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高三文综(历史部分)4月校质检试题.doc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高三文综(历史部分)4月校质检试题.doc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高三文综(历史部分)4月校质检试题.doc_第3页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高三文综(历史部分)4月校质检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安一中2014届校质检文综历史部分试卷1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我们若非专凭自己的时代判断,来吞并历史判断,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对钱穆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承认皇位世袭在中国古代的合理性 b认为评判历史事件要结合历史判断c这种“自然的办法”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d中国传统政治是黑暗的、非理性的14.南朝宋约曾有这样的论述,“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以贵役贱”指的是( )a世袭贵族力量强大,士族和庶族界限鲜明 b从世卿世禄到察举制,政权的开放性增强c九品中正制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d科举制造成这现象15.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 a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b金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c隶书字形规范,是秦朝通行的官方文字d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笔画平直稳重,魏晋南北朝已有该字体16.钱钟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数得到宋代。”关于宋元绘画正确的表述是( )a元代文人山水画表达了南方士人恢复故土的思想 b宋代文人山水画写实逼真,技艺成熟c宋元风俗画反映了市井风情,鲜活生动 d宋元文人山水画沿革了宫廷画风写意的特点17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捂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这种现象( ) a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 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18某中学的“福建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图)确定一研究主(1)1842年福州、厦门开放为通商口岸(2)1866年福州船政局建立(3)1929年古田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4)1980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福建工业化一瞥 b福建红色的摇篮c改革开放在福建 d福建近代化的发展19.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公布了由沈思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据此国歌推断不正确的是( )体现了中华民国的建立是“西学东渐”的重要影响“旧邦新造”体现了直接由君主专制政体到民主共和政体的转型“飘扬五色旗”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五族共和的理想此国歌发出了亚洲第一共和国积极进取融入世界的心声20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人文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科学革命为文艺复兴奠定思想基础21有学者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缺乏早期运作资金的背景下,马歇尔计划通过欧洲主动申请、美国提供有条件援助的方式,使美元全面介入西欧各国的经济结算环节,实际占据了世界货币的制高点。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c推动了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 d推动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22.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 a. “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新经济政策中的决定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23.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马克思这一论述说明了( )a印度自愿被英国征服 b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的进步c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d印度被英国征服是历史的必然24.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90年代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太美”表明“相逢”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38(36分)“什么是世界史?”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人们却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主要记述希波战争希腊人的胜利,涉及地中海及广大地区,这是希腊人已知的世界史。司马迁所著史记,主体是中国,涉及范围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中国人已知的世界史。 根据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材料二 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起,民族主义兴起,(世界)历史研究注重国别史(将世界各国历史汇编成世界史),而不注重人类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材料三 “(世界)历史自身是复杂众多的统一整体,它的各部分互相联系着,互相依靠着,互相制约着”。“我们不能把国别史之和看成是世界史。”周谷城 材料四 学术上的苏联话语和中国政治上的革命话语相结合,决定了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的世界史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和特征:各国各时期的革命史、资本主义殖民侵略史、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成为世界历史研究的主要领域。刘新成、刘文明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六十年 材料五 在近代,中国被迫融入世界的历史潮流之中,被迫学习“世界史”下的交往理念和交往方式。当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中国政府遂趁机开始声称为了“不为接济乱党之用”停止支付俄国赔款:“兹俄国内乱有难平定,其正式政府尤未知何日始能成立,拟将前项赔款自本月份起,仍行停止交付,以期慎重。”1918年7月到1919年7月,苏俄发出过三次声明,表示放弃旧俄在华一切特权,包括“停止1901年中国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规定的偿付军费形式向中国索收的款额,包括未来应付款额外过去的欠款。”1920年3月北洋政府开始认真考虑苏俄放弃庚子赔款的问题。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希罗多德与司马迁的“世界史”有何共同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古代的世界史相比,18世纪的世界史有何发展?概述发展的原因。(10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分别用材料三的史观和材料四的史观阐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8分)(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废止庚子赔款中对俄赔款的原因。简述你对“世界史”下中国外交的认识。(10分)41(16分)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叶卡特琳娜二世颁布的1775年郡制法令有关于设立一些新法院的内容。高级地方法院和低级地方法院是专门为贵族而设立的审判机构。高级地方法院是初级地方法院的第二审级。初级地方法院的职责相当广泛,不仅管辖司法,还管辖行政事务。 张寿民俄罗斯法律发展史材料二 农民有权控告、辩护、起诉:民事案件,农民可以亲自或经代理人打官司,刑事案件,农民可以提出控告,可以亲自或经代理人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没有法庭判决或政府及社会当局的法令,不得对农民进行任何惩罚;在乡尚未组织起来和乡法庭尚未成立之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 1861年2月19日宣言材料三 1864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确立了资产阶级司法制度的原则: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法官和陪审员由各等级选举产生。司法改革被认为是19世纪60、70年代最激进的一项改革。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1861年改革前俄国司法制度的主要弊端。归纳材料二中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哪些权利?(6分)(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比较,俄国的司法改革又有哪些进步?但仍存在怎样的问题?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俄国司法改革的认识。(10分)41.(16分)b【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法国1791年宪法将人权宣言置于篇首,在正文中规定:“主权属于国民”;“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委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7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两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历程。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启示?(9分)南安一中2014届校质检文综历史部分试卷参考答案选择题:13-15 dcd 16-20 cddba 21-24 cabb材料题:41(16分)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弊端:法院专门为贵族设立;司法权和行政权不分。(2分)权利:有控告、辩护、起诉的权利;在没有法庭判决或社会当局的法令,农民不会获得任何惩罚。(4分) (2)进步: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开;司法更加平等、公开。(4分)问题:农村地区司法权仍掌握在地主手中。(2分)认识: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地位,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维护贵族的利益,改革不彻底。(4分)41(16分)b【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