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4 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卷第期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月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高岸起 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 南京 为 摘要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内在统一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是以实践为 基础的 研究理性因素与理性主义 非理性因素与非理性 主义 理性 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对于深人 理解人的认识过程 全面把握认识活动的能动性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加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 刃又叉 一以 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内在统一 在认识过程 中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 因素一起 共同构成人类认识的完整形式 研究理性 因素与理性主义 非理性因素与非理性主 义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对于深人理解人的认识过程 全面把握认识活动的能动性 具有极 其重要的意义 一 理性因素与理性主义 主体结构中的理性因素这个范畴包括两个方面的涵 义一方面是指人的精神世界 中其内 部结构清楚有序的自觉的精神现象 其形式 主要包括概念 判 断 推理等 逻辑形式及其系统化 理论化的思想 理论 学说等另一方面是指人脑所具有的一种 能够按照客观规 律合理解决问 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广义地说 理性因素包括一切认识形 式 即通常所说的感性认识形式感 觉 印象 知 觉 等和理性的逻辑的认识形式 概念 判 断 推 理等 狭义地说 它是指理性的 逻辑的思维形式 在西方哲学史上 理性主义的传统源远流长 可以说 西方古典哲学认识论基本上是一种 理性主义的认识论 这就是尊崇理性因素而极力贬抑非理性因素 早在古希腊 柏拉图就把人 的精神活动区分为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两个部分 认为理性因素是灵魂中的最高部分和 主 宰 而意志 情欲等非理性 因素只是灵魂的附属物 甚至时常是有 碍理性因素的消极因素 从而 开创了理性主义的传统 到 了近代 培根明确指出意志 情感 等非理性因素是理性因素的巨大障碍 是产生 任意 的科学 的根源 与培根一样 笛卡儿也把意志视为人在认识中犯错误的原因 斯宾诺莎 曾试 图统一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但其方法是化非理性因素 为理性因素 并将非理性因素统一到 理性因素 用理性因素原则解释一切 黑格尔更是集理性主义思想之大成 他极端蔑视人的非 理性因素 并将理性因素加以神化 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绝对理念的魔网之内 理性 因 收稿日期 一一 作者简介高岸起肠一 男 山东莱西人 博士研究生 从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 1994 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素可以产生和创造世界 而所谓认识不过是理性因素 自己认识 自己 由于黑格尔 把理性主义 思想推向极端 从而也充分暴露出了理性主义的内在缺陷 近代理性主义哲学思 潮把人们从中世纪的信仰主义栓桔中解 放出来 对科学的发展和社 会的变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理性主义者正确地强调了理性因素把握客观世界的能力 但 是 他们把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截然对立起来 片 面抬高理性因素的地位 视非理性因素为 完全消极的东西 则是不适 当的 毫无疑 问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是有区别的 具有 相互排 斥 对立 的一面 在某种情况下 非理性因素可能摆脱理性因素而成为决定行为的主要因素 在另一些情况下 理性因素也可能克制非理性因素而成为决定行为的主导 因素 但是 作 为统 一 的主体结构中的两个部分 又是相互关联 相 互影响 的 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决不是纯粹的 理性过程 某些非理性因素如灵感 直觉等非 逻辑的环节在人们认识世界中有时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科学史上的不少重大科学发 现 的实例可以证明这一点 深人的理性思考常常引起灵 感的激发 而灵感又常常促使理性的思考向前大大推进一步 一个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 可以带来人们对它 的坚定的信念 而坚定的信念又能促进理论的实现 其次 非理性因素对人 们的实践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事实上 人们的实践活动并非都是在理性因素的指导下自觉地 有意识地进行的 自发的 下 意识的行动往往倒是自觉的 有意识的实践 的先导 即使在理性 因素指导下 的自觉的 有 意识的实践活动 在从理性因素到实践的过渡中也往往必须以信念 意志 热情等非理性因素作为 中介 此外 非理性因素还是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把主观能动性仅仅归结 为思想和实践这两个方面 显然是不够的 一种理论 计划或方案再 好 如果把它放在一个意志薄弱 信念 不坚或者情绪消沉的人手里 那就很难把它付诸实践 即 使付诸实践也不 可能坚持到底 把它变为现实 反之 一种方向上大体正确但还不太完善的理 论 计划 或方案 对于一个信念坚定 意 志坚强或者斗志 昂扬 的人来说 他就能勇 于把它付诸实 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 补充 发展它 不屈不挠地去实现它 否认或低估信念 意 志 情绪 等非理性因素的能动作用 是不对的 现代西方哲学 中的科学主义思潮直接承袭了古典哲学的理性 主义传统 但是 科学主义思 潮极力反对黑格尔关于理性因素的哲学神话 认为理性因素并非君 临于一切科学之上 相反 科 学才是理性因素的最好代表 哲学对理性因素的研究必须以科学为根据 对科学方法的探讨应该 是哲学的中心内容 这一思潮的发展 直接导致了世纪西方科学哲学 由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 的演变 逻辑主义把科学认识视为一种纯粹的逻辑理性因素的过程 把科学归结为对科学的逻 辑分析 其中 逻辑原子主义主要研究科学知识的语言逻辑形式 逻辑哲学经验主义着重探讨科 学知识与感觉经验之间的逻辑关系 而波普尔的否证论则侧重于分析科学发现的逻辑过程 历 史主义的产生通常被认为是科学哲学中的一场革命 但它并没有突破理性主义的传统 历史主 义科学哲学家也曾引用直觉 顿悟 等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来说明科学进步的模式 并由此对科学 哲学中传统的理性主义公式提 出了挑战 但他们对这些因素仍然作了纯理性因素的解释 挑战的 结果也只是革新了传统的理性因素观念 这一学派 的后继者即新历史主义者更为明确地主张科 学是一项理性因素的事业 并着力于建立科学理性因素的新模型 二 非理性因素与非理性主义 主体结构 中的非理性因素这个范畴是指那些与理性因素相对的 理论思 维所不 能理解的 逻辑概念所不 能表达的主体心理形式 通常是指直觉 潜意识 情感 灵感 习惯 意 志 信念 信 仰 本 能的欲望和反应等等 1994 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 如果说科学主义思 潮剥去了黑格尔哲学笼罩在理性因素上 的神圣光 圈 将黑格尔神化了的理性因素复归 于现实的人的理性因素即科学理性因素 那么 人本主义 思潮则将黑格尔贬滴到心理学 中去 的人 的非理性因素请人了哲学思维的殿堂 并赋予其至尊 地位 人本主义哲学认为 对理性因素的哲学分析无法把握认识及其过程的实质 因为理性因 素本身就不是通向实在的道路 理性因素给我们提供的只不过是实在的影子只有通过非理性 因素的作用 人们才能领悟全部的实在 达到大全真理 因此 与科学主义相反 人本主义实质 上是一种非理性主义 在人本主义哲学 内部 各个流派 由之出发 的主体非理性因素各有侧重 相对说来 唯意志主义主要强调了意志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而存在主义则更加注重情感 体验的认识功能 至于其他的人本主义哲学流派 则介乎唯意志主义与存在主义之间 例如 生命哲学 家柏格森把一切事物都归之于 生命冲动 的不断创造 而 生命冲动 则 既是一种创 生万 物 的宇 宙 意志 又是一种情绪性的心理体验 柏格森认为 认识过 程的实质在于生命直 觉 其中 既有 自由意志 对意识状态 的组织作用 又充溢着主体的情感体验即 钻人对象 以 期与对象契合一致 所以 生命直觉是一种包括情感和意志在 内的 非 理性因素的总体性综合 体认 非理性主义作为一种哲学观点从根本上说是反科学的 错误 的 这是因为 人们要正确地改 造世界首先就必须正确认识世界 而人们只有借助 于理性因素才可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 如果撇开理性因素单纯从某种 非理性因素出发 那么 这种行动就必定是盲目的 决不 可能达到正确改造世界的 目的 不过 应 当注意的是 在我们批判非理性主义哲学的时候 必须 把非理性主义和主体结构中的非理性因素加以区别 前者是一种错误的哲学观点 后者则是客观 存在的事实 非理性主义者的错误只在于把主体结构中的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绝对化了 而不在 于肯定了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及其作用 因此 我们在批判非理性主义 的时候 就不应 当否认非理 性因素的存在 忽视对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的研究 应当看到 在某些非理性主义者的著作 中 对 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所作的某些具体描述和分析不无合理之处 不应一概加以抹煞 事实上 我们 只有注意对主体结构中的非理性因素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认真的研究包括批判地汲取非理性主 义者著作中的某些合理因素 用辩证唯物主义去占领非理性因素这块阵地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 克服非理性主义 长期以来 非理性主义哲学 的荒谬结论和它的消极的 反 动的社会作用 使人 们对它产生了一种厌恶情绪 并且 由此对主体结构中的非理性因素采取一种忌讳态度 这是可以 理解的 然而 厌恶或忌讳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三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但并不因此归结 为理性主义同 样 马克思 主义哲学充分肯定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 中的重要作用 也不 因此而归结为非理性 主义 在认识论上区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与非 理性因素 决不意味着在实际 的认识过程 中存在着纯粹的理性因素或纯粹的非理性因素 事实上 在人们实际 的认识过程中 理性因素 与非理性因素是相互渗透 彼 此交织 的 无论是在感性认识阶段还是在理性认识阶段 都既有 理性因素的作用 也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至于实践观念的形成及其现实化 同样也是理性因 素与非理性因素共同起作用 的结果 任何现实的认识过程 总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内 在统一 理性因素必须以人的基本要求 积极情 感和意 志作为动力 如 果人的非理性的本 能 要求 情感经 常处于被压抑状态 就不会有 真正的理性精神 同时 非 理性的本 能要求 情感 意志也离不开理性因素的引导 如果情欲不加以控制 感情用事 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世界 1994 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改造世界 甚至会误入歧途 给社会带来巨大破坏 因此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总是相互影 响 相 互制约 共 同发生作用的 恩格斯指出 在社会历史 领域内进行活动的 全是具有 意识的 经过 思虑或凭激情行 动 的 追求某种 目的 的人 这就是说 社会的人的一切活动包括认识活动都是理性因素 与 非理性因素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基础 就是人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 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同 世界的任何 一 种人的关系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息 维 直观 感觉 愿 望 活 动 爱 总之 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 正象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 通过 自 己的对象性关系 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 对象性关系 也 就是人与世界的 实践关系 正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人们既形成和发展了认识对象的理性能力 也形成和完善 了把握对象的非理性方式 并使二者在认识过程 中协同地发挥作用 实践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赖以产生 的基础 和必要前提 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 心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问题上的本质区别所在 唯 心主 义者把理性因素和直觉 灵感 情感 意 志等非理性因素看作是上帝赐予 的 或是人脑中先天 自 生 的 他们认为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之所以在认识 中发挥作用是上帝或神指派 的 或是 自 我意识的能动作用 实质上唯心主义者是抽掉了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存在的基础 甚至生 理基础 而把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悬在空中 科学的发展已证明了这种 观点是荒谬的 旧 唯物主义虽然承认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有其产生的基础 但却把这种基础仅仅规定为人的 生理基础 而没看到实践活动和社会环境对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产生和发展的意义 因此 他们对理性 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理解是机械的 直观的 正如马克思 所指 出 直观的唯物主 义 即不是把感性理解 为实践活动的 唯物主义 至多 也只 能做到对 市民社会 的 单个人的直 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摒弃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狭隘性 把实践的观点 引人认识论 实践不仅是认识产生的基础 同样也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产生的基础 没 有实践活动也 就没有了认识活动 没有了认识活动也就不会有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产生 由此可见 主 体结构 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都是在社会实践 中发生 发展 的 社会实践是理性因素和 非理性因素统一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产生 和发展的基础 同时它也是检验理性因素和非理 性因素的标准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通过在认识中的作用 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订货宝培训课件
- 2025年河南省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常州市金坛区卫生健康系统招聘农村定向医学毕业生考试试题【答案】
- 人物介绍教学课件模板
- 广告宣传推广服务合同书
- 网络广告投放投放合同
- 人教版开国大典说课课件
- 人工造林项目实施方案(参考范文)
- 湖南邵阳市小考数学试卷
- 广西初中生中考数学试卷
- GB/T 4153-2008混合稀土金属
- GB/T 12008.2-2010塑料聚醚多元醇第2部分:规格
- 《一粒种子》课件
- 弘扬钱学森精神PPT忠诚担当践行科学报国之志PPT课件(带内容)
- 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公司应对策略
-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下册(统编)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学历案
- 电磁干扰及防护课件
-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申请表
-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申报
- 新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
-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