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道技术.doc_第1页
电气化铁道技术.doc_第2页
电气化铁道技术.doc_第3页
电气化铁道技术.doc_第4页
电气化铁道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自评报告二九年十一月目 录第一部分 专业概况2第二部分 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3一、专业设置背景3二、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4第三部分 教学基本条件建设7一、教学团队建设7二、实践教学条件10三、专业教学资源13第四部分 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15一、课程体系改革15二、教学内容改革17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18四、实践教学改革18五、教研教改成果20六、产学研结合21七、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21第五部分 人才培养质量22一、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22二、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24三、学生满意度25四、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26第六部分 专业特色:“1主2翼”与服务社会26一、践行“三共”理念,建成省级高职教育专业实训基地26二、紧贴行业,订单培养成主体28三、双轨办学,员工培训显成效30四、校企融合,技术服务共受益30第七部分 专业展望33一、发展中的不足33二、专业展望33三、2009-2013年专业建设主要任务34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 自评报告第一部分 专业概况1985年,京广线郴州韶关段启动电气化改造工程,铁道部指定我校在企业供电专业(1975年开办)基础上增设铁道供电专业(也即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为京广线培养电气化铁道专业技术人才。我校因此成为国内最早开办本专业的五所(北京、广州、郑州、西安、内江)铁路职业学校之一。1999年起,先后按电气工程专业、供用电技术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方向)、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招收全日制高职学生。本专业为铁道部优秀专业和首批院级重点专业。2008年11月,被推选为全国高职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牵头单位。现有在校生563人,2009届订单毕业生137人,2010届订单毕业生124人。2007、2008、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100%,平均就业对口率95%。现有专兼职教师27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13人,校外兼职教师14人。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轨道交通供电与车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广东省、广州市供用电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基地建筑面积2,795.54平方米,设备总价值675.23万元。专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为轨道交通行业输送了5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大量毕业生直接参与了京广铁路、广深铁路、广州地铁、深圳地铁、武广客运专线等重要轨道线路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在上述企业的关键岗位担任领导和技术职务。 第二部分 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一、专业设置背景(一)行业背景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电力牵引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等诸多优越性,被国家确定为轨道交通牵引动力的技术发展方向。我国从1961年建成宝(鸡)成(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开始,至2005年国家“十五”计划结束时止,全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十一五”计划中,将新建1万多公里电气化铁路。在国家中长期铁路路网规划中,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超过10万公里,其中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以上,高速电气化铁路将超过1.2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我国40多座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已经有30多座城市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或建设前期工作。国家“十一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线路达55条之多,长约1700公里,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毋容置疑,我国电气化铁道行业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二)区域背景珠三角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加强与内陆省份的联系,除即将运行的武广客运专线外,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明确提出广州要建设广深港高速铁路、沿海铁路、贵州至广州铁路、南宁至广州铁路等多条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1505公里。另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相继实施,至2010年,广州与深圳地铁及城际轨道运营里程将达到763公里。这些均需要电气化铁道技术作基础。(三)校企合作背景积淀深厚,前景广阔我校自1975年建校至2004年近30年间,由铁道部委托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管理,与行业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基础。自1988年起,本专业毕业生直接参与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管辖范围内所有电气化线路的建设与运营管理。1994年和2004年分别开始与广州地铁和深圳地铁合作,订单培养地铁供电系统运营与检修技术人员。已为广州地铁培养了11个订单班,达到300余人,为深圳地铁已培养了5个订单班,达100余人。1997年5月起,为香港九广铁路公司培训接触网方面的专业人才,共为该公司举办了五期接触网设计培训和五期接触网工人培训。我院作为区域内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办学特色的高职学院,依托电气化铁路行业与珠三角区域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以及得天独厚的行业背景,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发展空间。因此,加速做大做强本专业是轨道交通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二、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一)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本专业以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地铁公司、深圳地铁公司等行业内知名企业的技术专家为主体,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听取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与本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跟踪了解行业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加强对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地调研,及时调整专业招生规模,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专业定位:立足广东省,辐射华南及港澳地区,面向轨道交通行业,为电气化铁道及城市轨道交通(城际轻轨、城市地铁)供电企业培养面向生产、运营、施工、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专业主要就业岗位定位: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维修电工;接触网设备运行、检修及施工接触网工; 变配电所值班人员、变配电设备检修人员变电工;电气设备试验人员电气试验工。办学思路:作为学院特色专业,得到学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本专业被列为学院首批重点建设专业,提出做优做强的建设目标。专业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加强专业建设,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为企业培养大批高技能应用型的实用人才。 (二)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概况2005年学院从铁道部移交广州市政府管理,为了让学院尽快融入广东省高职教育行列并创出特色,全院开展了长达半年时间的大讨论,最终确定了“优化发展(铁道运输类)特色专业、重点发展骨干专业,协调发展一般专业,以特色专业带动骨干专业”2的专业建设总思路。本专业以此为指导思想制定了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06-2010年)。以此为引导,2006年以来,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在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的建设成效。截至2009年10月,已完成了约90%的建设任务,可确保2010年达到建设目标。(三)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具有与行业长期合作及区域特有的优势,与轨道交通行业企业长期合作开展订单培养(训)学生(员),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学院2005年转制以来,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向注重内涵建设,从注重为铁道部企业服务拓展为区域内轨道交通行业服务,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006年,本专业率先提出实践与探索“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当年被确定为学院重点课题。三年来,专业紧抓珠三角区域内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急需大量本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契机,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内核,以两者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关系为基础,按照“三个依据,多轨对接,开放育人”1的要求优化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将“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为“三元结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并逐步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三元结构”课程体系和“三元结构”教学评价体系。该模式以培养满足“订单企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共同实施“专业岗位课程、企业顶岗实习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三个模块的教学,使职业基本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互相融通,使校内教学与企业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提高有机结合。此改革方案作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2623)的阶段性成果,已在2006级-2008级部分试行,将在2009级全面试行。第三部分 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一、教学团队建设三年来,专业按照“内培外引”的思路建设教学团队,重点引进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历的高级技术人才,大大改善了教学团队结构。有计划组织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香港地铁等国内外大学、企业、科研机构进修、考察和交流。安排教师参加全国行业协会举办的相关专业技术培训,组织团队现场学习武广客运专线新技术,参与现场实践。近三年来,教学团队成员数量与素质均得到了较大提高。 已基本达到“3(高)2(师)1(有)”3优秀团队的建设目标。2008年11月,本专业被轨道交通委员会委任为高职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全国牵头单位,专业教学团队水平得到了国内同类高职院校的认可。(一) 教学团队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由27名专兼职教师构成,其中校内专任专业教师13名,校外兼职教师14名。详细资料见表一、表二。校内13名专任专业教师,年龄介于45岁-28岁,已形成“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梯队结构,其中专业带头人2名,专业骨干教师6名,重点培养的30岁以下青年教师3名。副教授4名,高级工程师3名,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53.8%。硕士5名,在读博士1名,在读硕士4名,硕士学历学位(含在读)教师人数占76.9%。具有工程师职称1名,高级技师资格证4名,技师资格证2名,高级工资格证2名,行业特许特种作业培训教员1名,国家高级企业培训师1名,100%具备双师素质。10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占教师总数76.9%。专业长期与行业紧密合作,拥有一批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他们对专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聘请的14名校外兼职教师主要来自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供电段、深圳地铁等长期合作企业。已经形成实践课程主要由企业能工巧匠指导的良性机制。 表一 校内专任专业教师情况一览表序号姓 名年龄学历(学位)所学专业毕业学校技术职称企业工作年限1刘让雄(带头人)37本科铁道电气化国防科技大学高级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182王亚妮(带头人)42硕士铁道电气化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高级企业培训师33黄鉴标(骨干)39硕士(在读)铁道电气化华东交通大学讲师/高级技师34谭慧铭(骨干)41硕士(在读)铁道电气化华东交通大学讲师/高级技师25陈海军(骨干)38硕士铁道电气化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高级技师26刘文革(骨干)43硕士微电子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高级技师7陈继杰(骨干)40硕士(在读)热能动力西安理工大学高级工程师158余木鳌(骨干)45本科电力系统及自动化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级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229何发武35硕士铁道电气化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高级工210陈健鑫29硕士(在读)电气工程同济大学讲师/技师11罗 隆28博士(在读)控制工程广东工业大学讲师/高级工212何桂娥39本科电气工程华南理工大学助理实验员/技师13熊志金28硕士控制工程武汉理工大学讲师/工程师6表二 企业兼职教师情况一览表序号姓 名年龄所学专业技术职称工作单位主要承担课程1叶伟权42铁道电气化工程师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供电段毕业顶岗实习2陈耀坤43铁道电气化工程师毕业顶岗实习3李日福38铁道电气化助理工程师毕业顶岗实习4何业兴32铁道电气化技师接触网实训(校内集中实训)5卢海燕32铁道电气化助理工程师毕业顶岗实习6陈春华45铁道供电助理工程师毕业顶岗实习7邹健29铁道电气化技师毕业顶岗实习8赵鸿强43铁道电气化高级工、工长毕业顶岗实习9王维北43铁道电气化工程师变配电实训(校内集中实训)10陈志刚42铁道电气化工程师铁科院深圳地铁3号线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11罗秋文42铁道电气化工程师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牵引变电所实习12宁晓来36铁道电气化高级工程师深圳地铁公司接触网实习、毕业顶岗实习13陈大和39铁道电气化工程师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机务处变电所实习、毕业顶岗实习14曹谦明40铁道电气化高级工程师东莞塘厦机械厂变配电实训毕业顶岗实习(二) 教学团队素质与水平专业带头人刘让雄,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铁道电气化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具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有着18年的企业工作实践经历,从事铁道电气化运营管理13年,电气化工程咨询监理1年,铁路电气化建设管理2年,铁路电气化施工管理2年。在企业工作期间发表专业技术论文10篇,获得企业技术革新成果奖7项,副主编教材一部。从事教学一年半,主讲了牵引变电所运行与维护、牵引供电系统和牵引供电工程概预算等主要专业课程。主持制定了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专业带头人王亚妮,硕士,副教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铁道电气化专业,全国铁路高职供电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轨道交通委员会高职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组组长,学院电气工程系系主任,学院教学名师。长期从事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近3年发表论文13篇;获教学成果奖4项;主持或主要参与项目10项;主编教材4部;主笔完成铁道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1套。其它骨干教师大多已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达16年以上,且均在企业挂职锻炼,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二、实践教学条件在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将做优轨道交通类专业确定为学院“十一五”规划的专业建设目标。三年来,学院在专业教学设备及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向本专业作出政策倾斜,2006-2009年共投入675.23万元,已建成包括5个实训中心能同时容纳250名学生的实训实习的省、市级高职教育专业实训基地,该基地是2009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实训基地基本情况见表三与表四。(一)校内专业实训基地表三 校内专业实训基地情况表(一)实训中心名称企业出资共建情况可开展专业技能鉴定工种电力牵引供电系统仿真实训中心变电检修工,电气试验工,变配电值班员,维修电工以上通用工种的初、中、高级工、技师的实训与考证接触网与电力外线实训中心中铁建电气化局投入78万元设备配电线路工,电力电缆工,接触网工等工种的初、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实训与考证高压测试实训中心中铁建电气化局拟投入50万元设备电工,变配电工,电气试验工初、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实训及其考证实用电工技术实训中心电工,变配电工,电气试验工初、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实训及其考证智能控制实训中心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大赛,软件设计大赛,电气工程师认证表四 校内专业实训基地情况表(二)实训中心名称实训室名称投入资金(万元)建成/搬迁时间电力牵引供电系统仿真实训中心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室2.12007高压电气设备拆装实训室企业赠送未计入设备价值200810kV配电所顶岗实习基地未计入设备价值2006牵引变电所实训室233.82008接触网与电力外线实训中心接触网作业车实训场地782008接触网实训基地120电力线路工区实用电工技术实训中心电工实训室多专业共享未计入专业设备价值2006电工网络实训室89.972006智能控制实训中心自动化实训室74.882007单片机实训室38.482007高压测试中心高压试验实训室(一期)382009合 计675.23(二)校外实践教学条件专业新增中铁建电气化集团第四工程公司等专业实习基地,在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深圳地铁、广州地铁、广州供电局等6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中,广州供电段在2008-2009学年接受本专业学生137人进行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6家企业可保证本专业学生半年的企业顶岗实习。校外实训基地情况见表五。表五 校外实训基地情况一览表序号基地所在企业名称建立时间基地情况实习项目可同时提供实习岗位1广州供电段1988年专业认识实习顶岗实习从坪石至深圳共有11个变电所、16个接触网工区,3个巡守工区,可同时容纳200人顶岗实习2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2004年顶岗实习可同时容纳30人顶岗实习3广州市地铁总公司1994年顶岗实习可同时容纳50人顶岗实习4中铁建电化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2003年顶岗实习可同时容纳100人顶岗实习5东莞立诚电子有限公司2007年顶岗实习可同时容纳60人顶岗实习6广州供电局罗冲围变电站1985年专业认识实习可同时容纳50人认识实习三、专业教学资源我院图书馆专业图书资料充足,共有本专业图书32735册,人均专业用书58本,图书馆全天候为师生开放,保证师生及时借阅图书。学院数字图书馆现有九种数字资源可供学生校园网内正常使用,主要有:维普资讯、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万方数据、维普VIPExam维普网络学习资源数据库、龙源期刊网、银符等级过关考试平台等。建立了电子图书发布系统,包含电子图书13911册,自建知识性视频300部。本专业以建设“136”4优质教学资源库为目标,己初步建成1个专业教学资源库(见表六)。建成广州市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见表七)。紧密结合电气化铁道的生产实际,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四公司、深圳地铁等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完成牵引供电工程预概算等教材和接触网实训指导书等(见表八)。表六 专业教学资源库一览表教学资源分类教学资源名称数量资料来源典型案例接触网运行案例86来自长期合作企业,广州供电段、郑州供电段、石家庄供电段、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变电所运行案例114典型电气化铁路技术资料京沪高速客运专线各1套国家电气化铁路建设速度加快,公开发行的教学资料更新速度不能满足专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团队每年组织力量进行技术资料收集工作,本部分资源来自各铁路设计院、铁路工程局、广州供电段、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秦沈客运专线广深港客运专线武广客运专线京津城际高速客运专线郑西电气化铁路广州地铁深圳地铁专业图片接触网1350变电所1550表七 精品课程建设情况一览表 年度级别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完成时间市级变配电所运行与维护陈海军2008年院级电工与电测技术刘文革2009年表八 开发教材情况一览表(2006-2009年)序号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作者主编/参编参与编写的企业名称是否规划教材1变配电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08王亚妮主编广州供电段郑州供电段是2电气化铁道供变电技术2006-09谭慧铭副主编郑州供电段是3接触网实训指导书校本教材2007-09黄鉴标主编深圳地铁否4电力牵引供变电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03陈海军主编广州供电段是5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2008-08王亚妮主编是6高职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008-11王亚妮主笔广铁集团郑州铁路局成都铁路局是7牵引供电工程概预算2009-02谭慧铭主编中铁建电气化局是8单片机实训校本教材2009-06罗隆主编否9电工与电测技术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6刘文革主编是第四部分 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2006年,专业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划。改革按照“立项、调研、团队研究、小步推进、整体试行、全面推行”的步骤进行,取得了良好成效。三年来,专业以深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基础,以培养满足“订单企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调研了广州供电段、深圳地铁等主要合作企业,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三元结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三元结构(学校专业岗位课程企业顶岗实习课程综合素质课程)”职业素养模块化课程体系、“三元结构”评价体系。一、课程体系改革(一)形成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三元结构”课程体系从宏观上看,“三元结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是以校企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关系为基础,两者联合培养学生;从微观上看,“三元结构”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对专业岗位群中维修电工、变电工、电气试验工、接触网工四个主要岗位进行了职业岗位技术能力分析,构建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三元结构”课程体系。(二)三元结构课程体系的内涵第一元为“专业岗位课程”,此部分累计占总学分的57.7%,由学校组织实施,主要采取“教学做”一体教学方法。第二元为“企业顶岗实习课程”,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在校外实训基地实施,此部分课程的学分累计占总学分的18.44%。承担第二元课程教育的主要是企业的能工巧匠。第三元为“综合素质课程”,由基本素质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两部分构成,前者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身心素质、计算机和英语基础能力;后者根据行业企业的普遍要求而设置,培养学生对职业的适应能力(如“高速铁路技术”等),主要在包括学校、企业的广义社会环境中实施,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包括企业一线的指导教师、学校的教师(包括专职辅导员)、各界社会人士等。此部分课程学分累计占总学分的23.86%。“三元结构”课程体系中,专业岗位课程的设计符合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需要,目的是使订单学生能够掌握就业岗位群的基本知识、规范和技能;企业顶岗实习课程强调培养订单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以企业为主体按订单学生的未来就业岗位进行个性化配置;综合素质课程根据企业的要求融合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侧重专业前沿技术、合作意识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三元课程体系加强了职业基本技能训练与加强职业能力培养互相融通,使校内专业课程与企业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提高有机结合,强调了课程与职业技能考证的结合,将“双证”制课程教学从学校课堂延续到企业车间,提高了双证制的技能含金量。二、教学内容改革以“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对接”为思路,通过对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和任职能力要求的分析,将行业规范(程)纳入课程内容,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使专业课程与岗位对接,体现了课程的针对性与职业性。教学内容改革思路见表九。现代轨道交通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牵引供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本专业利用与行业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适时将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规章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并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如将原来的专业课程电力设备运行与检修整合到另外两门专业核心课程接触网运行检修与施工与变配电所运行与维护,使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在核心课程接触网运行检修与施工中增加了五跨分段、关节式分相、无交叉线岔等高速接触网新技术,在原柔性接触网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广州地铁使用的刚性接触网和第三轨结构。在核心课程变配电所运行与维护增加了高压干式变压器、高压干式互感器等新型设备以及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等内容。同时,专业根据珠三角地区高速铁路与城际快速铁路飞速发展的实际,紧紧围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这一宗旨,在编制2009级人才培养方案时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将供电安全规程方面的内容从两门专业核心课程中单列出来,设置牵引供电安全规程课程,并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同时增加了高速铁路技术和珠三角轨道交通发展调研等紧密联系行业发展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将行业的最新发展与专业的最新技术及时融入专业教学中,确保了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专业教学团队致力于教学方法改革,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专业岗位课程注重“教、学、做”一体改革。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全部课程可辅之以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师生可共享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教师将教学课件及时传至网络与学生共享,并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流和答疑,帮助学生学习,增加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铁道部优秀教师黄鉴标主讲的专业核心课程接触网运行与检修,曾获学院“精彩一课”一等奖,连续数年学生满意度位居全院前茅。青年教师罗隆主讲的专业岗位群支撑课程单片机实训,曾获学院“精彩一课”一等奖。四、实践教学改革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分两个类型建立校内专业岗位实践和校外顶岗实习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课程占总教学时间的58.32%。(一)校内专业岗位实践(学校课程)校内专业岗位实践:由职业基础技能(金工实习)、职业岗位技能(维修电工、接触网工、变电工、电气试验工)两个部分构成,根据就业岗位群的职业技能需求,利用校内生产性和模拟仿真功能的实训基地,模拟现场工作情境开展项目设计与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群的基本知识、职业规范和技能。36 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 自评报告(二)校外顶岗实习(企业课程)校外顶岗实习:学生完成校内专业岗位实践学习后,被安排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职业岗位顶岗实习。学院与广州供电段、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深圳地下铁道总公司等6家企业建立了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85%以上的专业毕业生在上述企业就业。学生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实现从专业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实现从学生角色向职业人员角色的过渡,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校外顶岗实习,加强了对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训练,使校内职业岗位课程与企业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提高有机结合。五、教研教改成果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教研与教改活动。近三年来,团队共获得了三项教研教改成果,见表十。另有“三元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被确定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2623)。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表十 获取教学成果奖一览表获奖时间项目名称获奖者获奖等级授奖部门2007.05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继续教育和培训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何发武等三等奖广州市教育局2008.10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三共”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王亚妮等二等奖广州市政府2008.09一等奖学院2008.09铁路特有专业“订单”员工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王亚妮等二等奖学院六、产学研结合专业依托深厚的行业合作背景,形成了校企长期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效机制。以企业技术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架起了企业发展与专业建设的桥梁,使企业新技术的应用与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动态能够及时融入到学校专业建设中,使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本专业结合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积极为社会和企业开展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详细培训情况见表十四 。专业建设还非常重视教师科技开发服务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主动为企业服务。专业带头人刘让雄于2009年4月参与广铁集团广州供电段员工技能实作考核标准的编制,5月为中铁建电气化局四公司在建的武汉至襄樊电气化工程提供系统调试与开通的技术咨询与指导。骨干教师陈继杰、何发武等长期担任企业技术指导或承担校企合作科研项目。详见表十五。七、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为加强教学管理,学院以教学为中心,围绕教学建立了较完善的院、系二级管理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实施教务处、教学系(部)、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形成了职责明确、逐级负责、分层管理的教学管理机构,实现教学日常管理规范化。在加强教学日常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尤其把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院设有教学督导组,通过随机听课、教学运行环节督查、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等各种方式,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和监控。学院和系还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对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提出意见和建议。既不断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确保各项教学质量置于监控状态。专业按开放性要求,构建“企业综合职业技能学校常规”三元结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内部考核与外部考核相结合的质量监控机制,“企业综合考核”由企业考核小组对订单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评估,有初选、验收两个环节,笔试和面试两种形式,最终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具备了该专业必须获得的职业能力。“职业技能考证”由行业特有工种鉴定站组织对学生进行职业资格的考评,即“双证制”,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行业中高级技能等级要求;“学校常规考核”即校内教师对学生完成专业岗位课程和素质课程情况的考评。三元结构考核评价体系以企业综合考核为主导,另两元考核作为主要参考,三元结构考核评价体系直接体现企业评价学生,符合职业教育开放性要求。第五部分 人才培养质量一、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一)基础理论 本专业立足培养学生毕业以后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来设置专业课程,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坚持二者融合,将现场实际案例融入理论教学,将基础理论融入实践环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正是对这种职教理念的坚持与执著,使本专业学生在掌握相应职业技能的同时,亦不忽略对相应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提升,从而获得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技能的提升。(二)英语技能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学院颁发了关于提高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意见(教务发(2006)12号);学院应用外语系积极施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分层教学;在早读时间、课余时间通过电台播报英语听力材料,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针对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编写教材,组织考前训练和专项训练,采用专项训练、综合训练、考前训练、个别辅导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学生的备考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全面提高了学生英语过级率,近三年学生英语过级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本专业近三届学生的英语过级率见表十一所示。表十一 本专业近三届学生英语过级情况表年 级总学生人数通过人数通过率供用电05级433581%供用电06级1049288.5%电气化07级15012483%(三)计算机技能学院采取许多有效措施鼓励计算机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专门颁发了关于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意见(教务发(2006)11号);积极进行该课程教学改革,近三年本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连续提高,近三届学生的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见表十二所示。表十二 本专业近三届学生英语过级情况表年 级总学生人数通过人数通过率供用电05级434195%供用电06级10410197%电气化07级15014093%(四)身心健康学院重视和关注体育和卫生健康工作,成立以院长为主任委员的“学院体育健康工作委员会”,颁发关于加强学生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的实施意见(广铁职院发(2007)46号),深入研究体育课教学规律,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和建设力度,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健身和体育比赛活动,提高了体育课教学水平,强化了健康意识,推动全院体育和卫生健康工作的纵深展开,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学院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设置心理健康辅导的院、系、班三级网络,学院设置了心理咨询辅导中心,系有专职专业辅导员负责,班级都有班主任和和心理委员负责,班主任和和心理委员都经过心理学方面的培训,院、系、班责任明确,从不同的角度和用不同方式关注每个同学的心理健康,并且有针对性地会找一些同学做定期的和不定期的谈话,通过每班的心理委员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和组织心理问卷调查,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辅导,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学院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锻炼活动、体育比赛以及学生运动会来倡导和促进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团结友爱、勇敢坚毅的精神,保证了100%的学生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二、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我院近几年订单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广铁集团、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大型国企订单培养电气化人才的首选高职学院。为保证订单培养质量,专业团队致力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行以企业评价为主导的“三元结构”考核评价体系。由于在人才培养中强调课程与职业技能考证相结合,将“双证”制课程教学从学校课堂延续到企业车间;同时,基于学生可在学习期间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订单企业的要求,必考电工上岗证,二选一选考接触网工、变电工中级职业资格证,选考维修电工高级职业资格证。近三届毕业生获取双证率比例为100%。获取高级职业资格证比例为42%。本专业大部分毕业生直接参与了京广铁路、广深铁路、广州地铁、深圳地铁、武广客运专线等轨道线路的建设和运营,在上述企业的技术关键岗位任职。毕业生以肖勇(中铁建电化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卓建洪(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供电段主管生产副段长)、何永昌(广州地铁OCC控制中心主任)、林育龙(深圳地铁调度主管)等为代表,他们经历了一线工人、技术员、技术主管、部门主管的成长之路,有的成为了企业领导。他们的成长经历,说明专业重视基础技能、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理念经得起实践的考验。三、学生满意度为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改进,学院制定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制度,在学生中聘任信息员,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保证教学信息畅通。同时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网上评教等活动,有效地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如专业核心课程接触网运行检修与施工、变配电所运行与维护、高电压设备测试实施“教、学、做”一体,牵引供电概预算采用项目教学法,牵引供电系统大量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等,将教-学-用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增加了学生的满意度。在近几年来的学生评教活动中,本专业教师平均得分88分,本专业教研室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教研室;专业团队在精彩一课竞赛中曾获得两次一等奖的好成绩。四、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近两年录取新生平均报到率达到95.48%,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创“双高”:2007、2008届毕业生就业率100%,就业对口率95%;200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9%,就业对口率96%(统计至10月30日)。毕业生就业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比如,广州地铁公司等主要合作企业曾在羊城地铁报上这样评价我们的毕业生:广铁职院的学生肯吃苦耐劳,协作精神好,动手能力强,上手快,综合素质较高。广铁集团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供电段的统计数据显示,该段技术与生产管理骨干的80%来自我校的电气化铁道技术的毕业生。第六部分 专业特色:“1主2翼”与服务社会本专业依靠学院34年行业办学实践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在轨道交通行业的深厚人脉资源,紧抓铁路大提速和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的机遇,以“共建、共享、共赢”理念为指引,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带动专业全方位改革和发展,有效解决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面临的问题,拓展了与行业长期合作形成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员工培训、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1主2翼”(以订单培养为主体、以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为两翼)服务社会的专业特色。一、践行“三共”理念,建成省级高职教育专业实训基地三年来,专业按照“彰显三共理念,实现四种功能,做好一个结合”的基本思路建成省、市级高职教育专业实训基地,该基地于2009年11月成为国家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为“1主2翼”专业特色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彰显“三共”理念共存、共建、共享基于本专业实训基地投入大,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基地建设坚持“三共”理念。共存:即生产实训与模拟仿真实训共存。共建:即学院与企业共同筹集资金建设实训基地。共享:即教学与生产共享、多专业共享、与兄弟院校和企业共享、与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培训共享。(二)实现“四种”功能教学、培训、生产、研发教学:基地面向轨道交通行业电力牵引供电专业群、机电类专业群进行实践教学。 培训:基地面向轨道交通行业进行师资培训,面向企业职工培训,如承担企业技师、高级工和专项内容多种类型的培训及技能鉴定。生产:基地的生产性实训设备属于生产设备,直接参与生产,例如:学院1250kVA变电所实训设备24小时全天候为全院供电。研发:基地为行业企业和专业教科研团队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课题研究条件。(三)做好“一个”结合校内外结合广东省内截至2010年可拥有地铁、轻轨、城际铁路、高速客运专线和客货混用的铁道线路等众多类型的轨道交通网络,具备行业最先进的设备技术、施工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按照“一个”结合即校内外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将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三五一多”专业实训基地;另一方面以珠三角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为支撑,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建成6个满足本专业群250学生同时顶岗实习的校外企业实训基地。2009年5月,专业实训基地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后,首次对外服务,接纳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名学生进行为期12天的接触网实训。“三五一多”专业实训基地示意图二、紧贴行业,订单培养成主体紧贴轨道交通行业,为行业企业订单培养学生已成为专业的主要特色,其内涵建设成效主要表现在:订单培养规模逐年增长,合作企业稳定、持久,管理机制逐渐完善。2007-2009年订单培养学生情况,见表十三。为了方便与企业的合作,制定订单培养实施指南,向企业详细介绍专业开办基本条件、专业课程体系内涵及实施方法、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范例,大大简化了校企双方的沟通环节,节约了订单实施成本。三年来,实施的培养形式主要有:全订单培养形式:新生进校,企业与学校开始合作,双方就专业课程设置及实施进行商讨,确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考核方式、技能要求、岗位实习等具体实施细则。合作过的企业有深圳地铁。半订单培养形式:这是多数订单企业采用的合作方式。企业在二、三年级相关专业招聘学生,组建以企业命名的班级,校企双方就课程体系尚未完成部分进行商讨,企业往往选择或整合若干门课程进行实施。近四年来,合作过的企业有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广铁集团和香港地铁等。专业及时总结订单培养经验,优化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订单培养质量,大部分订单毕业生4-5年后成为专业技术骨干,专业订单培养质量深受企业赞赏。 表十三 订单培养学生一览表(2007-2009年)届/级合作培养企业订单培养人数主要从事岗位2007届广州地铁45接触网工变电所工变电值班员维修电工电气试验工2008届广州铁路(集团)公司8广州地铁(香港地铁)612009届广州铁路(集团)公司30香港地铁34深圳地铁38广州地铁35深圳地铁三号线112007级(已录用)广州铁路(集团)公司61香港地铁27深圳地铁34广州地铁12合 计396三、双轨办学,员工培训显成效本专业发挥与行业长期合作形成的优势,以紧贴行业、服务轨道交通为宗旨,确定了全日制教育与员工培训相结合的“双轨办学”定位,努力为企业优化人力资源服务。一方面,利用师资、场地、设备以及教学经验等专业优势,为企业培训员工,提高了专业的办学效益,有效推动了专业建设。另一方面,教师在培训教学过程中可以获取行业最新的发展信息、最生动典型的案例、最实际的经验,培训教学对专业团队的成长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专业还联合学院职成部、技能鉴定所,拓展各类培训业务,专业教研室承担专业培训教学组织及实施,建立了企业员工培训服务机制。2006-2009年,专业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