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doc_第1页
七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doc_第2页
七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doc_第3页
七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doc_第4页
七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基础知识达标1.给下列加点字读音。卿(qng)岂(q)涉猎(sh)孰(sh)才略(l)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3)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4)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5)蒙乃始就学就:从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A.卿言多务卿今者才略B.但当涉猎门当户对C.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D.即更刮目相待更上一层楼【解析】A项,“卿”,均为古代君对臣或朋友、夫妇间的爱称。B项,“当”,应当/相当。C项,“益”,好处/更加。D项,“更”,重新/再,又。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D)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但当涉猎C.见往事耳D.与蒙论议【解析】A项,“博士”,古义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指学位名。B项,“但”,古义是只,只是;今义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C项,“往事”,古义指历史;今义指过去的事。D项,“论议”,古今均指讨论议事。5.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B.本文主要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C.本文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且学有所成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D.“吴下阿蒙”在文中指吕蒙,后来泛指缺少学识与文才的人。【解析】B项,文中主要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6.(宁夏中考)观察下面这幅图画,按要求答题。(1)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读书、好学、少年有志、沉醉、童趣等。(符合画面主题即可)(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略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汉朝人孙敬,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样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战国人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成语悬梁刺股,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其实,还有许多成语高度概括了古代那些勤奋读书的人和事,如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程门立雪(1)请结合文意,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成语。(2)如果你身边有同学不喜欢学习,不喜欢吃苦,请你至少用一个上面所填的成语写几句鼓励的话,让他能重新拾起学习的信心。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示例一:同学,你一定听过“悬梁刺股”的故事吧,只要不惧艰难险阻,学习上的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示例二:同学,自古英雄多磨难,如果我们具有“悬梁刺股”的精神,“程门立雪”的执着,何愁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呢?阅读学习探究阅读孙权劝学,回答下面的问题。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时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阿: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长兄,这里是对自家兄长的尊称)【解析】D项,文中的“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9.翻译下列句子。(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说军务繁多,怎么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和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你怎么这么晚才认清这个道理啊!10.用原文内容填空。(1)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1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长进惊人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开始刻苦学习。他是一个听从劝告,勤奋好学的人。12.学习本文后,你从孙权或吕蒙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示例一:从孙权劝学成功这件事上,我懂得了规劝人时态度要诚恳,还要善于举使他人信服的道理。作为吴国君主的孙权尚且要学习,我们中学生就更应该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了。示例二:吕蒙知错就改、勤奋好学并最终学有所成的经历启发我,现在就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长春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贬狄道典史。其地杂番,俗罕知诗书,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聘三经师教之。鬻所乘马,出妇服装,市田资诸生。县有煤山,为番人所据,民仰薪二百里外,继盛召番人谕之,咸服曰:“杨公即须我曹穹帐亦舍之,况煤山耶?”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节选自明史杨继盛传)注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杂番:指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鬻(y):卖。仰:依赖、依靠。我曹:我们。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心好之好:爱好、喜欢(2)继盛简子弟秀者百余人简:选拔、挑选14.翻译下面的句子。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于是告诉了哥哥,请求自己也能够跟着私塾老师一起学习。15.“番民信爱之,呼曰杨父”,可见杨继盛在番民心中很有威望。请写出番民“信爱”杨继盛的原因。兴办教育,聘请塾师,教化子弟,资助学生。【参考译文】杨继盛七岁时母亲去世。继母妒忌他,让他放牛。杨继盛经过乡里的私塾,看见乡里的儿童都在读书,很是喜爱。于是告诉了哥哥,请求自己也能够跟着私塾老师一起学习。哥哥对父亲说了,(父亲)让他学习,但还要放牛。(杨继盛)十三岁时,才能够跟着老师学习。(因为)家庭贫困,学习越发刻苦勤奋。(后来他)被贬为狄道典史。狄道这个地方汉人和少数民族杂居,习俗落后,很少有人了解诗书。杨继盛从他们的子弟中选拔一百多位优秀的人才,聘请三经老师教他们。他卖掉自己乘坐的马匹和夫人的服装,买田资助这些学生。这个县有座煤山,被少数民族占据,农民(只得)依赖二百里外的柴薪(生火做饭)。杨继盛召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