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2)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答案】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人口增长相关概念的理解。迁出人口数量人口基数*迁出人口比重,四川与贵州迁出人口比重相当,但四川人口(8529万2009年数据)远多于贵州(3787万2009年数据),故a错;同理迁入人口数量人口基数*迁入人口比重,虽然上海迁出人口比重远大于广东,但广东人口(7223万2009年数据)远多于上海(1342万2009年数据),故b错;人口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迁入人口比重迁出人口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据图浙江机械增长率远大于江苏,人口自然增长无从比较,但差异应该不大,故c正确;安徽与天津人口自然增长率从材料无从判断,但天津经济相对较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对较低,故d错。2、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答案】2.b【解析】材料提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迁入和迁出均以青壮年为主),皖、赣、黔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以(青壮年)迁出为主,所以会加速老龄化;沪、京、津属于我国发达地区,老龄化进程快,由图可知,上述三地2005-2010年为(青壮年)人口净迁入区,有助于延缓老龄化进程,同时人口大量迁入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3.a【解析】地膜使用在作物播种期,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春季。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答案】4.d【解析】选择四个区域中相对最干燥且温度偏低(纬度偏高)、土壤水肥容易流失的地区,综合考虑,毫无疑问最佳选择是西北地区。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阻碍土壤温度提升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 b、 c、 d、【答案】5.a【解析】地膜会造成白色污染,危害作物根系,具有“保温、保湿、保土”作用,会阻碍土壤水分运移;有利于土壤温度提升、水分保持。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答案】6.c【解析】中部偏东等温线分布密集且呈闭合状,位于台湾山脉,西部等温线分布稀疏,且数值较大,为台湾西部平原,等温线与等高线分布基本一致,所以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7、图示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地 b、地 c、地 d、地【答案】7.a【解析】地地势平坦(气流抬升作用不明显),且位于台湾山脉夏季风的背风坡,年降水量相对最少。8、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地 b、地 c、地 d、地【答案】8.b【解析】樟树适宜分布在海拔较低、光照条件好的山坡、谷地,较适宜。地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城市集中,林地少;地海拔较高,热量不足;地地处热带,与题目所给信息不符。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911题。9、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答案】9.d【解析】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中低纬加利福尼亚附近温暖海面时,温度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10、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答案】10.c【解析】风力大有利于雾的消散,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小;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风力较大。11、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答案】11.d【解析】s市(旧金山)为地中海气候,夏季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答案】(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3分) (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 风沙在此沉积。(1分)【解析】沙源来自于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作用,从这两方面回答。(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 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 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解析】冬春季节该地近冬季风(西北季风)源地,另据等高线分布了解该地地形特别易于聚风形成狭管效应。(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答案】观点a: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 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 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 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 观点b: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 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分) 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解析】沙丘形成源于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作用,沙丘规模扩大或缩小可从是否有利于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作用入手分析,其影响因素包括植被覆盖、地形状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风力作用变化。37.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答案】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解析】据文字信息及b图,桉树耗水,使地下水位降低,涵养水源能力不强;相比a图中较密的天然次生林、灌丛对图示区域的水循环影响较大,截留的水分为下游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答案】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2分)沼泽萎缩。(2分)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解析】从图中不难看出其他植被(天然次生林和灌丛和沼泽)的变化,其原因在于文字材料中提到的“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考查学生简单的提取图文信息的能力。(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答案】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3分) 发展造纸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解析】速生桉造纸会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但短期内能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答案】(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2分) (有旱、雨两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2分)【解析】据文字材料,可知桉树原生环境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我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降水)条件与热带雨林气候区还是有区别的,从此入手分析。选考题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图9示意神龙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图9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10分)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午4月,东北地区特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10分)44(10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0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化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来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图10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10分)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ii)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i卷(选择题,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1.c2.b3.a4.d5.a 6.c7.a8.b9.d10.c 11.d第ii卷(非选择题,共56分)36.(22分)(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3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风沙在此沉积。(1分)(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分)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每名考生选择一种观点做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择的观点,否则不得分,若两种观点都提供了论据,以所答的第一种观点评分。)37. (24分)(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能涵养水源。(2分)过程:藏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2)植被变化 天然次生林和灌木丛退化;(2分)沼泽萎缩。(2分)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3分)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42.(10分) 神农架地处亚热带,(2分)山地海拔较高,(2分)植被繁茂,(2分)夏季凉爽,(2分)冬季有积雪。(2分)43.(10分)东北(农作物春播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城市河道整治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评估结果反馈报告
- 2025年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地质勘探技术发展趋势预研报告
- 2025年网络文学IP产业链全产业链开发与价值实现创新趋势探索研究报告
- 人才返乡考试题及答案
- 评估政策影响分析-洞察及研究
- 签了书面协议未签合同
- 玉米定向收购合同范本
- 湖南仓储配送合同范本
- 销售人员协议合同范本
- 道路施工合同垫资协议
- (正式版)JB∕T 7052-2024 六氟化硫高压电气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技术规范
- NB-T31053-2014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建模及验证方法
- 《参与民主生活》参考教案
- 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 《一着惊海天》学案
- 【妊娠高血压临床护理探究进展综述6000字】
- 2024年贵州贵阳市矿能集团矿产贸易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压灭菌器安全培训
- 体育教材-跳皮筋
- 名词专项练习-集体名词
- 粉尘清扫清洁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