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4 一、项目概况 . 4 二、项目业主单位概况 . 5 三、项目受益者 . 5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5 五、项目建设的依据 . 6 六、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 6 七、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 6 八、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 8 九、可研报告编制内容及范围 . 9 十、可行性研究综合评价与结论 . 9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 . 10 一、 *市概况 . 10 二、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及世界遗产保护规划概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项目与 * 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关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 、项目与“ * 青城山”世界遗产的空间关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项目的提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 12 一、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2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分析 . 15 一、项目选址现场情况 . 15 二、建设条件 . 20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 23 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 23 二、设计依 据 . 23 三、项目设计概况 . 23 四、建设 方案的推荐 . 24 五、项目建设方案 . 37 第六章 节能分析 . 52 一、节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 52 二、施工期能耗状况 . 53 三、运行期能耗状况 . 54 四、主要节能降耗措施 . 54 第七章 环境保护措施 . 61 一、设计依 据及标准 . 61 二、环境保护措施设计 . 62 三、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 65 第八章 水土保持方案 . 67 一、编制依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意义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特点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水土流失预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水土保持措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 工程项目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建设组织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 项 目招标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招投标的相关法律依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招标方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招标备案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项目招标事项核准表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投资估算的依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投资估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投资估算汇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资金筹措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 . 67 一、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 . 67 二、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 67 三、社会风险分析 . 68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 69 一、 结论 . 69 二、建议 . 69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4 第一章 总 论 一、 项目概况 (一) 项目名称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工程) (二) 项目业主与法人代表 项目 业主: *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三) 项目性质 *市 古城区 灾 后 配套设施 建设 (四) 项目地点 *市紫坪铺镇、灌口镇 (五) 项目内容及其规模 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西街 历史文化街区引水工程 建设。 2、建设规模: 从白沙河口引水至古城区玉垒山公园附近,全长 5046.8米,引水钢管直径为 1.4 米。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5 (六) 项目周期 本项目拟于 2010 年 5 月底以前完成 可研、 立项、报批和初步设计 工作 ; 2010年 10 月底前完成施工图 设计、 清单编制、评审及 招标 工作 ; 2010年 11月 底完成项目 施工合同签订等所有前期工作 , 2010年 12月 开始施工,2011年 3月底 建成,施工期 为 4个月 。 ( 七 ) 项目总预算及资金筹措 本 项目估算投资 2700万元 。 其中 : 工程直接费用 2340万元,占比 86.7%;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31万元,占比 8.6%; 工程预备费 129万元,占比 4.7%。 资金来源为 中央灾后重建基金及 建设单位自筹 。 二、 项目 业主 单位概 况 * 三、 项目受益者 项目受益者为 *市 广大 市民及 来 *旅游的 游客。 四、 项目 建设 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是对 *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贯彻落实的具体体现 。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6 2、项目的建设是恢复“活水绕古城”景观及古城风貌的重要措施的需要。 3、项目的建设是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及世界遗产保护规划,展示水文化的具体行动的体现。 4、项目的建设是 *水利精神的发展与延续的需要。 五、 项目建设的依据 1、 本 项目 的建设 符合 *历史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 *古城区重点水景系统规划 六、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1、项目对所在地区 居 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有利的影响 2、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就业有有利的影响 3、项目对所在地区社会环境有有利的影响 4、项目对所在地区文化、教育、卫生有有利的影响 5、项目对所在地区基础设施、 承载景区 容量有有利的影响 七、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影响评价法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7、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8、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9、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 10、国务院全国生态坏境保护纲要 11、建设部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 12、建设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 200183号) 13、环保部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 14、四川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15、四川省遗产保护条例 16、四川省人民政府办 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二)技术规范 1、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50298-1999)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2005)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5) 4、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10070-88) 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 T 130-2003) 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3096-93)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8 (三)相关技术文件 1、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 2003) 2、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2 2020)( 2004) 3、 *市城市 总体规划( 2003-2020年)( 2004) 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5、青城山 *世界遗产保护规划( 2006) 6、青城山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02) 7、四川省 *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00 2015) 8、 *市国土利用规划( 2004-2020年)( 2006) 9、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及建筑控制地带( 1994) 10、 *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2008) 11、 *遗产抢救保护规划 12、 *历史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13、 *古城区 重点水景系统规划 14、 *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取水工程、引水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2010年 3月) 15、 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16、 建设业主提供的其它基础数据和资料 。 八、 可研报告 编制单位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9 九、 可研报告 编制内容及范围 编制内容主要包括 项目建设 的 背景与 必要性 分析 、 方案比较 、 项目 选址与建设条件、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消防、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实施进度、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 评价 、风险分析 。 十、 可行性 研究 综合评价与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 *灾后重 建 发展规划 ,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 , 规划方案合理 科学 ,功能结构合理 , 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和社会效益上是可行的,对推动 *市 的旅游业 发展 及展示 *市历史文化名城 形象 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第 二 章 项目 建设的背景 一 、 *市 概况 (一) *的 区位与交通 *市因举世闻名的 *水利工程而得名,被誉为“天府之源”。 *是四川省省辖市,成都市代管。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上游和中游结合部的岷江出山口。东南距四川省会成都市 48 公里。介于北纬 30 44 31 22 ,东经 103 25 103 47 之间。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交界,东与彭州市、郫县、温江县相连,南与崇州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 34 公里 ,南北最大纵距 68 公里 ,总面积 1207平方公里 ,全市幅员面积 1207平方公里,现辖 19个乡镇和 1个产业开发区,总人口 63 万,其中城市人口 23万。 青城山 *旅游区位于成都市所辖的 *市境内, *市地处成都市西北部,距成都 38 公里,距成都双流机场 68 公里,距火车北站 55公里,区位条件优越。成灌高速公路(含成灌公路,已建成)、成青旅游快速通道(包括健康步道,已建成)、沙西线延伸段 (即将贯通)与成都三环路、绕城高速公路、川西旅游环线纵横交错。川西旅游环线连接成彭、成温邛、成雅等高速公路,旅游交通发达,构建了休闲度假旅游区发展格局。成都市域体系规划,未来将建设成都市区至青城山 *轻轨交通线。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县际交通:国道 213 线( *至成都、汶川方向);省道 106 线( *至彭州、大邑方向);北灌公路( *至唐昌方向接沙西线);灌郫公路( *至郫县方向);灌温公路( *至温江方向);灌崇公路( *至崇州方向) ,成都至 *快速铁路 。 青城山 *南依成都市区,北靠九寨、黄龙,东联三星堆,西接卧龙、四姑娘山,处于四川省五大精品旅游区的中间位置,而且是离成都市区最近的 精 品旅游区,区位优势显著。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第三章 项目 建设的必要性 一、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 项目 的 建设是对 *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贯彻落实 的具体体现。 2008年 12 月由省政府审查通过并批准实施的 *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中认为, * “山水堰城”的特色要求,并没有因为地震而有所改变,并提出要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环境品质、全面提高城市品位,建设“一座倚山就水的自然生态城市”。同时, 将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恢复列为灾后重建任务之一,灾后重建必须与“显山靓水”的城市形象需求相结合, 要求在 统一整治更新和恢复重建 *市古城区的过程 中,要依托 *呈放射状的水系,藉重建之机,进一步营造山、水、林、 城、堰融为一体的城市整体风貌特征,凸显古城特色,提升古城品质。为此 *市委、市政府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先后组织编制并审查通过了 *历史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古城区重点水景系统规划等规划。 (二)项目 的 建设是恢复“活水绕古城”景观及古城风貌的重要措施 的需要。 *市是以古堰“ *”而兴起的城市,千百年来, *灌溉、养育、造就了富饶的川西平原,使古城与“堰”、“水”也结下了不解之源。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自建城以来,古城就已是山、水、堰、城互为融汇的格局,古城内三泊洞水(现杨柳河)分合自然,弯延曲折,滋润民生,至今, *古城区仍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古巷深院和公共建筑,以及纯朴的民风民俗,是 *两千年来沧桑变化的见证。 利用岷江丰富的水资源,引水入城,形成沿街水环境生态长廊,恢复古城风貌特色,营造“活水绕古城、满城水色半城山”的独特景观,将极大地改善和提升古城形象和品质,是 *古城风貌恢复的重要举措。 (三) 项目的建设 是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及世界遗产保护规划,展示水文化的具体行动 的需要。 根据青城山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青城山 *世界遗产保护规划, *古城区既是青城山 *风景名胜区的重 要组成,也是青城山 *世界遗产保护所涉及的重要地区, 青城山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提出风景区性质是“山、水、林、堰、城交融为特色的山岳 文化型风景名胜区”,在规划中明确提出“ 建立完善的景观展示体系。提高风景区内居民的生活、生产水平,建立符合风景特点的社会经济结构体系。”的发展目标。 因此,任何有利于古城风貌恢复及品质提升的行动和措施也是对风景名胜区及世界遗产价值的保护和提升。本项目 作为 *古城区水景观体系的水源工程,通过引岷江活水入城,挖掘、提炼、展示、体验水文化,是青城山 *风景名胜区水文化延伸 展示 的一项具体措施, 是体现 风景名胜区性质的有力手段之一,是 完善景观展示体系的措施之一 。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四) 项目的建设 是 *水利精神的发展与延续 的需要。 2260多年前,秦蜀郡守李冰借鉴前人治水经验,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巧妙地利用岷江出山口处的特殊地形,在恰当的位置选址作堰,利用高低落差,顺应自然规律,在生产工具和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采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凿离堆,劈开玉垒山,穿“二江”(郫江、检江即今走马河、柏条河),化害为利,自流灌溉成都平原,造就了中外闻名的“天府之国”,使成都平原成为中国著名的粮仓。 *市西街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取水工程、引水工程利用自然水头落差,将岷江上游活水引入古城作为古城景观环境用水,重新塑造和提升古城风貌,充实风景名胜区及世界遗产的价值,造福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同时从保护风景区和世界遗产的生态环境和景观风貌出发,利用现代工程手段,沿线采取埋管和隧道的形式通过,并强化生态景观恢复,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有生态景观环境的影响,做到建设发展与自然环境、风景名胜及文化遗产的协调、共赢发展,是 *水利工程在新时期的发展,也是 *水利文化精神的延续。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第 四 章 项目 建设条件与选址分析 一 、项目选 址现场情况 项目 建设地点 位于 *市西北侧, 地处龙门山准地槽南缘山前褶皱带,属于龙门山脉中南段, 工程区地形较平坦, 不会遭受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威胁, 易 于施工 。 (一) 地形地貌 项目所处区域属龙门山准地槽南缘山前褶皱带,位于龙门山脉中南段,地形地貌变化大, 5000m多米的评估线路有明显的地貌分区,项目从引水工程进水口到出水口的地形地貌可依次划分为三个地貌单元: 1、 低山丘陵区 彩虹桥至白沙河为低山丘陵区。该区地形最高的位置是紫坪铺大坝东侧海拔 967.8m 山顶,最低位置是紫坪铺水电公司办公所在地的岷江河谷中,海拔 约 740m,该区最大地地形高差 250m 左右。地貌以海拔 800m 950m的低山丘陵为主、一般地形高差小于 100m。该区斜坡较缓,一般为 15 35 ,斜坡高度一般小于 100m,以 50 80m 为主。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影响,该区冲沟发育。 2、 河流冲积区 从引水工程进水口到岷江村为河流冲积区。该区地形平坦,主要为岷江一级阶地和高滩地以及白沙河二级阶地。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3、 中低山丘陵区 岷江村到玉垒山公园大门侧的出水口为中 低山丘陵区。该区海拔最高处是二王庙山顶上,海拔 1053.9m,海拔最低处是岷江河中,海拔约 730m,该区最大地形高差约 330m。地貌以海拔 850m 950m的低山丘陵为主、一般地形高差小于 100m。该区斜坡较陡,斜坡坡度一般为 45 60 ,斜坡高度一般为 50 100m为主。 (二)水文特征 工程项目位于岷江左岸,项目区涉及主要河流是岷江和白沙河,岷江河从西北到东南流过,岷江与白沙河流域的支流发育。岷江为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渠首以上总集水面积 23037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150.82亿立方米,平均径流 459 立方米 /秒;白沙河位于岷江左岸,属岷江一级支流,白沙河在关口下游侧 (紫坪铺电站大坝下游约 2km 处 )汇入岷江,是境内常年性自然河,全长 49km,流域面积 365km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 16.2m3/s。 区内地表水季节性明显,旱季水流小,雨季水量大,暴雨时有速涨速消现象,冲刷作用明显。 (三)地质条件 根据 *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取水工程、引水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2010年 3月),项目区域的地质条件分述如下: 1、 地质构造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项目区 在区域构造位置上处于龙门山构造带的中南段, 区域内地质构造属龙门山华夏构造体系, 发育一系列北东向压性、压扭性断裂。大的区域性断裂包括北东向压扭性大断裂映秀断裂 和二王庙断裂,映秀断裂位于距项目区较远的西北侧,二王庙断裂从项目区南侧通过,两大断裂也是本次“ 5.12”地震的发震断裂。 a、 映秀断裂 属于龙门山华夏系构造体系中的三大断裂之一。 从什邡岳家山经白水河、映秀至三江与五龙大断层和盐井大断层连接。本区内断面向北西倾斜,倾向 300 330 ,倾角 5060 ,上盘破碎带发育,挤压破劈理发育,绿泥石化及断层泥均可见,下盘为三叠系地层,均见破碎现象,次级断裂发育。 b、 二王庙断裂 断裂长 96km,走向北东 30 60,平均约为 45,断层线略有波状弯曲。断面倾向 310 330,倾角 40 53。断层以南三条北东方向的小断层与二王庙断层斜接,在泰安寺以南、苟家坪以南发育两条北东方向的压扭性分支断裂。 二王庙断裂为重力梯度带,不仅为压扭性质,且有反扭特征,据二王庙跨断层定点短水准测量,断层北盘相对南盘上升,近期仍有活动,应属全新活动断裂,活动等级为微弱。 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区域地质构造体系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a、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 范围包括项目下段(岷江村引水工程出水口玉垒山公园大门侧)以及白沙河口段 。 该区为中低山丘陵区(除白沙河口),区内以中低山为主,冲沟发育,斜坡坡度较陡。区内 断裂发育,地层岩性复杂,岩体以半坚硬软弱的砂岩和泥岩为主。斜坡以岩质坡为主,斜坡结构以斜交坡和横向坡为主,斜坡岩体破碎,坡面残坡积覆盖层比较薄,区内斜坡总体稳定性较好。受地质构造作用影响,区内滑坡、崩塌较发育,目前发育滑坡2 处、崩塌 1 处。 2 处滑坡的稳定较好,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发展趋势为基本稳定, 1处崩塌危岩的稳定性较差,发育趋势为稳定性差。 根据 *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取水工程、引水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为滑坡、崩塌、地面沉陷等,工程建设对已有的滑坡和崩塌 具有不利影响,但影响较小,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已有灾害的威胁为中等。 b、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指项目所涉除以上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以外区域,即进水口岷江村段的河流冲积区(除白沙河口)。该区地势平坦,周边斜坡高度小,坡度缓,地质灾害不发育。地层主要为河流沉积的漂卵砾石层和卵砾石层,局部表层为人工填土层。该区无地质灾害发育,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坑壁滑坡、坍塌地质灾害,但规模很小,仅产生局部危害。洪水期岷江河水对部分地段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仅在局部地段发生。综合来看,该区地质灾害不发育,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小规模滑 坡、坍塌地质灾害。因此,根据该区发育、引发、遭受地质灾害的特征,该区综合评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3、 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 该项目建设场地从紫坪铺电站大坝下游 1800m的岷江河边到玉垒山公园,二王庙以上沿岷江左岸呈条带状分布,二王庙以下通过隧洞到玉垒山公园门口侧。建设场地上下段为中 低山丘陵区,该段靠近建设场地一侧主要为岷江高滩地,部分地段靠近山体斜坡,沿途发育 2处滑坡、 1处崩塌, 2 处滑坡稳定性较好, 1 处崩塌危岩的稳定性差,修建公路时该崩塌已进行了治理,该段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较发育,因此,该段工程建设有遭 受滑坡、崩塌危害的可能性。建设场地中段为河流冲积区,地势平坦,不会遭受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威胁,但有可能遭受泥石流(洪水)危害。该区的白沙河具有爆发中小泥石流的可能性,特别是形成小型泥石流的概率较大,对建设场地形成威胁, 目前在白沙河中游深溪建有白果岗电站,拦河闸坝高 15m,该电站的修建有利于防止和减少泥石流发育。 根据 *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取水工程、引水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建设场地局部地段在工程建设中有诱发小型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但数量少和规模小,不会对工程构成大的危害,只要在工程建设中 注意预防地质灾害,就可以有效避免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危害,也可以有效避免工程建设产生的地质灾害,该区建设用地适宜性级别为基本适宜。 4、 现状建设 项目从进水口至二王庙停车场段基本为未建设用地,沿线周边主要有水电五局汽修站、 百川俱乐部、川煤疗养院、省水文站等单位相邻,沿途工程设施主要有 老岷江桥、白沙河旧墩、 原鱼嘴电站、 二王庙停车场 等。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二王庙停车场至玉垒公园段则主要为 *景区及周边,方案一沿途主要经过二王庙、 *彩印厂、 市民政局烈士陵园管理所、武装部宿舍、 *中学等周边,方案二、三 沿途主要经过二王庙、禹王宫、玉 垒关、城隍庙及二王庙宾馆周边。 二、建设条件 (一)社会经济概况 5.12 汶川大地震后全市社会经济秩序有序恢复。通过加快项目建设,加大对受灾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产业鼓励政策等方式,全市因灾受损程度得到有效控制。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6.6 亿元,同比下降37.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5.4亿元,同比下降 10.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29.6 亿元,同比下降 3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31.6 亿元,同比下降 47.3%。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 20.1: 38.6: 41.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 率分别为 3.4%、 33.3%和 63.3%。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 41.3 亿元,同比下降 39%。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9%。 (二)自然气象条件 *市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 15.2,全年无霜期269 天, 降水量 1182.5 毫米,年均值可吸入颗粒物 0.046 毫克 /m3,二氧化硫 0.019 毫克 /m3,二氧化氮 0.019 毫克 /m3,属国家大气环境一、二级标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 59.59,林地面积 98 万亩, 自然地理气象条件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良好。 (三)交通条件 项目位于 *市紫坪铺镇、灌口镇 ,所处位置 可通汽车,交通条件方便。 (四)配套设施 建设场址就近接入市政电源。给水由市政自来水供给,排水经接管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 配套设施能够满足。 (五)施工条件 1) 施工供风系统 本工程隧洞开挖用风,施工单位自备 9m3移动式空压机即可,不另设设供风系统,隧洞进出口中设一处。 2) 施工供电工程 施工用电:采用网点,从工程附近线路高压端 T接至各施工点降压使用。局部施工点仍需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3) 供水系统 施工点均从岷江或其支流上抽取。各工区各建水池,作为生产用水不需处理。净化后可作为生活用水。 4) 施工 通信工程 移动通讯覆盖全区构成对外通 讯系统。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市, 施工企业较多,建筑材料采购比较方便,*市气候温和 ,施工的气候条件较好。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综上所述,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工程) 的建设条件基本齐备, 供风、 供水、供电、 通信 及交通 等施工条件基本满足 ,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第 五 章 项目建设 方案 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1、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工程建设。 2、建设规模:从白沙河口引水至古城区玉垒山公园附近,全长 5046.8米,引水钢管直径为 1.4 米。 二 、 设计依据 1、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 DL 5180-2003; 2、 防洪标准 GB 50201-94; 3、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DL/T 5195-2004; 4、 水利水电工程进水口设计规范 SL285-2003; 5、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 DL/T 5141-2001; 6、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DL 5077-1997; 7、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T 5057-1996; 8、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9、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DL/T 5353-2006。 三、项目设计概况 1、设计水平年: 2015年。 2、设计供水保证率: 90%; 3、供水流量: 1.5m3/s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4、景观用水工程等级:等 主要建筑物取水口、隧洞、现浇钢筋混凝土管,预制三阶段涵管: 5级; 临时建筑物施工导流等: 5级 四、 建设 方案 的推荐 (一)方案 提出 根据 项目建设单位 提出的 *古城区景观引水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引水工程根据水电站厂房发电尾水位相对稳定等特点,在紫坪铺电站尾水出口下游左侧约 1800m 的防洪堤处修建取水口, 后接圆形引水管道 (直径1.4m),以埋管或隧洞引水至古城区玉垒山公园附近与 *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水景观管渠系统衔接。从进水口至二王庙停车场基本为河滩地形,引水线路沿河道堤防背侧阶地布置,从二王庙停 车场至玉垒山公园段为高山地形,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提出了 3种引水方案 : 方案一:管线在二王庙停车场附近以长涵管穿过 *景区后门道路,到达二王庙废弃隧洞,布置输水涵管,隧洞出口后通过预制三阶段管沿玉垒山边坡,经 *市民政局烈士陵园管理所、武装部宿舍、 *中学至玉垒山公园,方案一 引水线路全 长 6495.05m米。 方案二 :管线沿河道提防左侧至二王庙停车场南侧后,以隧道形式下穿二王庙旅游公路,并继续以隧洞形式穿越玉垒山后至玉垒山公园,隧洞为城门洞形,断面 2.5 2.5m(宽高 ),长 1258.55m,方案二管线总长3930.0米。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方案三:管线继续沿河道提防左侧布置,穿过二王庙景点内的河岸台地,并在距禹王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西南侧 110 米和玉垒关(属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侧 50 米处新建隧洞穿越玉垒山后直接引水至玉垒山公园,隧洞为城门洞形,断面 2.5 2.5m(宽高 ),长约477.46m,支洞内采用预制三阶段管 引水,方案三 引水线路 全 长 5046.8m。 (二)方案的分析 1、 对风景名胜区发展目标和性质的影响 分析 *青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提出景区的发展目标为 “ 保全型的保护培育、创造性的开发利用、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展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安全舒适的旅游条件及严格有效的管理 ” ,结合景区的资源条件与特色,提出青城山 -*风景名胜区的性质为 “ 以道教名山和都江古堰为主体,山、水、林、堰、城交融为特色的山岳 文化型风景名胜区;是具有文化观光、游览休憩、科考研究等多种功能的具有世界遗产价值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 。 本项目三个方案作为 *古城区水景景观体系的水源工程之一,利用岷江丰富的水资源,引水入城,形成沿街水环境生态长廊,通过挖掘、提炼、展示、体验水文化,营造 “ 活水绕古城、满城水色半城山 ” 的独特景观,体现了青城山 *风景名胜区性质,是青城山 *风景名胜区水文化展示的一项具体措施,工程建设目标与规划所确定的景区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对规划所确定的风景区性质是一种提升和巩固。 2、 对风景名胜区的布局结构、功能分区及景区规划的影响 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本工程项目主要位于 *青城山风景名胜区古堰片区的古堰景区及附近地区,三个方案均以 埋管或隧道敷设的形式通过风景名胜区,不涉及风景名胜区布局结构、功能分区及景区规划的调整,对相关内容无影响。 3、 对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 1)对古堰景区水资源环境的影响 分析 水资源是一种动态的,多功能的自然资源,同时又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世界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中成功典范,巧妙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古堰景区作为 *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特级人文景 区 的灵魂。 古城景观引水工程设计引水流量为 1.5 立方米 /秒,从 *的水资源情况来看,渠首以上总集水面积 23037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来水量 150.82亿立方米,平均径流 459 立方米 /秒,引水流量仅占平均径流的 0.32%,由于紫坪铺水库建设,水库尾水基本稳定,春耕时节通过宝瓶口的进水量能保证达到 530 立方米 /秒。另外,引水进入古城作为景观环境用水后最终要回到内江的干渠水系 及杨柳河 。因此, 本报告 认为引水工程对水资源利用不会影响 *的水资源环境。 2)对古堰景区其它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前述空间关系,本工程项目三个方案均不同程度地穿越风景名胜区,其中: 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方案一有 4932米在在风景名胜区的外围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内通过,其中有 4100 米 以开挖回填的 形式通过,工程在景 区及外围保护区内开挖回填段所涉开挖动土面积约 16400 平方米,占整个古堰景区面积 ( 11.64平方公里)的 0.14%。 方案二有 3648米在在风景名胜区的外围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内通过,其中有 2389.45米 以开挖回填的 形式通过,工程在景区及外围保护区内开挖回填段所涉开挖动土面积约 9500 平方米,占整个古堰景区面积( 11.64平方公里)的 0.08%。 方案三有 3553 米在在风景名胜区的外围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以开挖回填的方式通过,其中有 3075.54米 以开挖回填的 形式通过,工程在景区及外围保护区内开挖回填段所涉 开挖动土面积约 12300 平方米,占整个古堰景区面积( 11.64平方公里)的 0.11%。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三个方案均不同程度地穿越风景名胜区,对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存在轻微的影响,影响主要是在管线施工过程中对以上规模地面的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但完工后通过生态恢复等工程措历史文化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引水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施,项目对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得以基本消除。其中方案一影响最大,方案二影响最小,方案三居中。 4、 对风景名胜区景观环境的影响 分析 本项目三个方案均是以埋管或隧道形式经过风景名胜区,工程施工完成后进行生态恢复,工程本身基本不出露地面 ,项目完成后对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环境不会发生影响,但三个方案均不同程度地有以开挖回填的方式穿越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