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1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1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1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1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七年级语文1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1月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1阅读下面语段,把文中加点字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方格内。(2分)走进图书馆,我们可以轻轻地叩()击知识的大门,在知识的世界里漫步,吮()吸丰富的营养,品尝求索的艰辛,感受成长的快乐;走进图书馆,我们可以寻觅英雄人物成长的足迹,lng()听伟人zhn zhn()()的教诲,“与大师交友”,“与真理交友”;走进图书馆,我们可以全面提高检索、阅读、选择、整理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2默写。(8分)(1)海日生残夜, 。(2) ,无欲则刚。(3)东风不与周郎便, 。(4) ,随风直到夜郎西。(5)晴空一鹤排云上, 。(7)论语八则中孔子是这样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的:“ , 。”(8)子曰“己所不欲, 。”3名著阅读题:(5分)(1)汤姆的姨妈让汤姆做一件事,汤姆却把这件事当作快乐的游戏吸引小朋友为他完成,并交换得到了小朋友的礼物,还从中发现了人类生活的个重要的法则。这是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分)事情: 汤姆是一个 的孩子。(2)“洞中历险”中,汤姆见到印第安人乔的身子,他吓得“撒腿就跑”。请说出汤姆害怕见到印第安人乔的具体原因。(2分)汤姆害怕的原因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盛大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示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的坚定立场。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中国城乡战火连绵、硝烟四起,中国人民生灵涂炭、苦难深重。(1)第句词语重复,可将 删去。(2)第句搭配不当,可将 改为 。(3)第句语序不当,可将 调整到 后面。(4)第句成分残缺,可在 后加上 。5我校美术老师剪了这样一幅鞋垫(见右图),参加美术作品 大赛获得了一等奖,标题为母亲的心愿走好每一步, 她想表达两层意思,请你帮她写出这两层含义。(2分)一层含义: , 另一层含义: 。二、阅读(共39分) (一)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6-9题。(共13分)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方两三级 ( ) 患其塔动 ( ) 但逐层布板讫( ) 人履其板 ( )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 人皆伏其精练。 8本文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4分) 9文中为了突出喻皓的技艺高超采用了多种写作手法,请联系课文内容阐述。(3分) (二)阅读课文梁衡的夏选段,回答 1014题。(共12分)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10文章分别通过描写夏天的景物、 和 来表现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2分)11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任选一题回答)(2分)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12结合文章第段,说说“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3最后一段作者为什么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请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原因。(2分) 14亲爱的同学,夏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请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点,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加以描述。(3分) (三)阅读远处,那一盏灯,完成1518题。(共14分)许多年前,我固执地以为自己已经超越了同龄孩子的思想,我希望摆脱一切约束而自由地生活。但那个冬天难忘的经历让我有了改变。一个冬日的早晨,我又和母亲吵了架,心里充满了不满和委屈。我独自离开了家,漫无目的地到旷野中流浪,我感觉自己正走向一个自由快乐的天地。我不断向前走,饥饿和寒冷却不断地向我侵袭过来。整整一天的跋涉之后,天不知不觉暗了下来。寒冬腊月的风是那样的冰冷刺骨,“呜呜”地在山谷里作响,萧瑟的草木在冰天雪地里哀鸣。我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无助和孤寂。我开始哭,一种愧疚的情绪同时包围了我。事实上,并没有人给我什么大不了的伤害,我只是因为早上起床时,不肯穿母亲新做的那件看上去十分臃肿的蓝花袄,而母亲只是满怀委屈地责备我不理解家庭的境况和大人的心思。一顿大哭之后,我的心里豁然亮堂了起来。这时候,我倒是真的想到了母亲的艰辛和不易。她独自养活一家老小,每天在我进入梦乡之前,她那双像松树皮一样粗糙的手就不曾闲过。白天已经在农田里劳累一天了,有时干着活就开始打瞌睡,头缓缓地垂下去,垂下去,然后再极力地抬起来,用力摇动一下;可是过不久多久,又开始重复那个动作每当这个时候,母亲的身边总是放一盆冷水和一条毛巾,就连天寒地冻的严冬也不例外,她总是说,擦把脸就精神了!我走着走着就想到母亲了。她的手到了冬天总是开裂子,那些裂子又因为白天的不停劳作而张开血口子,痛得钻心彻骨!每当这样的夜晚,懂事的大姐就会走上前去,用村里那个土医生配的冻疮膏给母亲涂抹。这时的大姐,每抹一下就关切地看一下母亲的脸,生怕会弄痛了母亲,而母亲回望大姐的眼神也是慈祥而柔和的。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嫉妒,以至我每次和母亲发生争执时总是冲她喊:“你是偏心眼了,你就是只知道疼大姐和小弟!”天很黑,周围也模糊。我一边想,一边自责,一边流泪。我显得疲惫不堪,同时我迷路了突然之间,我望见了远处有点亮光。哦,那是一盏灯!我发疯似地冲向那盏灯山野顿时平静,天空微微泛白,树木不再狰狞,小路也变得清晰起来。啊,我竟然听到了母亲带着哭声的沙哑的呼唤。虽然隔得远了,声音是那样的微弱,可在我的耳中却听得格外清晰,格外亲切。微弱的灯光下,我看到母亲的脸上挂满了泪水。那一瞬间,我注意到母亲看上去十分狼狈,原来母亲一脚踩空,滚到山坡下去了。我猛然想起,母亲八岁那年害过一场病,她的视力很弱,即使是在白天,也只能看到那短距离的东西。我的泪水“哗哗”地往下淌。那个冬夜,母亲手里的那盏灯照亮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也照亮了一个十二岁孩子的心路,并且在以后困难的日子里,我还常常想起那盏泛着橘黄色光芒的马蹄灯!15第段说:“那个冬天难忘的经历让我有了改变。”请概括叙述“我”的难忘经历。(2分) 16下面两个句子都写得生动而有意味,请根据文章,分别写出其表达作用。(4分)(1)寒冬腊月的风是那样的冰冷刺骨,“呜呜”地在山谷里作响,萧瑟的草木在冰天雪地里哀鸣。 (2)她独自养活一家老小,每天在我进入梦乡之前,她那双像松树皮一样粗糙的手就不曾闲过。 17文章结尾说,那盏灯“照亮了一个十二岁孩子的心路”,并且以后我“还常常想起”“那盏泛着橘黄色光芒的马蹄灯”。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18母亲和“我”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对其中的一个人物作出评析。注意从文中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4分) 三、作文(共40分)19请以“从来没有这样 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横线可填欢乐、幸福、懊悔、痛苦或伤心等等)要求:1. 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叙事具体生动,抒发真情实感 2.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所在学校、班级及真实姓名。七年级语文学科练习7(1)(2分)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 (2)(2分)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8“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用心良苦,“密”写出了匠师的不好意思,要面子(2分)。“笑”字,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1分),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1分)。9对比手法。将匠师与喻皓进行对比,用匠师的无可奈何衬托出喻皓的技艺高超(1分),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通过语言、神态正面描写出喻皓对塔动问题的分析与处理,通过“人皆伏其精练”侧面描写突出了喻皓的技艺高超。(2分)10夏天的色彩,夏天的劳动者(或“夏天的旋律”)(每空1分)11(任选一题作答)选第句。运用拟人“挑”“举”“匍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农作物生长的状态(或让读者感受到棉苗均匀有力的喘息,高粱、玉米摇头晃脑的欢悦,瓜秧的腰肢扭动)(1分),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1分)选第句。运用反复(或运用短句)(1分),突出了夏天紧张、急促的旋律。(1分)12(每点1分,用课文原句亦可)(1)农民弯着腰、流着汗,想着快割、快打麦子,(2)农民晚睡早起,担心天气,(3) 麦子打完农民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13正面:因为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1分)反面:因为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1分)14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点,话题要统一,语句要通顺,运用恰当的修辞加以描述,酌情给分。(3分)15我因穿衣的小事与母亲发生争执,离家到旷野流浪。在饥饿、寒冷、迷路之际,母亲又历经辛苦寻到了我。(2分,两层意思。每层1分。每层内容要点齐备,有欠缺酌扣)16(1)环境描写,渲染了环境的凄凉,突出“我”因饥饿、寒冷感到内心的无助、孤寂。(2)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母亲的手比作树皮,写出母亲手的粗糙。表现母亲的勤劳、艰辛和不易。 (4分,各2分。能作出具体分析,有欠缺酌扣)17那盏灯让我走出了困境,并使我真正认识了自己,也让我明白了母亲对我的情意;在以后的人生中,“那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