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卷.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卷.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卷.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卷.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月考(期末)试题1 第卷 积累运用 一、为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2分) (1)惟妙惟肖( )(2)鸣钟击磬( ) (3)两栖( )动物(4)追本溯( )源 二、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5)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ln xn( )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6)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o shng n j( )。 (7)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zh zhu( )变形。 (8)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wi m( )起着同一作用。 三、填空。(12分) (9)予独爱 ,中通外直(爱莲说) (10)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望岳) (1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 , ”描绘沙漠雄奇壮美的景色。 (12)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写人在困境中会萌发出新的希望,也暗示世间事物的消长变化的诗句是 (13)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 ”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14)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反。 四、速读下面三则消息,将三者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一条最主要的信息;然后,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谈谈由这则信息所引发的思考。(4分) 消息一:中华网1月26日电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暗示他将要求修改日本战后宪法,以便让日本自卫队正式改名为军队。小泉是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时说这番话的。他说:“在日本宪法下,我们被禁止把自卫队称作军队,但是在外国人眼中,他们是军队宪法中的好几点不太符合常理。” 消息二:新华社东京2月4日电 日本防卫研究所24日发表的2004版东亚战略概观认为,日本为了自卫,可以采用“先发制人”的手段,对敌国的导弹基地进行攻击。 消息三:新华网巴格达2月8日电 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批主力部队当地时间8日上午分乘25辆军车跨越科威特和伊拉克边界进入伊拉克。这是自二战后日本自卫队首次被派到海外战斗尚在继续进行的国家。 (15) 主要的信息:(40字以内) (16)引发的思考:(60字以内) 五、下午放学后,张山同学来到学校图书馆,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张山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4分) 备选书目: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7)书名: (18)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19)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卷 理解感悟 美文赏读苑(与美文相伴,可以提升人的境界,驻足于优美的文字中,你定会有如沐春风的享受,引起你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特殊感悟。) 六、古文阅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0)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 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更定 湖中人鸟声俱绝 余拿一小船 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 (22).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 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2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2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选择此时“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态? (25)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末尾舟子再次出现,这是否矛盾? 为什么?(3分) 答: (26).“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句话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7).在反复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后,你也许会想起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请你比较一下两文的异同。(5分) 答: 七、现代文阅读 (一)说明文阅读 航空与航天的主要区别 航空与航天是人们经常接触的两个技术名词,两者虽然仅一字之差,却被称为两大技术门类。这是为什么呢?您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航空技术主要是研制无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航天技术主要是研制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及吸气发动机,最能集中体现两者成果的是航空器和航天器。从航空器与航天器的重大区别即可看出两个技术领域的显著差异。 所有航空器都是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的,其工作高度有限。现代飞机 最大飞行高度也就距离地面30多千米。即使以后飞机上升高度提高,它也离不开稠密的大气层。而航天器冲出稠密大气层后,要在近于真空的宇宙空间以类似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其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至少也在100千米以上。对在运行中的航天器来讲,还要研究太空飞行环境。 航空器都应用吸气发动机提供推力,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本身只携带燃烧剂。而航天器其发射和运行都应用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既带燃烧剂又带氧化剂。吸气发动机离开空气就无法工作,而火箭发动机离开空气则阻力减小,有效推力更大。吸气发动机包括燃烧剂箱在内都可随飞机多次使用,而发射航天器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虽然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器经过回收可以重复使用20次,其轨道器液体火箭发动机可以重复使用50次,但与航空器使用的吸气发动机比较起来,使用次数仍然是很少的。吸气发动机所用的燃烧剂仅为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而火箭发动机所用的推进剂却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的,还有固液型的。 现代飞机最快速度也就是音速的三倍多,且是军用飞机,至于目前正在使用的客机,都是以亚音速飞行的。而航天器为了不致坠地,都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太空运行的。如在距地面600千米高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其速度是音速的22倍。所有航天器正常运行时都处于失重状态,若长期载人会使人产生失重生理效应,并影响健康。正因如此,航天员与飞机驾驶员比较起来,其选拔和训练要严格得多。一般人买票即可坐飞机,而花重金到太空遨游的人还必须通过专门训练。 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飞机,最大航程计约2万千米,最长飞行时间不超过一昼夜。其活动范围和工作时间都很有限,主要用于军事和交通运输。虽然通用轻型飞机应用广泛,但每次活动范围相对更小。而航天器在轨道上可持续工作非常长时间,如目前仍在使用的联盟TM号载人飞船,可与空间站对接后在太空运行数月之久。再如航天飞机,能在轨道上飞行7-30天,约1.5小时即可围绕地球飞行一周。载人航天器运行时间最长的当属和平号空间站,它在太空飞行了整整15个年头。至于无人航天器,如各种应用卫星,一般都在绕地轨道上工作多年。有的深空探测器,如先驱者10号,已在太空飞行了32年。 (28)选文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吸气发动机有什么特点? (29)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两种?请举例说明其作用。 说明方法: 作用: 说明方法: 作用: (30)通读全文后,你能总结出航空器与航天器的重大区别有哪些方面吗? (31)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之后,中国航天计划的下一个目标是进行月球探测,代号为“嫦娥工程”。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目前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最快在三年之内,中国的月球探测器就可以飞向月球,如果一切进展顺利,10年后,月球上将出现中国人的身影。假如十年之后,你被选为我国登月第一人,当五星红旗在月球上飘起时,你会对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说些什么? 八、写作 (37)、声音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蝉鸣鸟语;生活中的歌声书声,笑声哭声,亲人朋友的安慰、鼓励、批评;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让你难忘。它也许会让你想起一段往事,也许会让你产生丰富的想象,也许会让你领悟到可贵的哲理 请你以“声音”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初二语文人教实验版复习试题2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 震悚(shng) 荒谬(mio) 溃退(gu) 锐不可当(dng) B. 要塞(si) 瞥见(pi) 惊骇 (gi) 歼灭(qin) C. 俨然(yn) 幽咽(yn) 诘问(j) 差使(ch) D. 阡陌(qin) 举箸(zh) 寒噤(jn) 仄歪(z)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阻遏 创疤 鸿蠕 穷愁撩倒 B. 烦躁 狼籍 蹒栅 缭绕不绝 C. 琐屑 皇急 杀戮 臭名昭著 D. 簌簌 颓唐 案牍 黄发垂髫 3. 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 业已:已经 震悚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B. 阡陌:田间小路。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 丝竹:丝线和竹子。 烽火:柴火 D. 逾:越过。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 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 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 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对偶 排比 拟人 B 排比 夸张 拟人 C 排比 对偶 比喻 D 夸张 对偶 反问 6. 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 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 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 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7.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_;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 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 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 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8. 默写填空:(8分) (1)_,芳草萋萋鹦鹉洲。(1分) (2)自古逢秋悲寂寥,_。(1分) (3)“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这句话出自_的课文老王,“他”是指_。(1分)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美好的句子是_。(2分) (5)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感人至深,“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_地走到铁道边,慢慢_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2分) (6)杜甫春望一诗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_ 。(1分) 9.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2分) 10. 巧填春字诗,将括号里含春的词分别填入诗中空格处。(共2分)(春意、春色、春风、春江) (1)_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2)满园_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3)竹外桃花三两枝,_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_闹。 宋祁玉楼春 11. 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2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_ 。 12. 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2分) 例: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 _ 把夏天的门推开了。_ 把秋天的门推开了。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6分) (一)(8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5. 能体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_。(1分) 26. 下面的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2分) A.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 调素琴,阅金经。 C. 孔子云:何陋之有? D.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7. 把下列一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 28. 文中的“诸葛”是指_。“子云”是指西汉文学家_。(1分) 29. 文章结尾说“何陋之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2分)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3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1分) 1、 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写汉字,用“”划出错别字,并改正:(3分)迎接风雪zi( )途的寒冬 未复有与( )其奇者 可爱者甚蕃( ) 燕子pin( )然归来重峦叠障 不可明状 2、在下列词语中选择四个词语,写一段语意连贯、中心明确的话。(3分) 富丽堂皇 独一无二 巧妙绝伦 晓风残月 世外桃源 缭绕不绝 眼花缭乱 惟妙惟肖3、走过十几个春秋,你一定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你从所给的有关生命的五个观点中任选一项,写两个比喻句,进行诠释。(2分)观点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是有尊严的;生命是脆弱的;生命是顽强的;生命是脆弱而顽强的 4、你一定会听见的中说“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你能不能试着从三个方面分别举例说说。(3分) 学会分辨,例如: 学会喜怒哀乐,例如: 吸收了知识,例如: 。 5、依据提示用原文填空:(4分)(1)闭之,则右刻“ ”,左刻“ ”石青糁之。(2)湖心亭看雪一文描写湖上所见景物的句子是: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4)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6、自选角度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4分)(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隐,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二、阅读与欣赏(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7、诗歌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8、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题目:(10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1)仿佛若有光 ( ) (2)屋舍俨然( )(3)矜、寡、孤、独( ) (4)盗窃乱贼而不作( )10、翻译:(2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1、(2分)(1)乙文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在甲文中有具体的描绘,这一句话是: 。 (2)在大同社会里,现实社会中“”,“”等诸多黑暗现象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是一个“”的和平,安定的局面。12、读了乙文以后想一想,文中所说的大同社会是不是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2分) 13、仿照例句结构,再写一个句子(2分)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人教版)4一、口语交际(10分)听录音(听两遍),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根据科学家估计,地球的年龄大约有 年。人类称霸万物,任意宰割万物,其实是在为自己酿造 。(2分)2、根据录音材料回答。请任意写出短文中的2个成语。(2分) 、 。短文中有一组鲜明的对比句,准确地表现了其他生物和人类此消彼长的状况,其内容是:(2分) 由于人们缺乏理性和盲目发展,在人的自我生存欲面前不复存在的是:(2分) 3、这篇短文主要想告诉人们:(2分)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5、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阻塞(s) 了结(lio) 中看(zhng) B、间或(jin) 差使(chi) 蛮横(hng)C、肖像(xio) 煞白(s) 豁亮(hu) D、请贴(ti) 涨潮(zhng) 绰号(chu)6、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因地制宜 自出新栽 B、别具匠心 巧妙决伦C、浑然一体 惟妙惟肖 D、错落有致 雍容点雅7、根据下列的意思,在后面的括号里各填一个成语。(4分)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 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 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8、下面语句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A、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B、一个人在工作中难免不犯错误,犯点错误不要紧,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错误。C、为了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党中央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进行了宏观调控。D、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10、古诗文默写。(10分)予独爱莲之 , 。(周敦颐爱莲说)杜甫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下疏影摇曳、空明澄澈景色的句子是: , , 。1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2分)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如:“及时雨”宋江、“母夜叉”孙二娘等,请你再列举有关人物(至少2个) 、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 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三、阅读(50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7、本文作者是 朝文学家 。(1分)2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是谓大同C、惟吾德馨 惟有乳下孙 D、可以调素琴 则素湍绿潭29、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水陆草木之花 B、何陋之有C、能以径寸之木 D、实是欲界之仙都30、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1分)A、山/不在高 B、谈笑/有鸿儒C、可以/调素琴 D、无案/牍/劳形31、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完全相同的两句是( )和( )(2分)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32、本文是一篇铭文,这种文体一般都是押韵的,请找出本文押韵的字。(2分) 押韵的字有: 。33、请给本文划分层次。(2分) 34、请找出文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并翻译。(3分) 句子是: 。(1分) 翻译: 。(2分)四、作文 (60分)35、根据下列一首诗歌的歌词提示,按要求作文。我心中有个太阳,我心中有个月亮。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总有温暖的手牵着我,总有温柔的话送耳旁;总有一个声音为我带路,总有一个呼唤飘在我心上。我在爱的人间长大,长大的还有我的坚强。只要我心中有个太阳,心灵就不会暗淡无光。要求:请以“心中的太阳”为话题,结合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卷52. 给加线的字注音(2分)匀称( ) 顷( )刻 伧( )俗 嶙峋( )3. 根据拼音写汉字繁y an ( ) l o u ( )空 遗ha i ( ) 独占a o ( )头4. 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2) 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迥然不同.:(3) 北燕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是销声匿迹. 销声匿迹:(4) 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晰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啸聚山林:(5) 由于,没有天敌,斑贝的数量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几乎全被他们占领了. 占领:(6)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全体:7、解释下面文言文语句中加点的词,(6分)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矜、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8、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穷愁潦倒 镂空 周而复始 B、衰草连天 劫掠 五彩斑谰C、巧妙绝伦 翩然 重峦叠嶂 D、情郁于中 粼片 束手无策9、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中“皆叹惋”的原因是( )。(2分)A、因为他们说出自己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B、因为他们听渔人介绍了桃花源外的情况,为自己未能走出桃花源亲自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而叹惋。C、因为他们听渔人叙述了来到桃花源的经过。D、他们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10、下列古诗文语句与原文不一致的是( )和( )。(2分)A、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C、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进具备。D、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E、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F、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1、指出下面句中的说明方法。(5分)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9米,中部略窄,宽9米。( )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12、根据课文原文或有关内容填空。(10分)(1)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可以看出长妈妈是一个( )的人。(1分)(2)蜡烛一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大概是( ),地点是( )主要事件概括地说就是( ) (4分)(3)用我们自己的话说,“生物入侵者”就是 ( ) 。(1分)(4)春望诗中,写诗人自己头发的两句诗是( ) 。(5)陋室铭中,写“陋室”客人的两句是 ( ) ;观潮中,写潮水壮观而引用别人的两句诗是 ( ) 。二、问题探究:(3分)读了爱莲说,你一定对莲花的品格有所感受。你还知道哪些花被人们所熟悉?请写出两种来,要写出人们对它品格的评价或你对它品格的感受。二)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