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十五中教学集团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学力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五中教学集团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学力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五中教学集团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学力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五中教学集团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学力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十五中教学集团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学力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市十五中教学集团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学力检测语文试卷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枘凿(ru) 恁地(nn) 成吉思汗(hn)b.襁褓(qing) 睾肾(go) 五行缺土(hng)c.承蜩(chu) 解元(ji) 孜孜不倦(z)d.拮据(j) 庖官(bo) 两眼鳏鳏(gun)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恣睢 逞辩 一代天骄 持之以衡b.嬉闹 搬师 断章取义 无与伦比c.抽噎 商酌 恼羞成怒 格物致知d.诓骗 腻烦 重蹈复辙 不求甚解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引导日本年青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b.我正为弟弟弄坏了我的玩具而气愤的时候,他却狡黠地看着我笑了。c.针对惯犯锲而不舍的偷盗行为,警察采取了“人民战争”的追捕策略。d.李师傅,不愧为有名的打铁师傅,一阵乒乒乓乓的斩钉截铁,一把锄头就铸造好了。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台湾诗人郑愁予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b.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多处运用对比,包括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对比,“我”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对比等。鲜明的对比,对表现主题起了重要作用。c.杨修之死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香菱学诗分别选自三国演义水浒儒林外史红楼梦,这四部书都有很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合称为“中国四大名著”。d.隆中对节选自晋朝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主要记叙了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分析的政治对策,表现了他卓越的政治远见,塑造了一位古代政治家、军事战略家的光辉形象。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视。 b.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c.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d.中东形势依然动荡,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将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也因此蒙上了阴影。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4分)塞下秋来风景异,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相呼应的句子是 , , ? _, _。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后值倾覆, _, _。(诸葛亮出师表)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是: ,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两小题。(5分)11月27日,浙江省5家民营实体书店共获得中央财政850万元扶持,主要用于购买软硬件设备、支付房租和流动资金的弥补。这是李克强总理11月21日即兴拜见拱宸桥畔晓风书屋之后,中央财政送给浙江民营书店的一份大礼。近年来,实体书店普遍遭遇寒冬,挡不住网络书店的价格战及电子阅读大潮的冲击。有统计显示,有近五成民营书店因房租等成本上涨和市场挤压而被迫关门。对此,实体书店中压力最大的民营书店纷纷采取措施转型自救。各种特色书店开进社区、旅游景区和企业单位。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实行24小时全天运营,有的甚至跨界走向了餐饮休闲,教育培训等特色化、专业化的经营路线。这篇新闻在用语得体、语言结构、标点使用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2分)8.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校服t台秀”的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任务。(6分)下表是某中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关于校服关注点的数据材料,请你从家长和“学生中各得出一条结论。(2分)【调查统计】 某中学关于校服关注点的调查统计图对于校服,人们“纠结”哪些问题?请根据“网上声音”和“专家观点”作简要归纳。(2分)【网上声音】雨打荷叶:我倒是蛮喜欢孩子现在的校服的,便宜、实用、洗起来省力,款式还过得去。小孩嘛,讲究漂亮干什么!最好天天穿校服,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之间的攀比,也可以防止他们因爱美而影响学习。家有儿女:学生穿校服是应该的,可学校图方便,统一订购来的校服在质量上打了折扣,夏天校服太薄,我家女儿就不肯穿。这两年来个儿蹿了很多,校服又显短了,前几天还为穿校服跟我怄气呢,真拿她没办法!羡慕哥:嘻,要是能穿上继承者们中李敏镐的那套校服,我就更酷了,天天穿也愿意。那件蓝西服,好帅! 【专家观点】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王东:全区统一校服,好处很多。不仅价格便宜,质量保证,还可避免校际之间校服参差不齐的现象。北京服装学院顾远渊:校服的设计要考虑学校身份识别功能,便于校际之间区分,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审美特点。一所学校最好多设计几套不同功能的校服,满足不同场合的穿着需要。某市举办“校服t台秀”活动,其宣传标语“校服青春符号,流动名片”获得好评。请你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至少运用一个修辞手法。(2分)二(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题(一)(17分)秋日的灯盏 朱以撒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村头老樟树下,寂静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渐渐形成一个晚秋爱好者。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透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有理由说,春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笔勾销。 (选自经典美文2009年8月,有删节)9.请你结合全文内容,分点概括“秋日的灯盏”具体指的是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10.本文语言特别富有表现力,请对下面的句子进行具体赏析。(4分)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这个文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的脸庞上隐现。11.文中第三段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你作简要分析。(4分)12.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请你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分点加以概述。(5分)(二)(13分)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见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除了“玩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量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选自新华文摘2013年第23期,有删改)13.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3分)14.简要分析文中两个划线句的作用。(4分)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量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3分)从现象看,技术崇拜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等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16.请你对目前众多文艺晚会“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的现象做简要评述。(3分)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一)齐有甄彬者,有器业。尝以一束苎,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彬得金,送还西库。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遽未之录。檀越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辄以金之半仰酬,往复十余,坚然不受。因咏曰:“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者也!”彬后为郫令,将行,辞太祖。时同列五人,上诫以廉慎。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选自谈薮)(二)幽州从事温琏,燕人也,以儒学著称,与瀛王冯道幼相善。曾经兵乱,有卖漆灯椸于市者,琏以为铁也,遂数钱买之。累日,家人用然膏烛,因拂试,乃知银也。大小观之,靡不欣喜。唯琏悯然曰:“非义之物,安可宝之?”遂访其卖主而还之。彼曰:“某自不识珍奇,鬻于街肆。郎中厚加酬直,非强买也,不敢复收。”琏固还之,乃拜受而去。别卖四五万,将其半以谢之。琏终不纳,遂施于僧寺,用饰佛像,冀祝琏之寿也。当时远近罔不推服,以其有仁人之行。后官至尚书侍郎卒。 (选自刘氏耳目记)注 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苎:zh,即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檀越: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的信众。郫:p,地名,今四川成都西郊郫县。从事:官名。漆灯椸:涂了漆的灯架。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抵押) b时遽未之录(匆忙) c郎中厚加酬直(价值) d琏固还之(本来)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恐古今未之有也 辍耕之垄上b上诫以廉慎 遂许先帝以驱驰c因拂试,乃知银也 羽、飞乃止d遂施于僧寺 受地于先王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唯琏悯然曰:“非义之物,安可宝之?”20.甄彬和温琏在对待钱财上有着怎样的表现?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4分)2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5分)新晴野望唐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诗歌的前三联写出了雨后原野怎样的特点?(2分)诗歌的尾联运用了衬托手法,显得活泼、生动。试对这两句诗作赏析。(3分)四(40分)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 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除诗歌,文体自选;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参考答案一(30分)1a 2c 3b 4c 5d 6. 衡阳雁去无留意 长烟落日孤城闭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7. 参考答案:(1)“拜见”改为“拜访”“视察”等;“流动资金的弥补”改为“弥补流动资金”:“餐饮休闲备”后的逗号改为顿号。(评分标准:每题一分。)(2)浙江省民营实体书店获得中央财政扶持,并采取措施转型自救。(评分标准:每个分句一分)解析:(1)第二句为用语不得体。“拜见”的意思为:拜见一般用于低级对高级 晚辈对长辈。所以用在本句不合适,应该改为“拜访”或“视察”。第一句为语言结构,由于前面为“ 购买软硬件设备、支付房租”,所以应该修改为“弥补流动资金”,与前文保持一致。第三段的“餐饮休闲”和“教育培训”这两个短语之间属于并列,所以,应该将逗号改为顿号。(2)概括新闻主要内容一定要将最主要的关键词提取出来,然后组合成一个精练的句子,最好是客观性的表述,能涵盖最基本的信息即可。8. 参考答案:(1)家长比较关注校服的实用性,而学生更在意校服的美观性。(2)学生是否必须天天穿校服;校服设计应该注重美观,还是注重实用;校服是关注学生身份识别功能,还是突出其美育功能;校服是应该统一,还是各校自主选择;统一订购的校服质量到底好不好。(评分标准:共2分,每点1分,写出两点,意对即可。)(3)例如:校服穿一身青春校服,增一缕校园春风。 校服树青春形象,展时代风采。 校服青春和运动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校服给了我一片洁净的天空,让我翱翔;给了我一片蔚蓝的海洋,让我遨游;给了我一个美丽的校园,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起航!(评分标准:共2分,宣传标语能恰当反映出校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审美需求得1分;能运用一种修辞传播学校文化的载体得1分,意对即可。)二(30分)(一)(17分)文章分析:本文从自然界的果实谈起,延伸到广义的“果实”,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追求的追问。文章深入浅出,充满了作者对生命之美的哲思。文中的秋日既是指自然之秋,也是指人生之秋。 9请你结合全文内容,分点概括“秋日的灯盏”具体指的是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解析:根据文中所刻画的“秋日的灯盏”场景的相关段落(2)(3)(4)(5)进行概括。参考答案:秋日岑寂田野中兀立于寒风中的浆果和稻穗。(据第(2)段内容概括)(1分)装满秋天丰收果实的谷仓。(据第(3)段内容概括)(1分)在乡村秋日里完成的文人创作。(据第(3)(4)(5)段内容概括)(2分)10.本文语言特别富有表现力,请对下面的句子进行具体赏析。(4分)(1)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2)这个文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的脸庞上隐现。解析:句子赏析要具体,可抓住方法、词语、描述的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结构上的作用 等几方面展开分析。参考答案:(1)运用比喻、拟人(或“比拟”)的修辞手法,把两片落叶比作邻居,并赋予其人的动作行为,(1分)形象地写出叶片脱离枝条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秋天落叶的惋惜之情。(1分)(2)运用动作描写,抓住“松了一口气”、“时浮时沉”等词,(1分)形象地写出一个文人创作一本书的过程,引出下文中文人对乡村秋日生活的热爱和留恋。(1分)11.文中第三段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你作简要分析(4分)解析:句段作用题,首先回归该段语境,再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内容上,先概括第三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结构上,分析该段落在行文中的特定作用。参考答案:内容上,描写山村秋收后一家人围聚炉火和谷仓的典型场景;(2分)结构上,渲染了温馨、喜悦、满足、实在的氛围,突出希望不落空才会快乐。(2分)12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请你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分点加以概述。(5分)解析:一般人眼中的秋日是寂寞,萧索,甚至有点悲凉,而作者眼中的秋日是安静而美好的,拥有着将生命发挥至极致的美。本文深入浅出,文中隐含作者对生命之美的哲思,需要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探究。参考答案:生命的追求过程是一个由繁华、虚浮而归于本真的过程。(1分)生命的追求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过程。(1分)生命在追求过程中,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固然令人欣喜;即使达不成目标,只要经历过,奋斗过,也可以无愧无悔。(2分)(二)(13分)13.艺术生产从来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但是,如果艺术作品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那么炫目的技术就只能是虚有其表的形式。(或:艺术生产从来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但更要有震撼人心的主题。)(3分)14.举例论证。以史记窦娥冤红楼梦为例,具体地阐明艺术(文学)作品首先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才得以成为经典,技术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技术从来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2分)比喻论证,类比论证。以瘦肉精饲料等一系列的社会事件做类比,形象地阐明在文化领域也要重视技术与道德的关系,使用技术要讲求良知,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从而有力地证明艺术生产首先要有震撼人心的主题。(2分)15.根据第三段,作者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认为繁杂的技术必须服务于震撼人心的主题。同时,根据第一段,当今技术崇拜发生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而不只是在“大型文艺晚会”中。(3分)16.参考一:反对。我国自韩愈、柳宗元就一直提倡“文以载道”;古代思想家坚持文化产品(文艺晚会就是一种文化产品)要反映世界,反映历史,反映神秘莫测的人心,要具有震撼人心的主题,要具有人文情怀。艺术形式、现代广电声技术应该为表现主题服务,不能喧宾夺主。文化产品应该起到教化作用。参考二:赞同。文艺晚会是一种娱乐形式,大额资金、大牌演员、大众传媒提供的各种空间,首先保证了文艺晚会好看、好听,具有形式美,让观众获得感官享受。这样的文艺晚会才能吸引观众,也才可能进一步让观众受到感染和教育。换言之,先有形式,后有主题。(3分)三(20分)17d(3分) 18bc(4分,各2分)19(太祖)唯独对甄彬说:“你昔日有还金的美名,所以就不用再告诫这些话了。”只有温琏忧愁地说:“不是正当得来的东西,怎么可以当作宝物呢?”(4分,各2分。)20甄彬:拾金不昧,能主动将藏于苎麻中的五两金子送还给西库,且坚决不收作为酬谢的一半金子。温琏:不贪图不义之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