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领会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笔下三峡的独特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反复朗读课文,把握各段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美丽的三峡的确让许多人为之陶醉,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三峡的俊美。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曾来过此地,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撩开了三峡的神秘面纱,让世人真正认识了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这节课,让我们随着郦道元的脚步,回到1500年前,一起来领略那时三峡的美丽风光吧。二、检查学生学案完成情况1、教师根据检查学案情况,订正指导。(多媒体补充作者简介)2、检查朗读及对课文理解情况。(1)学生朗读、点评。老师请五位同学朗读文章,比比谁读得好。全班同学一起监督,然后点评。(重点注意不读错字,不漏字,并把握好节奏)学生听读配乐朗读,教师总结指导。(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2)看谁对文意理解得准。采取一组一人问,另一组任何一人译的方式,答对得10分,答错,则问的组得10分,每组限问5题。(教师针对学生翻译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及时点拨指正)三、深入研读1、理清思路。(多媒体展示)全文仅一百五十余字,却思路清晰、音韵和谐,那么郦道元是如何用凝练的笔墨将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的呢?下面,就让我一起来看看课文按怎样的思路行文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后回答)明确:前三句总写了三峡的地貌特征,其余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2、深入研讨。(1)三峡究竟有怎样的地貌特征呢?学生思考。(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地貌特征有:山高岭连。依据“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和“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如果说山塑造了三峡的形,那么水便是三峡的魂。郦道元被后人誉为“善写山水的大手笔”,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又是如何描写春冬景色的。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生讨论,师巡视)请分别用四至六个字概括三峡的四季之景。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的呢?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呢?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本文结尾引用渔歌起到怎样的作用?讨论交流明确:三峡春冬之景是清荣峻茂;三峡的夏天水流湍急;三峡的秋天是水枯谷凄。写春冬之景从色彩的角度描写,如“素湍绿潭”,还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如“回清倒影”“飞漱其间”等。同时“素湍绿潭”一句是从俯视的角度写的,“绝巘多生怪柏”是从仰视的角度写的。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水最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描绘。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前句是概述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情况下,船只因江水流速过急,不会冒险出发,但在“王命急宣”的情况下,船只一旦起航,便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是通过一般和特殊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性叙述,表现夏日的长江水势大,流速快。结尾引用渔歌更反衬了三峡的凄凉。在行文的过程中,如果恰当引用古人诗词佳句,不仅可以准确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可读性,使文章更具音韵美。(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悟,对文字上的缺陷及时给以点评指导)3、多媒体提示,试背全文。四、拓展延伸1、文章以写景为主,其目的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目的是抒发感情,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表达了对三峡欣赏赞叹之情。夏天写了江水的奔放美,春冬写了江水的清幽美,晴初霜旦写了凄婉美。3、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觉得作者的哪些写作技巧是值得你借鉴和学习的呢?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1)抓住特点描写景物;(2)注重字词的锤炼。(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他们的任何一点发现都是他们自己所得,不必把老师的答案强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