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限时训练 专题9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代希腊、罗马(含13年高考题)人民版.doc_第1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限时训练 专题9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代希腊、罗马(含13年高考题)人民版.doc_第2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限时训练 专题9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代希腊、罗马(含13年高考题)人民版.doc_第3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二轮限时训练 专题9 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代希腊、罗马(含13年高考题)人民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九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雅典民主政治1、2、3、4、5、6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7、8、9、10古希腊的人文思想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3义乌模拟)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方式规定,不到开庭的时候,没有人知道谁将出席案件的审理,也没有人知道谁将受到审判,陪审员只依法对案件本身负责,凭自己的良心和判断办事,不受任何外来的威胁。这说明雅典司法()a.审判过程缺乏逻辑性b.审判具有公正性c.审判方式缺乏透明性d.审判结果具有偶然性解析:b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表明,雅典的陪审员只依法对案件本身负责,凭自己的良心和判断办事,这样有利于防止舞弊现象,从而保证了审判的相对公正,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是对材料的曲解。2.(2013湖南联考)伯里克利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这段话表明古代雅典()a.保护雅典人合法权利b.尊重雅典公民个人意志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解析:c材料中“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说明在古代雅典法律已经深入到每个雅典公民的灵魂, 成为管理公共事务至高无上的原则。3.(2013德州联考)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担任雅典首席执政官的最高行政职务。有一次在放逐投票的时候,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他在陶片上代写上“阿里斯提德”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这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他;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该故事不能体现雅典民主政治的()a.广泛性b.盲目性c.随意性d.公正性解析:d题干中那个目不识丁的公民仅仅因为听烦了,就投票放逐阿里斯提德,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的广泛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但无法体现其公正性。4.(2013福州质检)恩格斯说,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一是“公共权力的设立”。据此判断,使雅典最终完成氏族组织到国家这个过渡的领导人是()a.梭伦 b.克利斯提尼c.伯里克利d.苏格拉底解析:b恩格斯认为国家与氏族组织的不同在于一是地域组织代替血缘部落,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结合所学,克利斯提尼上台后继续进行民主改革,他改造原有的部落地盘,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十个行政选区,并从每个选区中选出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享有很大权力,对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5.(2013年安徽文综,19)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解析:c根据材料可知,雅典公民若不相信现存宗教或对神明持不同见解,就会被治罪,故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体现的是“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的处罚,而非伯里克利排斥“持不同见解者”,排除d项。6.阅读下列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约40万约4.2万6 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慢神和蛊惑青年依据表格不能反映雅典民主政治存在问题的是()a.民主范围狭窄 b.参政方式原始 c.国家权力滥用d.雅典社会衰落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制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苏格拉底死于公元前399年,当时雅典民主制已经走向衰落,但是题干无体现,故选d。据“雅典公民总数”“表决形式”及“罪名”即可判定a、b、c三项符合表格内容。7.“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这一规定实质上说明十二铜表法()a.保护私有财产b.是一部野蛮的习惯法c.内容相当广泛d.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解析: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排除b项;c项材料无法体现;未结婚并不一定是未成年人,d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十二铜表法中对于侵犯私有财产的有关规定。8.(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原告证据确凿,只因口误输了官司,反映古罗马法呆板,缺乏灵活性,属于典型的形式主义,故b项正确。十二铜表法规定“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说明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审判程序没问题,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庭辩论而非对法律的解释,故c、d两项错误。9.(2013浙江联考)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 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 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c. 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d. 罗马法主张保护私有制解析:c罗马法在表现形式上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在适用范围上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充分体现了其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的理性精神。a、b两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d项是罗马法的实质,无法体现“理性”的特点,故排除。10.(2013荆州一模)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罗马法具备了严格的法律强制性b.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c.罗马的扩张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发展d.法官滥用权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解析:b地方上(罗马帝国新征服地区)社会秩序被宣布无效的原因是罗马法适应了罗马帝国新征服地区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b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主题不符,c、d两项材料无体现。11.(2013金华模拟)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曾提出这样的观点: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这一观点的积极之处在于()a.否定了神的存在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d.树立人的尊严与权威解析:d普罗塔戈拉强调了人的力量和价值,体现了西方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材料均无体现。12.“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是一句西方名言,与这句名言有同样价值取向的是()a.“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b.“人为善,人恒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c.“人的命运主要由他自己创造的”d.“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解析:c“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推崇,c项与之相符。a项是苏格拉底的思想,旨在强调对个人的认识,排除;b项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强调目标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4分,14题28分,共52分)13.(2013金华模拟)政治民主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材料二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在其著作罗马法的精神一书中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材料三“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2)结合所学知识,从表现形式和适用范围两个角度,概括古代罗马法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材料二中趋势出现的原因。(9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国”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9分)解析:第(1)问,据“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可知古希腊实行直接民主,这与其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有直接关系。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3)问,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从政治制度、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分析归纳。答案:(1)特点:直接民主。成因:小国寡民的城邦。(6分)(2)趋势: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过渡。原因: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斗争,统治者的重视。趋势: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原因: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过渡(或统治地域广大的国家的需要)(9分)(3)政治上,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政体,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经济上,颁布了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或“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法令和措施,使礼仪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9分)14.人的解放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社会变革、完善、发展、前进的永恒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国、印度、希腊三个文明中心几乎同时进入思想繁荣时期,哲学思考都十分活跃,都开始自觉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及其意义等重大课题。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美)费正清中国的传统与社会(1)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国希腊几乎同时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重大课题”。“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的表现是什么?(16分)(2)到18世纪时,人类为解放自身又做了哪些努力?(1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阐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前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时间限制“公元前6世纪左右”及内容限制“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及其意义”,联系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主张来说明问题。后一小问表现依据所学知识归纳。第(2)问注意时间限制“18世纪”,人类为解放自身所做的努力需从经济、政治、思想等角度思考。答案:(1)史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