时候 不要说见过九色鹿 这时正好王后梦见鹿王毛有九色 角胜似犀角 醒后就要求王悬赏求鹿 好用鹿皮作衣 角作耳环 那溺人贪图赏格的金银和土地 便去报告了九色鹿的所在 他负义的行为立刻得到了报应 面即生癞 口为朽臭 国王带人来捉 鹿王正睡着 等鹿王的好友乌鸦啄醒他 国王已经走近 弯弓相向 鹿王就向国王诉说了挽救溺人的经过 深深地感动了国王 国王觉得鹿虽是畜类 心地却很善良 便允许鹿王任意行走 全国都不得捕捉 王后听说放了九色鹿 气愤而死 这个故事体现了对于负义与贪心的谴责 乘象入胎 步步生莲 夜半逾城 出游四门 百年蒙羞藏经洞 光绪二十六年 公元1900年 看管莫高窟的道士王园箓带人清理16窟的积沙时 意外的发现了藏经洞 洞内藏有5万余件文书 数百件绘画作品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王道士的无知贪财 使藏经洞在劫难逃 也使敦煌蒙羞百年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将这段沉痛而心酸的历史铭记于心 西方净土变中之舞乐 局部 第112窟 唐 石窟艺术是一种包括建筑 雕塑 壁画等的佛教艺术 源于印度 本是佛教徒作为佛殿 僧房而在山崖间开凿的 印度的石窟艺术通过我国西北的丝绸之路和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约公元2世界 传入我国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石窟艺术极为兴盛 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经北梁 北魏 北周 隋 唐 五代 宋 西夏至元代 历时1000多年 现存洞窟492个 近几年又有新的发现 窟内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 彩塑2400多躯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 也是世界古代艺术的宝库 这些艺术形式直观而形象地诠释佛教经典 弘扬教义 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融合了中原艺术传统的石窟艺术繁荣起来 全国兴建了许多石窟 问题 除了这里介绍的敦煌石窟艺术外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石窟有哪几个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敦煌莫高窟 雕塑 雕塑 彩塑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 有威风凛凛的天王 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北凉第275窟交脚弥勒 唐第158窟涅盘像 清凉寂静 恼烦不现 众苦永寂 长达16米 他侧身卧着 眼睛微闭 神态安详 宏伟瑰丽的壁画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 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 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 山川景物 亭台楼阁等建筑画 山水画 花卉图案 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 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 雄伟瑰丽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 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 吸取了伊朗 印度 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 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 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状况 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 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莫高窟壁画相关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 窟顶和佛龛内 内容博大精深 主要有佛像 佛教故事 佛教史迹 经变 神怪 供养人 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 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 耕作 纺织 交通 战争 建设 舞蹈 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 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 有的鲜艳瑰丽 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 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师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 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 据计算 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 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佛传故事第329窟乘象入胎 乘象入胎 古代印度波罗奈国 疆域辽阔 兵强马壮 国王净饭王 年老无子 一日 国王的夫人摩耶在睡梦中梦见天空中有一人坐乘白象 周围大放光明 普照天下 并有天人散花奏乐 由空中飞下 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夫人从梦中惊醒 告之净饭王 国王不知此梦是否吉祥 便请相师占梦 相师说 此梦预示圣神已来府降胎 太子以后 在家当为转轮圣王 出家学道当得作佛 度脱十方 表示能仁 或护明 菩萨化乘白象 投入摩耶夫人胎中 乘象入胎是佛传故事中最流行的题材之一 在壁画中多有表现 画面一般为一菩萨乘白象而行 有的窟中又加画一汉式建筑 内有摩耶夫人右卧于床榻上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壁画上的飞天 有的臂挎花篮 采摘鲜花 有的怀抱琵琶 轻拨银弦 有的倒悬身子 自天而降 有的彩带飘拂 漫天遨游 有的舒展双臂 翩翩起舞 佛教中飞天是乾闼婆和紧那罗 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 为佛献花 供宝 栖身于花丛 飞翔于天宫 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 歌舞 但不能飞翔于云霄 后来 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 男女不分 职能不分 合为一体 变为飞天 现在 把早期在天宫奏乐的叫 天宫伎乐 把后来持乐器歌舞的称 飞天伎乐 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 不生羽毛 借助云彩 凭借飘曳的衣裙 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 千姿百态 千变万化 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 吸收 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 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飞天形象 敦煌 飞天 敦煌早期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 窟顶藻井装饰 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物的头上 北魏时期飞天所画的范围已扩大到说法图中和佛龛内两侧 飞天形象虽然还保留着西域飞天的特点 但已发生了变化 逐渐向敦煌飞天转变 如北魏226窟北壁后部说法图西侧上方的一身散花飞天 脸型由椭圆变为长条但丰满 鼻丰嘴小 五官匀称 身材修长 衣裙飘曳 横空飞翔 豪迈大方 势如飞鹤 鲜花飘香 姿势优美 动感特强 隋代飞天正处在融合 探索 创新时期 主要表现在体型不同 身材修长 比例适度 腰姿柔软 绰约多姿 脸型有的清秀 有的丰圆 服饰不同 有上身半裸的 有穿大袖长袍的 有穿短衬长袍的 飞态不同 有单飞的 有群飞的 有上飞的 下飞的 逆风飞的 顺风飞的 到了唐代 敦煌飞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 融合的历程 完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唐代洞窟的四壁画满了大型经变画 飞天不仅画在藻并 佛龛 四披上 大部分画在经变画中 佛陀在极乐世界正中说法 飞天飞绕在上空 有的脚踏彩云 徐徐降落 有的昂首挥臂 腾空而上 有的手捧鲜花 直冲云霄 有的手托花盘 横空飘游 那迎风摆动的衣裙 飘飘翻卷的彩带 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 潇洒自如 妩媚动人 五代 宋以后的飞天 在造型动态上无所创新 逐步走向公式化 飞天的风格特点虽不同 但一代不如一代 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生命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 西夏修窟77个 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 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 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 可能与回鹘人有关 而到了西夏晚期 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 元代洞窟只有8个 全部是新开凿的 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 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 典型洞窟有第3窟 第61窟和第465窟等 莫高窟壁画现存状况 近代 除了藏经洞文物受到瓜分 敦煌壁画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目前所有唐宋时期的壁画均已不在敦煌 伯希和与1923年到来的哈佛大学兰登 华尔纳先后利用胶布粘取了大批有价值壁画 有时甚至只揭取壁画中的一小块图像 严重损害了壁画的完整性 王圆箓为打通部分洞窟也毁坏了不少壁画 1922年 莫高窟曾一度关押了数百名俄罗斯沙皇军队士兵 他们在洞窟中烟熏火燎 破坏不小 1940年 张大千在此描摹壁画时 发现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 他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 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争议 直到现在依然争论不休 1940年至1942年 国画家张大千两次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 在那里逗留的时间加起来约一年多 剥损壁画的事情就发生在这期间 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执行馆长罗华庆指出 张大千剥损的壁画总共约有30余处 莫高窟第130窟是敦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 窟内26米高的佛像是敦煌第二大佛 张大千剥损的壁画位于进门甬道 据介绍 他首先剥去第一层的西夏壁画 然后又剥去第二层的晚唐壁画 如今人们只能看到最下面的盛唐壁画 而盛唐壁画因前人覆盖时为了增加泥土粘合力 已被划得面目全非 甬道的墙上 清晰地留下了他层层剥画的断面 据记载 这座石窟历时29年才筑成 平均一年掘进一米 而张大千在短时间内使它大大改观 如此典型的被他剥损壁画的石窟还有第108窟 454窟等 谁破坏了敦煌壁画 藏经洞的壁画 藏经洞的内壁绘菩提树 比丘尼等图像 中有一座禅床式低坛 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 另有一通石碑 似未完工 从洞中出土的文书来看 最晚的写于北宋年间 且不见西夏文字 因此可推断藏经洞是公元11世纪时 莫高窟的僧人们为躲避西夏军队 在准备逃难时所封闭的 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有罗振玉 王国维 刘半农等人在北京 伦敦 巴黎等各地收集 抄录敦煌文献 但对莫高窟的真正保护开始于1940年代 1941年至1943年著名画家张大千对洞窟进行了断代 编号和壁画描摹 1943年 国民政府将莫高窟收归国有 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由常书鸿任所长 对敦煌诸石窟进行系统性的保护 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