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 实验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自我检测 自主阅读 一 探究思路1 本实验的探究思路 平板上的小车在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 测量力的大小及小车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距离 可以计算力做的功 改变力的大小 或者改变小车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距离 力对小车做的功不同 小车获得的速度就会不同 由此得到功与速度的几组数据 2 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 以牵引力对小车做的功w为纵坐标 小车获得的速度v为横坐标 作出w v图象 分析这个图象 可以了解两者的定量关系 3 常见的两种实验方案 1 方案一 由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 改变重物的质量或者改变小车运动的距离 也就改变了牵引力做的功 从而探究牵引力做的功与小车获得的速度间的关系 2 方案二 使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改变橡皮筋的条数并使小车从同样的位置被弹出 测出小车被弹出后的速度 寻找牵引力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 自我检测 自主阅读 自我检测 自主阅读 二 操作与作图的技巧1 平衡摩擦阻力 不挂重物时 使木板略微倾斜 若小车拖动纸带打出的点迹是均匀分布的 可以认为已经平衡了摩擦阻力 2 第二个方案中的作图技巧 在第二个方案中 难以测量橡皮筋的功 用一根橡皮筋的功作为单位 当用两根橡皮筋时就用两个功单位表示 依次类推 三 数据的处理先对测量数据进行估计 或者作个w v草图 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是什么关系 如果认为很可能是w v2 就以w为纵坐标 v2为横坐标作图 如果这样作出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说明两者关系真的是w v2 自我检测 自主阅读 正误辨析 1 用橡皮筋做实验时 橡皮筋的弹力做功可以用公式w fl计算 解析 橡皮筋的弹力是变力 不能用公式w fl计算功 答案 2 实验中平衡摩擦力时 若纸带上打出的点越来越密 就应调大斜面倾角 答案 3 实验中使用的若干条橡皮筋的原长可以不相等 解析 为了保证实验中橡皮筋做的功与条数成正比 橡皮筋的规格必须是相同的 答案 自我检测 自主阅读 4 可用n根相同的橡皮筋每次拉长都一样 这样做功就是w与nw之间的关系 答案 探究一 探究二 情景导引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由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运动 实验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把重物所受的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牵引力 如何测量牵引力的功 要点提示小车的质量比重物的质量大很多 测出重物的质量 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 就可以计算牵引力做的功 借助恒力做功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探究一 探究二 知识归纳1 实验步骤 1 按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仪器 2 平衡摩擦力 将安装有打点计时器的长木板的一端垫高 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 不挂钩码 接通电源 轻推小车 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间隔均匀的点为止 3 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连在小车后端 用细线绕过滑轮连接小车和钩码 4 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先接通电源 再释放小车 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 关闭打点计时器电源 5 改变钩码的数量 更换纸带重复 4 的操作 探究一 探究二 2 数据处理 1 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 选纸带上第一个点及距离第一个点较远的点 并依次标上0 1 2 3 2 测出0到点1 点2 点3 的距离 即对应的小车的位移x1 x2 x3 利用公式求出点1 点2 点3 对应的瞬时速度v1 v2 v3 3 确定此纸带所挂的钩码的重力g 利用wn gxn 分别求出小车的位移为x1 x2 x3 时牵引力所做的功w1 w2 w3 4 先对测量数据进行估算 或作w v草图 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的关系 如果认为是w v2 或其他 然后以w为纵坐标 v2 或其他 为横坐标作图 从而判定结论 探究一 探究二 3 注意事项 1 平衡摩擦力时 不挂钩码 轻推小车后 小车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 计算牵引力做功时 可以不必算出具体数值 只用位移的数值与重力g的乘积表示即可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1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图中小车中可放置砝码 实验中 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 钩码尚未到达地面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 探究一 探究二 1 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连在小车后端 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小车拖动纸带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 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 更换纸带 重复 的操作 2 图乙是钩码质量为0 03kg 砝码质量为0 02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 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 b c d e计数点 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x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 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中的相应位置 乙 探究一 探究二 纸带的测量结果 3 本实验 若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 应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探究一 探究二 答案 1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关闭打点计时器电源 2 5 18 5 16 5 19均可 0 49 3 平衡摩擦力 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及砝码的重力和 探究一 探究二 情景导引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使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实验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怎样比较多次实验中橡皮筋的功 要点提示每次必须使用相同的橡皮筋 每次拉伸的长度必须相同 满足上述条件时 每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与橡皮筋的条数成正比 借助变力做功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探究一 探究二 知识归纳1 实验步骤 1 按图组装好实验仪器 由于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 把木板略微倾斜 使小车在木板上匀速运动 以平衡摩擦力 2 先用一条橡皮筋进行实验 把橡皮筋拉伸一定长度 理顺纸带 接通电源 放开小车 3 换用纸带 改用2条 3条 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2次 第3次 实验 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相同 探究一 探究二 4 由纸带上点迹均匀部分算出小车获得的速度 把各次实验获得的速度依次记入设计的表格中 5 对所测数据进行估计 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的关系 然后以w为纵坐标 以v v2 v3 为横坐标作图 2 注意事项 1 实验时选择粗细 形状 长度 材料完全相同的橡皮筋 2 每次实验时都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即保证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 3 实验中不必测出功的具体数值 只要测出以后各次实验时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时的多少倍即可 4 平衡摩擦力时 不要拴橡皮筋 但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 5 打出的纸带上的点间距并不都是均匀的 应选取点间距均匀部分来求小车的速度 探究一 探究二 3 数据处理与结果 1 以拉力 或合力 做的功w为纵坐标 注意单位为一根橡皮筋做的功w0 以v为横坐标 作出w v图象 若如图甲所示为曲线 尝试作w v2图象 如图乙 若w v2图线为直线 则说明w v2 2 结论 橡皮筋对小车的拉力 合力 做的功与小车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即w v2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2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 沿木板滑行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 1 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 这样做 a 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 小车能匀加速下滑b 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c 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d 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探究一 探究二 2 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 2条 3条 合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 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 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1 第二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1 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 根据第四次的纸带 如图乙所示 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m s 探究一 探究二 3 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 v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形状 可知对w与v的关系符合实际的是图 解析 1 木板倾斜是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 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2 小车的速度应从匀速运动部分取纸带 可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2 0m s 3 根据w mv2 得w v2 所以应选c 答案 1 cd 2 2 0 3 c 1 2 3 4 1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 我们并不需要测出橡皮筋做的功到底是多少 只需测出以后各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的多少倍 使用的方法是 a 用同样的力对小车作用 让小车通过的距离为s 2s 3s 进行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实验时 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 2w 3w b 让小车通过相同的距离 第1次力为f 第2次力为2f 第3次力为3f 实验时 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 2w 3w c 选用同样的橡皮筋 在实验中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 当用1条 2条 3条 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实验时 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 2w 3w d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对小车的拉力f 利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 便可求出每次实验中力对小车做的功 可控制为w 2w 3w 1 2 3 4 解析 实验中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 就可以保证每根橡皮筋所产生的拉力相等 且每次实验时小车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相等 再通过改变橡皮筋条数进行实验 故c正确 答案 c 1 2 3 4 2 关于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b 每次实验中 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c 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d 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解析 本实验没有必要测出橡皮筋做的功到底是多少焦耳 只要测出以后各次实验时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时的多少倍就足够了 a错 每次实验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以后各次实验时 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时的整数倍 b错 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 只有使长木板倾斜到一定程度 平衡摩擦力 才能减小误差 c错 实验时 应该先接通电源 让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 然后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d正确 答案 d 1 2 3 4 3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 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1 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b 为减小系统误差 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c 实验时 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并由静止释放 1 2 3 4 2 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 选取o a b c计数点 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变电流频率为50hz 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 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乙 1 2 3 4 解析 平衡摩擦力的原理就是在没有拉力的情况下调整斜面倾角 使小车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平衡小车和纸带所受阻力 不应挂钩码 a错 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b错 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能充分利用纸带 由静止释放则测出的动能即等于该过程的动能变化量 便于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探究 故选c 2 据 0 653m s可得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答案 1 c 2 0 653 1 2 3 4 4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的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 打点计时器 b 天平 c 停表 d 低压交流电源 e 电池 f 纸带 g 细线 砝码 小车 砝码盘 h 薄木板 1 其中多余的器材是 缺少的器材是 2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测量质量的工具是 1 2 3 4 3 如图所示 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小车 质量为m 在恒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 测量数据已用字母表示在图中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 请分析 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肠道菌群-胆汁酸轴探讨代谢综合征痰证的生物学基础
- 隧道工程勘察技术解决方案
-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新课标核心素养一站式教与学(部编版)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定向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测试试题(详解版)
- 起重设备安装人员岗位责任划分方案
- 基于M-EVA模型的新能源动力电池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以宁德时代为例
- 跨学科主题式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践-以成都市为例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综合测试试题(解析版)
- 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高教社马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课件unit1
- 因离婚给孩子申请改姓协议书
- 用车登记表(标准模版)
- GB/T 987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老化性能的测定拉伸应力松弛试验
- GB/T 12190-1990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
- 01第一章-稻谷的加工汇总课件
- 六年级LOGO小海龟编程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指南课件
- 驻足思考-瞬间整理思路并有力表达
- Unit 2 Lesson 3 Running and Fitness 课件 高中英语新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2022-2023学年)
- 炸药库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