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论语十二章教案 课题:第二单元第10课论语十二章课型:讲授课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情景导入、板书课题、揭示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二、学习重难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3.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1、论语是一部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和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合称为“四书”。 (语录 门人 再传弟子中庸 孟子 大学) 孔子,名_,字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政治上主张_,鼓励人们_,即“出来做事”。开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人,身通六艺者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丘 仲尼 儒 仁 礼治入仕 私人 三千 七十二 )2、判断题。(1)孔子是战国时期的人。 ( )(2)论语是孔子自己编写的书。 ( )(3)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 )(4)论语的“论”读“ln”。 ( )(5)“三人行”,“三”在古代表示多数,不是具体数字。 ( )3、选择题。(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三”的意思是: ( ) A数字,表示具体数量。 B表示多数 C表示少数(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必”的意思是 ( )A必须 B一定 C必然(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孔子是在告诫人们要珍惜 ( )A时间 B逝者 C河流(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信”应取哪种解释? ( )A书信 B相信 C信实,真诚(5)孔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二、课堂导学一、结合课下注释,或联系上下文,运用加字法或换字法,理解词句。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词义:子 曰 而 时习 之 不亦乎 说 朋 自 知 而 愠 君子 译句: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词义: 吾 日 三省 谋 忠 交 信 传 译句: 二、理解内容1.第一章中,第一句“ ”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 ”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 ”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2.第二章,“吾日三省吾身,”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三个方面。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 “传习”之本。 当堂检测(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 ? (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课后反思德龙中学七年级语文教学案撰写:周孟甚 课题:第二单元第10课论语十二章课型:讲授课课时:三课时(第二课时)情景导入、板书课题、揭示目标疏通38章文意,理解内容。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前节课我们学了论语十二章的第一章和第二章,请同学们回答:第一章主要讲了什么?第二章主要讲了什么?曾子对自身有什么要求?二、课堂导学(一)、借助注释,小组完成翻译。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有 立 惑 天命 耳顺 逾 矩 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 知新 为 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而 罔 殆 4.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箪 堪 5.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 好 乐 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 水 肱 于 (二)理解内容1.第三章是孔子自述七十岁的人生经历中知识、修养、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 ”,是指主观意识和社会规则达到了高度统一,不管怎么做都能与社会要求相契合了。”2. 第四章讲 ,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3.第五章:“ ”这一章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 和 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4. 第六章讲 5. 第七章讲 6. 第八章讲 当堂检测1. 十二章中用来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是: , 。2.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3.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拓展延伸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 课后反思德龙中学七年级语文教学案撰写:周孟甚 课题:第二单元第10课论语十二章课型:讲授课课时:三课时(第三课时)情景导入、板书课题、揭示目标疏通912章文意,理解内容。学习过程一、课前导学1.第三章是孔子自述七十岁的人生经历中知识、修养、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 ”,是指主观意识和社会规则达到了高度统一,不管怎么做都能与社会要求相契合了。”2. 第四章讲 ,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3.第五章:“ ”这一章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 和 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4. 第六章讲 5. 第七章讲 6. 第八章讲 二、课堂导学(一)、借助注释,小组完成翻译。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行 焉 善者 从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川 逝 斯 舍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 匹夫 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笃 切 思 仁 (二)理解内容1. 第九章讲 2. 第十章讲 3. 第十一章讲 4. 第十二章讲 当堂检测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2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句子: , 。 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4.用来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是: , 。5.讲兴趣对于学习重要性的句子是: , 。6. 讲人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 拓展延伸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2009年 河北 ) ,不亦乐乎?(论语学而)2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2009年 杭州 ) , 可以为师矣。3上下句默写。 学而不思则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陶瓷销售合同书模板
- 2025年合同续签个人总结与反思
- 人的安全管理课后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精对(间)苯二甲酸装置操作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保名及答案解析
- 橡胶成型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广东事业单位试题及答案
- 板带箔材精整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绝缘成型件制造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购售房产合同协议
-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在急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 煤炭供应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HZS60混凝土搅拌站的技术改造及重油改造
- NB-T10859-2021水电工程金属结构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 《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构件与技术要求》
- 医院培训课件:《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与医疗纠纷的应对》
- 《肺癌基础知识课件》
- 水泥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专题题库及答案
- 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卡模板(常见事故)
- 学校食堂食材配送服务方案(肉类、粮油米面、蔬菜水果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