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中庸非彼中庸”由论语解析儒家中庸思想的产生及内涵一、提要:本文主要通过儒家著作论语及相关资料对流传中国两千多年的“中庸”思想的产生的基础,主要内涵进行一定的解析,并有对一些目前常见的对“中庸”思想的误解作一下反驳。二、关键词:中和、时中、至德三、正文:“中庸”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儒家思想,并且被当作是儒家最高道德准则,便时至今日,却遭到许多人的误解,因而带上了贬义色彩,经常用它来形容,没有原则,逃避矛盾,做事不彻底,“墙头草,顺风倒”的现象,曾经的儒家经典道德修养的精华所在,而今落到如此受人贬斥的地步,这使我们迫切需要解开“中庸”的神秘面纱。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已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这是论语中孔子对首次明确提出“中庸”思想,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修养,已经达到最高境界,但在百姓中却很少见了。”由此可知,中庸思想是非常受孔子推崇的,而且到了“至德”的高度。“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引自新编诸子集成 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卷三 雍也第六 宋朱熹 中华书局 2005 这是朱熹在他的论语注解中对“中庸”的解释,“过”和“不及”是可以看作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极端,现代汉语有“过犹不及”的说法,此过在告诫人们,不要走极端,铤而走险或过分保守都无法把事情做成,更别说做好,平衡这两个极端的方法就是达到“中”,这里的“中”并非不偏不倚的中间,避免与这两个极端拉上任何关系,而是着意追求一种“中和”的状态。“庸”不是现代人所惯常理解的“平庸”、“碌碌无为”,而是一种不偏激的常态,中庸是一种动态、和谐,形成这种状态不是为了逃避,而是想更好的面对,有利于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理学大家程子也对“中庸”作过的解释,“不偏这谓中,不易这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引自新编诸子集成 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卷三 雍也第六 宋朱熹 中华书局 2005程子的解释与朱熹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力求说明中庸是一种定态,即“正道”、“定理”,并且这种定态是通行于天下的,他的这种解释较之朱熹的观点,似乎略显呆板,缺乏灵活性,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大的功效,但实际上,通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朱熹和程子在解释“中庸”时的角度是有差异的,朱熹是从为人处事的方法和途径入手的,而程子是从人的道德修养的标准入手的,方法需要在实际中应用的,必须灵活。标准是需要大家遵守追求的,因而要保持相对固定,所以说这两位理学家的解释都可以使的我们对中庸的内涵有更深的了解。周易中说,世界是由阴阳二气化合而成的,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从推演出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阴阳相伴而生,呈现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这里阴阳的运转可以看作是儒家“中庸”思想形成的源头,阴阳二气相互冲击融合,同“中庸”所追求的状态有很大相似之处,阴阳化一可以看作是性质截然相反的两个极端彼此作用的结果,这里的“一”即为“中庸”。道家的阴阳学说很大程度上是对周易阴阳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肯定了事物包含相成相反的两方面,同时强调反面,认为反面是事物发展的方向,逆可为顺,顺可为逆,阴阳总在相互转化当中,这就是老子所称“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相反的方向发展,即我们常说地“物极必反”的道理,会儒家中庸思想也与这种说法有相似之处,但它重视兼顾两端,不仅强调事物的反面,还强调事物的正面,并且较之道家的观点,还进步性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度,而这个“度”可以看作是儒家中中庸思想的“中”,即为所说的“时中”。要理解儒家中庸思想,首先要必须弄明白上文所提到的两个概念,“中和”和“时中”,礼记中庸中提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理解为,人的喜怒哀乐在内心中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叫“和”,中的目的在于和,有中才有和,万物都有它的本性,万物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中是万事万物的内心和本在,和是一切事物的通理,这里的“中”在表现出来时,也是强调适当,恰好,而不是指空间上的中间,等分线或所谓的折中。“时中”简言之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任何理论方法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能一概而论。有人说,中庸思想的“中”所追求的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是很难把握的,很多时候因为求“中”而使问题处理的不彻底,从某种程度来说,依然走向了偏颇。其实“中庸”是否彻底,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方法,只要这种方法符合所要处理的事情的本性及其变化规律,那么便会自然而然的找到恰当的突破口,从而达到一种“和”的状态,我们所熟悉的庖丁解牛的故事,经常是被用来说明了解事物规律和各部分联系之后,有利于处理问题,解决困难,其实庖丁解牛的过程也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即当庖丁完全掌握了牛身体各部分的骨肉结构之后,在用刀解骨下肉的先后顺序等方面都能做到事半功倍恰到好处,从而达到了“和”的境界,并且儒家中庸思想是讲求“时中”的,庖丁要根据牛身体的结构,实时的调整解牛的角度、力道及所使用的工具,由此可见,中庸具备刚柔并济强弱分明因势利导的效果,而并非没有彻底性的。中庸思想承认事物对立的两端是客观存在的,因而持一种“合而不同”的态度,孔子强调,“执两用中”,既“不过”也无“不及”,如子贡问曰:“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无不及”,“过犹不及” 引自论语先进篇这里肯定了事物超过一定限度就会转向反面,过分和不足都不好,又如,子曰:“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引自论语里仁篇 意思是没规定要怎么做,也没规定不该怎么做,只要恰当合理就可以。表明处理事情要有恰当的标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认识和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基本方法,具有很的实践性,在经济上,孔子主张“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引自论语尧曰篇 要伦理道德上,他认为“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 引自论语卫灵公篇 在文学创作上,他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引自论语八佾篇“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引自论语雍也篇儒家中庸思想是在“礼”、“仁”思想基础形成的,超越了一般伦理道统思想的束缚而达到的一种更高的境界,孔子推崇周朝的礼制,主张恢复周礼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秩序,“仁者爱人”体现的是种仁爱博大的胸襟,这两种思想体系是儒家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立世主张,但在春秋时期,知识分子和地位是很低的,各国都只在为争得土地和人口而不断征战,书生们只有通过到各国去面见君主,展示或者说“推销”自己的治世安民打天下方略途径,才有可能受到国君的赏识和重用,因而知识分子在得势成名之前,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经历诸多磨难,如何做到“甚独其身”,中庸之道给了他们一剂舒心强志的良药,礼记 中庸中说:“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君子平心静气,做好道德修养,等待上天授予自己的使命,小人则不知天高地厚冒险行事。中庸中还记载:“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推崇和努力遵守中庸之道,而小人往往因为一己私利或蝇头小利就以侥幸心理去走极端,违背中庸的理念。中庸之道乃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有形无形的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它自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第二批次阿拉善盟直事业单位“绿色通道”引进人才需求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广西南宁市第三十六中学招聘顶岗教师1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烟台海阳市卫生健康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4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绥化市中医医院招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蚌埠市东方人力资源招聘30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咸阳秦都怡心学校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招聘13名急需紧缺合同制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开放大学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SKAO国际组织职员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平果市新安镇人民政府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贵州道真自治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34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贵州黔南州招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真题
- 2025-2030儿童语言启蒙教育市场现状与未来潜力分析报告
- 2025年全国高校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备赛考试题库-上(单选题、多选题)
- 2025年中国动态视觉传感器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灌南七年级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 李光平-哈工大-机械工程材料单元1课件
- (单元培优卷)第4单元 人体的奥秘-比 单元全真模拟培优卷(含答案)数学青岛版(六三学制)六年级上册
- 综合实践活动 绘制公园平面地图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浙教版2024
- 第一讲-决胜十四五奋发向前行-2025秋形势与政策版本-第二讲-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2025秋形势与政策版本
- 【教学评一体化】第二单元 再现“生活记忆”做“追光记录者”-【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新修订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名师备课系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