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赞德人》——巫术三角形与信仰中心.doc_第1页
《阿赞德人》——巫术三角形与信仰中心.doc_第2页
《阿赞德人》——巫术三角形与信仰中心.doc_第3页
《阿赞德人》——巫术三角形与信仰中心.doc_第4页
《阿赞德人》——巫术三角形与信仰中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角形”生活与信仰“中心”阿赞德人读书笔记阿赞德人的“三角形”习俗生活普理查德将阿赞德人的生活分为巫术、巫医、神谕和魔法四个部分进行了介绍。他强调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巫术是从一个方面,而神谕、魔法和巫医是从另一个方面构成了同一个信仰的两个不同侧面。在作者看来,巫术、神谕和魔法如同三个边,组成了阿赞德人生活的一个三角型:神谕(包括巫医)和魔法是对抗巫术的两种不同形式,其中神谕能够预示出巫术对将来的安排,这样阿赞德人在事情发展之前就能够改变未来的计划,而通过魔法,他们能够抵御并破坏巫术。l 巫术埃文斯-普理查德认为首先要对巫术进行描述,因为在阐述阿赞德人其他信仰的时候巫术是必不可少的背景:阿赞德人请教神谕,主要是请教有关巫师的问题,他们请占卜师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他们的魔法医术以及秘密会社也是用来对抗巫术。阿赞德人认为巫术是巫师体内的一种物质,而且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一个人被证实为巫师,那么按照遗传性推论他们整个父系氏族就都是巫师。但事实是,巫术在阿赞德人眼里是“恶”的,如果一个人被确认为巫师,他的亲属会竭力证实自己的清白。他们承认这个人是巫师,但是否认他是自己氏族的成员,所以,阿赞德人一般把巫术看作个人的特征。从事巫术活动的是巫师,巫术行为只是一种精神行为。尽管巫术行为是精神性的,但是它却有实体可以证明,即可以通过解剖尸体的腹部来看其中是否有巫术物质,从而判断某人是否是巫师。“巫术的灵魂”是连接巫师和受害者的桥梁,可以离开肉体伤害被害者的灵魂,阿赞德人一般认为巫师是在晚间派出巫术害人的。对于赞德人而言,只有在健康受到影响的时候,或者有关较为严肃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时候,阿赞德人才会就巫术的问题请教神谕或巫医,是否已经有巫术的威胁。一旦病者死了,整个情形就会发生变化,死者的亲属必须要报仇,他们会终止和巫师的谈判并实施复仇行为。巫术概念的意义很大程度上依赖情境,一旦导致对某人进行指控的情境不复存在,这个人就极少还被看作是巫师。巫术表达了在不幸的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动态关系,他是对特定情形的一种反应,而不是一个复杂的概念。l 巫医与神谕巫医一般掌握着魔药,阿赞德人相信巫医服用药效足够强大的魔药后可以对抗巫术。巫医即是先知又是魔法师。作为先知,他们可以发现巫师所在的位置;作为魔法师,他们可以打败巫师,或者修复巫术造成的损害。在巫医启示之前,他们要请教其他神谕以确认巫医启示是否正确。巫医的主要工作是在降神会上进行舞蹈表演。巫医给出的启示大多是建立在当地的流言蜚语的基础上,而实际上阿赞德人对于巫医也并不是完全信任的,巫医更多变成了一种娱乐的手段而非严肃的事情,当然少数巫医还是为大家所相信。阿赞德人对巫医的信仰并不是因为巫医本人有超凡的本领,而是由于他们拥有魔药。如果巫医服用的魔药药效不够强大,那么他们就与普通人无异。赞德人相信魔药之所以有神奇的作用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物理效果,它们的在于对魔药的加工。“只有加工过的本吉才是本吉。”普理查德的分析使我们可以看到涂尔干的影响:魔药的意义并不在它本身,而在于包含于其中的社会功能巫医可以加工魔药来对抗巫术,而魔药的药性来源于加工过程。巫医是神谕体系的组成部分,只能够提供一些初步的证据。与巫医相比,神谕更加令人信服的预测未来。神谕包括毒药神谕、摩擦木板神谕、白蚁神谕以及三棍神谕。而巫医和摩擦木板神谕一起为白蚁神谕和毒药神谕提供问题。神谕是赞德人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不请教神谕会被认为违背习俗、会有损威望,甚至导致法律惩罚。l 魔法魔法是另一种抗击巫术的方式。神谕用来判断、预测某人是否会面临巫术的威胁,而魔法则是巫术的首要克星。魔法的主要作用不是对人产生有利的影响,而是为了抗击巫术的神秘力量。魔法是一种被认为通过魔药而达到目的的技能,这些魔药的实施就是魔法仪式,并且通常伴有咒语。魔法分为好魔法与坏魔法,好魔法是公正的,因为它们被用来对付未知姓名的人,坏魔法则用来对抗已知姓名的人。魔法师与巫师的区别在于:魔法师使用魔法技巧并从魔药中获得力量,而巫师不依靠咒语或者魔药,而通过遗传的精神力量达到目的。魔法被认为是巫术、神谕与魔法这个综合体的重要变量。魔药的拥有者都是个人,而且魔药只用于自己的事情。除魔药外,仪式、咒语、禁忌都是魔法所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每一项又都存有复杂性。魔法的种类很多,除主要的魔法外一些次要的魔法也围绕在阿赞德人的日常生活。如上所述,巫术是全文的关键背景,是作者叙述阿赞德人生活得一个重要方面,之后关于神谕、魔法的介绍都是围绕着巫术展开的。神谕和魔法是对抗巫术的手段和保证,一起构成了阿赞德人信仰的不同方面。在这个三角形结构里面,每条边都依靠其他的边,才能构成阿赞德人生活的完整风貌。如果没有巫术信仰,就没法理解巫医,而巫术信仰也要依赖巫医、神谕和魔法,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活形式的两个不同侧面。正如全书的最后,作者用死亡将巫术、神谕、魔法串了起来,通过对病人从病人到为他的死亡进行复仇这个过程的简单描述,让我们看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死亡令人想起巫术的概念;请教神谕可以决定复仇的进展;实施魔法可以达到复仇的目的;神谕决定魔法什么时候完成复仇;而魔法任务一旦结束,魔药就要销毁。l 普理查德的功能主义倾向在介绍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与魔法时,普理查德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一种功能主义的倾向,如译者序所言,这与他早年师承马林诺斯基密切相关。在介绍巫术时,作者称巫术是阿赞德人的一种“自然哲学”,根据这一哲学,阿赞德人可以解释人与不幸事件的关系,巫术也给人提供了一种现成的对不幸事件的反应方。巫术概念不仅与不幸情景联系在一起,而且与人际关系相关。一个阿赞德人只有当自己遭受不幸的时候才会因为巫术作用在自己的头脑中展示自己的人际关系,试图分析出谁是那个正在伤害他的巫师。此外,巫术概念不仅是不幸和人际关系有关,而且还包含着道德评判功能。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会导致巫术。阿赞德人不知道谁是巫师,对于他们来说,每个身边的邻居都可能是巫师,所以他们必须小心自己的言行。一方面,他们就不会因为自己的违反道德原则的言行被怀疑在使用巫术;另一方面他就可以避免恶意的言行触怒巫师招来邪恶的巫术。可见,普理查德对巫术的分析是建立在对其社会功能的研究上。正是这些社会功能,使“巫术”概念成为阿赞德社会不可缺少的社会观念。巫术观念支撑着阿赞德人的价值体系,维持着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形成了社会中的道德评价。这正是作者功能主义倾向的直接表现。同样的,作者指出神谕也有效的缓解了人际关系紧张:当事人不会因为指控别人是巫师而彼此疏远关系,这样做对双方都有好处,因为事情结束后他们还要以邻居相处,在社区中相互合作。不仅如此,毒药神谕还可以确保这国王政权的绝对权威性,也对赞德社会中的权力结构产生着影响(年长者比较有权威)。另外,由亲王组织、运行跨越边界的从外族神谕毒药的寻求对文化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它不仅使阿赞德人对外族充满好奇,并乐于引进外来器物,也大大的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这些对神谕社会功能的描述,也显现出功能主义的痕迹。信仰体系三角形的“中心”,正如作者开篇所说,研究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研究实践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他们如何形成一种观念体系,探究这种体系如何在社会行为中体现出来”。因此,尽管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为我们展现阿赞德人日常生活中关于巫术、神谕、和魔法的诸多细节,但他真正希望揭示的是这一“三角形”的习俗生活的“中心”阿赞德人的信仰。日常生活的具体活动并不是研究的重点,因为信仰体系才是日常生活的函数。普理查德的研究是对人们社会生活中遭遇不幸的责任追究这一普遍现象的不同处置方式的研究。当遭遇不幸,是指控他人或自负责任,不同处置方式其背后必然有着社会本身的合理解释。而这些合理解释(意识层次)和不同处置方式(行动层次)构成不同社会对遭遇不幸的特种处理系统。对不幸事件的合理解释即时阿赞德人习俗生活的中心所在,即阿赞德人的信仰体系。阿赞德人认为“巫术”对健康和财产有害,是导致不幸的原因。以“粮仓问题”为例,阿赞德人知道粮仓的倒塌是因为年久失修和白蚁的蛀蚀,也知道人们是为乘凉坐在粮仓下休息,他们完全知道其中的因果关系。在我们看来,这两个事件的唯一联系是时间和地点的巧合。没有解释为什么两条因果链会交织在一起。但阿赞德人的思想给出了这一解释因为巫术。阿赞德人也知道事物发生的自然原因,但是他们的文化中有一种观念能够充分地解释巧合,这就是巫术。阿赞德人对巫术的信仰和他们的因果关系的知识并不矛盾,相反它们是在互相补充。狩猎的比喻可以很好的说明因果关系与巫术关系:因果关系是导致不幸的第一支矛,而巫术是第二支矛。所以巫术信仰缩短了事件的因果链,阿赞德人并不像我们那样关心事物发生的自然原因,而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选取巫术这个具有社会意义的原因,并忽视掉所有其他原因。对巫术的信仰是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植根于阿赞德人的思维之中的,在他们看来:巫术很平常,他几乎可以被认为是任何事情的原因。他是正常的事情,而不是反常的的事情。这种信仰作用在阿赞德人身上,更多的反应是行动(请求神谕、诉诸魔法),而不是分析这种信仰。对巫术的信仰化为了行动,而不是对他们进行理性的研究,他们的信条体现在有社会约束的行为里,而不是以教条的形式表达出来。巫术在阿赞德人心中并不是一个理性的符号,而更多的是对失败情形(不幸事件)的反应。这也正是作者只能通过日常生活提炼这种信仰体系的原因,阿赞德人关于信仰的想法是用行为表达的,不能被用来解释并证明行为的正确性。阿赞德人的所有信仰形成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一部分作为其他部分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巫医、神谕和魔法的作用都是控制巫术,如果没有前三者的控制作用,巫术的存在就使得赞德人的生活丧失了意义;如果没有巫术的存在,那么巫医、神谕和魔法的存在都只是空洞的制度而没有任何实际功用。这种信仰同时也支撑着整个赞德社会体系,连接着阿赞德人的各种社会关系,调节着阿赞德人的社会结构(老年人掌握权威,女性没有地位等等)。因而成为了“三角形”生活得中心所在。需要指出的是,在阿赞德人的信仰体系中似乎存在着某种矛盾性。比如巫术的遗传性和巫术行为个人性之间的矛盾。又比如阿赞德人看来,别人使用巫术是触犯正统,是有意志力的,而当自己被指控时则会解释自己的无辜,则否认了这种意志力。此外,巫医的欺骗、神谕误判、魔法失败都可以视为阿赞德人信仰的内在矛盾。但是,普里查德指出,这些矛盾是人类学家的民族志中抽象出来的,在阿赞德社会中是不存在的。我们的解释是以科学为逻辑的,强调知识的理性,而阿赞德人的信仰是以日常生活为背景的。尽管他们对待这类矛盾问题,也会产生怀疑,但是这种怀疑并没有导致他们进行理性的科学思考,而是更加加深了他们的信仰。阿赞德人对信仰的表现是日常生活的行为,而不是抽象的分析。这一套解释体系,是针对神秘观念建立的。巫术、神谕和魔法任何一个方面的矛盾,都可以从其它方面找到原因。这些原不存在于自然因素中,而只是存在于神秘因素之中。普理查德的研究方法特点为了改善启蒙运动追求“客观性”与现象学强调主观性的人类学研究两难境地,普理查德提出了一种“用事实解释事实”的方法,即“将诠释存在于本书的描述性的叙述之中,阐释包含于事实本身”。他希望能够发现存在于事实中的规则,并试图把事实与另一个事实联系起来。他希望借由“责任追究体系”这一概念实现研究中“文化理性”与“历史情境”的结合。作者的叙述不只是对事实的简单记录,而是对事实进行有目的的描述。另外,普理查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