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b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c故旧不遗,则民不偷d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解析】a项“女”通“汝”,b项“亡”通“无”,d项“弟”通“悌”(第二个“弟”。)【答案】c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窘迫,受窘。b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笃:笃厚。c贤贤易色贤:尊重、崇尚。d敏于事而慎于言敏:迅速、敏捷。【解析】d项,“敏”应解释为“勤勉”。【答案】d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b敏于事而慎于言c陈亢问于伯鱼d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解析】a、b、d三项均为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对于”;c项,表示动作趋向,“向”。【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d项,“斯”均为“则、就”的意思。【答案】d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故旧不遗,则民不偷b与朋友交,言而有信c古之学者为己d尝独立,鲤趋而过庭【解析】a项“偷”在句中指“浅薄,不厚道”;c项“学者”在句中指“求学的人”;d项“独立”在句中指“独自站立”。【答案】b6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b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c敏于事而慎于言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解析】d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答案】d7默写课文中的句子。(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_,_;_,_;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2)子夏曰:“_;_,_;_,_;_,_: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4)不学诗,_。不学礼,_。【答案】(1)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2)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3)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4)无以言无以立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文本选段,完成811题。(1)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贼:偷盗。b慎而无礼则葸葸:畏惧。c鲤趋而过庭趋:小步快走。d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远:疏远,不偏爱。【解析】a项,贼:祸害。【答案】a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恭而无礼则劳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d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解析】b项与例句同为连词,表转折,但是。a项,连词,表承接,不译;c项,连词,表修饰,不译;d项,连词,表并列,并且。【答案】b10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孔子看来,“好”对于“学”来讲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仅仅满足于“好”,就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不仅害人,也会害己。b“礼”是“仁”的基础,只有在德行上以“礼”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成为君子,进而成为“仁者”。c孔子主张学以致用,因此在学习中要处处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d陈亢通过和伯鱼谈话,不仅了解了诗礼的作用,而且还感受到了孔子的伟大人格,因此内心充满了喜悦。【解析】c项,在文段中找不到根据。【答案】c11翻译下面的句子。(1)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译文:_(2)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译文:_【答案】(1)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笃厚,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厚之风;君子如果不遗弃旧交,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2)问一件事情,知道了三件事:听说了学习诗经的意义,听说了学习礼的意义,又听说了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好犯上者,鲜矣 鲜:稀少b君子务本 务:致力,从事c弟子服其劳 服:服务d曾是以为孝乎 曾:竟然【解析】服:承当。【答案】c13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都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a项,句中语气词,表停顿/句末语气词,表判断;c项,动词,做/动词,是;d项,语气词,表反问/代词,他们。【答案】b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译文:_(2)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译文:_【答案】(1)能够孝顺父母,而喜欢冒犯上级和长辈的人是少有的。(2)孔子说:“难得的是儿子经常保持和悦的脸色。有事的时候,儿子替父母去劳作;有了酒食和饭菜,让父母去吃去喝,这竟能叫作孝吗?”15结合文段内容,指出孔子与世人对“孝”的认识的异同。答:_【答案】同:能赡养,提供物质保障。异:孔子认为孝更在于“敬”,和颜悦色,从内心尊敬、关爱父母。【参考译文】有子说:“能够孝顺父母,而喜欢冒犯上级和长辈的人是少有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人是根本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基础确立了,道也就产生了。孝敬父母、服从兄长,这应该是仁爱的根本吧。”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