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论文善用课堂“冲突”,彰显学为本位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绝不再是千课一面,不只是由教师和学生执行教材内容的活动,更是师生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景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交汇、情感融和”的动态发展过程。故此,教师需动态把握课堂冲突,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效资源。本文从“关注问题冲突,顺疑而导”、“洞察错误冲突,沿误探析”、“捕捉矛盾冲突,以辩促学”、“珍视创新冲突,激趣启思”四个维度试论如何善用课堂“冲突”,彰显学为本位,从而激活课堂活力。 【关键词】 问题冲突 错误冲突 矛盾冲突 创新冲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实现了逐步的融合,由此,也展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诸多崭新的视角。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绝不再是千课一面,不只是由教师和学生执行教材内容的活动,更是师生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景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心灵交汇、情感融和”的动态发展过程。叶澜教授也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的确,知识并不是只靠一味地听取,一味地灌输而获得,知识间的碰撞,知识间的“冲突”会让课堂绽放出更加绚丽,更为多彩的火花。对于这些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和冲突,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堵”还是“疏”?毋庸置疑,在当下“学为本位”理念被一次次地强调和放大的背景下,课堂不再是以教师的教为轴心,而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作为身处教学一线的我们,自然不能背道而驰,而应顺学而导,以学定教。虽然我们无力引导一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但只要我们溯本求源、见微知著,在平面教学的基础上动态地把握课堂意外,善用课堂“冲突”,灵活地行走在计划与变化之间,就能渐渐实现课堂上静悄悄的革命,从而彰显学为本位,激活课堂活力。一、关注问题冲突,顺疑而导课堂教学实际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教学时,要善于捕捉住学生“意外”问题,了解学生的困惑并引导他们自行剖析解决,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有了疑问或问题时,探究才有方向和动力。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首先应从关注学生的问题开始。当学生提出疑问或问题后,教师不仅要予以表扬、鼓励,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要及时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完善、细化,同时还要善于点拨、引导。 在教学可能性中,我问学生:老师手里有两种颜色的棋子,猜猜我手里拿的是什么颜色的棋子?绝大部分学生比较随意的猜:红色、黄色、绿色我并未直接告知答案,只是给予更多的耐性,思考质疑。当学生接触感兴趣的游戏时,出现的这种盲从是无法避免的,这时就应给予学生缓冲的时间。不久,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质疑:老师,这个问题有用的信息太少了。正是这位学生勇敢的质疑,打破了看似热闹的课堂,给正沉浸在猜测中的学生一个很好的警示。此时,我在短暂的等待后,鼓励了这位学生,这一小小的举动激发了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带动其他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课堂。 学贵有疑。质疑,其实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有了疑问,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各种能力去解决问题。这样,在质疑和释疑的实践中,知识得以巩固与发展,学习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在质疑问难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久而久之,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也就形成了。总之,积极引导质疑,并善于把握质疑间的冲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我们的课堂便增添了思辩的活力,从而课堂有效性得以充分展现。二、洞察错误冲突,沿误探析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错误表征着学生思想的航行,活动的展开。错误可能意味着学生一次观念的冒险、体验的丰富、超越的契机。”的确,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内容往往成为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正是学习难点的折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在很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态度,如果一味地抹杀、呵斥,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便失去了内动力。反之,如果教师善于珍视学生的错误,视之为教学资源,并善于引导与追根究底深入探析,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力。 1.错处诘问,以错纠错 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内容往往成为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正是学习难点的折射。此时,教师的珍视,正是对学生的鼓励,对学生的尊重。在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习题中,“小刚和小花共有邮票280张,小刚的邮票张数是小花的4倍,他们各有多少张邮票?读题后,学生自然地用2804=1120(张),这是单一式的题海造成的一种机械动作,这时,我并未给予强烈的反对,而是从答案出发反问:“可是1120张远远超过他们的总张数280张啦?”这样轻松地反问,很快让学生意识到这280张包括了小刚的张数和小花4倍的张数,得出小刚和小花的邮票张数正是我们要求的。 从以上得知,错误也是一种资源,其价值在于师生可以通过集体查错、析错、纠错活动,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也可以通过不同意见的碰撞,使知识和能力在激辩和交锋中得以内化和提升,让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从而使数学知识在学生自身内消化与吸收。 2.延缓评价,借错引辩 在教学三年级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验算时,有这样一题提升练习:下面等式中的和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一位数(),如果等式5=150成立。那么=?=?解题时,学生不难得到=30,从而快速得到它们可能是6和5或2和15,答案是=6,=5;=2,=15。很显然,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考虑到学生成功的喜悦,我并未直接给予否定,而是微笑地等待:两个答案都行吗?当我扫视全班学生时,就发现有个别学生停下笔开始静思,没过多久,就有学生陆续举起了手,此时教室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质疑声、争辩声:要满足和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一位数()。 就这样,答案就在学生对错误的答案的质疑基础上浮出了水面,气氛瞬间活跃了,同时,也将课堂推向了智慧的高潮。这个小小的教学场景使我深刻明白:学生在错误中经历的思考与质疑是难能可贵的,也让我从中深切感受到错误冲突的产生带来的教学正效应。 三、捕捉矛盾冲突,以辩促学 争辩,通常是指争论辩驳,顽强地为他所信奉的真理争论。在教学中,“争辩行为”是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互动中,学生的一种信息反馈,是对问题的据理力争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以“辩”字为着眼点,注重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对比,类推等手段进行的争论。教育家孔子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的质疑,课堂上有学生你来我往的争辩,而争辩的触媒剂,往往来源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有争议或错误的观点。如果有了热热闹闹的争辩,并在争辩中,学生有一些奇特的观点,这样,课堂教学就出彩了,而且学生可以在争辩中思考,在争辩中明理。 1.让学于生,辩中明义 在执教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时,第一位老师是这样执教的,师:仔细观察一下我们黑板上写的,摆数时3个数字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握手时3 个人却只能握3次,同样都是3个,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呢? 教室内顿时展开激烈的争论,思辨,平衡与失衡在不断地交替。 生(争辩):12和21是不同的两位数,表示的是两个数。 1-2握手与2-1握手表示的是同一次握手,算两次就重复了。 所以结果是不一样的。 师:是的,握手是友好的象征,两个人为了表示友好,只需握一次就够了。 面对同样的问题,第二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师:同学们,摆数时3个数字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握手时3个人却只能握3次,同样 都是3个,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生(思考,沉默,也有跃跃欲试的)师:结果之所以不一样,是在于我们不需要重复两次握手。很明显,第二位执教时只是把知识知会学生,知识点未能扎实地被学生重视,学生还处于迷茫状态,在作业时,还是无法避免混淆。而第一位教师却能轻松地把主动权让与学生,即使课上正在进行一场可大可小的“战争”,师能大胆地“让出”课堂,显得更加大智若愚。 2. 先辩后学,主导课堂 让出课堂并不等于退出课堂,交出一切主动权,我认为可以学会当课堂上的导演,适时“导演”课堂,作为一位旁观者,“享受”着这场争辩战,不定时地指引他们突破知识难点。 在教学认识周长时,有这样的练习:“把两张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拼在一起,周长应该是多少?”问题抛出后,学生议论纷纷,绝大多数得出答案(4+2)22=32厘米。也有部分学生纷纷摇头,表示质疑。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后,孩子们仍然争执不下。此时笔者适时进行了引导:“不妨一起来动手试试吧!”(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片,两同桌动手拼一拼)。 (4+4+2)2=20(厘米) (2+2)2=8(厘米) 这一环节,笔者把辩论的难题以直观的动手操作后的图形展示出来,通过集体展示,突破了课堂的难点。 窃认为,积极的课堂争辩行为是教学灵动和精彩的地方,是学生敢于大胆参与与表达的地方,更是锤炼教师课堂组织和应变能力的地方。争辩,不仅能使课堂的气氛活跃,提升参与面,支撑学生的深入探索与学习,而且能让学生学会了有序的思考,并严谨地对待数学知识等重要的数学素养。 四、珍视创新冲突,激趣启思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净化的源泉。也可以说,想象得到释放,知识才会有所创新。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并要求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实行转变,由传统的以讲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索和引导发现的教学。新课改下要求的数学课堂,不是枯燥的“填鸭式”的模式教学,而是追求生带着活跃的思维创设出精彩的课堂。 1.告别“唯一”,打破束缚创新,即思维的冲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要尽量少用一些扼杀学生个性的“标准答案”或习惯用法来“排斥异已”。 在一年级认识人民币练习中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聪聪宝宝想买一只1元的笔,他手里只有硬币,你知道他是怎么付的吗?这道题给了学生多角度思维空间,结合生活中指定的硬币(1元、1角、5角),给予充分的创新空间。这样开放式的问题,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并没有用“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这样结果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摆脱“答案唯一”的思维误区,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 2.创新“唯一”,创造精彩在现代数学课堂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捷径,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方法。尽可能让学生自学新知识,让学生去探索发现掌握重点、难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创新出更精彩的答案。 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当学生编完乘法口诀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算式中的因数、因数、积各有什么规律?过了一会儿,甲生说:每句口诀中被乘的因数都是9,后一句口诀中因数比前一位多1,积就比前一句多1个9。乙生说:每句口诀中积的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是9.我肯定了甲、乙的发现,并鼓励学生继续找规律。过了一会儿,丙说:9和几相乘的积,就是几十减几的得数。我追问:你是怎么发现的?丙说:1个9比10少1,2个9比20少2,3个9比30少3,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所以。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对丙的发现报以热烈的掌声。本次教学并未按照传统模式编完乘法口诀直接读与算,而是安排一个观察和思考的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激起学生探索学生探索规律的热情。这种开放题的解答,往往没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开展智力活动,从多角度用多种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开拓了更大的空间。 总之,有效的课堂“冲突”既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轻松突破课堂重要知识点,也能让学生在“冲突”中拥有学习成就感,真正地体会到自己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知识就是自己探究的,从而激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畜牧业粪污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考卷考核试卷
- 2025年微波辐射计、微波散射计、测高计合作协议书
- 《内部控制评估与培训》课件
- 洪水风险图编制与应用考核试卷
- 盾构机施工中的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优化策略研究与应用考核试卷
- 创业投资投资决策风险控制策略优化与应用实践路径探索考核试卷
- 木材的抗风化和紫外线防御考核试卷
- 2025年毛织机项目建议书
- 《活力社区展示》课件
- 【可行性报告】2025年汽轮机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智能海洋牧场装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麻醉镇静药与阿片类
- 调兵山市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2024
- 2025-2030中国腊味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手机外壳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中型餐饮企业组织结构》课件
- 2025年浙江绍兴诸暨新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病理学课件-炎症的机制
- 安徽卓越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份检测政治试卷+答案
- 广东省珠海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八年级数学质量监测试卷(含答案)
- 初中美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