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普通高中高三文综(历史部分)适应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doc_第1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高三文综(历史部分)适应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doc_第2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高三文综(历史部分)适应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doc_第3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高三文综(历史部分)适应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doc_第4页
河南省普通高中高三文综(历史部分)适应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普通高中2014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适应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48分)24两汉时期,“钱”字很少见于文学作品中。而从两晋时期起,它的别称被大量收录:鲁褒尊其为“孔方兄”,干宝以“青蚨”称之,而王衍则贬之为“阿堵物”。这说明魏晋时期a商品经济发展促使社会价值观念变革 b自然经济解体导致儒家义利观的解构c儒家地位的变迁影响文学内容变化 d商业繁荣为市民文学发展奠定基础25唐长孺说:“汉末大姓、名士是魏晋土族的基础,而士族的形成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保证士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实质上就是保证当朝显贵的世袭特权,因而魏晋显贵家族最有资格成为士族。”这句话不能反映出a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 b皇权承认了士族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c士族成为魏晋君主专制制度的威胁 d士族与九品中正制是相伴而生的26元仁宗1313年下诏:“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元仁宗此举意在a控制天下学人的思想 b强化理学的崇高地位c塑造标准化考试制度 d选拔真正的文艺人才27观察下面嘉庆、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区家庭规模户均人口比较表(部分)。表1时间 省区直隶山东山西浙江江西嘉庆二十五年(1820)567691683608573宣统三年(1911)515549482425494关于表1中变化的主要背景分析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c国家政治局势变动的影响 d近代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传播28傅斯年评价某时期的思想时说:“中国人的思想到了这时期,已经把孔子及真理一条信条摇动了,已经临于绝境,必须有急转直下的趋向了。”“这时期”指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抓住题干中“中国人的思想到了这时期,已经把孔子及真理一条信条摇动了”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指新文化运动时期,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意义29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租佃暂行条例19条,规定“缴租最高限度应不得超过当年正产物收获额千分之三百七十五”,并“禁止包租、预租和押金”。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a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社会结构 b以法律确认农民土地所有权c改造乡村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d减轻农民负担刺激生产发展30某时期新华社通告:北京大学自称在半个月内完成680项科研项目,超过了过去三年科研项目的总和,其中100多项是尖端技术,有5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实施极大地激发科研热情 b“左”倾错误波及到了科研领域c“文革”动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d改革开放推动了科学的春天到来31在第36届(2011年)全球超级计算机top 500排名中,由国防科技大学发明的“天河一号”,其峰值性能和实测性能两项指标双双超越美国的“美洲虎”(jaguar)系统,位列世界第一,实现了“天河一号”从亚洲第一向世界第一的重大跨越。这反映出a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b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c计算机性能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实力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分析探讨问题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科技发展也大踏步的前进,故项正确; a、d三项表述明显错误,故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就32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发现:“(国富论)鼓励了美国革命,因为亚当斯密说政府规章限制殖民地自由地制造或贸易,是最明白不过的侵犯最神圣的人权。自此,美国一直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家乡。”这说明美国a启蒙思想影响经济制度类型 b经济理念为政治制度奠基c自由主义主导国家独立进程 d革命传统决定其经济制度33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激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a受到各国的强烈支持和拥护 b始终遭到各地人民反对c推翻了各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d促进了民众政治上觉醒34罗斯福1932布暂时放弃金本位,这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l932年的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四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067美元。罗斯福的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却意外地伤害了大洋另一端脆弱的中国经济。这表明a罗斯福新政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 b白银取代黄金成为世界货币c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不断加强 d中国经济发展依赖于美国35二战后美国政府在处理“公平”和“效率”这一两难悖律时,大致出现了民主党政府更加注重“公平”、共和党政府更注重“效率”的情况。那么在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等共和党政府执政期间,最可能实施的是a赤字财政、扩大福利 b通货膨胀、扩大投资c削减开支、平衡预算 d货币紧缩、增加保障第ii卷(非选择题 52分)料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横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今天下之人不为商者寡矣。士之读书将以商禄,农之力作将以商食,而工而隶而释氏而老子之徒,孰非商乎!吾见天下之人,不商其身,而商其志者,比比而然。(明)邱浚重编琼台稿材料二 道光时的徽宁会馆碑记称:“凡江、浙两省之以蚕织为业者,俱萃于是。商贾辐辏,虽弹丸地,而繁华过他郡邑。皖省徽州、宁国二郡之人服贾于外者,所在多有,而盛镇尤汇集之处也。”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明清时期,各地商人纷纷建造会馆,这些会馆结合家乡建筑特色,结构考究形式精美,从不同程度反映了各不相同的建筑文化。各地商帮还直接从事各种民俗活动,每年正月举办的灯会习俗以徽商承办的灯会最有气派,而民俗活动又是促销的绝佳时机。徽商研究材料三 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中国全史商贾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商帮兴起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帮活动对当地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商帮衰落的原因。(10分)(3)原因依据材料三中“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概括出积累财富未用于商业投资,富而人仕观念强烈;结合所学知识从重农抑商的政策以及晚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概括出政府的盘剥,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冲击。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帮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图10 钦定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17111799)亲自组织编撰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狄德罗(17131784) 图11 狄德罗和百科全书编撰者构成了百科全书派,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典籍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法比较。【答案】(12分)评分提示: 一等912分: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二等58分:观点基本合理,史实基本正确,只罗列史实,条理较清晰,基本合乎逻辑。三等14分:基本符合主题,观点不够合理,史实不够准确,条理不清缺乏逻辑。【解析】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随着议会制度的不断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在进行。1853年发表的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为建立现代文官制绘制了蓝图。1870年的枢密院令以此为蓝本建立文官制,规定以考试和业绩作为文官录用和晋升的依据。文官制的建立纠正了政党政治中政治分赃的弊病,同时也使国家政策有连续性,不因政府变迁而中断行政过程。摘自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二 为了造就有用的人材,传统的科学制度必须改革,这是有识者的共识。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自费留学学生也“一体考验奖励”。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随后命令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并在12月设立学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了,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科举的废除大大加速了学堂建立的步伐。据学部统计,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2169人;1909年学堂总数猛增为52346所,学生达156027万人。留学生人数也大幅度增长。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知识分子群体活跃于历史舞台,在整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摘自李侃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归纳中英两国选官制度改革的背景,并指出改革的本质有何不同。(9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廷废除科举制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6分)【答案】(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基础逐渐扩大,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中国,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深;推行“新政”。(5分)本质:英国,健全民主制度。体现公平。中国,维护统治,加强封建专制。(4分)(2)冲击了旧的教育制度,加速了新式学堂的建立;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度增加,客观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加速革命思想的传播。(6分)46(15分)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至于我们民国的约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在南京订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孙中山在一次讨论中说:“内阁制,纯恃国会,中国本身基础,犹甚薄弱,一旦受压迫,将无由抵抗,恐蹈俄国1905年国会之覆辙。国会且然,何有内阁?今革命之势力在各省,而专制之毒在中央,此进则彼退,其势力消长,即专制与共和之倚伏。倘更自为削弱,噬脐无及。”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指出:“临时约法,既知规定人民权利义务;而于地方制度,付之阙如,徒沾沾于国家机关,此所谓合九州之铁铸成大错者也。”他说:“因为我以为这个执行约法,只有一年半载的事情,不甚要紧,等到后来再鼓吹我的五权宪法,也未为晚。”转引自李伟迪孙中山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订材料二 孙中山:“余对于临时约法之不满,已如前所述,则余对于此与革命方略相背驰之约法,又何为起而拥护之?此读者所亟欲问者也。余请郑重说明之。故临时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也。袁世凯毁弃临时约法,即为违背誓言,取消其服从民国之证据,不必待其帝制自为,已为民国所必不容余为民国前途计,一方面甚望有更进步、更适宜之宪法,以代临时约法,一方面则务拥护临时约法之尊严,俾国本不因以摇撼奋然以一身荷护法大任而不少挠。”据谢扶民中华民国立法史(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临时约法的态度,并分析原因。(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支持临时约法的原因,并列举孙中山“以一身荷护法大任”的表现。(7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1951年9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政府声明中说:“新的德意志国家及其公民只有感到对犹太民族犯下的罪行,并且有义务做出物质赔偿时,我们才算令人信服地与纳粹的罪恶历史一刀两断。”他还曾说:“赔偿是我们的责任,它虽然不能洗刷我们的罪恶感,却是和解的前提。”从战后到2002年,德国的战后赔偿金额达到1040亿美元,它每年还继续向10万受害者赔偿624亿美元的养老金。1994年,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勃兰特“惊世一跪”的20年后,对波兰再次表示,“我请求你们宽恕德国人给你们造成的痛苦”对于德国有关纳粹大屠杀的历史教育,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辛格说:“学校普遍进行纳粹大屠杀教育,正视历史,已经成为德国民族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摘编自张景云日德两国不同的二战史观论述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对侵略历史“不反省、不道歉、不谢罪”(“三不主义”),而且不断制造事端,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发表歪曲历史的言论日本每年都要在广岛举行和平大会日本著名学者藤原彰指出: “日本人十分缺少从加害者的角度认识战争的意识。”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免除了头号战犯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释放战犯并允许其重返政坛军界执掌国家大权在战争索赔问题上,国际地位尚低的亚洲受害国的多数国家,基本上自动放弃了对日战争索赔权。最后只有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国接受了日本有限的赔偿意大利政治家蒂齐亚诺台尔察尼所著日本人的自负与傲慢一书中指出:“财富使日本人变得更加狂妄。”于是就有人叫嚣说:承认侵略并向亚洲国家谢罪是“自虐”行为,妨碍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和在国际新秩序中发挥“领导作用”。摘编自王丽萍中日两国“二战史观”的分歧论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德国对待法西斯罪行的态度和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日本“三不主义”态度的成因。(8分)(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的“促进了欧洲的和解与联合”概括出日本二战受害者意识强烈;从材料二中“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免除了头号战犯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释放战犯并允许其重返政坛军界执掌国家大权”等信息概括出美国庇护,法西斯和军国主义未彻底根除;从材料二中“在战争索赔问题上,国际地位尚低的亚洲受害国的多数国家,基本上自动放弃了对日战争索赔权”等信息概括出亚洲国家没有严格追究日本战争责任;从材料二中“财富使日本人变得更加狂妄”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概括出经济急剧膨胀使日本野心再度显露。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德国、日本的崛起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戊戌时期,梁启超尖锐地指出,“爱国必自兴民权始”,断定“能兴民权者,断无可亡之理”。流亡日本时期,他曾愤怒地表示“我辈实不可复生息于专制政体之下。专制政体者,我辈之公敌也,大仇也!有专制则无我辈,有我辈则无专制,我不愿与之共立,我宁愿与之偕亡”。1903年12月,梁启超由美国返回日本。曾承认自己“向年鼓吹破坏主义,而今者反对破坏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