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认识更大的数说教学设计VU d$jp6P C:Gn0大陆小学 王治香鹤岗教师博客ut|E0P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Ch4Kc*f0今天,我选择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中的第一课时数一数。2o;GSJ,uj)nr0首先,我对本节课进行教材分析。*B*c O 8r#U00一、说教材分析鹤岗教师博客,xR9O EnoNgVt.xM认识更大的数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教材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6T,ChX3y Iw0二、说教学目标f!/k2U.F2o0(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和发展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鹤岗教师博客G(G6t0r3O-1、知识与技能鹤岗教师博客:O g/R4Z;LHmj,I(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RY*n xY0(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鹤岗教师博客9 K-JdQ Zj2、过程与方法1v!Y8GoO!w&Ui5DJ!XI1d0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鹤岗教师博客.a;Mn9dBz3Z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鹤岗教师博客*Jv+Inaf wh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鹤岗教师博客f.l5y7(O2O三、说教学重点、难点O?tDkts c0(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对编者意图的理解,将重难点定为:) j V8z.r3Q0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鹤岗教师博客R)Fjm,g:j教学难点:区别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等数概念。)W*kV H)JYZ0四、说教法学法,p|o+_0(为了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重难点得以突破,我接下来说说教法和学法。)鹤岗教师博客8|&b!Y.i0o在新课导入时,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创设了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在教学认识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时,我运用实践操作法,体现在计数器上动态拨数的过程。鹤岗教师博客#P Bh!n.w/y;x8x五、说教学程序及设想鹤岗教师博客(cl!k)C?sG(根据我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情的了解,设计了以下5个环节展示教学:)1_d Q%d5e;Iu0第一个环节:复习铺垫,回顾旧知鹤岗教师博客&m a$s-ZZ8mF7f先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提取数据,复习回顾万以内数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并顺利进入第二个环节。鹤岗教师博客3dc a;x5p*u#IP L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O VoOS#a0师:老师听了同学们的精彩发言,非常想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展示出来,能给我一次机会吗?(课件出示)zg3Jp;PR+OC+T6Y0我国南极长城站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17501千米。鹤岗教师博客/_Ku,(I uM _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每小时飞行约28153千米,每天飞行约675672千米。9f,&e:yh*kM I0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2千米。+ozEI;qj&C0(设计目的:这些都为大数的认识提供了现实背景,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埋下了伏笔。):Vb Y7jn0揭示课题,并进入第三个环节。鹤岗教师博客w(j kU7c0l/t.N.i8z*aE第三个环节:探究交流,获取新知:K3w B F70本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在此,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形式,亲身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具体分4个层次:鹤岗教师博客O%5s e*gm6F)N5q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鹤岗教师博客4JW:BD8Qq首先向学生出示教材2页的图,让学生数一数,并把数的结果在计数器上拨出来,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数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2283表示2个千、2个百、8个十、3个一。鹤岗教师博客S_f O0J&a&e%g!B(这样设计是使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意义以及读写,引出个、十、百、千的数学模型小方块和计数器。)JLe6cH,y _60接下来出示教材2页下面的图,让学生自由数数并交流,学生汇报自己的好方法(一是每排每排的数,一排就是一万,有十排就是十万;二是每列每列的数,一列就是一万,有十列就是十万;三是一共有一百个大方块,每个大方块是一千,一千的十倍是一万,一千的一百倍就是十万。)鹤岗教师博客t9lJ+KD0X8S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梳理出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利用计数器拨一拨,一个一万、二个一万、三个一万九个一万、十个一万,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万”以及万和十万之间的十进关系。鹤岗教师博客LbW5tMP(“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就是通过建立直观的数学模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操作,加深对“满十进一”的印象。)鹤岗教师博客/O 3c pn%F2、体会“十万”有多大鹤岗教师博客k(nt 3Z(N s教师追问:我们刚才通过数小方块知道了“十万”有多少,那么“十万”到底有多大呢?你能用身边的事物来举一个例子吗?鹤岗教师博客FE9Y X1hxI0d根据学生所说进行引导,让学生体会“十万”有多大,课件出示:十万名学生;十万张纸的厚度;十万步的长度;十万天的时间等。再次让学生感知“十万”。鹤岗教师博客FXhw!f3、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T_Px2dRRD.c)a0师:十万是个很大的数,你在学习和生活中还见过更大的数吗?让学生拿出计数器给足时间,边拨边想边说还有哪些计数单位。利用计数器动态拨珠的过程,介绍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然后小组讨论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根据学生所答梳理出十进制数位顺序表,并再次体会“满十进一”。鹤岗教师博客1E8g6NL&nRZQ4、介绍数位顺序表鹤岗教师博客x ecR&to(o教师说明: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个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这么多的数位,有什么办法记下来吗?nwc6I8v5O0(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内在的联系,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鹤岗教师博客.N(zVAc3|EP_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接下来进行第四个环节:n1U:Thm%v0第四环节:巩固应用,提升能力v +N D+X,M0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基础题、中等题、拔高题。鹤岗教师博客J!Z(i-s.F1、基础题鹤岗教师博客 cF,c3rV观察下面的数,说说分别包含有哪些数级,由哪些数组成鹤岗教师博客(rD(r |c5478192 78549630721鹤岗教师博客v!kN8$EVY BG(基础题是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学生容易混淆、出错的内容设计的。)-f!X,Q4_mI#b;x02、中等题(猜数游戏)*N0qCzq0十万十万的数,我在六十万和八十万的中间,我是( )鹤岗教师博客1|#L%qBy | A,L百万百万的数,我在九百万和一千一百万的中间。我是( )鹤岗教师博客7h0A,PY2h v一万一万的数,我在九百九十九万的后面,我是( ))j6b CdV G M(EC0(中等题是猜数游戏,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鹤岗教师博客lH*TTz3、拔高题(思维训练)鹤岗教师博客 u&NE1oX Gw*T6b.UY,如果给你足够多的小木块,你想怎么摆能让人很容易数出来呢?#r$QUL+F/Sf0(拔高题是开放性的习题,为的是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f7V H9N|?0第五环节:拓展延伸、激发欲望鹤岗教师博客nPOj%W%?Of,a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更大的数,那么你们想过吗?我们的祖先是用什么方法计数的呢?(出示课件:数的产生)鹤岗教师博客D|/z2#jj作业:课后调查一下数学发展史。| W5g:-pL0W0(这样设计是为了渗透在数学发展演变过程中,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精神本质,以及数学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jp/I+N:FHMk0 第二单元 线与角线的认识说课一、说教材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线的认识。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线与角的起始,也是今后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重要前提,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闯五大关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对线的感知基础,因此动手画一画可以做到知识的衔接和过渡。学生通过画一画、看一看、读一读以及交流活动来学习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较难理解,学生可能不能完整准确的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这些都是我上课要着重强调的地方。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认知规律,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 1、借助实物情境,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3、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教学难点: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鉴于教材的特点和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情感的教育,我选用引导发现法和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多合作、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选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体现这一新理念,本节课我设计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探索活动,获取新知闯关练习,巩固新知拓展创新,感知提升”这四个环节进行教学。教学基本程序如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李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线。(课件展示图,板书课题线) 请同学们在这张纸上画一条你最喜欢的线。(生画线,师巡视,收集有特点的线) 这节课我们不研究曲的线,我们只研究直的线(板书:直的线)(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1、找一找:请同学们在你身边找一条直的线,同学交流,找生活中直的线2、说一说:你们还找到了哪些直的线?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赶紧和同桌的说一说。认识线段的特点师:想一想,我们找的这些直的线有什么特点呢?这些直的线都有两个点,谁知道这里的两个点叫什么名字?端点。对。同学们找的这些点在数学上叫端点。我们把这有两个端点的直的线叫做线段。3、找生活中的射线,直线,理解它们的特点。4、读一读:自学读一读,学生明白线段和直线有两种读法,而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并且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三)闯关练习,巩固新知。课件出示闯关练习:第一关: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1、有始有终(线段)2、无始无终(直线)3、有始无终(射线)第二关:他们谁说对了?1、小明说:我画的线段长4厘米。2、小红说:我画的射线长1米。3、小丽说:我画的直线长2分米。第三关: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道路,哪条路最短? (小结: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第四关:试一试画直线。1、过一点画直线学生动手画直线体会: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2、过两点,画直线。过两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四):拓展创新,感知提升第五关:数线段(让学生能够有顺序地,有规律地数线段)。(五):全课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对线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最后教师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给予肯定性评价,并鼓动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勇敢地去探索,争取取得更多的收获。第三单元 乘法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j2H+A.s0在三年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在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时,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节课也为后续学习除法计算奠定了一定基础。鹤岗教师博客G6PK$T*a7g6d二、说学情分析鹤岗教师博客G-G HG4 i2h,f?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因此,这节课的学习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的方法。鹤岗教师博客)8Jhy9z+F3g/t三、说教学目标f/jD4f$Ng0(根据上述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鹤岗教师博客P!u:BZ e9W9yB R3Ew1、知识与技能鹤岗教师博客*x7?bU 3J%?(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vh*R yjXv M1r4F0(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鹤岗教师博客p3Xm%uC:Q$(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鹤岗教师博客3.S Q%KEc2、过程与方法鹤岗教师博客Am y*gFdj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R)w,IiS2Q)y+g0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spo.jS;gh0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及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h lcM0四、说教学重点、难点鹤岗教师博客:x6M16g3n4A MVdn:(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对编者意图的理解,将重难点定为:)jM G H4f0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能正确计算。LZI$GIB Wz0教学难点: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鹤岗教师博客%Pv$:i&Kw五、说教学程序及设想鹤岗教师博客mtAg)RC,v4N+Gy(根据我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情的了解,设计了以下4个环节展示教学:)鹤岗教师博客9G!.E-V:Y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鹤岗教师博客y zbd-b;WU1课件出示卫星运行图,让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卫星的信息,然后给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与“绕21圈要多少时间”这两个信息,让学生非常明确地提出问题:21圈要多少时间?并列出算式11421L9I2Y I-Ej:ngWT W0这样设计,减少了学生在此时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直接进入本课的核心环节,引出本课要学习解决的新问题,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并顺利进入第二个环节。鹤岗教师博客 tA m(d0z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索,交流算法鹤岗教师博客53oRO:s_/|1、估算鹤岗教师博客/XT$|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Z-_)C2ug0可能出现:0q9Sx#DQ/N4x0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比2200多);IVO/?os 0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比2000多);i%LA s0把114看作120,把21看作20,12021=24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400(比2400少)。9k K2y3?0对于学生采用的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正确老师就要给予肯定。鹤岗教师博客,QL Z4g0(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可以预见计算结果的数值范围,并且合理的估算策略的交流,能够促使学生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鹤岗教师博客ss#L F&?3ss5r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鹤岗教师博客)V t7z,z g*y!j4r如何解决11421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鹤岗教师博客dz fo4E y可能出现:鹤岗教师博客T(SQN 5V 口算114202280 11421114 2280+1142394;D+R:nD*Sua(Q0 口算1142111473798232394鹤岗教师博客5k! wb,MNatbv Z/ROM:f1DR0对于口算,请学生板书并说一说;对于表格算法,展示学生自己的本子;对于竖式,请学生自己板演,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表达并辅助板书。第一步算的是1141,绕1圈的时间;第二步算的是11420(2在十位上表示20),绕20圈的时间,结果是2280;(也可以说是228个10。)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114+2280,就是绕21圈的时间,即这道题的结果?6p3|/O03、优化算法。鹤岗教师博客St/g5jDBp/y师: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能说说理由吗?鹤岗教师博客E(A1t7BmX4LBW学生可能喜欢竖式更多些。如果学生认为口算不用写过程,简便,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题目要算好几步,计算过程中记不住前几步的结果怎么办?学生会想到记下来,这时引导学生观察竖式,发现竖式的优势所在。鹤岗教师博客 |/OQi*I N(设计意图: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保证每个孩子都有至少一种计算方法。接着进行同桌交流,旨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修正算法。然后全班共享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通过交流、比较、反思,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明晰算理,优化算法,学会用竖式计算。)ClE%a0第三个环节:巩固应用,提升能力eaSn!N*a;yDj0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基础题、中等题、拔高题。6j /H-jGe01、基础题(竖式计算)e:rg un4TWg Q*Ye0教材34页试一试鹤岗教师博客tG2Q#C;u1QZ(设计意图:竖式计算是最基本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要在适当的练习中帮助学生掌握,达到熟练。)鹤岗教师博客z$K yDm&TOE2、中等题(森林医生)EW.3wiHh$C0我没有单独设计纠错题,而是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疑问做为纠错题,让学生自己出诊,找出病因,提高运算能力。鹤岗教师博客WiRP BO+x(这样的练习设计更有指向性和针对性。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刚才的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并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情况,这样突破了教学难点。)鹤岗教师博客K$IVO OYQ4D b#SnF7D3、拔高题(解决实际问题)fB/d7u-G)f0教材34页的第四题,$(IL73C/w,aR pZ%I0(1)商店从工厂批发85台复读机,每台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鹤岗教师博客_ il!|Lj(2)如果每台卖5元,商店可以赚多少元?鹤岗教师博客pE6/C15U(3)商店在卖出台复读机后,为了搞好十一促销活动剩下复读机降价销售每台卖138元,这样一来商场是赔了还是赚了?JB%N#Wi%k7y0(学生进行探讨后交流)鹤岗教师博客nX1S6c;g p2Jg(设计意图:这是一道综合应用的题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将书中34页的第四题,进行了两处改编,一处是将其分步呈现,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第二处是将题中的80改成了85,目的是将本节课的内容更好的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进行综合实践,再次提高认识,巩固与掌握运算技巧。)k+6UA+6z N0第四个环节:总结评价,交流反思鹤岗教师博客0vp&n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3?-eyq-gFi90(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相信自己“我能行”!)v*)y hXk0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换图形的旋转说课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所说课的内容是图形的旋转。这一课我将从三个方面说起,首先是教材,其次是教法与学法,最后是重要的教学过程。首先我来说教材,教材我分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图形的旋转: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是继轴对称、平移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本节课,正是让学生经历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学起着导向性作用。为此,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确定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目标,具体如下: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探索观察与动手操作,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成复杂图形的过程;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方法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与操作由旋转得来的图形,培养学生观察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第二个环节是学情分析及教学重难点四年级学生普遍具有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了轴对称、平移这两种图形基本变换,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根据学情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首先是教学重点1、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2、能够运用方法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 90后的图形。而学习难点则是根据教学重点来制定的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旋转中心点旋转90后的图形。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教材的一个分析,接下来我将说教法与学法,在教法中我主要采取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动手操作这两种方法,而在学法中,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这三种主要学习方式,另外,我还制定了评价方法,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性评价。我将采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根据教法与学法,我和学生需准备以下教具和学具教具:直角三角板、半圆仪、风车、钟表、自制钟表、幻灯学具:方格纸(2张)、直角板、铅笔 、半圆仪、说完了教法与学法,接下来进行的将是我本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我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回顾旧知,激发学习兴趣。我出示了第一张图片,问图A到图B经过了怎样一个过程?学生经过想象与回忆,回答出是平移,这样同学们在刚一上课就知道了本节课要学习关于图形的知识,紧接着,我出示了第二张图片,学生此时就要思考了,图A到图B又经过怎样一个过程呢?学生思考完,回答出经过了旋转这个过程,而此时,也就引出了我本节课的题目图形的旋转。引出课题之后,我迅速展出了几幅旋转的物体,和由旋转得来的图案,让学生来欣赏,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并且演示了这几个图案的旋转过程,增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欲望。以上呢就是我教学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师生互动、探索新知、动手实践,这个阶段是整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出示一个钟表,旋转一周后,提问钟表指针做了怎样的运动?向哪个方向运动的?学生根据自己对钟表的了解,说出了顺时针旋转,然后我说明沿着钟表指针旋转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反之则是逆时针方向。接下来呢?我让学生来旋转我的这个教具,让学生旋转出三点整这个时间指针的方位,学生则可以顺得的旋转出来,然后我来旋转,我旋转过程中则要出现三次错误,第一次旋转错误让学生思考,错在哪里?由此引出旋转的第一个要素旋转中心点,接下来我演示出现的第二次错误,仍然采用让学生找错误原因,来引出旋转的第二个要素旋转方向,最后我演示第三个错误,引出旋转第三个要素旋转角度。这个环节我把复杂的图形旋转转变成了钟表指针的旋转,也就是线的旋转,降低了学生这习的难度,然后再经过我三次的错误,让学生找出原因,引出旋转的三个要素。第一个环节探索出了旋转的三个要素,第二个环节就是要让学生动手练习,让学生当一次设计师,根据我出示的三个要求,让学生在自己的方格纸上练习设计,起到一个现学现用的原则。学生在画完之后,我来展示个别学生的作业,在展示过程中定会出现一些问题,仍然让学生找错误的原因,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旋转的三个要素。这就是我教学过程的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我又回到了欣赏,而这次的欣赏不同于第一次欣赏,先是让学生来看这三幅由旋转得来的图形,提问看完之后找到旋转的中心点,然后我来演示这三个图形旋转得来的过程,再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旋转方向。起到了一个欣赏图案,渗透新知的效果。接下来就到了第四个阶段拓展练习,在这个阶段我出了三个题目,第一个题目要考查学生对旋转角度的理解,选用的是画过的风车,让学生说出图B是图A绕点O 顺时针旋转了多少度而得到了,依次说出后面的。而第二个题目,则是让学生找旋转中心点的,第三个题目是让学生全面考虑旋转的三个要素,经过三问的要求,让学生说出得到的图形。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总结通过对全课的探索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学到了什么,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在本节课的表现,让学生从心里想想自己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样的知识。以上就是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由于经验甚少,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图 形 的 旋 转说课稿 2011-05-22 19:55:17|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图 形 的 旋 转说课稿 |字号大中小 订阅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是继轴对称、平移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本节课,正是让学生经历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1、 教材内容及目标: 本课教材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学起着导向性作用。为此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确定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目标,具体如下:(1)教学目标: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2)能力目标: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自主探究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数学美,激发学习兴趣。 2、 教材的地位及前后知识联系: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旋转已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本课将引导学生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三个方面理性认识图形的旋转,为六年级学习图形的变换时综合运用图形的旋转、对称、平移打好基础。 3、 重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自主探究发现图形的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图形是一个面,判断图形的旋转角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从未经历的、较困难的新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线在面上”,会观察图形上旋转中心点所在直边的旋转角度来判断图形的旋转角度是本课的难点。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普遍具有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了轴对称、平移这两种图形的基本变换,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人 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图形王国的童话情境,揭示主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二)探究发现 1、 动手操作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的旋转,为下面的探究发现提供素材。 2、 观察比较 与教材设计不同的是,我没有直接要求学生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三方面去描述图形的旋转过程。因为学生对旋转还不具备这样的理性认识,只能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机械模仿,不利于掌握知识。而是通过对三组旋转图形的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图形可以绕不同的点、朝不同的方向、进行不同角度的旋转。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从这三个方面来把握图形的旋转,从而把对图形旋转的认识从感性层面提升到理性层面,在此基础上进行训练,以达到知能结合。 3、 巩固拓展 通过说一说、涂一涂、动手制作等活动,让学生手、眼、口、脑多感官参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图形旋转的认识。内容具有开放性、审美性,使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4、 谈话反思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对本课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反思,可进行自评和互评。 四、 教学方法及学法 本课用童话情境推动教学,以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巩固拓展、谈话反思为主线,探究和练习中始终强调直观,鼓励动手操作。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讲解、展示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操作、观察、对比、分析、归纳、描述、想象、交流,使学生经历数学过程、掌握知识技能、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深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上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归纳-应用”的实践探索中,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饮弹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再动手操作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五、 教学评价 本课在评价上应重视操作过程、探究过程和情感态度。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学习,以学生所画的图案做研究对象,反馈问题时通过演示和操作来回答,在迎接挑战、比赛、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练习,动手制作美丽的图案展示交流,采用教师评价、童话人物评价、学生评价相结合,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第五单元 除法 买文具说课稿今天我上课的课题是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下面把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及处理教学内容时采用的教学策略简单的说一说(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本节内容在全册书及单元的地位: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除法第一课时。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二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内容,基本掌握了除数计算的试商方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其基本方法与前面的相同,不同的是商的数值可能较大。在试商时又涉及商的定位。教材这里安排竖式计算是为了分散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为后续的学习除数是任意的两位数及三位数打下伏笔。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个层次:一、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二、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也是一位数,归纳计算方法。在解决第一个层次上教材安排一个教学情景,解决80 元可以买几个书包?给处理不同层次的计算方法:减法、乘法、摆一摆、竖式对于这几种方法。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种减法其实就是除法的含义;乘法是为了后面的试商作准备;摆人民币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在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中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在归纳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陈述算理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用数学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体会做数学。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未知”转化“已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是可“变化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买文具送给希望工程的情景使学生分享到关爱他人快乐,与别人共享学习的快乐。(三)教学的重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是本单元后面要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基础。 因此,理解算法掌握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在从教法学法上谈:(四)教法小精灵儿童网站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 把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尊重差异,交流互动。如在讨论80/20为什么等于4时,因为学生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也就不同,这样的差异为数学提供了资源, 我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对不同方法的交流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在思维上发生交往,促使参与数学活动的每个人都有所思。2 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如在理解算理上,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孩子们摆一摆,说一说去感受体验理解算理。而不是老师直接的告诉怎样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孩子们自己尝试着总结计算方法,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3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这里的给问题不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答,而是教师很巧妙的设计一个冲突,让学生主动思考。如在教学竖式的必要性时,我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口算简单为什么还要学习笔算呢?(五)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首先会倾听,注意提醒学生要倾听他人的发言:你听懂了吗?能重复吗?其次,会合作会交流。如在讨论80/20为什么等于4?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合作在交流多种方法中互补、反思自己的方法。再有,学会用动手操作摆一摆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六)教学程序及设想我经常在思考: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了。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这既是体现横向数学化的思想又体现了纵向数学化的思想。1、情境中探索算理发现方法(1)由生活中的为希望小学买文具这一情景引出除法竖式(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2讨论中理解算理概括方法(正确书写商的位置)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中心环节,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安排独立探究、交流验证、归纳概括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竖式的书写,尝试探究。在试算中学生有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针对重难点师生进行探究验证首先引导学生从试商上考虑:20*4=80他的商是40所以错了。在从算理上去考虑:商4为什么一定要写在个位?在从计算过程考虑第二步算什么?所以他写8 对吗?得出正确的算式以后引导学生对这个算式进行整体的认识。和前面口算的方法比较找到联系,理解学习竖式的必要性。在理解算理上如有困难,让学生通过摆人民币进行充分的感知。(因为是重点理解算理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一种思维训练。所以我会在这个地方舍得花时间)教学例2 时,放手让学生独立作,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和例1进行比较教师制造认知冲突:那我就不明白了除数都是20 被除数一个是两位数,一个是三位数商怎么都是一位数?它应该是两位数才对啊?在交流中概括计算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挑战中升华算理掌握方法(有余数的除法)巩固内化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安排了连个层次一个是基础练习一个是有余数的除法练习最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机动)先做一道基础的90/30,在教师挑战性的语言中激起学生向困难挑战的欲望:师:这么多同学都做对了是不是这道题太简单了阿。下面来一个稍微难一点的敢挑战吗?理解余数:还剩8元 ,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阿?4、回顾中升华(知识的,情感的)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师:同学们不但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知道吗?认识你们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能说说你的收获吗?看到他们捐资助学的行动,你想说些什么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的!使学生分享关爱他人的快乐!整节课教学活动中我想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所以在教学时间上可能会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但我想这节课可能没做练习,但预设的三维目标都已达到,算理理解透彻,思维活跃,认识到位,下一节课进行专门的练习,就不是没有练习,而是还没到练习的时间。路程、时间与速度说课一、说教材路程、时间与速度是九义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1、说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了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2、说预期效果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预想达成的教学效果如下:(1)知识目标: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2)能力目标: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情感目标:养成学生积极关注、收集、处理生活中数学信息的习惯,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3、说教学重、难点要想达成预期的效果,教学中必须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对个九、十岁的孩子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并且速度的单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们从未见过,因此,教学关键是让学生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感知并理解速度的含义,归纳出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说教学方法1、教法:本节课我运用了迁移法、复合的现实数学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2、学法:教学中运用了分析综合法、经验归纳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指导学习。三、说教学过程为了更好的达成预期效果,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一)再现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因此本节课一开始就再现了同学们都非常熟悉和喜爱的运动会场景,“今年10 月,我校举行了第八届运动会,学校打算选出一位运动员参加省径赛明星的比赛,你会怎么选?”同学们当然会选跑的快的运动员。由此自然地进入第二环节。(二)主动探究模型,探究新知。观察运动员的两张比赛成绩表,从表中你能得出哪些数学信息?谁跑的最快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思考,从表1中得出200米径赛中张方最快,因为他用的时间最少,而1分钟定时往返跑中丁勇跑的路程最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景区培训服务礼仪
- 挖掘机销售工作总结报告
- 运维信息安全培训课件
- 洗牌教学设计美术课件
- 商品开发工作汇报
- 清扫工具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分析报告
- 运搬工实际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移动外呼培训竞聘
- 运动健身知识科普课件
- 运动与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1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房地产项目总经理岗位职责说明
- GJB297B-2020钝化黑索今规范
- 年产5万吨氧化铁新材料(磁性材料及锂电材料)项目报告书
- 关于懂你的600字初三作文9篇
- 2025-2026学年青岛版(五四制)(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30)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涂装工·高级/三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学校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履职承诺协议书
- GB/T 23902-2021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超声衍射声时技术检测和评价方法
- 医疗保险学导论课件
- 喷砂除锈防腐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