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 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 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 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中语文 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国论教案(第三课时) 2、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及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多维诵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方法】涵咏法、探究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疆域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此的论述。一、 回顾文言知识1、通假字 暴秦之欲无厌( 通“曝”,冒着 通“餍”,满足 )当与秦相较( 通“倘”,如果 )2、古今异义至于颠覆( 以至于 )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数量 )思厥先祖父( 祖辈和父辈 )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 )可谓智力孤危( 智谋和力量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事,成例 )3、一词多义:兵:非兵不利(兵器)得:此言得之(适宜,对)斯用兵之效也(武力) 诚不得已(能够)而秦兵又至矣(军队)较秦之所得(得到)道: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名词,原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名词,道义,仁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名词,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名词,风尚道芷阳间行 动词,取道故: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暴:暴秦之欲无厌()暴霜露终:终继五国迁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以荆卿为计()邯郸为郡()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始速祸焉()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它() 并力西向()犹: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而: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赂秦而力亏( ) 二败而三胜( )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以:不赂者以赂者丧( ) 举以予人( )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至丹以荆卿为计( )之: 较秦之所得 助词,的以有尺寸之地 (助词,的 ) 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助词,的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代词,前一个,指奉秦之物,后一个指赂秦各国。)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苟以天下之大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4、词类活用 李牧连却之( 使动用法,使退却 )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完整地存在)日割月削(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月:名词作状语,一月一月地 )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名词活用为动词,以礼相待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坚持正义 )5、文言句式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判断句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赵尝五战于秦( 状语后置句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 )洎牧以谗诛( 被动句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 )其势弱于秦( 状语后置句 )二、 品读探讨,理清思路1、 边读边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填写下表。(摘引课文内容,要压缩成短语形式)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结论(1)(1)(2)(1)(2)(2)(1)(2)(3)2、 学生分组活动,将个人所列的“结构提纲”在组内交流互补,修正之后,评出最佳提纲。3、 师生交流本文的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1)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用原句回答。(2)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3)阅读第三、四段,思考:作者是在两段中分别从哪个方面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几层意思?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板书: 赂秦力亏 大欲大患 对比论证 破灭之道 固不在战 比喻论证 奉之弥繁 引用论证 假设论证 侵之愈急六国破灭 (承)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借古(转)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讽今(合)弊在赂秦 (起)齐附于秦 举例论证 燕行刺客 假设论证不赂者 赵诛良将以赂者丧 三、涵咏体悟,写作意图多维朗读课文,思考:苏洵分析论述六国灭亡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和背景思考。(背景资料: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借古讽今,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课堂小结本文在一个“赂”字上,即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策略,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模拟推理、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历史是一面镜子,常常照出丑陋才能有挽救的希望而不知回望历史,不懂吸取教训,只会重蹈覆辙所以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们现在生活在安宁祥和的年代,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多年当时间日复一日不断延伸开去,许多人已经忘记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伤痕可历史的悲剧往往会惊人的相似所以,可怕的不是那段血写的历史,可怕的是那不堪回首的历史再重演还记得吗?160年多年前,闭关自守的清政府腐败无能,面对八国联军的大炮卑躬屈膝,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大好江山,任侵略者随意践踏,泱泱大国,支离破碎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用罪恶的双手在中国大地上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进入了漫长的八年抗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知道吗?我们的民族饮下的是一杯杯落后的苦酒 愿北宋重蹈覆辙的故事永远成为故事!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六国论(节选)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秦以赂秦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六国论(节选)苏辙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六国论(节选) 李桢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摒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耶?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同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岁月。向使有擅形便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致秦灭。译文1: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译文2: 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知道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知道帮助韩国、魏国来(一起)抵抗秦国(的重要):认为必须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可以消除。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