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最后一课导学案.doc_第1页
7、最后一课导学案.doc_第2页
7、最后一课导学案.doc_第3页
7、最后一课导学案.doc_第4页
7、最后一课导学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一课导学案设计:王立民 学习目标:1、结合小说背景理题目的含义。2、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从而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感;4、教育学生热爱汉语、学好汉语,培养爱国感情。学习重点: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学习难点: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学习方法:比较法,讨论法,点拨法课前预习案请学生按照指导来展示积累的知识卡片。展示内容可以包括词句积累、作者情况介绍、背景介绍、文学常识、文题理解、文章结构等。1、正音正字。捂( ) 戒( ) 郝( ) 叟( ) 膝( ) 诧( ) 惩( )赚( )钥( ) 匙( ) 藤( ) 祈( ) 祷( ) 哽( ) 挟( )懊( ) 皱( ) 损( ) 喧闹:懊悔:惨白:2、都德(18401897),法国著名小说家。他的早期代表作品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以后,都德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短篇作品,有柏林之围(收在现行的高中课本中)、最后一课等。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3、熟悉课文(一)简要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该小说主要讲述了_的故事。(二)从文中找一找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形有怎样的不同?(三)根据故事情节可把课文划分成哪几部分?并说出划分依据 课中学案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来临时,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奥林匹克盛火在中华大地成功点燃时,与奥运同行、为奥运喝彩,成为中华儿女的最强音。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中国。这是因为我们怀着同样的感情-爱国主义。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每天你挂在嘴边的普通话不能再用了,从今天开始你只能用日语交流,那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发表感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二、感情朗读展示(1)自主阅读:挑选自己印象最深或让你深受感动的地方进行组内感情朗读。(2)各组2号同学代表朗读。给朗读代表提朗读建议。(3)读完进行朗读评价。三、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请同学们找出韩麦尔先生最能打动我们的一些言行。 (2)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句话?为什么? (3) 小说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能够反映人物当时的什么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请韩麦尔先生为例说明。 (4)小弗朗士前后发生了那些变化?试总结。(5)课文最后,韩麦尔先生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这个手势有什么含义? 四、小组合作,品味赏析: 1、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2、“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请你按韩麦尔先生当时的思想状况,把在此句没说出来的话补写出来。 3、“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语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这句话表现了小弗郎士什么样的心理? 4、 “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为什么他忘不了?他永远忘不了的是什么? 5、探究: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战斗英雄,把小弗郎士写成一个少年英雄,而让他们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五、放飞思绪,各抒己见1、作者在文中多次重复“最后一课”,其每一次用意是否相同,起怎样的作用? 2、从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身上我们学习到了哪些金子般的东西?对于爱国主义你有什么样的认识?(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悟) 最后我想用一首诗来结束我的这节课献给坚强的中国当风雪阻断归路, 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人的脊梁!加油,同胞!加油,中国!让我们都来尽一分力!课后巩固案1给加粗字注音。郝叟( ) 哽( ) 祈祷( )诧异( ) 惩罚( ) 踱来踱去(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选自星期一故事集。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C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D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主题。3、表现人物性格常常运用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手法。试对下面的描写文字表现人物性格进行分析1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描写的对象是_。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表现了_。2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描写的对象是_。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表现了_。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爱国感情一样炽烈,都是自始至终的爱国情怀。、最后一课的作者是一位爱国主义作用,以长篇小说见称于世。、韩麦尔先生因为年纪大,上课非常吃力,所以上课时“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也认为老师累得这样是一个“可怜的人”。、韩麦尔先生为上这“最后一课”,穿上整齐的新衣,这是他对祖国爱的表现。5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画眉在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一)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_“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_“散学了,你们走吧。”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祈祷( )( )惨白( )哽住( )2在_里填上恰当的标点。3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_4“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加粗词“忽然”表明了什么?_5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 )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6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_7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_8常见的破折号的用法有以下几种: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延长C表示意思的递进D表示语意的转折。判断下列两句中的破折号是哪种用法。(1)“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2)“散学了,你们走吧。”( )9、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2分)10、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2分)【参考答案】2、A3、B5、C6、1韩麦尔动作韩麦尔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2小弗郎士心理描写对敌人禁学法语卑劣行为的讽刺、轻蔑、憎恨和反抗,表现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78环境描写,写出了产生最后一课的时代背景,也写出了小弗郎士的幼稚。心理描写,不仅表示了小弗郎士要回答好老师提问的决心,同时也反映出他要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细节描写。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五、(一)1q do cn gng 2,:3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号声、钟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4“忽然”有来得迅速而出乎意料的意思,说明这钟声是在韩麦尔先生争分夺秒地教,学生们正在全神贯注汲取法语知识的情况下敲响了,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强加于人的钟声,不容人选择地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增强了悲怆的气氛。5D 6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7表现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8(1) B (2) C9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10热爱祖国,坚信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