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二格律诗五首赤壁同步练习长春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二格律诗五首赤壁同步练习长春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二格律诗五首赤壁同步练习长春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二格律诗五首赤壁同步练习长春版- 1 -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_,从内容看这是一首_;诗中前两句由_ 引出“认前朝”“三国赤壁”,为后两句作铺垫.2、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_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3、 赤壁中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从反面落笔进行议论的诗句是.4、 本诗的以小见大手法是怎样表现的?5、 杜牧在赤壁中借小物抒怀有何用意? 6、 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7、 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8、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 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10、 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2、 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3、试体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议论的妙处.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1、七绝诗咏史诗折戟2、不以成败论英雄(或是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冼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提示: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5、赤壁中除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借物抒怀.诗人借物抒怀,把他深沉的感慨寄寓在一件“小小”的历史遗物中.只描写一只小小的断戟和诗人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此时此地的情绪和心态.拿着那支断戟,引起了读者无限联想.6、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小;赤壁之战大;国家的命运大)7、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为下文铺垫8、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9、不好,因为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如果我们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写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平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写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10、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周瑜.“小李杜”.课后能力提升:1、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2、 答:杜牧其实是借赤壁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3、 诗人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