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2.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2.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2.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2.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6.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 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 类型和危害 2 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3 学会分析一般大气污染事件的原因和制定防治措施的方法 首先用北京雾霾天气视频导入 引导学生感知大气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从而激发学生探求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欲望 同时也很好地进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然后从大气污染的概念入手 从大气污染的本质原因中 导出大气污染物 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和酸雨形成的成因 危害 及其防治措施 2015年12月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一 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 大气污染 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 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 而且增加了某些有害有毒的物质 致使大气质量恶化 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 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 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案例6 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问 上述大气污染事件中的污染源和污染物分别是什么 带来了什么危害 答 1 污染源 联合碳化物工厂 污染物 45吨剧毒性甲基异氰酸盐气体 2 危害 看材料 略 能否将以上污染物划分出污染源的类型 2 大气污染物 1 常见大气污染物 碳 氮 硫的氧化物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 扬尘 粉尘 雾 降尘等 氟利昂 2 污染源分类 结合课本的图2 15和图2 16 自然污染源 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放物质的场所 人为污染源 即固定和移动污染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 又可分为工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和交通污染源等 主要来源 1 总悬浮颗粒物 空气中悬浮着无数固体颗粒的统称 2 可吸入颗粒物 指总悬浮颗粒物中直径小于10微米那些颗粒 技术上标为pm10 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一个重要参数 原因 人的的鼻毛 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将大多数大于10微米的粉尘过滤掉 只有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 二 主要的大气污染 1 可吸入颗粒物 地区性 阅读 什么是空气污染指数 简称apl a 概念 空气污染指数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或地区评估空气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种指标 b 空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各种污染物中危害最大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空气质量级别根据国家环保局统一规定划分为五级 如果吸入颗粒物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 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 危害健康 如果颗粒物中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时 则可能引发传染病 长期吸入过量颗粒物 积聚在肺部 可能使人患 尘肺病 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 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 说明 a吸入少许颗粒物并非坏事 它们能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b我国北方绝大部分城市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3 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 问 这是当今我国某些大城市比较 流行 的什么天气现象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 早晚湿度大时 雾的成分多 白天湿度小时 霾占据主力 相对湿度在80 到90 之间 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 空气中水汽氤氲 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 但总体无毒无害 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 灰尘等物质 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 颜色发黄 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 对人体健康有伤害 雾霾天气的形成是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 再加上气温低 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 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 尤其是pm2 5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 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 元凶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 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 危害加重 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统称为 雾霾天气 2014年1月4日 国家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有关规定 依据空气质量预测结果 综合考虑空气污染程度和持续时间 将空气重污染预警分为4个级别 由轻到重依次为蓝色 黄色 橙色和红色预警 雾霾君 的庐山真面目 世界雾霾天气严重地区分布图 北京雾霾天气的航拍图 2 酸雨 全球性 3 对环境的影响 水生生态 河湖水酸化 影响鱼类生长繁殖 甚至死亡 土壤生态 使土壤酸化 土壤肥力降低 导致农作物减产 植物生长 腐蚀树叶 使光合作用受阻 影响森林生长 树木成片死亡 建筑物 腐蚀石材 钢材 造成建筑物 铁轨 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1 定义 ph 5 6的降水 2 污染物有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世界三大酸雨区 欧洲 北美和中国 4 分布 a 特点 以煤炭为主要能源 排放的so2等酸性气体多 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b 分布范围的变化 随经济发展 酸雨分布范围亦有扩大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 西南地区 90年代 扩大到长江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目前 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我国的酸雨 c 据案例8 归纳我国治理酸雨的措施 建立两控区 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限制高硫煤的开采积极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调整能源结构 1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能源生产和消费 防治主要从调整能源战略方面入手 三 大气污染防治 2 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 1 开发新能源 2 利用可再生资源 3 改进能源消费结构 4 开发洁净煤技术 5 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 控制工业污染 7 控制机动车污染 8 使用消烟除尘技术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9 植树造林 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利用可再生资源开发新能源开发洁净煤技术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工业污染 大气污染防治 可吸入颗粒物 酸雨 污染源 危害 大气污染防治 2012 2013年中国年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 1 找出ph值小于4 5的重酸雨区2 找出ph值小于5 6的酸雨区3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什么类型 西南 杭州湾 珠三角及其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