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百期感言.doc_第1页
中国钱币百期感言.doc_第2页
中国钱币百期感言.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钱币100期了。100期,回头看看,已经四分之一个世纪。当年草创,正当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百废待兴,钱币学沉寂已久。编辑同仁正是与老一辈新一代钱币学家、货币史家和广大爱好者一起,筚路蓝缕,山重水复,迎来了现在的繁花似锦。翻看百期中国钱币,一个个课题、一项项成果展现出来:先秦货币、少数民族货币、丝绸之路钱币、革命货币、铁钱、纸币、金银、制造技术、货币理论、人民币一个个研究的空白不断填补,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展,研究的方法也不断丰富。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自然科学,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成果和方法也正在不断与钱币学交叉融合。正是这些成果,让钱币学一步步进入学术殿堂,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翻看百期中国钱币,一位位作者在书页上闪现。老一代的前辈很多已经离开了我们,他们在刊物上留下的文字却还在使我们受益;中年一代是刊物的支柱,他们正在推动着刊物的进步;新一代作者不断在刊物上出现,他们是刊物的未来。翻看百期中国钱币,似乎能够看到读者的眼睛。他们有的是专家学者,有的是专业工作者,更多的是爱好者,他们中的多数我们都没有见过面,但是他们是刊物的基础。他们为刊物提供新的资料、新的发现;他们来信批评刊物的工作;在经济大潮冲击最严重的时候,他们支撑着刊物的发行。正是为了他们,刊物始终保持着一块知识性和普及性的园地。翻看百期中国钱币,似乎还能听到争论的余音。海纳百川,是我们的期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秉持的方针;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我们讨论的标准。学术争论是刊物活力的所在,是学术进步的动力,也是我们今后会一以贯之的。翻看百期中国钱币,可算聊以宽慰的是,刊物正在努力建造国泉界与国际钱币界的桥梁。尽管这座桥梁现在还不够宽广,但它已成为中国泉界了解世界的渠道,我们的成果也常常也为国际钱币界引中国钱币已经在国际钱币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1949年以前,前代学者的辛勤耕耘为钱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他们生不逢时。最早的钱币学刊物古泉杂志(1927年)只出版一期,继后的古泉学(1936年)只出了5期,存世最长的泉币(1940年),也只坚持了5年32期。今天时代不同了,盛世弘文,中钱币是目前唯一国家级钱币学专业刊物,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币学会,一些地市钱币学会创办的刊物,甚至还有一些民间刊物,中国钱币一起,形成了不同层级的刊物群,为钱币学的普及和提开垦出了一大片肥沃的土地。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猛,钱币网站也春笋般生长出来。全新的展平台有全新的特点,时效性强,互动性强,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它与传统的纸媒形成了相辅、互补的关系。实际上,中国钱币已经过互联网开阔了新的眼界,发现了新的作者;互联网也为中国钱币输入了新的空气,扩大了刊物的基础。回首25年,那么多读者、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