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科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理科综合科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理科综合科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理科综合科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理科综合科考试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科考试大纲的说明.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三、科目分值: 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四、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五、试卷结构: 1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卷。 第I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 第II卷由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物理、化学、生物各科选考内容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2物理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化学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生物两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但均不得跨模块选做。 3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各学科考试能力要求、内容及题型示例物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结合教学实际,确定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1)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2)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3)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4)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2推理能力 (1)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2)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3分析综合能力(1)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2)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3)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2)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5实验能力 (1)能独立地完成表1、表2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2)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3)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二、考试内容与要求考查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为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选修模块3-1、3-2的内容,具体考试范围和内容要求见表1 。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3-3、3-4、3-5三个模块的内容,考生任意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具体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见表2 。(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2-2、3-3、3-4、3-5四个模块的内容,考生任意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具体考试范围与内容要求见表3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1、表2中用罗马数字、标出。、的含义如下: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表1: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表1:必考内容范围及要求力学主题内容要求说明质点的直线运动参考系,质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只限于v-t图象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规律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形变、弹性、胡克定律矢量和标量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处理物体在粗糙面上的问题,只限于已知相对运动趋势或已知相对运动方向的情况(删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只要求会应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解)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离心现象斜抛运动只作定性分析机械能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共应用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电学主题内容要求说明电场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静电现象的解释点电荷库仑定律静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场线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示波管常用的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计算,只限于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于场强方向的情况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阻的串、并联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不要求解反电动势的问题磁场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的公式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1.安培力的计算只限于电流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2.洛伦兹力的计算只限于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形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自感、涡流1.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只限于l垂直于B、v的情况2. 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要求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3. 不要求用自感系数计算自感电动势交变电流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象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1. 不要求讨论交变电流的相位和相位差的问题2. 只限于单相理想变压器单位制和实验主题内容要求说明单位制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与探究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表2:选考内容及要求模块3-3主题内容要求说明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定性了解固体、液体与气体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液晶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和饱和蒸气压相对湿度定性了解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单位制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摄氏度()、标准大气压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要求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模块3-4主题内容要求说明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简谐运动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象单摆、单摆的周期公式受迫振动和共振机械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像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多普勒效应1.简谐运动只限于单摆和弹簧振子2.简谐运动的公式只限于回复力公式;图象只限于位移时间图象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谱光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全反射、光导纤维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1.相对折射率不做考试要求2.光的干涉限于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质速关系、质能关系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实验实验一: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三: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模块3-5主题内容要求说明碰撞与动量守恒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只限于一维两个物体的碰撞问题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原子核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核力、核反应方程结合能、质量亏损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射线的危害和防护不要求计算有关半衰期的问题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三、题型示例(一)选择题题型示例例1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数B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安培提出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答案:AD试题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史的了解,属于容易题。例2 游乐园中,乘客乘坐能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或失重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B当升降机减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C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D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答案:BC试题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超重和失重的概念的理解程度,属于容易题。例3(07宁夏)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答案:C试题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利用函数图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例4 (07全国I)如图所示,LOOL为一折线,它所形成的两个角LOO和OOL均为45。折线的右边有一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垂直于OO的方向以速度v作匀速直线运动,在t0的刻恰好位于图中所示位置。以逆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在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时间(I-t)关系的是(时间以I/v为单位) 答案:D试题说明:本题在考查考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同时,考查考生能否从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能够用定性讨论问题的方法对问题做出正确推理判断的能力。难度适中。例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I1增大,I2不变,U增大BI1减小,I2增大,U减小CI1增大,I2减小,U增大DI1减小,I2不变,U减小答案:B试题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部分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难度适中。例6(07宁夏)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小球1和小球2均带正电,电量分别为q1和q2(q1q2)。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若将两小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释放后细线中的张力T为(不计重力及两小球间的库仑力)ABCD答案:A试题说明:本题是一道力、电综合题,考查考生综合电场力公式和牛顿运动定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较难的试题。(二)实验题型示例例7 (07宁夏22实验题 15分)(1)由绝缘介质隔开的两个同轴的金属圆筒构成圆柱形电容器,如图所示。试根据你学到的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的知识,推测影响圆柱形电容器电容的因素有 。(2)利用伏安法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有的器材为: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符号V电压表:量程1 V,内阻998.3 ,符号A电流表:量程1 A,符号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99999.9 ,符号单刀单掷开关1个,符号导线若干设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并将它画在指定的方框内,要求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的正负。为了满足本实验要求并保证实验的精确度,电压表量程应扩大为原量程的 倍,电阻箱的阻值应为 。参考答案:(1)H、R1R2(正对面积、板间距离、极板间的介质)(2) 如图所示2; 998.3试题说明:第(1)问是开放性问题,考查考生对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的知识的理解及迁移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属于较易的试题。第(2)问是电学实验题,考查考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实验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实验情境的能力。难度适中。例8 (07海南)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 。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改变 ,重复上述测量。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0。进行(1)中的各项测量。计算与作图时用(hh0)代替h。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A方案正确可行。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其中合理的意见是 。答案:(1)斜面倾角(或填h的数值)(2)C试题说明:本题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情境,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分析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属于较难试题。(三)计算题型示例例9(07全国I)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 m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答案:(1)在甲发出口令后,甲乙达到共同速度所用时间为设在这段时间内甲、乙的位移分别为S1和S2,则S1=Vt S1=S2+S0联立、式解得a=3m/s2 (2)在这段时间内,乙在接力区的位移为S2=13.5m 完成交接棒时,乙与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LS2=6.5m 试题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应用运动学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属于容易题。例10(07海南)据报道,最近已研制出一种可以投入使用的电磁轨道炮,其原理如图所示。炮弹(可视为长方形导体)置于两固定的平行导轨之间,并与轨道壁密接。开始时炮弹在轨道的一端,通以电流后炮弹会被磁力加速,最后从位于导轨另一端的出口高速射出。设两导轨之间的距离w0.10 m,导轨长L5.0 m,炮弹质量m0.30 kg。导轨上的电流I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可认为,炮弹在轨道内运动时,它所在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始终为B2.0 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若炮弹出口速度为v2.0103 m/s,求通过导轨的电流I。忽略摩擦力与重力的影响。答案:炮弹的加速度为:炮弹做匀加速运动,有:解得:试题说明:本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安培力公式和运动学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属于容易题。例11 (7宁夏23)倾斜雪道的长为25 m,顶端高为15 m,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图所示。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v08 m/s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轨道光滑,其长度可忽略。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因数0.2,求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取g10 m/s2)答案:如图选坐标,斜面的方程为: 运动员飞出后做平抛运动 联立式,得飞行时间t1.2 s落点的x坐标:x1v0t9.6 m落点离斜面顶端的距离:落点距地面的高度:接触斜面前的x分速度:y分速度:沿斜面的速度大小为:设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运动的距离为s2,由功能关系得:解得:s274.8 m试题说明: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应用运动学规律和功能关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例12 (07全国I 2522分)两平面荧光屏互相垂直放置,在两屏内分别取垂直于两屏交线的直线为x轴和y轴,交点O为原点,如图所示,在y0,0x0,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O点有一处小孔,一束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粒子沿x轴经小孔射入磁场,最后打在竖直和水平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亮,入射粒子的速度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已知速度最大的粒子在0x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5,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其中T为该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周期。试求两个荧光屏上亮线的范围(不计重力的影响)。参考答案: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 速度小的粒子将在xa的区域走完半圆,射到竖直屏上。半圆的直径在y轴上,半径的范围从0到a,屏上发亮的范围从0到2a。轨道半径大于a的粒子开始进入右测磁场,考虑r=a的极限情况,这种粒子在右侧的圆轨迹与x轴在D点相切(虚线),OD=2a,这是水平屏上发亮范围的左边界。速度最大的粒子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它由两段圆弧组成,圆心分别为C和C,C在y轴上,由对称性可知C在x=2a直线上。设t1为粒子在0x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由题意可知:由此解得 由、式和对称性可得OCM=60 MCN=60 MCP=360=150 所以NCP=15060=90即为1/4圆周。因此,圆心C在x轴上。设速度为最大值粒子的轨道半径为R,由直角COC可得2Rsin60=2a 由图可知OP=2a+R,因此水平荧光屏发亮范围的右边界的坐标 试题说明:本题通过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问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属较难的试题。(四)选考题型示例例13 08宁夏31.物理选修33(15分)(1)(6分)如图所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气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活塞上方存有少量液体。将一细管插入液体,由于虹吸现象,活塞上方液体逐渐流出。在此过程中,大气压强与外界的温度保持不变。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逐渐增大 B.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活塞撞击的次数增多C.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保持不变 D.气体对外界做功等于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2)(9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可导热的气缸内,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可沿气缸无摩擦地滑动。取一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上。沙子倒完时,活塞下降了h/4。再取相同质量的一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上。外界天气的压强和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此次沙子倒完时活塞距气缸底部的高度。参考答案:(1)D(2)设大气和活塞对气体的总压强为p0,加一小盒沙子对气体产生的压强为p,由玻马定律得 由式得 再加一小盒沙子后,气体的压强变为p0+2p。设第二次加沙子后,活塞的高度为h 联立式解得h= 试题说明:选修模块的考查可以通过一道计算题也可以采取一道选择题和一道计算题搭配进行考查。本题的第(1)题在考查考生有关热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考查将实际过程翻译成物理过程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