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16《南京大屠杀》(第1课时)导学稿 (新版)语文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6《南京大屠杀》(第1课时)导学稿 (新版)语文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6《南京大屠杀》(第1课时)导学稿 (新版)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大屠杀第一课时序号44日期执笔八年语文组审核四、理解并抄写生词。课题南京大屠杀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生字词;了解本文写作背景,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以及本课的独特风格;针对情感教育专门开展讨论。教师教法课上交流助学学生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 一、释题:以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作标题非常醒目,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给妄图歪曲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思潮和势力以迎头痛击。二、背景资料:从1939年到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万余人。二战对人类文明是一场巨大的摧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历史惨剧中,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南京六个星期屠杀三十多万中国人的黑暗一幕,无疑是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恐怖暴行。六十多年前,侵华日军在中国大陆上制造了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罪行。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整篇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理清条理。第一部分(111):用倒叙的手法写当年日寇令人发指的罪行,突出了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都无法抹平静缘老太太心中的伤痕。 第二部分(1237):揭露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令人发指的兽行。(可分三层) 第三部分(3842):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民族的奇耻大辱,更加明确今后的路怎么走。细细品读课文,紧紧围绕这一部分的“主要问题”,积极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议、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赏析课文内容。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其他项目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教师教法课前预习导学学生学法引导学生自学,及时完成所布置的预习任务。 一、引语: 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三大惨案”?(南京大屠杀、纳粹奥斯维新集中营大屠杀、日本广岛之原子弹)二、走近作者:温树林,1987年在解放军文艺第7期上发表本文。本文写于1987年,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50周年。在此之前日本右翼势力曾于1982、1986年两次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属“无稽之谈”。本篇报告文学就是以大量的史料证据及当时尚存的人证,揭露日本鬼子惨绝人寰的罪行。三、学习生字:熙熙攘攘( ) 蹂躏( ) 蹒跚( ) 徘徊( ) 毛骨悚然( ) 褴褛( ) 惨绝人寰( ) 矶( ) 蛊惑( )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对课文进行预习。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自主合作探究 互助相长共享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稿 班 组 号学生姓名: 2、课文第二部分为驳斥日本右翼势力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列举了哪些事实?首先,列举了日军攻陷南京后的三次集体大屠杀:燕子矶大屠杀、下关大屠杀、草鞋峡大屠杀。这三次大屠杀都有证人证词,属无可置疑的事实。其次,文中还重点写了日军零散屠杀的两个典型案例:向井敏明与野田岩的杀人比赛,田中军以“助广”宝剑连杀无辜中国人三百多人。在此,法庭查证举证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集体大屠杀和零星大屠杀的案数和人数。从集体屠杀、零星屠杀、法庭查证、幸存者等方面充分有利地驳斥了日本右翼势力的谬论。1、为上面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淮剧南京大屠杀首演。2、淮剧南京大屠杀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首演,有什么特殊意义?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提醒国人毋忘国耻,铭记历史教训,奋发图强。3、看到这则新闻后,有同学说:“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历史事实,显得不真实。”显然,这位同学的看法太过偏激。你会怎样向他做出解释呢?历史事实有许多再现形式,艺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历史事实,不仅能够让人充分体验艺术的魅力,更能将历史事实演绎得生动可感,更令人容易接受,绝不会存在“不真实”的感觉。二、请阅读“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至“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回答下列问题。1、用简要的话概述选文的主要事件。1937年12月,在南京紫金山麓,侵华日军中两个杀人狂举行杀人竞赛。2、选文第二段中“津津乐道”一词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这样用?本义是形容有滋有味或趣味很浓地谈论。这里是反语,表明对其报道的憎恶。3、文中对两个杀人狂的描述,最触目惊心的是什么?最令人厌恶的是什么?最触目惊心的是他们杀人的数量,最令人厌恶的是他们的神态笑。4、怎样理解“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这句话?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劫难,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坚不可摧,这里的长江指代中国。5、阅读选文后,你认为作者在告诫读者什么?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创建美好未来,才能免遭欺侮。当堂达标促学学生学法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练习。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由唐志艳创作并导演的淮剧南京大屠杀日前率先在曹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献演。曹杨淮剧团倾力演出的这部淮剧呈现出淮剧剧种特有的质朴和刚健之气。南京大屠杀(以下简称南)的创作演出,由上海剧协、程少睴艺术工作室、江苏省盐城市淮剧团等主办。如何通过戏曲形式表现重大历史题材,是该剧编剧唐志艳女士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难题。在创作南的艰难日子里,唐志艳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走访了众多历史人物、普通南京市民后代,并得到了淮剧界艺术创作团队的鼎力支持。从演出的实际效果来看,南剧巧妙地截取了历史事件的某个“碎片”,以小见大,从大事件的侧面对侵略者的暴行进行了有力的控诉。全剧将场景设置在郊外,通过寻亲秀娟训女抗战三场戏,描述了受害百姓秀娟一家的遭遇。剧中,淮剧特有的“大悲调”“马派自由调”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演出场景可谓如泣如诉,令人动容。利用自己对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