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doc_第1页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doc_第2页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doc_第3页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doc_第4页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开场白:在刚刚结束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76岁的小麦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被授予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500万元,成为继“水稻之父”袁隆平之后第二个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大奖的农业学家。 然而当我们记者去采访他的时候,却意外地找到了一封李振声写给院领导的信,信的内容多少有些让人意外。信是这样写的:“一想到“国家最高奖”,心中就有些不安;为此,昨晚辗转反侧,难于入睡,现在已是凌晨2点,我决定起床给你写这封信,表明我的愿望,即如有可能,我请求从候选人中去掉我的名字,不参加这次评选。给你增添麻烦了,谢谢!” 我们的谈话就从这封信开始的。 主持人:为什么不想申请呢? 李振声:我觉得我的贡献有限,另外也是获奖多次了,我觉得我得到的荣誉已经超过了我实际的贡献,所以我就不想再申请了。 主持人:为什么您会这么紧张?您半夜睡不着觉这件事,我很意外。为什么会这么不安? 李振声:因为如果这个奖励太多了,我觉得负担太重。 主持人:是什么负担? 李振声:我年龄已经大了,我已经75岁了。 主持人:您是担心获得了奖励之后,您再做出更好的、成绩更好的贡献,已经力不从心了? 李振声:我想留一点时间做我有兴趣的事情。 主持人:有兴趣的事情是什么呢? 李振声:就是比较轻松一点,带一点学生,然后我还有点喜欢书法。 主持人:写写字。就是您不愿意背负太多的名声甚至是名誉对吧? 李振声:对,因为名气越大,事情越多。 解说词: 2007年2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76岁的李振声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手里接过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奖状,成为继袁隆平之后第二个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农学家。 对于许多人来说,李振声的名字并不像水稻专家袁隆平的名字那样家喻户晓,但事实上在中国的农学界早就有“南袁北李”的说法了。55年的小麦研究经验,杰出的贡献,让李振声在农学界享有极高的威望。特别是在两年前的博鳌论坛上,正是他代表中国农学界,向一直质疑“谁来养活中国”、质疑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声音,做出了一个最漂亮的回应。 主持人:您还记得当时您是怎么回答的? 李振声:2005年博鳌论坛有一个圆桌会议。这个圆桌会议的题目呢就叫“中国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新角色”。这个时候大会的组织者郑必坚同志,就约我去做一个发言。那么从这个主题来说,是谈中国和平崛起,中国能不能和平崛起,人们关心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能源中国能不能自给,一个是粮食能不能自给。 主持人:这是和平崛起的一个基础? 李振声:基础。 主持人:如果不能自给的话,那人家会担心能不能真的和平崛起,和平崛起的基础是什么。 李振声:对。 主持人:意味着可能你会掠夺别人的资源。 李振声:对对对。特别我觉得,如果我到这个会上去讲的话,必然牵扯到一个问题,就是莱斯特布朗在十年前,1995年他出过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谁来养活中国?,就是这本书。那么当时这书出版以后,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主持人:他当时得到了一个令人很恐怖的结论,就是全世界都养活不了中国? 李振声:对,就是他提问题是提出来谁来养活中国。实际上他真正的答案是中国不能养活自己。那这个时候呢,我就给郑必坚同志说, 我可能要谈一谈这个问题。 解说词: 当年莱斯特布朗,以1950年到1990年40年间中国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的下降以及粮食生产消费等数据作为论据,写成了那篇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事实上也正是从那时候起,李振声开始收集中国农业发展的点滴数据,整理资料。十几年过去后,他得出了与莱斯特布朗截然不同的结论。 李振声:他三个估计不准,一个人口多估了三分之一,第二个耕地少估了三分之一,第三轻估了中国的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所发挥的作用。这样就一个结果,我就算了,到这15年,我们国家粮食进出口的数量,因为衡量我们这个到底是不是,就要看我们粮食缺口的大小。 主持人:到底进口多少粮食? 李振声:对,到底进口多少粮食。 主持人:到2004年。 李振声:结论是到2004年,我们是进出口基本持平。 主持人:基本持平,不需要进口? 李振声:我们也有一点点的进口,我们的进口数量大概是,15年进口五千多万斤吧,占我们消费总量的千分之六。 主持人:是个非常小的一个数字。 李振声:微不足道的数字。所以我就对这四个方面,断定他是不对的。我原来在博鳌论坛上用的题目是“谁来养活中国自己养活自己!”科学时报用了一个题目,“中国农业发展的事实告诉世界,中国能自己养活自己”,我觉得这个结论很好。 解说词 : 中国人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这就是在2005年的博鳌论坛上,李振声告诉全世界的事实。而这份自信即是来自中国农业十几年发展的事实,也来自他对中国农业的深刻了解。但是有谁会知道,60年前的李振声之所以选择了农学道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要养活自己。 主持人:我到是想问您一个和您的经历相关的,我相信像您这样的老先生,很多人都经历过饥荒,您有没有经历过? 李振声:我经历过,解放前就经历过。 主持人:是吧,印象比较深的是哪几次? 李振声:印象比较深的,最严重的是1942年大旱。我那时候好像是小学五六年级吧。那个时候旱灾非常严重,我们那里几乎是,榆树,你知道榆树吗?榆树的树叶吃光了,榆树的树皮都吃光了。当时葱根蒜皮,那都是非常好的充饥粮食。那时也饿死了不少人。 主持人:您当时的家庭状况怎么样? 李振声:非常困难,非常困难。 主持人:像您说的榆树皮,这些您都吃过吗? 李振声:吃过吃过。 主持人:都吃过? 李振声:榆树皮啊,为什么要吃榆树皮,榆树皮磨出来是粘的,那糠窝窝头啊,您黏不起来,加一点榆树面子就把它和那个糠能够聚合到一起,就能够做成窝窝头了。 主持人:我看到您的简历上特别提到一点,您当时考农学院的时候,是不是因为农学院能吃饱饭? 李振声:对,当时我准备去到济南去找工作,看到山东农学院有一个招生广告。那时候就解放了,1948年解放了。这个招生广告里面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说,提供住宿和吃饭的这个条件。当然我一看,这个太好了,过去解放前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呀,这是解放以后才会有这种事情。提供住宿提供吃饭,所以我就去报考了。 主持人:那个时候就把工作放弃了,不去找工作了,还是继续读书。 李振声:这个当然好,又能够管饭,又有住的地方,还能念书,那你这个条件。 主持人:还能学习,对。 李振声:所以我就去报考了,很幸运我考上了,所以这样进了山东农学院学习。 解说: 1948年,17 岁的李振声考进山东农学院,这个从小就挨过饿、受过苦的农村少年,很快就对农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二年级时,他把在校学习时繁殖的小麦品种带回到农村老家里种植,收到了意外的成效。 主持人:带回自己老家种? 李振声:对,到那边去种。我们增产了,邻居啊乡亲啊都看到增产了,他们都来换种子。 主持人:您当时就发现这件事是很有实效的? 李振声:对对对,所以这个农业科技是确实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水平,改善生活,农业科技是大有作为的。 主持人:那时候您多大? 李振声:那个时候啊,我进学校的时候,我18岁。 主持人:那您回去种这个,也就是19岁20岁左右。 李振声:就是19岁吧。 主持人:19岁,我觉得那个时候在您的村里,恐怕就是一个小神仙了,一个小神人了。因为您家的粮食比别人产的多,大家可以很羡慕你、很敬仰你的。 李振声:反正是大家很高兴吧。 主持人:这个是不是对于您一辈子从事农业育种的信心起了很大的作用? 李振声:那当然,我因此对这个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就想如果将来我工作了的话,那么我最大的兴趣是来做这个育种的工作。 解说词: 大学时期就对小麦育种产生浓厚兴趣的李振声,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在那里接受了早期的科研训练。 1956年,为响应科学院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他和另外13名同志一起调往位于陕西杨陵地区的中科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而这个时期也正是北方冬小麦产区遭遇严重条锈病害影响的时期。仅1950年到1951年一年间就损失小麦60亿公斤,占到了全国粮食总量的二十分之一。对此周恩来总理曾经特别做出指示:要像对付人的癌症一样抓小麦锈病。 但是在当时要解决条锈病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病菌变异的速度超过了人工育种的速度。一个新的病菌小种产生要五年的时间,但人工培育出一个新品种却要用八年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振声独辟蹊径,搜集了800余种牧草,最后选定了抗病性很强的长穗偃麦草与小麦杂交,进行小麦远缘杂交的研究。 主持人:所谓的远缘杂交,简单地讲就是把这个牧草和这个小麦做杂交? 李振声:对。 主持人:怎么就想到这两个,这两个好像毫不相关。 李振声:因为这个牧草的抗病性非常强,根本不感染什么,尤其是根本不感染什么病害。 主持人:想用牧草的抗病性来提高这个小麦的抗病性? 李振声:对对对。能不能把这个草的抗病基金转到小麦里面去呀。 主持人:当时国内有人做这个尝试吗? 李振声:国内当时好像没有。 主持人:如果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有点像马跟驴,它们俩算远缘吗? 李振声:对对对。 主持人:算远缘是吧,产生一个骡子。 李振声:对。 主持人:实际上您在小麦里面想做这样一件事? 李振声:对对。 主持人:当时这件事情实际上是很少的,这个创新性是很强的。 李振声:对当时来说,难度很大。 主持人:当时有没有判断过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两个问题啊,第一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第二可能是要多长时间才能成功,有没有这样一个初步的判断? 李振声:反正我感觉到是有可能,但是没有把握。 主持人:只能说有可能? 李振声:但是没有把握。 主持人:那当时压力大不大? 李振声:当然压力大。它为什么时间长呢,这个远缘杂交实际上和常规小麦杂交不同,就是它分为两段,第一段呢,我们把它叫做创造新类型。就是第一步先把草的抗病基因转移到小麦里面来,这里面有很多困难。比如说第一个,杂交就不容易杂交成功,第二个刚才你说的,杂交以后,杂交后代不育,就像驴和马杂交后生骡子。 主持人:骡子不能生育。 李振声:骡子不能生骡子,对。这个小麦不行啊,小麦不结种子,那我们这个。 主持人:那就没用了。 李振声:没用了。 主持人:不能每期都去杂交去。 李振声:这必须要克服,这是第二个困难。第三个困难呢,就是没有估计到草和小麦杂交以后呢,这个草的遗传能力就非常之强,它的后代非常像草。 主持人:就是越种到后来不是麦子,成草了。 李振声:非常像草,但也有一点麦子的味道,总的非常像草。所以一次杂交不行,要第二次再用小麦对这个杂种杂交一次。但还不行,还要做第三次杂交,在后代里面才能分离出来像小麦的东西。所以你看,这个小麦一杂交,一次就行了,这个要三次。这不这时间就长了吗? 解说词: 由于远缘杂交的特殊性,从1956年到1964年的八年时间里,李振声的研究进展缓慢,未见任何成效,这让原本就不被看好的他遭到了更多的批评,甚至险些就失去了继续研究下去的机会。 主持人:当时指责您、批评您是什么呢? 李振声:当时有一种观点说,要做育种不要搞远缘杂交,要搞远缘杂交就不要做育种。说你看搞了这么长的时间,现在还没有成效。 主持人:当时实验上有没有受到一些影响,比如说。您最早的试验田比如说,如果是老不出成就的话,还会给您吗? 李振声:这个文革当中是有一点影响,试验田压缩了,但是我们材料保留下来了。 主持人:压缩了多少,从多大压缩到多少? 李振声:我记得好像是我们原来有三十亩地,后来大概压缩到两亩半地嘛。 主持人:压缩很多了。 李振声:但是主要的材料我们保留下来了。 解说: 这里是武功县杨凌公社关村大队,眼见的这块地就是李振声当年研究杂交小麦时的实验田。 当我们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还能依稀可见当年艰苦的科研条件。1964年在李振声研究的第八年,奇迹终于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李振声:就在我这个远缘杂交做到8年的时候,1956年开始,1964年是8年,第8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推了很多杂种,差不多有一千多份了吧,各种各样的杂种。这1964年遇到一个非常特殊的气候条件,就是小麦成熟之前,连续40天阴雨,到了6月14日,天气突然暴晴,这个太阳非常强。一天之间,因为是阴雨时间很长,突然暴晴,温度很高,这个小麦一天之间很多小麦都青干了。 主持人:叫什么? 李振声:青干,就是还是叶子绿着的,一下子变干了。 主持人:哦,一下子变干了。 李振声:叫做青干。我的试验田里面有一千多份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