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新闻两则》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闻两则一、基础知识1、加点字注音有误 的一项是( )a控制要塞(si) 阻塞交通(s) b锐不可当(dng) 当真这样(dng) c歼灭顽敌(jin) 歼陌交通(qin) d横渡长江(hng) 蛮横无理(hng)2、与短语“擦破了”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拒绝和平 控制要塞 纷纷溃退 渡过南岸 b清楚得很 踢一脚 说下去 爽快极了 c英勇善战 冲破敌阵 热起来 在九江 d横渡长江 广大官兵 锐不可当 甚为微弱 3、按要求填空。新闻的六要素也就是 的六要素即 、 、 、事件的发生的 、 、 。 新闻的特点一般有: ; ; 。新闻的结构通常包含 、 、 、 、 五个部分。 4、品味语言,对加点词作简要分析。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二、课内精读。(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时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分别写出新闻选段各部分的具体内容: 标题:_ 电头:_ 导语:_ 主体:(写出起止即可)_ 2、(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是电头,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地点和时间,能否删去?为什么?_ 3、概括写出人民军队所向无敌、战绩辉煌的两个短语是_和_。4、百万是夸张吗?为什么? 5、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一句中的(不含)、均有何表达作用? 6、为选段的主体部分划分两层并概括层意。第一层:( )_ 第二层:( )_ 7、解释下列词语并指出它们的感情色彩a、英勇善战: b、毫无斗志: c、锐不可当: d、纷纷溃退: a、 b、 c、 d、 8、文中说“此种情况”“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此种情况”指什么情况?为什么说它“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附参考答案:6、第一层(开头一“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第二层(余下部分)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7、(解释略)a、褒义词 b、贬义词 c、褒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