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第九水厂污泥处理运行介绍摘 要:简要介绍了北京市第九水厂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小型、中型模拟工艺试验及生产运行情况。生产运行结果验证了模拟试验的结论。2002年12月,九厂日均处理污泥量17 822 m3,回收利用上清液15 848 m3/d,可节约水资源费16.18元/1 000 m3,相应污泥处理费用为 5.26元/1 000 m3。 关键字:污泥处理 浓缩 脱 上清液北京市第九水厂(九厂)供水能力150万m3/d,分三期建成,每期各50万m3/d。其污泥处理厂主体工程随九厂二期工程同步建设,于1997年6月建成投产。并且随着九厂三期1999年7月正式通水,与三期工程配套的污泥处理厂设备安装也于2000年5月完工,从而实现了与九厂日供水量150万m3相适应的污泥处理规模。 1九厂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及主要构筑物 1.1工艺流程 九厂原水取自北京市区东北部的密云水库和怀柔水库,输水管道全长75 km。净配水厂采用常规净水工艺加颗粒活性炭吸附。沉淀池形式一期为机械加速澄清池,二三期为侧向流波形斜板沉淀池;滤池一期采用虹吸滤池,二三期采用厚滤床均质滤料滤池。 九厂污泥处理厂的处理对象为净水厂机械加速澄清池、反应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产生的污泥。净水厂产生的污泥经一根DN=800的进泥管后,重力流入配泥井,再分由三根 DN=300的输泥管重力输送至污泥处理厂排泥池。排泥池上清液经提升泵房提升均匀回流至水厂回流泵房,最终回至原水混合池重复利用。排泥池底部出泥经泵提升至浓缩池,浓缩池底泥自流入脱水机房,经脱水机压榨脱水制成泥饼外运。污泥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1.2主要构筑物 1.2.1排泥池 排泥池的作用一方面对净水厂的间断来泥起到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回收上清液,对污泥起到一定的浓缩、储存作用。池型采用上方下圆形辐流式排泥 池,单池尺寸24 m 24 m,池有效水深4.5 m,并设浮动槽收集上清液,设中心悬挂式刮泥机将泥刮至中心。 图1污泥处理厂工艺流程 1.2.2浓缩池 浓缩池的功能是对调节后的泥水进一步浓缩,以提高机械脱水效率,缩小脱水机容量。由于给水污泥亲水性很强,污泥必须具备一定的浓度才能得到较好的脱水效果,浓缩池是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其底流浓度将直接影响污泥脱水的效果。在高浊度和脱水机停机时段,浓缩池还应起到储留污泥的作用。池型采用中心进泥辐流式重力浓缩池,单池尺寸24 m24 m,池有效水深4.5 m,设中心驱动式刮泥机,并带有垂直栅条,可以加速压缩沉淀过程。为提高浓缩效果,在浓缩池进口污泥提升泵前,预留高分子助凝剂(PAM)加药口以作备用。 1.2.3脱水机房 脱水的目的是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以利于泥饼的搬运和最终处置。主要设备采用英国的EDWARDS & JONES公司隔膜挤压全自动板框压滤机2台,进泥加絮凝剂后由投料泵输入压滤机,脱水后泥饼外运。隔膜挤压板框压滤机脱水的工作原理是对密闭板框内的污泥进行高压挤压,使滤液通过滤布排出,固态颗粒被截留下来,以达到满意的固液分离效果。板框压滤机板框尺寸1.5 m1.5 m,泥饼厚度30 mm,泥饼含水率应不大于70%,便于运输,滤框(泥饼)数量130块/台,运行压力1.0 MPa,要求进泥含固率2%。 2污泥处理试验情况 由于九厂污泥处理投产前国内给水厂尚无成功应用的先例,仅就脱水机械的选择及污泥再利用进行了一些探索。同时国内也没有明确的规范和设计标准,该工程设计主要参照日本水道协会编写的净水厂排水处理设计,未经过任何试验验证,对于九厂低温低浊原水产生的以混凝污泥为主的亲水性污泥,排泥池、浓缩池能否实现预设功能,浓缩池底泥含固率能否达到2%,脱水机能否顺利压出泥饼,应该选取何种高分子药剂以帮助实现浓缩稠化、脱水功能,人们心中不免存在许多疑问。 针对上面具体问题,对九厂污泥的泥质泥量进行了调查,模拟实际工艺流程开展了小型、中型试验,最后通过生产运行加以验证。 2.1污泥性质调查 九厂原水取自密云、怀柔水库。除暴雨季节外,原水浊度常年在5 NTU以下,经常为1 2 NTU。原水中主要投加聚合氯化铝和三氯化铁作为水处理药剂,使得水处理过程中的排泥压缩性、脱水性不佳,难以处理。 图2全厂各处泥量对比情况 九厂污泥由一期机械加速澄清池排泥、二期反应沉淀池排泥、回流水池沉泥三处污泥汇集而成。其中一期排泥结构松散,易发生上浮,呈红棕色;二期排泥,沉降性能良好,沉降颗粒细密,呈棕黄色;回流排泥,比较粘稠,呈黑黄色。各处泥量对比情况见图2,混合污泥性质见表1,全厂泥量统计见图3。 表1混合污泥性质 项目混合污泥原水 pH7.147.907.608.00 浊度/NTU1003000.711.61 含泥量/mg/L(相当于含水率/%)200900(99.9199.98) 电位/mV-20.13-10.80 Fe2O32(%)34.4 Al2O32(%)13.47 图3排泥量统计 2.2模拟排泥池和浓缩池试验,验证浓缩底泥含固率 利用量筒静沉试验模拟排泥池、浓缩池小型试验。利用沉降柱静沉试验及动态沉降试验模拟浓缩池中型试验。试验数据见表2。在动态模拟浓缩池中,经过128 h,即5.33天的动态沉降,底泥含泥量可达2.2%。 表2沉降试验数据 项目试验污泥浓度(mg/L)不同沉淀时间沉后底泥含泥量(时间)() 量筒静沉小试模拟排泥池模拟浓缩池模拟浓缩池加药混凝2009005000700050007000(24 h)0.30 .75(24 h)1.01.6(24 h)1.21.9 沉降柱中试静态模拟浓缩池动态模拟浓缩池500038006800 (24 h)1.3(72 h)1.8 (128 h)2.2 在污泥处理车间的实际运行中,浓缩池刮泥机设置了垂直栅条搅拌,可以加速压缩沉淀过程,加上池深较大,沉淀路径长,其浓缩沉降效果应远优于中试沉降柱。 2.3小型压缩率试验优选脱水药剂 试验装置见图4,将备选药剂等量加入泥样中,搅拌均匀后,倒入5.5 cm布氏漏斗(内置玻璃纤维滤纸),开启真空泵及闸阀,控制抽滤时间持续10 min,抽滤过程中注意保持漏斗内泥面高度恒定。通过比较投加不同药剂,滤过水体积的变化,选择脱水性能优良且价格低廉者作为优选脱水药剂。试验结果见表3。 图4压缩率试验装置 表3药剂脱水性能比较 投加药剂空白7#(阳)6#(阴)9#(阳)4#(阴) 滤液体积(mL)16.831244446 价格(万元/t) 5.53.52.22.5(25%)3.5 注:原泥含固率2.29,抽滤时间10 min,投药率2。 比较表3中几种药剂,可以得出 4#药剂效果较优且价格相对便宜。同样采用上述试验方法,比较4#药剂在不同投量下的脱水效果,优选加药量,结果见图5。 图54#药剂药量选择曲线 试验得出:在污泥含固率达到2以上时,4#药剂的适宜投配率为2.5;而污泥含固率2 以下时,其适宜投配率为2。 2.4小试模拟浓缩池优选浓缩药剂及药量配比 根据厂家推荐和类似用户使用情况,选取8种药剂进行对比试验,其中5种为阳离子型,3 种为阴离子型药剂(见图6)。在量筒静沉试验中,将加入待选药剂的泥样快速注入1 L量筒,比较静沉的效果(见图7和图8)。 按照沉降速度快,沉降效果优,底泥浓度高,投 加药量低的原则,选出6#药剂和4#药剂作为试验的首选药剂。而其中加入6#药剂静沉一段时间后,污泥上浮严重,故略去不计。 图6药剂价格比较 图7投加浓缩药剂沉后对比 图8浓缩药剂优选曲线 对4#药剂配制储备液质量分数1,使用液质量分数1,采用不同药量分组平行试验,结果见图9,适宜加药量为1.8 mg/L。 图94#药剂药量选择曲线 聚丙烯酰胺的使用效果在水解时比未被水解的好,生产中应尽量采用水解体。其水解比通过试验求得。 将4#药剂配制成0.05,0.1,1,1.5四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放置一天待溶液完全溶解均匀后,以相同的固体投加量加注到1 L浓缩污泥中,进行模拟浓缩池量筒静沉平行试验,观察投加不同浓度的药剂对污泥沉降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10。 图10投加不同质量分数药剂的污泥沉降曲线 从图10可以看出,投加药剂浓度越低,初始沉降性能越好。但在沉降700 min时,投加药剂质量分数0.05,0.1与质量分数1的污泥沉降效果已基本接近。经24 h沉降后,投药质量分数1的污泥沉降效果最佳。可以认为,使用液质量分数1时,4#药剂的水解效果最好。 2.5模拟板框压滤机试验 试验装置见图11。进料桶内放置加药搅拌后的浓缩污泥,将滤板配好滤布(压滤前预先浸湿),放置整齐。转动螺杆推动压紧板压紧滤板,压紧程度以通入物料不发生泄漏为宜。启动齿轮泵,开始压滤,调节压滤机的进料压力保持在0.3 MPa左右。压滤结束后,反向转动螺杆,松开压紧板拉开滤板,取出滤板间的泥饼,测定其含泥量及有机物含量。试验结果见表4和图12。 图11压滤试验装置示意 压力控制在0.30.35 MPa,含固率范围1.7%3.6的污泥,经过410 h的压滤过程,均可顺利压制出泥饼,所得泥饼含固率24.7%31.1,泥饼中有机物含量为37.83%4 2.66;随着压滤时间的延长,泥饼含固率开始阶段呈现显 著增加的趋势,直到接近某个极限值后,不再有明显增加;而且进泥含固率越高,压滤时间越短。并且在较优加药率(即进泥含固率为2以上时,4#药剂投加率2.5)下,压滤时间较短。 图12压滤时间与泥饼含固率关系 表4压滤时间比较 项目进泥含固率(%) 加药率(%)压滤时间(h)泥饼含固率(%) 不同进泥含固率2.52.63.53.62.52.58.055.8726.4027.729.5 不同加药量2.62.52.61.32.5 8.84.05 24.725 .37 低含固率污泥1.71.92.010.031.1 2.6高分子有机物单体分析 根据我国卫生部2001年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非常规检验项目中,丙烯酰胺限值为0.000 5 mg/L。因此,委托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有机所对PAM药剂,小型静态模拟浓缩池上清液及模拟板框压滤机试验滤出液进行丙烯酰胺残余单体分析。样品测定结果见表5。 表5样品中聚丙烯酰胺残余单体含量比较 样品名称药1#药2#药3#药6#药4#上清液滤出液 聚丙烯酰胺残余单体含量(mg/L)27157321811 现有分析技术测定微量单体丙烯酰胺浓度极为困难,对于模拟浓缩池上清液及模拟压滤试验滤出液,单体含量在其检出限以下,即小于1 mg/L。于是假定丙烯酰胺单体在浓缩、脱水过程中不再有析出,则投加药剂中的单体含量是含在分离液中的最大量值。通过以下计算可得出单体丙烯酰胺浓度: A=Ca/100 (1) 式中A - 分离液中残余的单体丙烯酰胺浓度,mg/L; C -高分子絮凝剂投加浓度,mg/L; a-高分子絮凝剂中单体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 根据式(1)推算, 4#药剂中单体丙烯酰胺含量为8 mg/L,即a为0.0008,模拟浓缩池投加4#药剂浓度C为1.8 mg/L,则 A1=1.80.000 8/100=1.4410-5mg/L 模拟板框压滤试验,投加4#药剂质量分数2.5(以干泥计),含泥量0.020.06,以高值0.06估算,C=0.062.5=0.15=150 mg/L,则 A2= A1+1500.0008/100 = 1.214 410-3mg/L 由上得出,模拟浓缩试验上清液中聚丙烯酰胺残余单体含量A1小于0.000 5 mg/ L,符合饮用水水质要求。而模拟板框压滤试验滤出液A2计算结果略大于0.000 5 mg/L。但实际应用中,上述分离液回用时还要在混合池内与大量的排泥池上清液以及原水混合、稀释,其单体含量可完全符合饮用水水质要求,保证安全。 2.7生产运行 排泥池、浓缩池生产运行情况见表6。 表6九厂污泥处理车间运行情况 项目进泥量(m3/d)上清液 日均最高日最低日浊度(NTU)pH回收量(m3/d) 排泥池55221467614463.46.27.682222 浓缩池330068542005.27.63排弃 脱水机实际运行,参考每日进泥情况,采取一天或两天压一次泥饼,使用4#药剂。在进泥含固率2.28,投药率2.58下,经过一个压滤周期,所得泥饼含固率为31。当进泥含固率5%6%时,制得泥饼含固率可高达46%;单块泥饼成型尺寸1500 mm1500 m m,厚约3 cm,呈深棕红色。完全验证了前期试验的结论。 3现状运行情况及成本分析 九厂污泥处理车间自1997年正式运行以来,已经历了近6个年头。污泥处理车间现有操作人员8人,三班运行方式,每日制泥46车。工艺在原设计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如在进入污泥处理厂前的6号闸井内加设篦子,避免排泥池表面有漂浮物;将浓缩池上清液回流至混合池,节约原水资源;在浓缩池泥水界面处增设浓度计,监测污泥浓度的变化;在加药罐出口设一手阀,便于人工控制进泥过程加药。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节约水资源意识不断加强,水厂自用水量的控制越来越严格,九厂封闭了设备故障时用的污泥排放口。2002年10月运行数据见表7。进入11月下旬,密云水库发生水华,水厂预处理工艺由预加氯改为投加高锰酸钾,使滤池负担增加,反冲洗周期缩短,污泥量猛增。污泥处理车间通过增加制泥班次,增加浓缩池上清液回收,保证了正常生产。12月运行数据见表7。污泥处理成本估算见表8。 表7九厂污泥处理车间现状运行情况 月份进泥量(m3/d)排泥池上清液(m3/d)浓缩池上清液(m3/d)制泥量(t/d) 200210108697584210618.39 200212178228177767119.68 表8九厂污泥处理费用估算 净生产1000 m3自来水相应处理费药费电费设备折旧设备维护人工合计 0.151.363.260.050.445.26 节约水资源费16.18 回收居民用水费33.36 注:单位为元/1000 m3;回收上清液量15848 m3/d(以2002年12月计); 机械折旧期采用20年;人工工资为1.9万元/(人年); 电费为0.57元/(kWh);水资源费以0.97元/m3计; 水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暗示与心理健康课件
- 出国工作还债协议书范本
- 拆迁渣土买卖协议书范本
- 心理健康面试培训课件
- 中药材投资协议书范本
- 管理种茶叶协议书范本
- 2025年航空滤网钢丝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石油钻探、开采专用设备合作协议书
- 空气净化管理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车辆更新换代承包合同
- 拉萨护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白酒设备采购合同协议
- 2025储能电站协调控制器
- 培训学校出兑合同协议
-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解读与培训
- 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课件
- 2025智联招聘行测题库及答案解析
- 各单元阅读能力提升策略与训练
- GB/T 12643-2025机器人词汇
- 自动化仪表维修与保养2025培训
- 工伤预防宣传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