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内容标准】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过程与方法:访问长辈,请他们谈谈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历和见闻,并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浮夸蛮干违反经济规律,脱离实际违背科学必受惩罚。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伟大成就,又有重大的失误。这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现实,积极探索,总结经验,遵循规律,才是科学的态度。【教学要点】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造成的历史影响及其历史教训。难点: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失误和未能及时纠正的原因。【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和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在前进道路上出现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新课探究】一、“大跃进”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设问:(1) 为什么会出现急于求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思路:(结合 24 页一、二两段小字部分),从 1957 年下半年国内外形势变化分析总路线产生的背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历史先例和足够准备,只能摸索着在曲折中前进。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国内反“右倾”斗争展开,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战胜资本主义的“超赶”战略滋长了急于求成情绪,以致脱离客观实际。(内因:过高估计阶级斗争的严重性,外因:战胜资本主义的“赶超”战略。)(2)提出的时间及内容:1958 年,党中内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3)评价:总路线的提出造成了什么影响? 思路:这条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求富求强的强烈渴望。但由于过分强调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片面的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结合 25 页小字部分及插图进一步说明违背科学必受惩罚)提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大跃进”运动的指导思想。2、“大跃进”的特点片面的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首先在农业上发动起来。(结合 27 页小字部分及插图进一步说明违背科学必受惩罚)3、“大跃进”的核心内容全民“大炼钢铁”。(全民“大炼钢铁”,不顾实际,浪费资源,破环环境,冲击正常生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反映出虚报产量的浮夸风严重到荒谬的程度。4、讨论:“大跃进”的后果“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5、设问:“大跃进”本是一个褒义词,为什么在此要加上引号?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跃进,而是急于求成的浮夸蛮干。急于求成的根源在于党中央一部分领导人对经济建设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二、人民公社1、设问:人民公社化的实质是什么? 思路:1958年一哄而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过程,是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共产风的过程”。它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它实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 “一曰大,二曰公”是指经营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2、设问:人民公社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思路:建议结合 26 页一、二段小字部分进一步说明。大办人民公社超出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觉悟的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最终造成了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如:大办公共食堂,严重脱离农村实际,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破坏了生产力。)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了什么?任何事物的发展,任何工作的进行,都必须做到必要性和可能性两者结合,脱离可能性、必要性就会成空中楼阁。量力而行,稳步前进才是妥善之举。三 、国民经济的调整 1、 背景:国民经济限于困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国民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从1959年起,连续三年严重自然灾害。苏联背信弃义,突然中止与中国的合作,并让中国偿还债务(抗美援朝中苏联援中的物资)。限于困境的后果:生产下降、物资短缺、供应困难、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如,许多日用品需要凭五花八门的票证实施计划供应。)2、调整方针1961年,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调整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经济指标和工作要求。充实薄弱环节,主要是抓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这已成为当务之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作为进一步发展的支撑点。克服困难,解决存在的问题后,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3、结果到第三届全国人大召开(1965年初),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我国进入一个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4、设问: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国民经济的调整,说明了什么? 思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后果,中共中央毛泽东提倡调查研究,调整国民经济。中央领导正视现实,勇于纠错,吸取教训,实事求是,这是恢复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 【总结巩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同时要特别提示:尽管“左”倾失误和三年经济困难对我国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总体上说,还是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这说明社会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检测】1、“大跃进”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左”倾错误。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的“大跃进”运动首先从哪一行业发动起来 【 b 】a、工业b、农业c、手工业d、工商业2、“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后,迅速扩展到工业领域,从而掀起的群众运动【 c 】a、对手工业的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炼钢铁运动、年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左”的错误严重泛滥,其主要表现是 【 c】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a、b、c、d、4、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办起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两大特点【 d 】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社员劳动积极性高a、b、c、d、5、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由农业合作社合并成的“一大二公”的组织形式是( c )a 互助组 b 村委会 c 人民公社 d 农业初级社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 b )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a一五计划实施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7、1958年下半年,一位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的情况有( d )农村正在进行土地改革 大、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