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师版)【课标考纲解读】课标分解考纲细化 高考命题定位 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文化纵向的积累这一主线,重点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及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 2.从试题类型上看:题型以体现类、启示类和措施类选择题为主。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主要立足于信息的解读,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及如何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考查以启示类、措施类为主【高考复习策略】 该讲主要以“文化纵向的积累”为主线,立足传统文化,主要分析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形式及影响。立足怎样对待传统文化,主要分析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复习时我们必须立足“一般意义上文化的发展过程”这一核心,认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的关系,理解文化传播、传承和创新是三位一体、紧密联系的。要与第五课的文化继承与创新、第六课的中华文化的传承、第七课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第十课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等知识联系起来。该讲的主线是“文化纵向的积累”,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等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结合传统文化诵读活动等,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结合我国文化建设的具体事例或建设文化强省、强市等具体材料,认识文化的继承性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等。应系统梳理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在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合理理解传统文化在当今的社会价值以及如何发展传统文化。【主干知识梳理】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_中的、具有_的文化。 (2)形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为_、传统建筑、传统文艺、_等方面的继承。 (3)特点 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_, 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_,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鲜明的_。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_。 【易错提醒】 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4)影响:积极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精华,去其糟粕”。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二者关系:继承是发展的_,发展是继承的_。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如何处理二者关系:文化在_的基础上发展,在_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考真题剖析】(2012安徽卷)39.(28分)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某网站开设“思想道德论坛”,引起网友关注。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你参与探究。网友心声 践行道德不止步 追求完美无止境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近年来,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成为道德建设中引起广告关注的“安徽现象”。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先进人物的“粉丝”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3)请你从文化传承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回应“网友心声”。(12分)(2012江苏卷)37.如今,人们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的意识日渐浓厚。然而,更多的人把过传统节日当成普通假日来休闲,过节缺少文化内涵(即通常所说的“文化味冶)。与世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3)端午节即将到来,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吸引中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活动的意义。(6分)【核心考点探究】考点一 传统文化的继承 1认识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1)从社会发展看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成长看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变式精练】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 bc d考点二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传承 继承 发展 依据 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健康的内容,同时具有消极的、落后的部分 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也应随着社会生活而变化 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做法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析其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改造和剔除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知识拓展】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2全面认识教育的文化力量 知识角度 教育作用 文化的特点 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教育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与人 教育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交流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文化传承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 【典题探究】【例2】2011北京卷 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b c d【例3】某校高二(1)班同学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 【相关链接】曹参任汉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使汉初社会凋敝残破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萧规曹随”。此后的“文景之治”又相继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日益增强。汉武帝凭借丰富的物质积累和稳固的统治基础,开疆拓土,实施改革,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就了西汉盛世。 甲同学:“萧规曹随”反映曹参推崇的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变式精练】3.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 )【易错全面排查】【易错点1】我们要像对待文化多样性一样来对待传统文化1.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易错点3】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32012南通模拟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要继承这一传统文化,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人们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是()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a b c d【易错点4】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割裂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42012天津模拟 下列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复习感悟心得】【课后巩固训练】【能力提高训练】一、选择题12010年9月,出席联合国会议的温家宝总理为纽约华侨华人带来了1 000盒钓鱼台国宾馆精心制作的月饼,与大家话“饼”谈“情”,现场充满了“家乡味”,更在旅居海外的侨胞心里增添了一缕“月是故乡明”的温情。这说明()文化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abc d2温家宝总理在会见澳门新任行政长官崔世安时,引用左传中的话说:“慎始敬终,终以不困”,希望新任行政长官开始就要把工作谋划好、做好,以免窘迫之患。材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相对稳定性 b鲜明的民族性c相对保守性 d巨大的包容性3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在春节时都有张贴对联、年画、“福”字的传统习惯。由此可见,传统文化()a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b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c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4冼星海创作的雄浑激越的黄河大合唱让人热血沸腾。黄河大合唱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号角。这说明()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遗产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传统思想对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a bc d5“学有所教”的政策指向是让每一个适学个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一提法,与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十分相似。这说明()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文化复古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 bc d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9近几年,“韩流”吹遍世界,在我国也有大量的“哈韩族”。韩剧中普遍流露的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爱等思想的张扬,正是我国一些国产剧所抛弃的。这启迪我们()10“红色短信”对流行的“灰段子”、“黄段子”、“黑段子”等不良短信能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红色短信”如一股清风正气的力量,醒目提神,引人向上。从我国文化发展上看,发送“红色短信”()a可以彰显民族文化的个性与特色b能够维护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满足每个人的精神需求c符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的要求d可以使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11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有许多,通过“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的传承方式是()a教育 b科学技术的进步c社会制度的更替 d思想运动12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上,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首次集体亮相。专家表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提出丝绸、青铜、造纸印刷、瓷器应为“新四大发明”。对中国的四大发明无论如何界定,它们都能反映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对中国文化发展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就文化传承而言,材料说明()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d思想运动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二、非选择题13材料1: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隧,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1世纪的今天,古老的道德经所蕴含的理念与主张,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材料2:“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千百年来,“和”文化深深管理系统负责人,都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拓展冲刺训练】12012皖南模拟 澳门文化与闽西文化渊源很深。早在明末清初就有闽西客家人赴澳经商谋生。在澳门,闽西客家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成就了大量客家民居和名人故居。客家民居和名人故居是() a客家传统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澳门文化的典型代表 c落后于时代要求需要改造的建筑 d客家人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22012桂林模拟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 b c d 32012嘉兴模拟 “青水砖墙、乌漆大门、雕花门楣”的朔门古街是温州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温州市政府在城市规划和改建中保留了朔门古街的古风古韵,使其成为集中展示温州城市历史、民俗和文化的窗口。市政府此举是因为()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积淀4【北京市西城区2012届高三期末考试】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这说明( )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b传媒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共享 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5.【20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短租租赁合同:教育培训场地租赁协议
- 2025年典当合同范本:汽车典当贷款操作细则
- 2025年轨道交通信号电缆项目采购合同
- 2025店长聘用协议:商业地产店长岗位竞聘标准
- 2025年度水利工程水泵安装与防冻合同
- 2025年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优化与运营模式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图书馆图书采购与读者服务合同
- 2025版企业办公设备维修与保养服务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买卖合同
- 2025版闲置土地居间服务合同
- 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
- 2024年度-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征课件
- 《DFMEA完整教程》课件
- (完整版)万科物业服务合同2024
- 孩子抵抗力提升的方法与技巧
- 教学副校长给教师培训课件
- 一级建造师之一建矿业工程实务高分复习资料
- 关于股权性质与货币市场的思考
- 市场监管个人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体会
- 育婴员理论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支付申请表实用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