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八)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八)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八)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八)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八)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八)新人教版一、语文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娇嗔(chn) 蜂窠(k) 倒涎 (xin ) 锱铢(zhzh)必较 b.滑稽(j) 怔(zn)住 俨 (yn)然 窸窸窣(z)窣 c.洗(x)马 熟稔(nin) 怂(sn)恿 彤(tn)云密布 d.提()防 坍缩(tn) 槛(jin)外 砖石墁地(m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博弈 惟幕 蹩脚 回肠荡气 b.尺牍 讥诮 鳟鱼 迄今为止 c.蚁冢 蕴藉 眩耀 没精打彩d.筹画 仓廒 角隅 富丽堂黄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违规出版内容违法的图书不倒过来念的是猪的中国画报出版社、违规出版内容违法的图书我们yy吧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依法作了行政处罚。b由于甘肃省标准化考点全部投入使用,使甘肃省高考作弊率大幅下降。标准化考点包括网上巡查监控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系统等几个方面。c各地教材大换血,鲁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去”,有网友质疑:“时代确实不同了,但谁又能否认我们这个时代不需要鲁迅精神呢?”d 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为农机管理机构、生产企业、经销商、农机大户等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介以互动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4.选出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3分)( )a.他从旧营垒中冲出来,但一尘不染,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品质。b.这是一架电子分析天平,它能精确地称量微量物质,其准确性可以说是毫厘不爽。c.如果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遇到这样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议的。d.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置若罔闻。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又称“诗三百”。b.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堪称我国文学之父,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奠基者,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部伟大的长篇。他还有天问九章九歌渔父等重要作品。c.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鲁迅称建安时代是:“文学自觉的时代”。d.陶渊明、谢灵运是我国山水诗的开辟手。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二、现代文阅读(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做68题。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鲁枢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6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b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d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7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a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b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c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c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三、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张大节,字信之,代州五台人。擢天德三年进士第,调崞县丞。改东京市令。世宗判留务,甚爱重之。海陵修汴京,以大节领其役。世宗改元于辽东,或劝赴之,富贵可一朝遂,大节曰:“自有定分,何遽尔。”随例补尚书省令史,擢秘书郎、大理司直。会左警巡使阙,世宗谓宰臣曰:“朕得其人矣。”遂授大节。俄以杖杀豪民为有司所劾,削一阶解职。未几,授同知洺州防御使事。 入为太府丞、工部员外郎。卢沟水啮安次,承诏护视堤城。擢修内司使,推排东京路户籍,人服其平。进工部郎中。时阜通监铸钱法弊,与吏部员外郎麻珪莅其事。积铜皆窳恶,或欲征民先所给直,大节曰:“此有司受纳之过,民何与焉。”以其事闻,卒得免征。就改户部郎中,定襄退吏诬县民匿铜者十八村,大节廉得其实,抵吏罪,民斫石颂之。召授工部侍郎,改户部。世宗东巡,徙太府监,谕之曰:“侍郎与太府监品同,以从行支应籍卿办耳。”章宗即位,擢中都路都转运使,因言河东赋重宜减,议者或不同,大节以他路田赋质之,遂命减焉。乞致仕,不许,徙知太原府,以并、代乡郡,故优宠之。近郭有男子被杀者,闻其妻哭声不哀,召而审之,果为奸夫所杀,人以为神。西山有晋叔虞祠,旧以施钱输公使库,大节还其庙以给营缮。选授河东路提刑使,未赴,留知大兴府事,治有能名。阅岁,移知广宁府,复请老,授震武军节度使。部有银冶,有司以为争盗由此生,付河东、西京提刑司与州同议,皆以官榷为便,大节曰:“山泽之利,当与民共。且贫而无业者,虽严刑能禁其窃取乎?宜明谕民,授地输课,则其游手者有所资,于官亦便。”上从其议。复乞致仕,许之,仍擢其子尚书刑部员外郎岩叟为忻州刺史,以便禄养。承安五年卒,年八十。(选自金史,有删改)【注】窳():粗劣。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有定分,何遽尔 遽:奔赴 b卢沟水啮安次 啮:侵蚀c大节廉得其实 廉:查访 d旧以施钱输公使库 施:施舍来的10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能表明张大节受到皇帝“爱重”的一组是( )海陵修汴京,以大节领其役。 会左警巡使阙,世宗谓宰臣曰:“朕得其人矣。”推排东京路户籍,人服其平。 徙知太原府,以并、代乡郡,故优宠之。留知大兴府事,治有能名。 仍擢其子尚书刑部员外郎岩叟为忻州刺史,以便禄养。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大节因用杖刑打死土豪而被弹劾,被削减一个等级的官阶并解除职务,但没过多久,又授予他同知洺州防御使事的职务。b世宗东巡时,调任张大节为太府监,对他说:“侍郎和太府监等级相同,只是因为随行人员的供给与应付要靠你办理罢了。”c章宗即位之后,张大节上奏说河东路赋税重,应当减收,有人反对,大节根据其他路的田赋标准据理力争,皇上下命令将他降职。d太原府州城附近有个男子被杀,凶手是与死者的妻子通奸的奸夫。张大节听到死者的妻子哭声并不哀痛,便将她召来审问,由此找出了凶手,百姓都认为张大节断案神奇。12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每题5分)(1)大节曰:“此有司受纳之过,民何与焉。”以其事闻,卒得免征。(2)宜明谕民,授地输课,则其游手者有所资,于官亦便。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1)试从结构上对这首词进行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上阕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15默写。(任选6空作答,每空1分,共6分)(1)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2)问征夫以前路,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3)故曰:至人无己, ,圣人无名。(庄周逍遥游)(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周逍遥游)(7)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8)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四、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瞽者 杨 邪我想,当我一无所获地走出那个偌大而又空寂的书店,一级一级迈下那个书店门前的石阶,然后在中途不由得停住,就着石阶坐了下来,一定不是因为他和他膝头的那把二胡。他很年轻,比我还年轻。他的面庞英俊白皙,手指修长精瘦,一身洗得发白的休闲牛仔装,如果没有膝头的二胡,也许,他就是某座学府的莘莘学子中的一名。可是他膝头的二胡告诉我,他眼前的世界,就像他戴着的那副黑框墨镜一样漆黑一团。现在他只能摸索着揉弦、运弓,他的手指和心灵,向这个世界发出一串串无助的音符。然而渐渐地,心不在焉地听着听着,我有些讶异了。那一通通的琴声,竟是这样的饱满,这样的多姿,仿佛一只只纷呈飞出的彩蝶,绕着他,绕着这繁华大街边上的这一片空旷,翩翩起舞。一曲终了,一曲又起。路过的人,在他面前的纸盒里投下一张纸币,走开了。又有路过的人在他面前的纸盒里抛下几枚硬币,又走开了。什么时候,又一曲终了。或许是觉察到了我这个如痴如醉的倾听者的存在吧,他改变了一下坐姿,居然把弓弦转向我的面前。“这位朋友,您,是否愿意点上一曲?”他的口齿轻启,一句曼声低语,清晰地传到了我的耳中,“对了,您不必在这盒里放钱的。”“我?您是在说我?”我看着那些彩蝶正渐舞渐远,翩翩然舞向这座城市更高更远的天空,忽然被惊醒,不知所措起来。可他似乎马上感觉到了。“是的,这位朋友,您是,来自外地?”依旧是曼声低语,依旧是这样清晰地传到我的耳中,犹如一串小小的石粒接连叩击一处幽谧的湖面。“是的。”我怔了怔。“那,一定是来自这条江的下游了。”我惊呆了:“先生,怎么知道?”他笑了一下,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您的嗓音圆润,鼻音轻浊,我猜,这就该是所说的吴侬软语了。”我不禁点头:“先生猜得对,先生太灵敏了。”他又轻轻一笑:“失聪者目明,失明者耳聪,仅此而已。”然后他喟叹一声,继而端坐吟哦: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他告诉我说,十多年前,他还是十三四岁的光景,邻居来了一家江南的亲戚,这首民歌就是那个非常漂亮非常可爱的江南小女孩教他念的。后来小女孩回了江南,就没再来过。后来他的这双眼睛病瞎了。多年后,他坐上街头拉二胡,有一天他把这首民歌念给一位老先生听,老先生不禁惊立而起,老先生说,那个江南小女孩教他念的这首民歌,居然是从汉代流传下来的江南可采莲。关于江南,我们就是从江南可采莲这首民歌开始谈起的。但是,我只剩下一刻钟的时间。在这座著名的城市,在这座惊人庞大的城市,我已经转悠了一个多星期,我必须走了。我告诉他,我买了一张船票,天擦黑,就要起程顺流而下,所以,我现在应该动身了。他突然默不作声。看得出,他的神情似乎为之一沉。“那么,这位朋友,我给您拉一曲您最喜欢的曲子吧!为了这次萍水相逢的缘分。”片刻之后,他又笑了起来,并且重新摆好架势。我已经起身,这会儿不由得又坐了下来:“那就请为我拉一曲拉一曲二泉映月吧,太谢谢了!” 可是他的弓弦动了动,复又顿住。“您,能不能换一曲别的?”“为什么?”我说。“二泉映月是我拉得最好的曲子,可我已经多年没有拉过它了。它虽然柔中寓刚,但还是太辛酸、太悲怆了。”他揽住弓弦,用一只手扶了一下脸上那副漆黑的墨镜,“这样行不行,我为您拉一曲春诗怎样?春天的春,诗篇的诗,春诗。”说着,一曲跌宕多姿的旋律,便从他的手指间不,仿佛是从他那副墨镜的两片黑色中跃出:明亮,辽阔,悠远而在这样的旋律之中,一种冬去春来,万物苏醒的景象,便似乎在这眼前呈现铺展开来。春诗,这是对春天的诗一般的赞美么?我从口袋里悄悄掏出一张纸币,悄悄放入他面前的纸盒。在这座城市待了那么多天,我始终感到有那么一种遗憾,但就在即将离开的最后时刻,我的遗憾忽然因为另一种莫名的获得而变得无关紧要起来。我想,我只能用这么一种庸俗的方式,用这么一张最大面额的钱,来表达我的感激。也许我这么做是冒昧的,但这已经并不重要了。曲终半晌,我握了握他精瘦的手。“先生,我要走了,如果以后再来,我一定来这里找你!”他又笑了一下,但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而我起身迈步走开数丈之后,身后旋又响起了一通琴声。柔和挥洒的琴声中,他的曼声低语,再一次清晰地传到我耳中“朋友好走,这一曲除夕小唱,祝您一路顺风” (选自震撼中学生的101篇散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注】瞽(g):形声字。从目,鼓声。本义,瞎眼。16文章第段,作者为什么说“我有些讶异了”?(3分) 17本文描述的“瞽者”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说明。(4分) 18请赏析文章第段画线的语句。(5分)一曲跌宕多姿的旋律,便从他的手指间不,仿佛是从他那副墨镜的两片黑色中跃出:明亮,辽阔,悠远而在这样的旋律之中,一种冬去春来,万物苏醒的景象,便似乎在这眼前呈现铺展开来。 19第段画线句“我的遗憾忽然因为另一种莫名的获得而变得无关紧要起来”含义深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6分) 22下面是四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4分)(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2)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赵县参观“千年彩虹”赵州桥。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尊称我“小李”,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解说词)(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日,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4)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捡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3元、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教育处找李干事认领。(招领启事)(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文章。吾人在世,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又不可以“今”境自足,毫不拿出“现在”的努力,谋“将来”的发展。宜善用“今”,以努力为“将来”之创造。 李大钊要求:选好一个角度,准确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要鲜明;字数不少于800字。答案9a10b11c12(1)张大节说:“这是官府收纳时的过失,与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将这件事(上报)使皇帝知晓,最终免于追究。(过、何与焉、闻、卒各1分,整句通顺1分)(2)应当明确告诉百姓,分给他们土地、使他们交纳赋税,那么那些游手好闲的无业人员也就有了凭借(依靠),这对官府也便利。(宜明谕、输、资、便各1分,整句通顺1分)13. 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读书之人(每处0.5分)14.(1)上片写景状物,绘断云依水之景,状红莲白鸟之态。末二句景中含情,巧妙过渡;下片抒情言志,主要抒发一种壮志难酬的感慨。具体说来,既有暂时寄情山水的无可奈何的自慰,也有年岁易老、岁月空度、难以施展抱负的自嘲。(4分)(2)运用了移情于景的手法。词人移情于红莲,取静景之动态;移情于白鹭,取动景之静态。看似散淡,实则不然。从“红莲相倚”中了解它的“醉”,从“白鸟无言”中体会它的“愁”,以其“醉”和“愁”来曲折暗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了他无端被弹劾而退居山林的苦闷,正是闲醉中的闲愁。(若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化”等亦可)(4分)15(1)云无心以出岫;(2)恨晨光之熹微(3)神人无功;(4)落霞与孤鹜齐飞;(5)不坠青云之志;(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8)茕茕孑立。语言文字运用(12分)16参考答案:一无所获地走出书店的“我”,正在为石阶卖艺瞽者的无助而深感同情,但没有想到瞽者能弹奏出饱满而又丰富多姿的琴声,也没有想到自己会逐渐地被琴声所吸引,所以深感惊异,对瞽者刮目相看。(本题考查“文章重点词句含义的理解”和“文章内容的把握”,意思对即可)(3分)17参考答案:他是一位特别的瞽者:街头谋生,阅历丰富;性格温厚,善解人意;眼瞽心聪,安然达观;善拉二胡,技艺高超。 他能很快根据“我”的答话,由“我”的“吴侬软语”,识出我的来地,足见其生活阅历丰富;他愿为“我”这个听得入迷的忠实听众无偿奏一曲,且选择春诗来宽慰听众的心灵,足见其善解人意;他虽然眼瞎,但坚强达观,只觉得是“失聪者目明,失明者耳聪,仅此而已”。不愿弹悲怆的二泉映月,而愿弹激励人心的春诗;他弹奏的琴声饱满多姿,深深吸引打动听众,又可见其技艺之高超。(本题考查“文学作品中重要形象的感受和鉴赏”。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