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动通信新技术应用研究 封面 1 成绩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移动通信新技术应用研究(3G)学生姓名 学 号 2007503017 指导教师 张海峰 系 别 网络系 专 业 移动通信技术 年 级 三 移动通信新技术应用研究 目录 3移动通信新技术应用研究(3G) 摘要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发展,涌现出各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它们所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些技术进步是革命性的,它大大提高并拓展了人与人、人与机器甚至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能力,并进一步挖掘了通信潜力。该文主要系统分析了3G中采用的通信新技术,并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中国3G网络将走向宽带化、融合化和IP化;业务将呈现继承性、扩张性和多样化;终端将走向智能化、定制化、多模化。关键词:集群移动通信 增值服务 卫星移动通信无绳电话 蜂窝移动通信 目录第一章 绪论41.1 3G移动通信的发展史41.2 后3G,4G和对通信行业的展望5第二章 3G移动通信的概述92.1 移动通信的背景92.2 移动通信的定义92.3移动通信的分类112.4移动增值服务的定义与分类122.5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动向122.6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14第三章 结束语17第四章 致谢18第五章 参考文献19移动通信新技术应用研究 第一章 绪论 8第一章 绪论 1.1 3G移动通信的发展史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最初由贝尔实验室在70年代所发明,直至80年代才投入商用。当初,移动通信技术是为了解决人在汽车上打电话的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变得越来越普及,以至于全世界目前有20亿人都使用手机进行通信。第一代移动通信采用模拟技术,所发送的信号是模拟信号,其应用也主要是提供话音业务。中国在第一代移动通信的状况可以说是买来使用过程,从技术到产业几乎一片空白。80年代初期,第二代移动通信开始走入市场。与第一代移动通信本质上不同,第二代移动通信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其业务除了传送话音之外还可以传送一些中速率的数据业务,包括短信及上网浏览等。中国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方面介入较晚,90年代中期,当国外移动通信设备开始规模性地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国家才开始启动攻关项目,对技术的掌握起步较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第二代技术方面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力也做出了我们自己的贡献,中国在技术发展的后期介入了GSM和CDMA基站和手机的制造,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第三代移动通信从90年代初开始发展,到1997年,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已经开始具备雏形。此时,中国政府认为中国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方面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于97年向国际电信联盟提出了我们自己主导的标准TD-SCDMA。经过各方的努力,该标准作为三个主要标准之一被国际上所接受。客观的说,从世界来看,欧盟主导的WCDMA和美国主导的CDMA2000占据了更加有利的地位。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逐步走向成熟,第四代或者称为后三代移动通信开始启动。这时,我们意识到这是移动通信产业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应该从源头做起,掌握源头核心技术,促进产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基于这样的一个基本判断,2001年,我国和韩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几乎同时启动了面向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发展计划。回顾这2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所做出的努力,我们从空白和一无所有,到今天我们基本跟上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再看一下3G。3G又称为IMT2000,其商用化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起步,并将在未来几年内得到较大的发展。到去年年底,全球已经建成了243个3G商业网络,用户数接近2亿,大概有200多款3G商务终端投入使用。但是3G发展非常不均衡,日本、韩国发展比较成功,欧美相对比较落后。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东亚地区的百姓对移动通信有特殊的喜好,新技术很容易在东亚地区开始发展,并且研究机构和厂家在这方面科技投入也较多。3G典型业务可以包含哪些方面呢?这里列出了一些典型的业务。包括刚才提到的彩信业务,该类业务可以归结为多媒体短信业务,将来的多媒体短讯应该能够综合话音、图象、文字信息等等,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第二类业务就是定位业务,包括与位置有关的点播业务,如果你希望知道周围有什么商店,商店里有什么东西,周围有没有电影院,放什么电影等等,均可使用与这类与位置有关的信息点播业务。第三类业务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上网浏览和下载业务。第四类业务就是VOD视频点播业务,如果我们希望看世界杯比赛的精彩片断,可以使用这类点播业务。移动电子商务是另外一类重要的业务,比如可以用手机到零售亭购买香烟、汽水等。像交互式游戏则是3G一个潜力很大的应用业务,这种业务在韩国、日本比较流行。最后一类业务是实时视频业务,或称无线可视电话。香港在开通3G业务的时候,就采取了赠送成对手机的方式,使用手机的两个人在打电话的时候可以看到对方。1.2 后3G,4G和对通信行业的展望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将世界上所有的蜂窝系统、无绳系统、无线本地环路(RLL)、无线局域网终端、专用移动广播和寻呼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网络,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任何人都能便利地通信。究竟采用TDMA系统结构还是宽带CDMA系统结构,各个国家都在研究和决策之中。目前的研究显示,由于CDMA系统具有许多优点:固有的抗多径衰落能力可以运用话音激活技术增加系统的容量,减少传输功率;具有软切换和软容量的特性,系统的容量大;保密性好并且组网简单等。宽带CDMA系统结构最有可能成为第三代移动和个人通信系统采用的系统结构。 3G的研究方兴未艾,后3G的概念也已经提出来了。后3G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目前还只是有一个主题,就是无线互联网技术。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后3G乃至4G也会热闹起来。后3G在业务、功能、频宽上均有别于3G,它将会把所有无线服务联合在一起,能在任何地方接人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定位定时、数据收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使移动无线互联网无所不在,无边无际,使人类的通信手段和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概括地说,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带动我们国家信息产业众多领域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移动通信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链,对集成电路、软件以及原器件配套、显示等等众多领域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抓住这样一个龙头就能带动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其次,我们国家在高科技领域需要寻求一些突破点,率先走向国际,而新一代移动通信就是我们最具备条件,率先走向国际,达到领先国家层面的突破点。第三,移动通信正成为国家基础信息设施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必须掌握相关技术,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让我国展望未来15年无线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美好愿景。根据有关数据的分析,到2020年我们国家移动通信的普及率将达到60%,年制造和运营收入将会达到2万亿元。第四代移动通信或者称为后三代移动通信,到2020年将会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无所不在的泛在网络将成为现实,用于家庭、汽车内的短距离的无线通信产业将形成新的规模性的增长点。有关专家曾作过预测,无线家庭网络可能是继移动通信之后带动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当然这个说法准确不准确,还有待于验证。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投入商用之后,能够承载的业务能力是非常强大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发展目标是传输到每秒100兆比特以上,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快1000倍以上。分析表明,人所需要的最大信息量大约每秒30-50兆比特,因此可以认为,人类要获取的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第四代移动通信来获取。新一代移动通信投入商用之后,服务和应用将遍及社会各个角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切皆有可能,无线改变世界。移动终端将成为人们的电子生活,所有的信息获取和交互,都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终端来实现。在边远地区,无线通信将成为保持与农村联系的唯一方式,因为有线的成本太高了。射频标签技术等短距离无线互联技术的发展,将会改变人和社会、人和物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把每个物体上面都安装上一个低成本的无线通信装置,人和物之间就可以通信了。你的钥匙丢在家里了,怎么找也找不到,如果钥匙上安装了这样一个无线通信装置,找钥匙就变得轻而易举了。无线和地理信息的结合等等,每一种和方位有关的信息都会通过无线方式获取等等。无线通信的应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产业发展的影响无所不在。从产业与运营方面看,移动通信业正面临深刻的变革。首先,无线通信成为第一大通信手段。其次,数据业务逐步取代话音业务,预计近期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业务的用户数将超过固定用户。第三,单纯依靠话音业务发展支撑运营商发展的传统模式已一去不复返,无线因特网的兴起,使得传统电信运营商的统治地位越来越受到挑战。美国AT&T公司曾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信运营商,由于其发展模式单一,已经被不知名的公司所收购。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轰然倒塌充分说明了电信业发展已经进出一个转折期。第四,电信、IT和传媒的融合在基础设施和业务层面的趋势进一步显现。最近我国IPTV和手机电视发展引起巨大争议,就是一个明例。从技术上来说,无线通信新技术层出不穷,多种制式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是一个发展趋势,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技术取代其他所有技术。其中最大的挑战是有限的频谱资源与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所带来的矛盾,如何利用有限的评估资源提供越来越大的需求,满足越来越大的需求是人类共同面临最大的挑战。以上述分析为基础,对我国未来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作一个展望。根据国家中长期规划,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发展的总目标是通过10-15年的努力,在2020年之前使我们国家成为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产业、服务和应用的领先国家之一。通过15年的努力,我们率先在高科技领域里达到这样一个目标,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首先我们要成为新技术发展和游戏规则制定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国走向国际的过程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即使我们有很好的技术,碰到困难也会非常多。其次,拥有自主知识支撑的产业占到市场份额25%以上。最后,我们要把先进的技术用于我国广大民众,能使我们的百姓享受到先进的无线移动服务和应用。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重大专项的实施将分为科研开发和应用示范两个部分加以推进。而研发部分又分为蜂窝移动通信、宽带无线接入、短距离无线互联、共性支撑技术四个专题实施。应用示范的目的包含了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建立应用和示范园区,推广新技术,使百姓能够感受到新技术发展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和社会的进步;二是通过产业链的整合,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竞争能力。移动通信新技术应用研究 第二章 3G移动通信的概述 16第二章 3G移动通信的概述2.1 移动通信的背景目前2G已经非常成熟,并且仍然在高速增长,3G刚刚进入市场,还在不断地培育和发展,而4G已经列入了议事日程。从市场的不同技术构成来看,2G所占的比例是逐年提升的,尤其是在新兴市场。目前GSM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80%,而3G正逐渐走上正轨,虽然占的份额很小,但是比例正在逐年增加。2G和3G必将长期并存发展。而且,3G仍然是业内最热的话题之一。近几年,3G经历了一个理性的发展过程。从牌照发放的情况来看,3G牌照的数量是逐年增加的。3G虽然处在一个启动期,但是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广,覆盖到的国家、运营商、市场还将继续增加。从用户数来讲,3G的成绩也足够优秀,WCDMA用户现在已经突破了1亿户,CDMA2000用户也突破了6000万户。提到3G就不能不提TDSCDMA,TDSCDMA通过了去年的规模应用试验,技术先进性得到了全面验证。TDSCDMA已经具备了商业化的条件。随着电信重组方案的确定:中国移动+铁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CDMA网)+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GSM网)+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从而中国电信运营商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2.2 移动通信的定义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1) 空间系统;(2) 地面系统: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关口站、基站。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3代过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LAN、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系统性能(如蜂窝规模和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频率的高低。考虑到这些技术问题,有的系统将侧重提供高数据速率,有的系统将侧重增强机动性或扩大覆盖范围从用户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术包括:蜂窝移动无线系统,如3G;无绳系统,如DECT;近距离通信系统,如蓝牙和DECT数据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固定无线接入或无线本地环系统;卫星系统;广播系统,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目前全球有三大标准,分别是欧洲提出的WCDMA、美国提出的CDMA2000和我国提出的TD-SCDMA。 3G基本是以CDMA为技术核心,开始是只有美国和欧洲两大阵营的较量。美国的3G标准(CDMA2000)就是在QUALCOMM的2G CDMA (IS95)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欧洲的3G标准是在其GSM网络的基础上结合宽带CDMA (WCDMA)技术而形成。后来,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西门子和中国的大唐搞出了个中国的标准TD-SCDMA(时分-同步CDMA)。与之前的1G和2G相比,3G拥有更宽的带宽,其传输速度最低为384K,最高为2M,带宽可达 5MHz以上。不仅能传输话音,还能传输数据,从而提供快捷、方便的无线应用,如无线接入Internet。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宽带多媒体服务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一个主要特点。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能将高速移动接入和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服务结合起来,提高无线频率利用效率。提供包括卫星在内的全球覆盖并实现有线和无线以及不同无线网络之间业务的无缝连接。满足多媒体业务的要求,从而为用户提供更经济、内容更丰富的无线通信服务。 3G的发展也可分为两个阶段,3G的早期阶段,语音传输在原有的以“电路交换”为基础的网络上继续运行,而数据传输在新部署的以“IP分组交换”为核心网上传输。而真正的3G网络或者说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 - NGN)阶段应该完全基于IP分组交换。这样一来,电路交换网络可以完全淘汰,而基于IP的语音传输可以完全实现免费,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自数据业务的服务,而不是象现在这样收入主要来自语音服务。不论技术标准如何竞争,市场如何发展,基本的发展方向是“无线”+“IP”+“高速”+“无缝漫游”。当下的一些语音服务,如德国的skype的语音服务就是基于在当下的IP(Internet Protocol)分组交换来进行实施。2.3移动通信的分类1、集群移动通信集群移动通信,也称大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只有一个基站,天线高度为几十米至百余米,覆盖半径为30公里,发射机功率可高达200瓦。用户数约为几十至几百,可以是车载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也可通过基站与其它移动台及市话用户通信,基站与市站有线网连接。 2、蜂窝移动通信蜂窝移动通信,也称小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把整个大范围的服务区划分成许多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各个移动台的联络与控制,各个基站通过移动交换中心相互联系,并与市话局连接。利用超短波电波传播距离有限的特点,离开一定距离的小区可以重复使用频率,使频率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小区的用户在1000以上,全部覆盖区最终的容量可达100万用户。 3、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利用卫星转发信号也可实现移动通信,对于车载移动通信可采用赤道固定卫星,而对手持终端,采用中低轨道的多颗星座卫星较为有利。 4无绳电话无绳电话。对于室内外慢速移动的手持终端的通信,则采用小功率、通信距离近的、轻便的无绳电话机。它们可以经过通信点与市话用户进行单向或双方向的通信。使用模拟识别信号的移动通信,称为模拟移动通信。为了解决容量增加,提高通信质量和增加服务功能,目前大都使用数字识别信号,即数字移动通信。在制式上则有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两种。前者在全世界有欧洲的GSM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北美的双模制式标准IS一54和日本的JDC标准。对于码分多址,则有美国Qualcomnn公司研制的IS-95标准的系统。总的趋势是数字移动通信将取代模拟移动通信。而移动通信将向个人通信发展。进入21世纪则成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通信将有更为辉煌的未来。2.4移动增值服务的定义与分类移动增值服务是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融合的基础上,在人们对以信息为基础的各种应用需求快速增长的激励下,在社会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的前提下,迅速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由于移动通信自身所具有的可移动性、无时空限制性、专属性、安全性和时尚性的特点,再加上基于这些特点之上的短消息、游戏、支付、定位、办公等丰富多彩的应用服务,为广大用户带来更方便、更灵活的通信服务,为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使得移动增值服务日益成为欣欣向荣的朝阳行业。在移动通信服务中,除去传统的点对点语音业务,其它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的各种生活、工作、娱乐、管理、控制等业务都被定义于移动增值服务。因此,无论是基于2G 的短信(SMS)业务,还是基于2.5G GPRS 技术的彩信(MMS)、WAP、KJAVA 以及语音增值业务(IVR),都属于移动增值服务。而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向第三代的继续发展,新的更多的移动增值业务也将不断出现。2.5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动向从广义上来讲,按照业务提供的技术方式以及对终端要求的不同,可以把移动增值新业务分为三类。1完全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增值业务。这也是近年来移动运营商对新业务开发的最主要方向。在这个方向上开发移动增值新业务的主力军除了移动运营商之外,还有大量的内容提供商(CP)和业务提供商(SP)。随着移动通信网络能力的增强,仅仅依靠运营商自己开发新业务的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了,在这种大背景下,各种CP、SP应运而生,开始在移动内容提供和移动增值业务开发上发挥重大的作用。他们所开发的移动增值业务,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移动增值业务,也可以说是狭义的移动增值业务,都是基于移动通信系统平台的,没有或者不太依赖专门设备。比如铃声下载、移动游戏、彩铃以及一按即通(PTT)等等。对于此类业务,移动终端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改动,只是在软件上进行加载。在过去的几年中,BREW、JAVA等移动增值业务平台的快速发展,都是为了适应CP、SP对此类移动增值业务开发的需要。2消费电子和行业应用与移动通信终端的结合。在这个方向上,除了移动运营商、CP和SP之外,还有移动终端制造商、传统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商、某些专业的设备制造企业等一起参与新业务的研发和提供。此类增值业务中比较著名的有基于用户位置的业务,通常也被称作定位业务。比如基于GPSONE定位系统的导航、安全、广告和信息提供业务。目前,日本KDDI的导航业务Eznavigation就广受欢迎。包括我国和韩国在内的运营商还推出了基于位置的安全业务。比如为小学生以及老人提供的专用手机,当手机移动出某个范围的时候,会自动向家人报警。还有现在应用得非常广泛的照相手机以及在此基础上研发的彩信业务,目前已经风靡全球。有关研究显示,到2005年底,韩国手机用户中将会有90以上的用户使用具有照相功能的手机。估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也会如此。在这一类移动增值业务当中,还有利用蓝牙、RFID、红外线等短距离通信技术来实现移动支付、短距离控制等功能的移动增值业务。目前有很多国际著名的移动运营公司在推广此类业务,比如日本NTTDoCoMo的Felica业务就是利用短距离通信技术来提供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诸多服务。NTTDoCoMo公司已经把此类业务当作了当前重点推广的业务之一。除此之外,此类移动增值业务还支持在手机终端上安装MP3播放器、健康检测设备等等。比如前段时间韩国就推出一种可以检测人体肥胖指数的手机。此外,日本的KDDI公司目前也在开发一种协助医生诊断脑血栓的远程医疗系统,利用手机终端可以为病人拍摄多张CT照片,同时以30张秒的速度传送给医院。此外,一些监控业务也逐渐成为用户喜爱的热点。比如KDDI公司推出的远端视频监控应用。所以,尽管在手机上增加一些电子设备看起来和通信网络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通过与移动通信网络以及行业应用的配合,他们就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此类应用不但实实在在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增加了移动通信网络的使用量。基于此,我们也把此类业务归为移动增值业务。3脱离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增值业务。还有一类业务可以完全脱离移动通信网络,但是我们还是把它称为移动增值业务,这主要是因为它使用了移动终端,而且是由移动运营商来提供的。其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手机电视业务。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融合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实际上,五六年前就有了调频收音机和手机合并在一起的调频手机在韩国面市。目前,在我国已经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提供的,由于受到业务质量以及价格因素的限制,短期内以这种方式提供的手机电视业务不会有大的发展。里想要强调的是手机终端和电视接收机结合的方式,因为其业务质量好、成本低,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发展前景非常不错。在前不久的北京国际通信设备展上,韩国SKT推出的卫星DMB手机电视业务,其画面清晰流畅,品质出众。在接收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卫星DMB移动终端基本没有使用移动通信网络。这种方式仅仅是把手机和电视接收机组合在了一起。这两年,诸如韩国的卫星DMB以及欧洲的DVBH等方式实现的手机电视业务已经成为全球各大运营商力推的业务。广播电视业务正在成为移动通信网络尤其是3G网络上的最重要的业务内容之一。当然,提供手机电视业务并不是必须对手机进行改造。只要支持移动流媒体功能的手机就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使用此业务。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目前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提供手机电视业务有很多问题,效果非常不理想。更好的方式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来提供手机电视业务。这种方式对手机终端有要求,需要在手机中加上广播电视节目的天线和接收器。与此同时,对手机显示屏大小和解析度的要求也要提高。无论如何,手机电视业务的生命力是不能遏制的,而该业务在全球的成功之时,也将是广播行业与通信行业全面融合之日。 2.6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从上面对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移动增值新业务的不断出现,移动终端正在向着业务功能更多、集成度更高的方向发展,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作为直接面对用户的环节,终端必须能够支持新开发的增值业务。移动终端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重点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1芯片处理速度和内存。PC和手机融合的智能手机将会是未来移动电话的发展方向,只不过未来移动终端的功能将会更强大。我们知道,计算机最初仅仅是单纯的计算工具,而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包括通信、上网、音乐、电影、电视等在内的多功能处理平台。移动终端将会像现在的计算机一样,成为各种业务的统一平台和载体。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对CPU处理能力和内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自从手机业务产生以来,CPU处理能力和内存能力一直在快速提高。从1987年的模拟手机到2001年日本推出的商用WCDMA手机,CPU的处理速度提高了大约90倍,而存储容量大约提高了45倍。到2003年,手机CPU的处理速度和存储器容量已经达到了1999年笔记本电脑的水平。相关预测显示,到2005年,CPU的处理速度将达到500MHz,存储器容量最大为600M。2显示屏技术。为了能够支持诸如手机电视、视频监控、VoD以及移动游戏等业务,移动终端对显示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2年,移动终端大约是23英寸的屏幕;2003年,发展到24英寸的QVGA屏幕;2004年则成为24英寸的HVGA屏幕;有人预计到2006年,28英寸的VGA屏幕将会推出。在北京国际通信设备展上,韩国SKT推出的卫星DMB手机在传统的手机显示屏之外,又专门为电视业务设置了折叠显示屏,屏幕大小已经和市场销售的微型电视的屏幕相当,清晰度非常高。3电池的容量继续扩大。随着移动终端使用场合的越来越广,手机电池必须能够支撑这些业务到合理的时间。延长手机使用时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提高手机的节电技术,这一方法可以通过开发更有效的电源管理软件和设计更节电的手机芯片来实现;二是直接增加电池的容量。业界希望通过使用新材料使电池容量达到现在的10至100倍。目前,燃料电池被业界看作是未来手机电池的发展方向,这种电池支持通话时间超过13个小时,待机时间可达1个月。虽然这种电池早在1960年就有过相应的研究,但在市场化过程中一直面临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近年来各方都加大了对燃料电池的研发力度。到目前,一些著名的制造企业已经推出了应用燃料电池的手机样机或手机配件,并且宣称已经解决了其中存在的全部问题。按照这个发展形势,估计到2006年左右首部采用燃料电池的手机将会商用。这无疑又将给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融合,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将加快。移动增值业务的开发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大方向:第一是充分挖掘移动通信系统的潜力,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和IP技术来提供移动增值业务。第二是消费类电子产品与移动终端的融合。此类业务虽然与网络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可以和网络结合起来提供很多新的服务。第三是脱离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增值业务。典型的例子是手机电视。尽管目前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此类业务,但发展前景最好的还是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坚持宪法至上
- 《表里的生物》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英语】浙江省R6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性联考试题(解析版)
- 成都树德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消费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法律援助中心聘用制书记员招聘面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关于企业融资的合同样本
- 地税税务知识培训课件
- 获利分配协议
- 2025年法制宣传日普法知识竞赛抢答题库及答案
- 软件咨询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艾梅乙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与农业供应链管理创新报告
- 临时救助政策解读
- 煤矿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危化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广西统考卷(走到田野去)-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题解读
- 2025至2030年中国室内覆盖施工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及(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