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5课《故都的》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4.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5课《故都的》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4.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5课《故都的》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4.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5课《故都的》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4.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5课《故都的》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秋以它特有的魅力 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可以说古往今来 咏秋的佳作实在太多 但人们写秋的着眼点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 残荷听雨 秋有声 霜叶黄花 秋草碧水 秋有色 天高云淡 北雁南飞 秋有形 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情景 这节课让我们欣赏他的散文名篇 故都的秋 走近秋天 故都的秋 学习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1 感悟故都的秋的 清 静 悲凉 的意境 鉴赏文章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 情景交融的的艺术手法 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 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 3 培养 形散神聚 的写作能力 4 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 过程和方法 1 自主学习法 用自我陶醉的方式反复朗读文章 体味意境 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 合作探究法 结合老师给出的学习提示在小组进行讨论 理解文意 体会意境 3 质疑法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出 匪夷所思 的问题 三 情感与态度1 联系时代背景 体会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忧思和和孤独感 2 通过对本文明白晓畅 简洁清丽的语言的学习 陶怡性情 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 情景交融的写法 体会故都的秋的 清 静 悲凉 的意境 难点 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 碧云天 黄叶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 沁园春 长沙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些名篇和佳句 有的描写秋天的萧瑟和凄凉 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 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 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 选择了独特的角度 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 写出 故都的秋 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 秋 景如何 秋 意怎样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故都的秋 作者 郁达夫 1896 1945 原名郁文 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 散文家 代表作小说 沉沦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 春风沉醉的晚上 散文 故都的秋 北平的四季 等 他的作品风格清新 抒情浓烈 有感伤情调 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 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 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 他思想苦闷 创作枯竭 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1934年7月 郁达夫 不远千里 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 秋 味 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 故都的秋 白色恐怖 使郁达夫心境不好 他心境不好 所以喜好冷色调 总想找宁静处 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 清 的特点 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朗读课文 1 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点缀 辍学 混沌 馄饨 萧条 笙箫 落蕊 一椽 槐树 平仄 著单衣 zhu chu d n t n xi o xi o ru chu n hu i z zhu 检查预习 解题 从标题看 文章的落脚点是什么 秋 什么地方的秋 故都 思考 故都 指什么地方 作者为什么不称 北平的秋 而叫 故都的秋 呢 称为 故都 更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 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 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 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第一段 我的不远千里 要从杭州赶上青岛 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 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 秋 这故都的秋味 他为赏秋不辞辛劳 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 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 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 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 向往 迷恋 眷恋 向往 热爱眷念 下面老师来放录音第一 二自然段 同学们思考 郁达夫笔下 故都的秋 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可是啊 北国的秋 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文眼 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这两段 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 南国之秋的 主要特点是什么 勾画关键词 慢润淡尝不透 赏玩不到十足半开半醉看不饱色彩不浓 回味不永 思考题 1到2段写的是什么 用什么手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北国秋和南国秋的比较 思考 文章的标题为 故都的秋 可第二段与倒数第二段却写了南国的秋 为什么 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 润 慢 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 静 悲凉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 从而 突出作者对它的向往和眷恋之情 思考题 真正写故都秋的在什么地方 到 段 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图 请听录音范读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分别给以概括 秋景图 秋晨院落 秋槐落蕊 秋蝉残鸣 秋雨话凉 秋枣胜果 秋晨院落 秋槐落蕊 31 秋蝉残鸣 32 秋雨话凉 33 秋枣胜果 思考 从声音描写看 你认为哪幅图最有味 分组讨论 秋雨话凉 还有秋雨哩 北方的秋雨 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 下得有味 下得更象样 北国秋雨 奇 在何处 a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b声音 息列索落 静 快 利索 不拖泥带水 清爽 a比较春雨 淅淅漓漓 象牛毛 象花针 象细丝 太柔 b比较夏雨 淅沥哗啦 噼里啪啦 太猛 想象画面 天空灰蒙蒙的 空气湿漉漉的 雨声息列索落 秋雨来去匆匆 在都市的斜桥影里 一二都市闲人 着青布单衣 咬长长烟管 抱着手耸着肩 有一搭没一搭地感叹天气 这样的画面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悠闲 无聊 悲凉 寂寞 如果说刚才这幅画侧重从味道写景的话 那么另外哪一幅侧重从颜色写景 勾划出描绘秋色的词 它们传达出作者怎么的情绪 秋晨院落 秋色 青天 蓝绿 蓝朵 蓝色 秋草 枯黄 落蕊 灰白 树影 暗灰 灰土 灰色 灰沉沉的天 灰色 青布 蓝绿 枣树 淡绿微黄 冷色 冷暖色调主要是从人的感官来说的 冷色调就是看上去觉得冰凉的颜色 给人以冷清 萧瑟 落寞之感 冷色调 秋色 清 思考 故都北京 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 秋天里 明艳之色有 热闹地方也有 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悲凉 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 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 因此不喜暖色 不好热闹 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写作背景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 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3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5 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 7 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 微叹着互答着说 7 秋声 鸽声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秋蝉残鸣 衰弱残声 思考 刚才我们分别从味 色 声三方面简单分析完秋雨 秋花 秋蝉三幅故都秋景 那么 作者在描述秋槐 秋果时 又是从哪些方面体现故都秋的 清 静 悲凉 的特点 课下讨论 色 冷色调 声 清冷 孤独凄冷 青天 碧绿 蓝朵 蓝色 秋草 黄色 落蕊 灰白 树影 暗灰 灰沉沉的天 灰色 青布 蓝绿 枣树 淡绿微黄 鸽声 飞声 蝉声风雨声人声 反衬 静 景 情 以景显情 赞美眷恋 味 还有秋雨哩 北方的秋雨 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 下得有味 下得更象样 小结 王国维说过 一切景语皆情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