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星桥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练习 新人教版一、加点字注音日扳( ) 环谒( ) 称前时之闻( ) 泯然( )二、通假字 1、日扳仲永 通 三、古今异义: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古: 今: 2、或以钱币乞之 古: 今: 3、泯然众人矣 古: 今: 4、自是指物作诗 古: 今: 5、稍稍宾客其父 古: 今: 四、一字多义:1、之:忽啼求之( ) 借旁近与之( ) 余闻之也久( ) 称前时之闻( ) 卒之为众人( ) 或以钱币乞之( ) 传一乡秀才观之( ) 其受之天也( )于:环谒于邑人( ) 于舅家见之( ) 贤于材人远矣( ) 受于人者不至也( )3、以:以养父母( ) 或以钱币乞之( )4、自:并自为其名(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闻:余闻之也久( ) 不能称前时之闻( )6、其:其诗以养父母( ) 稍稍宾客其父(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7、贤:贤于材人远矣( ) 如此其贤也( )五、词性活用:1、忽啼求之 ( ) 2、父异焉( )3、稍稍宾客其父( ) 4、父利其然也(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6、伤仲永( )六、重点字词1、未尝识书具( ) ( ) 2、父异焉( )3、借旁近与之( ) 4、并自为其名( )5、收族为意( )( )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7、其文理( )8、环谒于邑人( ) 9、稍稍宾客其父( )10、稍稍宾客其父( )( )11、或以钱币乞之( ) 12、父利其然也(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14、称前时之闻( )15、泯然众人矣( )( )( )16、仲永之通悟( ) 17、 受之天也( )( )18、贤于材人远矣( )( )( )19、受于人者不至( ) ( ) 20、彼其受之天( )21、得为众人而已耶( )八、翻译句子: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5、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6、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7、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8、得为众人而已耶? 9、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事实上,方仲永最终变为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 ”(用原文)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用原文),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 (用自己的话)。 方仲永有哪些“奇”?请分点概括。 文章开头详写方仲永天资过人,有什么用意?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记叙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伤仲永二、通假字 1、日扳仲永 扳 通 攀 牵、引 三、古今异义: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古: 文采和道理 今: 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2、或以钱币乞之 古: 有的人 今: 或者 3、泯然众人矣 古:常人 今: 大家、许多人 4、自是指物作诗 古: 此 今: 判断动词 5、稍稍宾客其父 古: 渐渐 今: 稍微 四、一字多义:1、之:忽啼求之( 代它,指书具) 借旁近与之( 代他,指仲永) 余闻之也久(代这件事) 称前时之闻(助词,的) 卒之为众人(语气词,不译) 或以钱币乞之(代仲永的题诗) 传一乡秀才观之( 代仲永写的诗 ) 其受之天也( 音节助词,无意)于:环谒于邑人(介词,到) 于舅家见之(介词,在) 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 受于人者不至也(介词,被)3、以:以养父母(介词,把 ) 或以钱币乞之(介词, 用)4、自:并自为其名(自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从 )5、闻:余闻之也久(听说)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6、其:其诗以养父母(这) 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代仲永的诗 ) 7、贤:贤于材人远矣( 胜过、超过) 如此其贤也( 才能 )五、词性活用:1、忽啼求之 (哭着 动作状) 2、父异焉(对感到奇怪 意动用法)3、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 名作动 ) 4、父利其然也(以为利 意动用法)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天 名作状 ) 6、伤仲永( 哀伤、叹息)六、重点字词1、未尝识书具(曾经 ) (书写工具 ) 2、父异焉(他的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3、借旁近与之(这里指邻居) 4、并自为其名(自己提上自己的名字)5、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 聚、团结)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此) (立刻完成) 7、其文理(文采和道理)8、环谒于邑人(同县人) 9、稍稍宾客其父( 渐渐)10、稍稍宾客其父( 请他父亲去做客) ( 以宾客之礼相待)11、或以钱币乞之(求取) 12、父利其然也(以此为有利可图)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 (四处拜访) 14、称前时之闻(相当)15、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 (原来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常人)16、仲永之通悟(通达聪慧) 17、 受之天也(先天得到的) (承受)18、贤于材人远矣(胜过有才能的人) (胜过、超过) (有才能的人)19、受于人者不至(后天的教育) (没有达到要求) 20、彼其受之天(他 )21、得为众人而已耶(比普通人还要不如)八、翻译句子: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很惊奇,渐渐的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取仲永的题诗。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立即写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5、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的名声相称了。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7、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收到后天的教育。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8、得为众人而已耶? 9、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想成为一个平常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他自己的名字。 九、事实上,方仲永最终变为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用原文)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父利其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用原文),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 没有上进心,不想学”(用自己的话)。十、 方仲永有哪些“奇”?请分点概括。 1、五岁时忽啼求书具;2、不学而能书;3、不学而能诗;4、“指物作诗立就”而且“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章开头详写方仲永天资过人,有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药学试题及答案填空题
- 数字安全环境下国家安全威胁的多维度评估方法-洞察及研究
- 高频接地施工合同范本(3篇)
- 高空作业施工拆卸合同(3篇)
- 宠物领养与送养双方权益保障协议书
- 时尚街区品牌店面转租合作协议范本
- 自动驾驶汽车与移动应用的深度协同-洞察及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材料运输及进度控制合同
- 高效个人购房贷款及专业担保服务合同
- 国际工程项目承包与咨询服务合同
- 药店医保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资料
- 单用途卡资金管理制度
- 雾化吸入治疗护理常规
- 全友家居加盟合同范本
- 地理-法国课件-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 国际贸易学(第五版)课后题参考答案 金泽虎
- 2025年全国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镇江】2025年江苏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员工社保补贴合同协议
- 2025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