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桥之美(吴冠中)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一 能力目标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桥之美的领悟和熏陶,进而使学生能够获得一些简单的审美方法,并培养自己健康的审美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从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 2找出文中说明性的文字,并指出其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突破方法:用语文活动让学生说出心目中的“桥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文中的每一座桥都散发着无限的魅力。桥与周围的景物相配合就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你最喜欢哪座桥呢?是因为景物描绘得美还是因为语言美呢?请学生进行小组间的合作,形成一小段口头作文,来描述心目中的“桥之美”。 难点 引导学生对本文的重点语句进行人情入理的分析。 突破方法:通过语文活动设计,训练学生用丰富、生动且有鲜活生命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感。学生在交流感悟时,教师通过启发与点评将一些重点词译和语句的赏析渗透其中。 教学方法 i.。在默读课文基础上,通过掌握段落中心句的方法来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并理解本 文的主旨。 2比较阅读法:通过与中国石拱桥的对比阅读,来进一步掌握本文在内容与写法上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设计(一) 播放有关卢沟桥、宝带桥、赵州桥、风雨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英国的康桥、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乡间的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小桥等图片。同时配以精彩的导入语: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看优美图片的感受,为学习文章创设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设计(二) 教师展示卢沟桥与赵州桥的图片。引入课题:一座奇特壮丽的“赵州桥”身披晨曦,亭亭玉立于汶河之上;而那秀润妩媚的“卢沟晓月”涧水如练,西山似黛,震惊中外。可见,不同的桥也拥有别样的诱人的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画家吴冠中的桥之美。 二、初读课文,感悟意境 1听读课文,用心灵触摸文本。 教师:请把书合上,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用耳朵听课文录音,用眼睛去看屏幕的图片,更重要的是,用心灵去感受。 教师配以悠扬的古乐曲姑苏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美文、雅乐带领学生走进美的意境,使学生尽情地漫步在文字与想象的情景之中。 (1)字词积累。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纤细(xi6n)飞瀑(p cl)孕育(yon)相处(chs)脂粉(zht) 陡坡(d6u)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 美感: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2)学生边听边做标记,并交流反馈听读的感受。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感悟,并对学生的交流作总结概括和提升。 2速读课文,感悟桥之美。 教师:看来mgfl都陶醉在一座座美丽的桥中,桥的确很美,那么在画家的眼里,桥美在 何处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 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桥之美”。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桥的美,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不同环境 中,桥美的形式各不相同。 学生在速读课文过程中迅速把握要点,教师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并作出源于学生且高于 学生的总结:在作者眼里,桥的美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三、品读美文,赏析美景 1再读课文,寻找美景。 教师:文章中写了许多桥,这些桥是在不同环境中的桥,那么文中写了哪些不同环境中的哪些不同形式的桥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教师展示每座桥的图片: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桥外是飞瀑流泉、桥面上有花廊和亭子的风雨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庄稼地、小径尽头的小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鹊桥。 2语文活动设计:心目中的“桥之美”。 文中的每一座桥都散发着无限的魅力。桥与周围的景物相配合就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你最喜欢哪座桥呢?是因为景物描绘得美还是因为语言美呢?请学生进行小组问的合作,形成一小段口头作文,来描述心目中的“桥之美”。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i)我们组最喜欢江南水乡细柳下的石桥。因为早春时的细柳绿而柔软,是阴柔之美,桥是有坚硬石块的石桥,这是阳刚之美。细柳和石桥、阳刚与阴柔之美,的确美得动人。 (2)我们组也最喜欢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因为这段文字中“销魂”这个词用得很好,表达出了画家的感受。“销魂”出自江淹的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时而已矣”。意思是说人们在分别的时候非常悲伤、愁苦。“晓风残月”这个词出自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凄清的景象烘托了别后悲伤的情状,就是说细柳和石桥所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景物来烘托,已令画家销魂。 (3)我们组最喜欢乌镇苇丛中的石桥。因为苇丛密不透风,给人憋闷感,其间出现了一座石桥,让人感到眼前豁然开朗,神清气爽。“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日舒畅的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的感受投射到苇丛身上。这表明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4)我们组最喜欢风雨桥。因为这段话中“驻足”这个词用得好。能让欣赏者停住脚步,可见其景色美。桥上是遮雨的廊和亭,亭中有人悠闲自在地欣赏着景色;桥外是飞瀑流泉,惊险壮观。桥上的安闲与桥外的惊险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不禁想到卞之琳的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的是飞瀑流泉;“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是因为你和桥已构成了一幅画。桥上、桥外各是一道风景,别有情趣。 3在各小组的交流过程中,适时地让学生动情朗读课文,可以小组齐读或小组推荐代表朗读,这样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把对文本的理解读出来。 教师对学生的感受作出肯定性评价,与学生一起沉浸在这美景之中。 4在语文活动过程中,要训练学生用丰富、生动且有鲜活生命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感。学生在交流感悟时教师通过启发与点评将一些重点语句和词语的赏析渗透其中。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5教师:我们从桥之美中,体会到了桥的美感,真是赏心悦目。同是写桥的文章,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通过比较阅读,更好地品味文章的语言。 明确: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独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拓展延伸,升华美感 1多媒体展示图文,教师向学生讲述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一对兄弟生活在两个相邻的庄园里,他们的庄园之间是一个美丽的大牧场。40年来他们一直生活得很和睦。可是有一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点小误会,这个小误会发展到让他们反目成优的地步。弟弟命人在两个庄园之间开了一条渠,从此一条小溪隔断了两个庄园,也割断了两兄弟的情义。一天,有人敲开了哥哥家的大门,一个身背木匠工具的人对哥哥说:“我正在找活干,如果您的庄园需要修缮,我可以帮助您。”哥哥于是让木匠在小溪边修一座两米高的栅栏,因为他再也不想见到他弟弟了。木匠接受了工作,从早晨就开始忙碌,到了傍晚,哥哥来到小溪边,他惊得目瞪口呆,因为他眼前不是什么两米高的栅栏,而是一座小桥,一座穿过小溪连通两个庄园的桥,它静静地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精美得简直就像一件艺术品。这时弟弟从桥的那头走过来,抱住哥哥说:“你真伟大,在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之后,你却建造了这么美的一座桥”从此兄弟俩重归于好。哥哥为了感激木匠,让木匠留在庄园里,可是,木匠说:“对不起,我倒是很想留下来,但是还有很多桥等着我去造呢!” 听完故事让学生来谈一谈木匠造的这座桥美在何处。(它是一座沟通兄弟心灵的桥) 2通过分析故事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一 一 教师:那么,作者爱的仅仅是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美吗? 学生带着思考认真地品读文章最后一段,交流过后,学生出现答案可能有:有人画鹊桥,喜鹊构成的桥不仅意义好,形式也自由,生动活泼。爱情是很美好的。这座桥美在它是一座“爱之桥”。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五、联系实际,畅谈“桥之美” 、 教师: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美丽的桥呢?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可能谈到这样几个方面:以前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是老师从中调解,老师为我们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我和我妈妈之间有很深的代沟,爸爸经常劝慰我们,爸爸为我们架起了一座亲情之桥。教师作总结点评,升华文章的主题: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美。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事物,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愿同学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千世界的美吧!六、作业设计找一找与桥有关的故事,并写下来。板书设计桥之美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引发了以下两点教学反思: 一、在对比中教学。通过与中国石拱桥的对比,学生自己总结分析本文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都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赏析文章切忌面面俱到。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小品文,语言的赏析自然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没有对文章的精彩之处一一点评,而是在学生的交流之中引导学生就此类语句加以赏析,学会赏析方法,便会收到举一反三的功效。有关资料 一、作者资料 吴冠中:别名荼,l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l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l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l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l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l970年,“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l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l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l979年,当选中国关协常务理事。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l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20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l999年,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国十余个主要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伯明翰博物馆、堪萨斯大学艺术馆、纽约州圣约翰博物馆及底特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塞纽奇博物馆等举办画展。已出版个人画集50余种,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 二、吴冠中画语 不断线的风筝 将作品比之风筝,风筝必须能离地升空,但风筝不能断线,这线,是作品与人民感情千里姻缘一线牵之线,是联系了作品与启示作品灵感的线体之间的线。我也往往踩在断线与不断线的边缘,但仍愿立足于不断线的范畴里。 (吴冠中文集第424页) 梵高热爱土地,他的大量风景画不是景致,不是旅行游记,是a-4j1生活在其间的大地,是孕育生命的空间,是母亲!他给弟弟提奥的信写道:如果要生长,必须埋到地里去,你将于此发芽,别在人行道上枯萎了。你将会对我说,有在城市生长的草木,但你是麦子,你的位置是在麦田里。他画铺满庄稼的田野、枝叶繁茂的果园、赤日当空下大地的热浪、风中的飞鸟,他的画面所有的用笔都具运动倾向,表现了一切生命者在滚动 、 (吴冠中文集第330页) 我珍视自己在粪筐里画在黑板上的作品,那种气质、气氛,是巴黎市中大师们所没有的,它只能诞生于中国人民的喜怒哀乐中。我虽长期没有画室,画并没有少画。倒是他们应羡慕我们:朝朝暮暮,立足于自己的土地上,拥抱着母亲,时刻感受到她的体温与脉搏! (吴冠中文集第l8页) 美的元素 我的一句屡遭批判而至死不改的宣言:造型艺术不讲形式,那是不务正业。形式美的基本因素包含着形、色与韵,我用东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州市天河区御景小学招聘聘用制专任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机器人零部件打磨抛光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园林植物与文学艺术创作结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车辆定位与导航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功能性水产饲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现场总线课件
-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工业废气深度净化技术在环保产业的风险管理与战略规划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安全防护体系构建与应用报告
- 2025年汽车行业智能车灯技术发展趋势及市场分析报告
-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文档
- DB34T 3713-2020 公路工程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规程
-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大单元视域下的历史同步教学(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 2024新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表(英译汉)
- 开学第一课-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课件
- 清扫保洁绿化养护 投标方案(技术标 )
- SLT712-2021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
- 产教融合育人协同创新模式
- 卷帘门维修合同
- XX区烟草公司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政审表【模板】
- 工商变更登记代理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