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与未来.doc_第1页
博物馆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与未来.doc_第2页
博物馆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与未来.doc_第3页
博物馆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与未来.doc_第4页
博物馆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与未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博物馆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与未来 一、我国博物馆及其发展历程 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我国将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艺术类、科学与技术类、综合类四种。 建国初期的博物馆建筑,主要集中在全国主要的大城市。设计方法是对原有的博物馆进行保护和利用,展示类型多为历史类和科学类,为建国初期人们的学习教育和科学文化普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改革开放后,博物馆建筑在各地蓬勃发展,有条件的旧馆也进行了重新改建和扩建,虽然那时全国博物馆设计模式单一,具有程式化倾向,但为各地举行大型展览提供了条件。 当前历史时期,随着物质文化的丰富和人们对精神文明的更高要求,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博物馆建筑受到广泛的重视与关注。发展中的博物馆,建筑数量快速增加,造型规模千差万别,展示手段新颖独特,展示领域丰富灵活。现代博物馆建筑不仅仅是展览场所,还充当文化传播中心为人们提供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的场所。 二、博物馆室内环境设计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兴建了许多各式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建设带动了博物馆室内设计的发展对比前几十年,博物馆室内设计有了一定的进步,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特点: 1主题与形式的协调性 面对一个展览的主题,需要选择最优的展示手法来表达。传统设计过程中。在历史类博物馆内,有时铺开展品来依次陈列,有时制作模型来重现场景,有时图文并茂来重读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新型博物馆的出现,讲述展品的手段多样化了,导致设计者有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而忽略了展览初衷。比如明明是展现厚重历史、激发观众内心的主题,却不小心被安排在轻薄的材质、明快的色彩中,不免显得尴尬。硅胶像,硅胶像制作,蜡像制作,蜡像定做 2流线与空间的趣味性 博物馆室内设计中,参观流线的顺畅清晰和空间序列的合理安排是衡量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人们参观时,不愿意迂回和逆行。如果流线发生流线交叉,会造成人流拥挤和碰撞。此外,博物馆的流线和空间设计与中国古典园林营造有异曲同工之处。表现在步移景异、疏密有致的陈设方式。人们游览博物馆就像欣赏园林,享受一步一景带来的新鲜感,感受起承转合营造的趣味性。 3展示媒介的科技化 科技技术发展迅速,博物馆所采用的展示表现方法也日新月异,除了声、光、电手段的普遍应用外,还出现了一些高新技术的应用。在实际的展示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各种声音、照明、视频播放时间和顺序及强弱变化是创造最佳展示效果的前提。电脑按照展示设计要求事先设定相应的控制程序,按照展示的要求和参观场地的先后顺序,达到控制相应的声音、照明及视频播放,并造成声音的强弱变化,照明的渐变等效果。 4空间氛围的大众化 展品不是聚光灯下等待人们的朝拜公主,空间不再严肃拘谨,室内设计更亲和。2005年设计,2009年对外开放的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Herge Museum)是法国建筑师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的新作。博物馆致力于收藏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的作品,展现他的生活和工作(图1:埃尔热博物馆造型轻盈,立面设计仿佛展开的书籍令人神往)。这座外形近似蝴蝶的建筑在四周树林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清新。入口处的设计,象征着一本翻开的漫画书,一页是漫画书中丁丁遥望天空的图片,另一页则是画家的签名。生动易懂的形式语言让人们感到亲切。室内,巨大的玻璃窗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光,令整个展区明朗活泼。作者用室内空间中非规则形体的相互穿插,不同色彩的相互掩映来表现埃尔热不同绘画风格,将漫画的精神赋予空间,使观众仿佛步入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图2:埃尔热博物馆极具构成感觉的室内空间,为人们展现漫画中童话般的神奇世界)。 三、博物馆室内环境设计实例剖析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博物馆免费开放,拉近了博物馆与大众的距离,曾经离生活很遥远的博物馆,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成为结伴出行常去的地方。近年来博物馆建筑数量迅速增加,以北京为例,1978年,北京市正式开放的博物馆仅14座;1988年,北京市开放博物馆达56家;1998年,北京市已有107座博物馆:2008年,北京注册博物馆达148家。30年间,博物馆建设每十年一提速。截至目前北京市注册博物馆总数达151家。博物馆数量的增加,也带来了更多室内设计新潮思想和实践的涌现。 而现代博物馆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这里将通过两个案例予以剖析: 1西藏博物馆 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罗布林卡(夏宫)东门外附近,北望布达拉宫。占地53959平方米,总建筑23508平方米,展厅面积10451平方米。1994年7月立项,1999年10月落成,是我国省级博物馆中最晚建成的一个。主馆区由序言厅、主展馆和库房组成。设计将藏族传统建筑艺术特点附于现代建筑,独具风格,令人叹为观止(图3:西藏博物馆建筑设计:a气势宏伟的西藏博物馆建筑造型;b西藏博物馆建筑总平面设计布局图;c西藏博物馆建筑内部二层平面各展区分布图)。 室内设计中也突出体现藏族的民族风情,如序言厅中的藏式建筑梁柱结构,门楣、梁架的装饰,壁龛式藏、汉、英三种文字前言;每部分的前言,均作四柱三间横梁托木式框架:陈列厅内柱头及顶棚用柱面幡、布艺、香布来装饰,陈列柜上镶紫铜八吉祥图案。这些形式设计既改变了原建筑内装修的简陋,又营造了浓厚的藏族艺术氛围(图4:西藏博物馆的室内陈设和装饰:a西藏博物馆展厅内陈设设计中将西藏元素运用到柱式、展柜、天花板等方面;b进入西藏博物馆时对墙面进行的设计充满西藏当地特色)。 建成10年后回顾西藏博物馆,它运用了大量藏族元素,整体布局结构严谨,装饰运用得恰到好处,室内环境显得庄重大方,既展现出藏族文化的精彩,又符合博物馆的特点。在当时的博物馆建筑中是优秀的作品。 2中国电影博物馆 中国电影博物馆是由美国RTKL设计事务所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于2005年完成的。它是一座以荟萃电影艺术成就为主,集博览、展映,观摩、交流、科研、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电影文化设施。整个博物馆占地52亩,总建筑面积近3.8万平方米,按功能分为电影艺术展览区、电影技术博览区,电影放映区、库藏品区和综合服务区等5个部分(图5: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建筑设计:a中国电影博物馆的总平面充满解构主义色彩;b中国电影博物馆的一层平面图内功能多样,多重穿插组合的形体穿插其间)。 该建筑空间尺度巨大,令人震撼。步入博物馆,从入口大厅进入分展厅,空间得到收缩,当看到圆形的中央大厅,它绚丽的色彩和优美的造型立刻吸引人们的眼球。围绕中央大厅的是盘旋的坡道,沿着坡道逐步进入各个主题展区,行走着的人们在室内灯光的照射中形成剪影,营造室内氛围。这个设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赖特的在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中使用的盘旋走廊(图6:中国电影博物馆圆形中央大厅内的场景)。 自然和人工光线的运用是设计的另一重点。室内的界面的固有色大量采用黑白色调,而外部进入的自然光和内部的人工照明则成为色彩的主体。四个不同的功能分区因为大型的彩色玻璃面而变成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风格化的色光带给空间戏剧性的感觉。该博物馆的室内设计还借用象征的手法,将电影的设计方法与建筑的组织形式结合起来,人们在其中穿行,忽明忽暗的光线变化、时而开敞时而压缩的空间变化,象征着电影中的情节起伏转换(图7:中国电影博物馆室内的空间尺度)。 人们在博物馆中,可以自己亲自动手拍摄影片、制作影片,可以与他们喜欢的角色对话、留影,还可以享受盛大的视听体验,累了的时候还可以在咖啡厅休息放松,给观赏者留下愉快的记忆。 对比前后两个例子,可见博物馆室内设计发生的改变。现代博物馆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和公众活动的场所,它的设计更人性化、市场化。近年博物馆室内设计变得更复杂,布置展厅就好像拍电影展览前的策划就是剧本,展品为题材,向题材赋以主题、故事与场景,展览越生动,人们的印象就越深刻。 四、未来博物馆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1观众与展品互动增加 人们参观博物馆能学到知识和得到享受,然而长时间观看展览时可能会感到乏味。设计的目的在于营造出能激活展品的氛围和语境,同时帮助参观者与展览产生关联,拉近展览和观众这两者之间的距离,结束观众在展览中的消极被动状态,让观众参与成为设计师关心的话题。上海儿童博物馆是一个富有想象空间、互动性极强的博物馆。全馆展厅都有很多特色喜迎小朋友们参与其中。比如它的互动探索区是一个模拟的小社区,孩子们可以穿上不同的服装扮演医生、消防员、家庭主妇等角色,他们可以去神奇小商店买食品,去美美理发店做做头发,在小农场为奶牛挤奶等,不仅是小朋友参观者,包括陪同前来的家长来到这里往往也会上前亲手摆弄一下,在特别感兴趣的主题中流连忘返。 2新展示方式不断涌现 展品向人们述说它们的故事,不再是单向发送的过程。在博物馆中游览,不再只是眼睛一个器官的事了,人们置身精心营造的环境中,视觉、听觉、触觉和身体的许多器官都被调动起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手段有了巨大进步,诸如虚拟图像、三维特技、计算机合成、数字投影技术等已经被广泛应用。将来的博物馆中,人们能更直观地了解展品,可以触摸,可以对话,可以参与,甚至展品本身已经不再重要,它可以因为参观者的设计而呈现不同的面貌等。新技术的革新带来的变化是目前无法估量的。 3布局更灵活,流线更自由 空间早已告别了过去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变得非规则化,传统的横平竖直被奇怪的形状打破,观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游览方式进入场所。近期建成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流线设计中,一方面参观者可拾级而上、循序连续参观,另外还设计了一条由序厅直接通往任意展厅的路线。各展厅有单独出口,又相互连通,为展厅的单独开放提供了可能。 4空间功能更多元、内容更丰富 借鉴国际成功主题公园模式,博物馆室内空间不再单纯地为展示提供场地,它的外延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博物馆的展厅在不同的主题节日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囊括了展览、文化交流和休闲娱乐等内容,它使博物馆成为了城市中吸引游客的一处旅游景点,提升了城市的形象。 尽管博物馆在蓬勃发展,室内设计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实际项目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博物馆的室内设计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不但包括立体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