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总供求失衡的表现、原因与对策【内容摘要】本文根据我国2000年至2006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统计数据,首先分别从进出口、产业结构和三大需求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总供求失衡的表现,然后从供给和需求等几个角度阐述了我国总供求失衡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化解我国总供求失衡的主要对策。【关键词】供求失衡 表现 原因 对策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统计数据显示,长期以来一直以抑制总需求过快膨胀为目的的中国经济,首次遇到了总供给冲击的新问题。本文根据2000年-2006年我国社会总供给总需求统计数据对供求失衡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分析。一、我国总供求失衡的表现表1.1 我国2000-2006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数据(亿元)表供给项目2000年2006年需求项目2000年2006年1社会总供给(1)国内生产总值 其中: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2)货物和服务进口(3) 计算误差119972.199214.614944.745555.938714.020757.5-465.6290018.7211923.524040.0103162.084721.468367.49727.8社会总需求1.最终消费 (1)居民消费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2)政府消费2.资本形成(1)固定资本形成(2)存货增加3.货物和服务出口119506.561516.045854.630707.215147.415661.434842.833844.4 998.423147.7290018.7110595.380476.959370.221106.730118.494402.090150.84251.185021.4根据表1.1的基本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2000年-2006年间的净出口(出口-进口)、国内总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净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净出口和存货增加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的变化,如表1.2所示:表1.2 2000年-2006年间的净出口、国内总需求和存货增加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表项目2000年2006年2006年比2000年增长%1国内生产总值(GDP)2国内总需求 占GDP%3. 净出口 占GDP%4 存货增加占GDP%5净出口和存货增加占GDP%99214.696358.897.122390.22.41998.41.013.42211923.5204997.396.7316654.07.864251.12.019.87113.60112.74596.76325.79从这几年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还相当好,GDP的持续增长反映出我国经济稳步上扬的趋势。但同时,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贸易在国内经济总量中的份额逐步提高,净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从2000年的2.41%增长到了2006年的7.86%,外贸与经济总量增长也日益息息相关,海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总体上在提高。我国存货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似乎不太明显,这几年间存货增加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仅从1.01%变化到了2.01%,增长一个百分点。所以经济增长的希望不能寄托在增加库存上,存货增加过多形成的经济增长是没有意义的。根据基本表1.1的数据我们还可以计算出三大产业的动态变化和结构变化,如表1.3所示:表1.3 三大产业的动态变化和结构变化表供给项目2000年2006年2006年比2000年增长%数额(亿元)比重(%)数额(亿元)比重%国内生产总值 其中: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99214.614944.745555.938714.0100.015.0645.9239.02211923.524040.0103162.084721.4100.011.3448.6839.98113.9060.86126.45118.84根据统计数据,第二产业增长最为明显,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45.92%跃至2006年的48.68%,说明了中国的供给迅速扩张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创造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大量增加也反映出了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也正是因为农产品供给的相对不足,造成了农产品价格的走高。对表1.1的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到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大需求的动态和结构变化表,如表1.4所示:表1.4 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大需求的动态和结构变化表需求项目2000年2006年2006年比2000年增长%数额(亿元)比重%数额(亿元)比重%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1.最终消费 (1)居民消费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2)政府消费2.资本形成(1)固定资本形成(2)存货增加3.货物和服务净出口98749.061516.045854.630707.215147.415661.434842.833844.4 998.42390.2100.0062.3046.4431.1015.3415.8635.2834.271.012.42221651.3110595.380476.959370.221106.730118.494402.090150.84251.118854.0100.0049.9036.3126.799.5213.5942.5940.671.928.51124.4679.7875.5093.3439.3492.31170.94166.37325.79688.80首先从三大需求来看,最终消费由2000年的62.3%降到了2006年的46.9%,而资本形成率由35.28%上升到42.59%,货物进出口率由2.42%上升到8.51%,由此可见,资本形成和进出口的增长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关键的需求因素,但是国内需求中的最终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其次中国国民收入分配中重投资而轻消费,导致了消费率过低投资率过高的现象;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居第一位,政府消费居第二位,而在居民消费中,城镇居民的消费大大高于农村居民的消费,城镇居民消费由2000年的31.10%下降到2006年的26.79%,农村居民消费由2000年的15.34%下降到2006年的9.52%。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55.06%,而农村消费比重却只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9.5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人口的消费严重不足,这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所导致的结果,即农业工业,城镇农村的分离;从固定资本增长166.37%可以看出,我国固定资本形成增长过快,超过了最终消费需求的增长,存货大量增加。货物进出口增长了7.888倍,比例由2000年的2.42%上升到了2006年的8.51%,进出口差额由2390.2亿元增长到了18854亿元,由此可见,我国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二、我国总供求失衡的原因我国总供给失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首先从供给角度来看,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大力发展,大大增加了我国的供给,同时,由于外向型经济的大力发展,既增加了中国的供给也增加了需求,增加了出口规模和外汇需求经济外向度的提高,增加了外汇储备,国内需求不足。然后,由于二元经济的长期存在,导致了我国城乡分割,工农业分割,农产品供给相对不足,第一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其次,从需求角度看,投资需求和进出口需求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因素,消费不足是失衡的主要因素,而农村居民消费不足是主要根本因素。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最终导致了我过农村消费不足。再次,我国的工业生产规模扩张过快,产能过剩,由于三农问题,使得农产品的供给相对不足,工业品又过剩,导致了供给和需求的失衡。最后,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地方经济的发展,盲目的扩大投资,最终导致了很多项目的重复建设,这也是影响供求失衡的原因之一。总的来说,我国国内总供给大于国内总需求,存在总量失衡的问题,同时,农产品供给相对不足,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因为存在这种农产品短缺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三、应对我国总供求失衡问题的方法鉴于上述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供求失衡的问题,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使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十七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高血压病人护理公开课
- 2026届十堰市重点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心态培训课程员工培训
- 2026届安徽省宿州地区化学九上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六安市叶集区三元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生产报表数据培训
- 新员工入职培训
- 2026届广东省广州市东环中学英语九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糖尿病肾衰竭疑难病例讨论
- 通信网络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 海边赶海活动方案
- 破拆技术消防课件教学
- 版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医用激光光纤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灾备市场发展状况及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DL-T 5022-2023 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规程
- 网络安全防骗秘籍2
- 消防防护装备课件
- 高二下学期《知荣明耻+抵制劣行》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