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课件2 北师大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课件2 北师大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课件2 北师大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课件2 北师大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课件2 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 导火线是什么 2 五四运动前后期的中心 主力军 斗争方式分别是什么 其结果如何 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 中共诞生于哪一年 标志是什么 有何意义 5 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重点知识回顾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 1924 1927年 一 黄埔军校的创建 1 时间 4 领导人 1924年5月 2 创建者 孙中山 3 目的 孙中山 总理 蒋介石 校长 廖仲恺 党代表 周恩来 政治部主任 5 特点 6 意义 创造革命军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此门 革命者来 二 北伐战争 1926 7 1927 7 1 政府和军队 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 2 主要目的 打倒列强 驱除军阀 统一全国 3 直接打击目标 吴佩孚 孙传芳和张作霖 吴佩孚 张作霖 孙传芳 二 北伐战争 1926 7 1927 7 1 政府和军队 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 2 主要目的 打倒列强 驱除军阀 统一全国 3 直接打击目标 吴佩孚 孙传芳和张作霖 4 经过 北伐战争 两湖战场 歼灭了吴佩孚的主力 江西战场 歼灭了孙传芳的主力 河南战场 重创了张作霖的部队 沿江东下 占领了南京和上海 二 北伐战争 1926 7 1927 7 1 政府和军队 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 2 主要目的 打倒列强 驱除军阀 统一全国 3 直接打击目标 吴佩孚 孙传芳和张作霖 4 经过 5 最大成果 歼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主力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三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 背景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 4 12 蒋介石 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遭到血腥镇压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大肆捕杀共产党员与工人群众 国民党屠杀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 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四 一二 反革命政变中被屠杀的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被砍头 三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 背景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 4 12 蒋介石 2 建立 蒋介石 南京 3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权 5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标志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 7 15 汪精卫 4 影响 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 黄埔军校 1924 5 发展 北伐战争 1926 7 高潮 四一二政变 1927 4 12 转折 失败 巩固小结 国民革命的洪流 重要问题复习 1 黄埔军校创建的时间 创建者 创建目的 领导人 办学特色和意义 2 北伐战争的起止时间 主要目的 直接打击目标和最大成果 3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背景 时间 建立者 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