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了解蒸汽在喷嘴和动叶中的流动和能量转换过程 了解级的结构及作用和分类 掌握纯冲动度 冲动级 反动级的概念 动叶进出口速度三角形的绘制与计算 级的轮周功率和轮周效率 汽轮机级内各项损失和级效率 级的内功率计算 知识点 反动度 冲动级 反动级蒸汽在喷嘴中的流动特性 蒸汽在动叶中的流动特性 动叶进出口速度三角形 蒸汽作用在动叶上的力 轮周功率和轮周效率 汽轮机级内各项损失和级效率 级的内功率 级内损失 重点 级的概念与分类 动叶进 出口速度三角形 级的轮周功率 轮周效率及级内各项损失 难点 动叶进 出口速度三角形 级的轮周功率 轮周效率及级内各项损失的分析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汽轮机外形 单缸 单排汽口汽轮机 多缸 多排汽口汽轮机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第一节概述 一 汽轮机的级 级内能量转换过程1 汽轮机的级 静叶栅动叶栅是汽轮机作功的最小单元 汽轮机的基本作功单元 级 能量转换的主要部件是一组喷管和一圈动叶 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工作单元 称为汽轮机的一个 级 2 级内能量转换过程 具有一定压力 温度的蒸汽通过汽轮机的级时 首先在静叶栅通道中得到膨胀加速 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高速汽流的动能 然后进入动叶通道 在其中改变方向或者既改变方向同时又膨胀加速 推动叶轮旋转 将高速汽流的动能转变为旋转机械能 3 冲动级 当汽流通过动叶通道时 由于受到动叶通道形状的限制而弯曲被迫改变方向 因而产生离心力 离心力作用于叶片上 被称为冲动力 这时蒸汽在汽轮机的级所作的机械功等于蒸汽微团流进 流出动叶通道时其动能的变化量 而这种级称为冲动级 4 反动级 当汽流通过动叶通道时 一方面要改变方向 同时还要膨胀加速 前者会对叶片产生一个冲动力 后者会对叶片产生一个反作用力 即反动力 蒸汽通过这种级 两种力同时作功 通常称这种级为反动级 二 级的反动度 蒸汽在动叶通道内膨胀时的理想焓降 hb 和在整个级的滞止理想焓降 ht 之比 即 一 冲动级与反动级 三 汽轮机级的类型 冲动级 复速级 反动级 冲动级 1 纯冲动级 m 0 特点 蒸汽在喷咀叶栅中膨胀 在动叶栅中不膨胀 只改变方向 P1 P2 hb 0 h n h t作功能力大 效率较低 C2较大 2 带反动度的冲动级 0P2 hb 0具有冲动级作功能力大和反动级效率高的特点 3 复速级 双列冲动级 特点 蒸汽在喷咀中膨胀 在第一列动叶栅中作一部分功 在固定的导向叶栅中改变蒸汽流动方向 在第二列动叶栅内继续作功 它的作功能力比单列冲动级要大 但效率低 一般用于中 小型机组上 冲动级 复速级 反动级 m 0 5 特点 蒸汽一半在喷咀叶栅中膨胀 另一半在动叶栅中膨胀 P1 P2 hb h n 0 5 h t反动级效率比冲动级高 但作功能力较小 反动级 二 压力级与速度级 三 汽轮机级的类型 压力级 以利用级组中合理分配的压力降或焓降为主的级 效率高 单列级 速度级 以利用蒸汽流速为主的级 做功能力大 双列速度级多列速度级 三 调节级与非调节级 三 汽轮机级的类型 调节级 通流面积可以随负荷变化的级 第一级 非调节级 通流面积不随负荷变化的级 第一级以后的各级 复速级单列级 四 研究级内工作过程的基本方法1 基本假设流过叶栅通道的蒸汽是具有粘性 非连续性和不稳定的三元流动的实际流体 为了研究方便 特作如下假设 1 蒸汽在叶栅通道的流动是稳定的 即在流动过程中 通道中任意点的蒸汽参数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2 蒸汽在叶栅通道的流动是一元流动 即蒸汽在叶栅通道中流动时 其参数只沿流动方向变化 而在与流动方向相垂直的截面上不变化 3 蒸汽在叶栅通道的流动是绝热流动 即蒸汽在叶栅通道中流动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 2 基本方程 1 连续性方程微分形式 2 运动方程 3 能量方程 4 状态方程 第二节蒸汽在汽轮机级中的流动 一 蒸汽在喷嘴中的膨胀过程喷嘴的作用是让蒸汽在其通道中流动时得到膨胀加速 将热能转变为动能 喷嘴是固定不动的 蒸汽流过时 不对外作功 W 0 同时与外界无热交换 q 0 则根据能量方程式 有对于过热蒸汽 可近似看做理想气体 则上式可写成 一 喷嘴中的汽流速度1 喷嘴出口汽流的理想速度 在进行喷嘴流动计算时 喷嘴前的参数是已知的条件 按等熵过程膨胀 根据能量方程 喷嘴出口汽流理想速度 或者 当用下角0与1分别表示喷嘴进出口处的状态时 上式表明 蒸汽在喷嘴出口处的动能是由喷嘴进口和出口的蒸汽参数决定的 并和喷嘴进口蒸汽的动能有关 当喷嘴进口蒸汽动能很小 并可忽略不计时 喷嘴出口的蒸汽流速仅是热力学参数的函数 若喷嘴进口蒸汽的动能不能忽略不计 那么我们可以假定这一动能是由于蒸汽从某一假想状态0 等比熵膨胀到喷嘴进口状态0时所产生的 在这一假想状态下 蒸汽的初速为零 换言之 参数p0 v0 是以初速c0从p0 v0等比熵滞止到速度为零时的状态 我们称p0 v0 h0 等为滞止参数 滞止参数在h s图上的表示如图所示 上两式可写为 和 2 喷嘴出口汽流实际速度 实际流动是有损失的 汽流实际速度小于汽流理想速度 通常用喷嘴速度系数 来考查两者之间的差别 通常取 0 97 这样 喷嘴出口的汽流实际速度为 蒸汽在喷嘴通道中流动时 动能的损失称为喷嘴损失 用表示 喷嘴损失与喷嘴理想焓降之比称为喷嘴能量损失系数 用表示 影响速度系数的因素有 喷嘴高度 叶型 汽道形状 表面粗糙度 前后压力等 速度系数与叶高的关系曲线如下图 一 动叶进出口汽流速度三角形 1 喷嘴 动叶及汽流流动特性动叶以圆周速度u旋转 从喷嘴中以绝对速度c1流出的汽流相对于动叶有一个相对运动和相应的相对速度w1 流入本级动叶 汽流以相对速度w2离开动叶 由于动叶以圆周速度u旋转 故其出口绝对速度为c2 流入下级静叶 喷嘴 由c w u构成速度三角形 如下图 2 速度三角形的构成动叶入口速度三角形 c1 w1 u动叶出口速度三角形 c2 w2 u 二 蒸汽在动叶中的流动和能量转换过程 符号说明 C1 喷嘴出口汽流的绝对速度w1 喷嘴出口汽流的相对速度C2 动叶出口汽流的绝对速度w2 动叶出口汽流的相对速度u 圆周速度 一般情况下 蒸汽在动叶中的流动 蒸汽在喷嘴中从压力p0膨胀到出口压力p1 以速度c1流向动叶栅 当蒸汽通过动叶时 一般还要继续膨胀 压力由p1降到p2 如图所示级的热力过程 则此时级的滞止理想比焓降 ht 为 s 近似认为与 h b相等 蒸汽在动叶中的热力过程 蒸汽在级中的热力过程 3 速度三角形的计算 动叶速度系数 动叶损失 1 蒸汽对动叶的作用力 二 蒸汽对动叶的轮周功率 作用在动叶上的汽流力可归结为产生旋转机械功的切向力 又称轮周力 和不产生机械功的轴向力 由动量定律求得 利用速度三角形关系进行计算 动叶栅进出口速度三角形 轮周力Fu 是对动叶做功的力 设 t时间内流过动叶的蒸汽量为 m 切向和轴向的动量变化为 绝对坐标系 相对坐标系 切向切向轴向轴向 令G m t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动叶通道的蒸汽质量 由速度三角形可得到 轴向作用力Fz 产生轴向推力不做功 式中 全周进汽 Az dmlb部分进汽 Az dmlbe蒸汽对动叶总作用力Fb 轮周功率 概念 单位时间内蒸汽推动叶轮旋转所作出的机械功称为轮周功率 注意点 1kg蒸汽产生的轮周功Wu等于级的轮周有效比焓降 hu 计算式 分析 轮周功的意义 由喷嘴带进动叶的蒸汽动能与动叶获得的蒸汽动能之和 减去蒸汽离开动叶所带走的动能 利用速度三角形得 结论 级的做功能力 即轮周功的大小与动叶进出口汽流角 1和 2有关 一般而言有冲动级 由于动叶转折较大 所以 1和 2较小 做功能力较大 反动级 由于动叶转折较冲动级小 所以 1和 2较大 做功能力较小 第三节级的轮周效率与最佳速度比 一 级的轮周效率定义 蒸汽在轮周上所做之功与整个级所消耗的蒸汽理想能量 级的理想能量 之比 即 E0 级的理想能量 它包括热能和动能两部分 其表达式为 蒸汽在级内的焓降计算公式 二 速度比及其与轮周效率的关系 级的有效焓降等于级的做功能力 轮周效率和速度比的定义 根据能量平衡 级的有效焓降为 单位蒸汽量流过某级所产生的轮周功与蒸汽在该级中理想可用能之比 称为该级的轮周效率 速度比x1 u c1 反映了余速损失的大小 假想速度比xa u ca 其中假想速度 轮周效率与喷嘴能量损失 动叶能量损失和余速损失有关 能量损失与速度系数有关 叶栅确定以后 速度系数也就确定 余速损失最小 轮周效率最大 如下图 轮周效率与速度比之间的关系 一 纯冲动级的最佳速度比 由图可知 当 2 90 时 c2最小 轮周效率最高 此时的速度比即为最佳速度比 由 b 图可知 最佳速度比的物理意义为 使动叶出口的绝对速度c2的方向角 2 90 即轴向排汽 从而使c2值最小 轮周效率最高时的速度比 速度比x1与轮周效率的关系可绘制成如右图所示的曲线 它是一条抛物线 余速利用 余速利用对轮周效率的影响 见右图 提高了级的轮周效率 中间级效率曲线在最大值附近变化平稳 使最佳速度比增大 理想速度比xa Xa与x1的关系为 最佳理想速度比 二 反动级的最佳速度比 所以 则由可得 将 u与x1 xa的关系 最佳速度比在不同的余速利用系数下随反动度的变化规律 三 速度级 复速级 的最佳速度比 为便于分析 对速度级做如下假设 1 蒸汽只在喷嘴中膨胀 2 在级中没有能量损失 3 各个进出口角度相等 经过同样的分析可以得到 最佳假想速度比为 复速级和单列冲动级的轮周效率与速度比的关系 第四节汽轮机的级内损失和级效率 一 叶栅损失1 叶型损失 1 附面层中的摩擦损失 2 附面层分离时的涡流损失 3 尾迹损失2 冲波损失3 叶端损失 1 端部附面层中的摩擦损失 2 二次流损失 一 级内损失 级内损失主要有叶栅损失 余速损失 扇形损失 叶轮摩擦损失 部分进汽损失 漏汽损失 湿汽损失等 二 余速损失 三 扇形损失 四 叶轮摩擦损失 五 部分进汽损失如果将喷嘴布置在隔板 或蒸汽室 的整个圆周上 使蒸汽沿整个圆周进汽 这种进汽方式称为全周进汽 为了增高喷嘴的高度 则将喷嘴布置在部分圆周上 使蒸汽沿部分圆弧进汽 这种进汽方式称为部分进汽 六 漏汽损失 七 湿汽损失 1 湿蒸汽在喷嘴中膨胀加速时 一部分蒸汽凝结成水滴 使作功的蒸汽量减少 2 由于水滴本身不膨胀加速 所以悬浮在蒸汽中的水滴是依靠蒸汽带动的 因此主汽流要消耗一部分动能 3 水滴进入动叶时正好冲击在动叶进口边背弧上 阻止了叶轮的旋转 从而消耗了一部分轮周功去克服这个阻力 造成损失 4 湿蒸汽在喷嘴中膨胀时 由于汽态变化非常快 蒸汽的一部分还来不及凝结成水 汽化潜热没有释放出来 形成了过饱和蒸汽或称过冷蒸汽 致使蒸汽的理想焓降减小 形成过冷损失 为了提高湿蒸汽级的效率和防止动叶被水滴侵蚀损坏 常采用下列两种方法 一是采用去湿装置 减少湿蒸汽中的水分 二是提高动叶的抗侵蚀能力 级内损失九项 1 静叶损失 hn2 动叶损失 hb3 余速损失 hc24 叶高损失 hl5 扇形损失 h 6 叶轮摩擦损失 hf 部分进汽损失 he 漏汽损失 h 湿气损失 hx 级内损失的类型 总结 轮周损失 相对内效率 hu 轮周效率 hi 二 汽轮机级的相对内效率和内功率 级的实际热力过程线 三 级内损失对最佳速比的影响级内损失使级的相对内效率的最大值低于轮周效率的最大值 而且还会使最佳速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偏旁的演变课件
- 你好地球绘本课件
- 音乐制作室管理办法
- 网络信息核查管理办法
- 2025年乡镇拆迁面试题及答案
- 出行司机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划重点+70题(含答案)
-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插件式自动化部署研究-洞察及研究
- 出生证明真伪鉴定课件
- 出国工作前安全培训教育课件
- 托育园管理制度
- 2025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检测试卷(全套版)
- DB3714-T 0010-2022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规范
-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课件
- 水行政处罚培训课件
- 沥青路面基础知识
- 测绘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汽车行业2025年展望:销量预测、产能、经销商等-2024-12-市场解读
- 中国古典插花制作技术规范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课件
- 涉密项目管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