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张》 (2).doc_第1页
《泥人张》 (2).doc_第2页
《泥人张》 (2).doc_第3页
《泥人张》 (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泥人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 1积累词语,掌握“抠、瞅、怵”三个词的读音、词义。 2了解作家冯骥才。 3了解泥人张的高超技艺,见识他们的“奇”。 过程与方法目标 : 1指导学生朗读,力求读得活灵活现,再现人物之奇和语言之奇。 2赏析生动活泼的人物语言、叙事语言,品味巧妙的情节安排,学习抓住一事,神韵毕现地写人的技巧。 3探究思考。加强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情感与价值目标 : 文章生动地介绍了泥人张的高超技艺和独特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民间高人的超群智慧。教读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激励他们开掘生活底蕴,为拯救民间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词句,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章只写一事,曲折有致的叙事技巧。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出自己的评价。 2体味人物的“奇”“绝”。 三、教学方法: 朗诵法,讲诉法,合作探究法4、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幻灯播放图片)同学们小时候玩泥巴或者橡皮泥,有没有想过要把泥人捏得跟真的一样?有一个人能把泥人捏得比真人更像真人,他的泥塑作品编织女工在1915年的时候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他的传人在奥运会期间为奥运健儿塑了栩栩如生的塑像,他开创的泥塑风格成为一个闻名于世的文化品牌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单。他是作家冯骥才笔下的俗世奇人中十七个奇人之一,这个人就是我们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泥人张。 二、检查预习,简介作者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读准下列字音 撂高的 ( lio ) 瞅 见( chu )模子( mu ) 发 怵( ch ) (二)作者简介冯骥才,祖籍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当代作家和画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义和拳、神鞭,中篇小说三寸金莲、铺花的歧路、啊!等。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等职。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 练习表情朗读,要求读出声调、语气,要读得活灵活现,声情并茂,读出单口相声的味道来,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自荐,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也可示范朗读文章片断,如“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顺势作朗读指导:朗读时对于“绝活”“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等词语应该重读,要读得响亮,有底气,读出得意风光的味道;对于“吃素,发蔫,靠边站着”等词语则应该用降调,应读出没落、受窘的情状,还应该表现出“码头”对他们不屑一顾的神情;可辅以一定的手势动作以增强表达效果。 3学生大声读课文片段,力求表现最佳水平。 四、品读课文,鉴赏课文 一、复述性阅读1、请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要求:(1)、说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2)、可在重复性复述(第三人称)和改造性复述(第一人称)中任选一种你擅长的复述方式。2、穿插介绍小说的要素和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人物、 故事情节、 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3、你对故事的情节安排有什么看法?要求:同桌两人为单位,从文章谋篇布局(段落的划分,情节的曲折)方面进行讨论。生动、吸引人,悬念迭出,一波三折,待看到结尾时,不得不使人眼前一亮,脱口称绝。二、我来品奇1、人物奇泥人张 手艺奇: 随意拿块泥就能捏得栩栩如 做派奇:面对羞辱应对从容以独特的方式还击对手2、情节奇 把泥人张放到与海张五的较量中来表现他的“神奇”。所以,写“泥人张”时,用单刀直入法切入正题,面对张海五的挑衅,人们都等着看泥人张怎样“回报”,却先写泥人张的沉稳,小作反击,而事后的反击更是令人叫绝。叙事中重重设置悬念,将简单的故事情节安排得曲折有致,生动地写出了“泥人张”超凡的技艺和独特的个性风格。3、语言奇 浓郁的“天津风格”,单口相声的风味 用词凝练 修辞手法的运用三、品味语言(1)浓郁的“天津风格”,单口相声的风味1、中间一位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架式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的桌子上的“撂高的”瞅赶紧吆喝着2、天津已是做买卖的地界,谁有钱谁横, 官儿也怵三分。3、台上的嘛样,他捏的 嘛样。4.、一个泥团砍过去?架式挺牛、撂高的、怵、赛、砍过去等汲取方言精华,让人觉得倍感亲切,如亲临其境之妙。(2)用词凝练1、他把这泥往桌上叭地一戳。2、海张五那边还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1、“叭”和“戳”字写出了他当时的气愤。通过这个动作表现泥人张的心理,这是用他的动作表现他此时的特别的心理活动。2、“找”字体现出无端挑衅,无赖的丑态;“寻”字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并且与后面句子中的“找”字相得益彰,还体现了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3)修辞手法的运用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夸张)原句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远远超出同仁中人,如果换成“泥人张技艺高超,众人不能相比”就过于平淡,缺乏表现力,运用强烈的夸张之后,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四、赏析人物形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又叫细节描写)侧面描写是指: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 (又叫侧面烘托)(一)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泥人张的?1、直接介绍:1、2、自然段。2、神态动作:5、8、自然段。3、侧面描写:6、9、自然段(二)、泥人张是个什么样的人? 技艺高超(有过硬的本领才能有自己的尊严) 不卑不亢、不畏权贵(对有钱有势者的蔑视、嘲讽。) 智慧、质朴的劳动人民形象。(三)、从泥人张身上学到的做人、做事、作文的方法有哪些?a、做人:稳重、用自己的真本事回敬不尊重或伤害自己的人等。b、做事:留心观察身边人和事,热爱生活,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等。c、作文:用眼看、用心感悟、用笔记录感动时刻。五、课堂小结 俗世奇人奇绝!妙绝!奇在人物,妙在情节、语言。行事奇的泥人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冯骥才先生写人叙事的高超技艺更让我们拍案称奇;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而又幽默传神的语言更是余音绕梁,历久不绝。读这样的作品,如夏日饮冰茶,爽口又爽心。 值得人深思的是该如何保护这些无形的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该做点什么?从冯骥才先生充满睿智的文字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让我们勇敢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