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第40讲 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第40讲 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第40讲 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第40讲 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第40讲 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 第4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考纲要求1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 罗斯福新政 考点1929 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本讲考点 1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 原因 考点1929 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2 特点a 波及范围特别广 b 持续时间特别长 c 破坏力特别大 3 影响a 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示威游行 罢工等抗议活动不断发生 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 b 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 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同时它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 巧思妙记1929 1933年经济大危机2 罗斯福新政 1 背景a 必要性 危机爆发后 以胡佛为首的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b 可能性 1932年 罗斯福在大选中击败胡佛 并于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 2 主要内容 3 特点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全面改造 4 影响 误区警示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并不是实行国有化和计划经济 而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思维启迪有人说 就个人的经济活动而论 自我利益是个人活动的动机 国家的福祉只不过是在一个国家中起作用的个人利益的总和 每个人都比任何政治家更清楚地知道其自身的利益 上述史料强调的经济指导思想是什么 提示 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 术语必背 1 在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应对措施 2 罗斯福新政成功地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实现了由自由放任主义到凯恩斯主义的转变 主题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特点及评价 史料呈现史料1兹宣布 国会的政策是 要在适当的 政府制裁和监督下 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 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 全国工业复兴法 节录 史料2作为一个国家 我们拒绝了任何 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 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史料31933 1939年 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 这样的结果 毫无疑问地 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 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 但 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 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读史指导 1 史料1摘自当时法律文献史料 依据史料出处可知是罗斯福新政有关工业的内容 史料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以此来缓和阶级矛盾 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 史料2是伟人言论 罗斯福意在表达罗斯福新政不是社会主义的改革 而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是指效仿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 强调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 史料3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 一方面由于国家干预带来财政赤字 但另一方面带来了国家经济的好转 体现美国政府出现财政赤字 这是消极影响 是积极影响 财政赤字使经济得以恢复 史料应用 1 史料1说明罗斯福政府在发展经济 调节劳资关系等方面加强的行政干预 史料2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对的局部调整 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提示政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 依据以上史料和所学知识 评价罗斯福新政 提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做出的政策调整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不可能在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造成了财政赤字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好转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1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 新的理论 由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到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2 新的特点 在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 国家虽大规模干预经济 但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 并采取部分有利于工人 小生产者的措施 缓和社会矛盾 3 新的政策 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运用 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的初步实施 4 新的起点 罗斯福新政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它把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成为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2 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 现代化史观 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 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 缓和了经济危机 2 社会史观 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救济工作 强化社会保障 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失业 贫困 流浪等 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 生态史观 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耕种面积 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 4 全球史观 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同时罗斯福新政 苏俄 联 新经济政策 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 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5 文明史观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文明面临巨大危机时采取的重大举措 从某种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文明 典例 2017北京朝阳期末 观察下图 造成图中甲 乙两阶段美国政府财政支出上升的原因有 朝鲜战争 罗斯福新政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a b c d b 解题关键根据图中的时间并联系所学进行分析 答案b朝鲜战争开始于1950年 与题中时间不符 故 错误 图中甲阶段美国政府财政支出增多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此时期为了缓解经济危机 罗斯福实行新政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所以国家财政支出增多 正确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与题中时间不符 故 错误 乙阶段财政支出增多 结合其对应的时间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美国参战 财政支出增多 故 正确 b项符合题意 1 以下关于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 a 一战后世界市场持续萎缩b 工农业生产力超过了社会实际需求c 股票投机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稳定d 大量工人失业使社会消费需求锐减答案c一战后的美国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 a项错误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而不是由于工农业生产力超过了社会实际需求 故排除b项 大量工人失业是危机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危机发生的原因 排除d项 c项符合题意 c 2 2017北京海淀一模 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 电影的黄金时代 在好莱坞每年制作的约500部电影中 有大量黑帮片 牛仔片和搞笑片 还有大量的历史冒险剧和荒诞戏剧 这些电影在美国广泛流行是因为电影中的 a 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b 诙谐和幽默给战争中的人们以抚慰c 夸张和想象给富足中的人们以鼓舞d 历史和冒险给革命中的人们以引领答案a根据时间 20世纪30年代 可知当时美国处于世界经济危机期间 结合当时流行的电影种类可知人们主要是通过欢娱和幻想来驱散经济危机带来的恐惧和空虚 故a项正确 a 3 2017北京顺义二模 1934年 罗斯福政府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 并使美元贬值40 94 通过美元贬值 加强了美国商品的对外竞争力 此政策属于 a 调整工业b 以工代赈c 贸易保护d 社会保障答案c根据题干材料可判断这是罗斯福新政在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的措施 通过美元贬值 刺激出口 进行贸易保护 因此c项符合题意 c 4 2015北京东城一模 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美国某一经济指数变化的情况 对a区间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 a 通货膨胀加剧 社会购买力下降b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失业人数减少c 大量销毁农产品 农产品价格降低d 兴建公共工程 减少政府支出 b 答案b根据所学可知 图中a区间实行了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缓解了通货膨胀 社会购买力增强 由此排除a项 罗斯福新政期间大量销毁农产品 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 由此排除c项 罗斯福新政期间兴建公共工程 增加了政府支出 由此排除d项 故b项正确 请认真完成作业 第40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 1 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不同 原因及认识 1 不同 俄国是工人阶级武装夺取中心城市 革命势力由城市向农村扩展 最后取得全国胜利 中国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2 原因 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 革命的主力是工人 士兵 他们多集中在大城市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决策 二月革命后 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使俄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 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临时政府前线失利 后方空虚 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 专题总结提升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方割据严重 农村成为反动势力统治最薄弱的环节 中国是农业国 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 但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 是革命的同盟军 中国共产党以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受到挫折 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 提出了 工农武装割据 的理论 3 认识 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基础的 走什么样的道路则需根据各国的国情决定 要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反对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 2 20世纪世界三大经济体制调整的比较 1 罗斯福新政时期社会经济变化折射出的政治 思想的变化 1 从政治折射点看 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国会 总统 最高法院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但是 在美国建国以后的很长时间里 国会明显居于支配地位 从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 美国三权分立和制衡体制 经历了从以国会为中心到以总统为中心的转变过程 通过扩大总统的权力 构建 大政府 等 在政府的宪法框架内 总统起主导作用 强化了政府的作用 2 从思想折射点看 1929 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打击 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已经过时 从罗斯福新政开始 国家干预经济思想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指导思想 同时社会福利思想萌发 推动了注重环保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2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折射出的政治 思想的特点斯大林模式是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制度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且影响到苏联社会政治 思想文化诸多领域 1 从政治折射点看 斯大林模式下 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忽视民主法制 缺少群众监督 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 阻碍苏联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 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2 从思想折射点看 斯大林模式下 缺乏民主传统思想 封建专制思想残余浓厚 农民的小农意识浓厚 不利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其高度的思想文化专制 阻碍了苏联思想文化的发展 导致思想僵化 典题演练 2017北京东城二模 美国 自1930年以来 单单联邦官僚机构就扩大了5倍 1933年以后的10年内 仅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就达3556项 与此相对应 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的权力受到削弱 这说明 a 各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