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金冢子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金冢子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金冢子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金冢子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金冢子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金冢子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选项,每题2分,共50分,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1小明说: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在高空中是静止不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月亮c火星d地球2听到考试的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a铃声以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3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其直径约为()a40mb40mmc40cmd40m4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5家住二楼的小明早上醒来,听到同学小华在楼下喊他一起打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小华的叫喊声很大,说明他的音调高c小明从叫喊声中听出是小华,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6小星一家开车去旅游,汽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星是运动的b以路旁建筑物为参照物,小星是运动的c汽车紧急刹车时,小星一定向后倾d汽车行驶过程中使用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7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8某同学周末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甲车b乙车c地面d路旁的树9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击瓶子就可以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对应“re(2)”音阶的瓶子是()abcd10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a510mb1020mc2040md4080m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2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微米b毫米c厘米d米1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b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c25 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d57 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1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16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终点时的速度为8m/s,则她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6m/sb6.25m/sc7m/sd8m/s17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18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老师太空授课及地面课堂的实况直播如图所示,下列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声音是从太空直接传到地面课堂的b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c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内容是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的d声音传播的速度等于电磁波传播的速度19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2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21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a响度较大b音调较高c音调较低d响度较小22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23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我市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c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24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它的响度太小b它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c它的响度太大d它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25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26在体育中考50m短跑测试中,小明看见终点线快速向他靠近,这时他是以为参照物的(选填“自己”或“终点线”)最终他跑出8s的成绩,则他的平均速度是m/s27如图所示,物体甲的长度为cm,停表乙的示数为s28在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中,摄像师坐在摩托车上跟拍时,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摄像师处于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马拉松赛全程为42.195km,某业余选手的成绩为3h30min,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km/h(结果精确到个位)29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产生的,小明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笛声通过传到妈妈的耳朵里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30雅西高速公路在靠近村庄的公路两旁安装有高大的隔音板,这是在减弱噪声在城市某些街道旁安装用如图的标志,这是在减弱噪声31“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你讲话的声音是靠你的声带产生的32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了爆炸的火光请你给这部电影的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三、实验题(没空2分,共20分)33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则ab段的路程sab=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c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34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2)从实验和可得出的结论是(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35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钢200.3钢钢400.5尼龙丝300.5尼龙丝40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四、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用公式计算,无公式不得分)36马航客机mh370失联后,中国派出多艘舰船到南太平洋海域进行水下搜寻,其中用到“超声测位仪”,其原理如图所示,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设某次搜寻中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6s,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此障碍物离船的距离是多少?37一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2秒钟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金冢子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选项,每题2分,共50分,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1小明说: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在高空中是静止不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月亮c火星d地球【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所以它相对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而地球上的人观察卫星自然是以地球为参照物,因此感觉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在高空中静止不动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理解“同步”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听到考试的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a铃声以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考点】声与信息【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结合选项中的描述可做出判断【解答】解:听到考试的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是声音给我们提供了开始答卷的信号,说明铃声能传递信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与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3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其直径约为()a40mb40mmc40cmd40m【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解答】解:现用乒乓球国际乒联已改为直径40mm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的估测的理解和掌握,对物体的估测是物理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方法,要求学生自觉加强这方面的锻炼4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解答】解:因为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声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人耳听觉范围的掌握,明确不是大象发出的所有的声音都是次声波,只有大象之间交流时才会是次声波5家住二楼的小明早上醒来,听到同学小华在楼下喊他一起打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小明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小华的叫喊声很大,说明他的音调高c小明从叫喊声中听出是小华,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音色【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3)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4)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小明听到楼下的叫喊声,是因为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小华的叫喊声很大,说明他的响度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小明根据声音分辨出小华的声音,是根据音色判断的,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小明的妈妈提醒小明下楼时脚步要轻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学生的生活场景考查其中的物理知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属于中考的热点6小星一家开车去旅游,汽车行驶在平直公路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星是运动的b以路旁建筑物为参照物,小星是运动的c汽车紧急刹车时,小星一定向后倾d汽车行驶过程中使用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分析】判断小星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看小星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小星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小星坐在汽车里和汽车一起行驶,当汽车急刹车时,小星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汽车行驶过程中,司机或乘客要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解答】解:a、小星和汽车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星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b、小星和路旁的建筑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建筑物为参照物,小星是运动的符合题意c、小星和汽车一起行驶,汽车急刹车时,小星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小星会向前倾不符合题意d、惯性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有关,汽车行驶过程中,要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急刹车时,由于惯性造成伤害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汽车的构造、工作原理、行驶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从力、热、光、电、磁、声各方面挖掘包含的物理知识7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转换法【分析】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了解,以及物理学法中的转换法的应用8某同学周末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甲车b乙车c地面d路旁的树【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解答】解:a、该同学坐甲车回家,相对于甲车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b、该同学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以乙车为参照物,该同学是向后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在后退符合题意;c、该同学坐甲车回家,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是变化的,但方向是向前的不符合题意;d、该同学坐甲车回家,相对于路旁的树的位置是变化的,但方向是向前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一般由两种考查思路: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已知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物体运动状态9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击瓶子就可以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阶,则对应“re(2)”音阶的瓶子是()abcd【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音调和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相同条件下,体积大,质量大的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解答】解:当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在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子与水柱越难振动,振动的频率越来越低,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低,故“do(1)”“re(2)”“mi(3)”“fa(4)”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d、a、b、c因此对应“re(2)”音阶的瓶子是a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难点和易混点是弄清究竟是哪一部分在振动发声可联系装水的烧杯进行实验探究,经过对比可增强记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10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a510mb1020mc2040md4080m【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求出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单趟时间),再利用s=vt求从a点到凹坑壁的距离(半径),进而求出直径【解答】解: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t=6s=3s,从a点到凹坑壁的距离(半径):r=vt=340m/s3s=1020m,圆形凹坑的直径:d=2r=21020m=2040m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求出声音到凹坑壁的时间(单趟时间)是关键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2)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即“闻其声而知其人”,不是响度,故a错;b、“不敢高声语”是指不敢大声说话,指响度,不是音调,故b错;c、在学校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d、超声波通过传递能量可以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现象中的基本知识,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以及声音的利用12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微米b毫米c厘米d米【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对pm2.5含义的掌握作答【解答】解:环保学规定:pm2.5是空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m)的可吸入固体颗粒物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pm2.5的了解,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1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 m/sb07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 m/sc25 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d57 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求平均速度时,要用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相对应的时间,根据v=求出;(2)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就是平衡力;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直线【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0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2m,小车的平均速度v=0.4m/s,故a正确;b、由图象可知,在07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6m,小车的平均速度v=0.86m/s,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在2s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0m,小车是静止的,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受到的就是平衡力,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在5s7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就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图象的分析能力和平均速度的计算,以及平衡力的知识,是一道学科综合题;这类题也是中考的一个热点1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双耳效应;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1)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2)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也不相同,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强弱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双耳就能根据这些不同来确定声音发出的方位;(3)减弱噪声的措施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解答】解:a、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故a错误;b、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和强弱以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我们用耳朵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也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故b正确;c、树木和花草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固体传播声音比气体快,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故d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声音的产生、传播、特征和减弱噪声的方法的理解,都属于基础知识1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4)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决定【解答】解:a、老师讲课时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误;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能传递能量的特点,故c正确;d、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影响声音响度大小的因素以及声音传递能量的特点,是一道声学基础题16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终点时的速度为8m/s,则她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6m/sb6.25m/sc7m/sd8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由题意可知晓燕百米赛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她的平均速度【解答】解:晓燕的百米平均速度:v=6.25m/s;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晓燕的百米平均速度,是一道基础题;要求平均速度只要找出路程与所对应的运动时间,代入平均速度公式计算即可,解题时不要受题干所说的两个速度的影响,题中所提的速度为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无关17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a、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鼓声主要是靠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错误;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基础题18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老师太空授课及地面课堂的实况直播如图所示,下列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声音是从太空直接传到地面课堂的b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c王亚平老师授课的内容是通过电磁波传到地面的d声音传播的速度等于电磁波传播的速度【考点】电磁波的传播【专题】信息的传递【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解答】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真空不能传声,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ab错误,c正确;d、声音传播的速度小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等基本知识,是一道基础题19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噪声及来源【专题】声现象【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3)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及干扰需要听到的声音,都是噪声;(4)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决定【解答】解: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音乐声是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此选项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通过空气传递到人耳中此选项正确;c、音乐声是优美动听的,但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声此选项正确;d、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响度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噪声以及响度与音调的区别,属于声现象基本规律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2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专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肯定能发出声音,但由于人的听觉范围、响度大小、是否有介质的限制,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得见;(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慢,音调越低;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决定于发声体的材料和构造,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色一般不同【解答】解:a、振动的物体能够发声,但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不一定都能听到,如没有介质,响度太小,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此选项错误;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此选项错误;c、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体都在振动此选项正确;d、不同乐器发出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声学中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21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a响度较大b音调较高c音调较低d响度较小【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解答】解:当拿根铁棒敲打车轮时,则轮胎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即轮胎内空气越充足,敲击时轮胎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因此凭借声音的高低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22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175m,高7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考点】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b、减弱噪声的措施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c、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d、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解答】解:a、高速公路安装的隔音板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故a错误;b、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为单位来划分,故b正确;c、隔音板不能降低噪声的音调,故c错误d、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不是直线传播,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减弱噪声的措施,都是声现象的基本内容的考查,识记性比较强23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我市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c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结合选项中的描述可逐一做出判断【解答】解: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来调节气温,不是为了降低噪声,不合题意;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是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不是为了降低噪声,不合题意;c、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是为了减少镜面反射所形成的“光污染”,不是为了降低噪声,不合题意;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是为了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实际生活考查了减弱噪声的措施,难度不大,要注意其他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措施也应该多了解一些24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它的响度太小b它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c它的响度太大d它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超声和次声人耳都听不见【解答】解:医用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比人的正常听觉频率范围要高,所以人们听不见故选d【点评】此类题目,考查内容一般有两方面:(1)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都在人耳听觉频率范围之外,都是人听不到的声音;(2)大体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超声波:一是能够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声呐装置,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二是它能够成像,利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观察母体内胎儿的情况;三是它的振动作用能够使清洗液发生剧烈振动,有去污作用,也常用来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次声波:许多自然灾害,例如风暴、飓风、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都会发出次声,科学家可以根据它来预报这些自然灾害,在军事上也可用来侦查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25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解答本题要明确:(1)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空气不是唯一的介质(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4)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解答】解: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正确;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正确;c、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髙,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选项正确;d、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频率不同,音调不同该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不同的物理情景考查了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以及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26在体育中考50m短跑测试中,小明看见终点线快速向他靠近,这时他是以自己为参照物的(选填“自己”或“终点线”)最终他跑出8s的成绩,则他的平均速度是6.25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已知距离和时间,利用v=得到速度【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在测试过程中,小明看见终点线快速向他靠近,说明他是以自己为参照物判断的结果;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v=6.25m/s故答案为:自己;6.2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均速度的计算27如图所示,物体甲的长度为3.80cm,停表乙的示数为337.5s【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刻度尺使用之前,需要首先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刻度尺如果发生零刻度线磨损的情况,可以从某一个完整的刻度开始测量,同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测量时,要放正,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时,既要记下数值,又要记下单位(2)根据秒表的结构和刻度盘的单位进行分析,即小刻度盘的单位是min,大刻度盘的单位是s,然后读出时间【解答】解:(1)1cm=10m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根据图中显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mm,木块的长度是3.80cm;(2)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5min37.5s=560s+37.5s=337.5s故答案为:3.80;337.5【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秒表的读数,要注意每种测量工具的分度值,在初中物理中,除了长度测量需要估读外,其它测量都不用估读28在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中,摄像师坐在摩托车上跟拍时,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摄像师处于静止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马拉松赛全程为42.195km,某业余选手的成绩为3h30min,则其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km/h(结果精确到个位)【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计算【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结果的描述不同(2)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选摩托车为参照物,摄像师坐在摩托车上,摄像师与摩托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摄像师处于静止状态(2)其全程的平均速度v=12km/h故答案为:静止;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度的计算、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9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小明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笛声通过空气传到妈妈的耳朵里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